人類正生活在計算機的模擬中——科學家告訴我們世界是如何運轉的

2020-11-20 騰訊網

科學家們認為,人類生活在一個同時具有數以億計的人在玩的遊戲中。

最近,一些名人和發明家一直在說這樣的話。其中之一就是美國的億萬富翁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決定徵服火星,並在那裡建造一座城市。

Elon Musk-關於計算機仿真 資料來源:網絡

馬斯克曾多次聲明,他傾向於認為地球上的生活只是一個計算機模擬,是人類活動的矩陣,將其變為現實。實際上,人類只是擁有自己意願的全球遊戲中的角色。

2016年,當發明家埃隆·馬斯克在Code Conference科技大會的一次演講中首次表達了他令人難以置信的假設:如果人們可以創建具有3D角色的在線遊戲,世界上成千上萬的用戶可以同時玩這些遊戲。那麼,人類的世界很可能是幾個世紀前某人創造的遊戲。

人類生活在計算機模擬中 資料來源:網絡

現代科學家將致力於創建逼真的計算機模擬,使用戶感受到真實的世界。畢竟,人們周圍所有的感覺和視覺都是人類大腦神經網絡工作的結果。

換句話說,人們無法區分現實世界和虛構世界,也無法確定人類的世界是真實的還是虛幻的。這就是為什麼說人類世界所有活動很有可能是高科技計算機模擬中的一種。

馬斯克宣布新技術neuralink,腦機接口將走進現實

在不久的將來,隨著科技的不斷高速發展,人們自己將創建與現實沒有區別的新遊戲:人腦將直接連接到計算機。

馬斯克說:實際上,人類不是生活在計算機仿真中的機會是十億分之一。

你們覺得如何?歡迎寫下評論。

伊隆·馬斯克的假設既不能證明也不能否認,因此他的想法同時出現了很多的支持者和反對者。

人們特別熱衷於討論這個話題。畢竟,如果人類只是計算機遊戲中的角色,那麼,上帝就不是生活在天空中的萬能人物,而是一個智能神經網絡或人工智慧系統。且可以隨時刪除或重新加載人們的活動世界。最重要的是,是誰創造了這種高科技模擬世界呢?

Elon Musk-關於計算機仿真 資料來源:網絡

美國牛津大學著名的哲學家尼克·博斯特羅姆證實了伊隆·馬斯克的話。他說,人類周圍的世界存在於某些先進文明創造的計算機模擬中,人們本身就是這種模擬現實的特徵。博斯特羅姆指出,如今,歷史學家藉助電腦程式來模擬某些情況的發展,例如,他們根據骨骼的大小來計算恐龍的飛行速度。為此,將在計算機上模擬的恐龍放置在虛擬世界中,它們實際上是「栩栩如生」的。

人類的世界也有可能是創造出來的歷史模擬,可以重現某些事件,而人類可能確實過著這種生活。

在2019年,《紐約時報》發表了哲學教授普雷斯頓·格林的一篇有趣的文章《我們生活在計算機仿真中嗎?》。 這暗示著人類的世界可能是某個歷史時期的計算機模擬,科學家正在觀察這個歷史時期,以便了解在某些條件下人類文明是如何發展的。

《我們生活在計算機仿真中嗎?》

格林說,「如果人類的宇宙是由先進的文明出於研究目的而創建的,那麼,可以合理地假設,對於人類研究人員來說,假裝不知道自己處於仿真狀態是極其重要的。否則,人類的創造者將不得不停止更新並摧毀這個計算機模擬遊戲——人類的世界。」

親愛的讀者,您如何看待這個奇怪的理論?您是否承認我們的世界只是一種幻想,一種電腦程式?寫評論!

完結^_^

非常感謝閱讀這篇文章的每個人!朋友們,別忘了點「贊」,發表評論,如果願意,可以關注我。

聲明:我們引用圖文完全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您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科學家模擬出外星生物,血肉之軀以太陽能量為食,或為人類鄰居
    多年來,科學家在很多流星上都曾檢測到了不知名的細菌,作為微生物的一種,這也側面印證了生命在宇宙中普遍存在這一事實。那麼,外星生物如果存在,究竟是什麼模樣的呢?自從各類科幻電影上映,人們便開始習慣稱外星人為ET,當然,猶如地球一樣,生命在其它星球上或許也並不是單一的,除了外星人這種高等生物之外,或許也有一些低級的外星生物存在。它們會是什麼樣子?
  • 人類意識究竟是如何產生的?人類大腦與宇宙的相似性
    【每日科技網】  人類的意識其實是人類生命的一種本質的體現,只有意識的存在才能讓人類很好地了解世界,並且體現不同的喜怒哀樂。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是有很多的行為都可以說是一些意識行為。假如我們人類失去意識,那麼我們人類的生命將不會有現在如此的豐富多彩。
  • 終極一問:就算人類真生活在虛擬實境,那又怎樣?
    一些物理學家、宇宙學家和技術專家很樂於提到的一個概念是,我們所有人都生活在一個巨大的計算機模擬程序中,類似電影《黑客帝國》(The Matrix)裡的情形,我們也都錯誤地將虛擬世界認為是真實世界。利用意識介質,未來我們可能會有同現實生活一模一樣的虛擬體驗。計算機模擬不僅應用在遊戲中,在科學研究中也有廣泛的用途。科學家試圖從多種尺度上進行模擬,從亞原子層次到整個星系,甚至整個宇宙都是模擬的對象。舉例來說,對動物的模擬或許能告訴我們它們如何發展出複雜的行為,比如鳥群或蜂群的活動。
  • 科學家模擬出生活在四維空間的人類,肉體只是軀殼,人人可永生
    許多人認為人類生活在一個巨大的三維空間裡,而這個空間就是整個世界。但事實上,科學家認為宇宙一共是有11個維度,距離我們最為接近的就是四維空間,它比三維空間多出了一個時間維度。人類之所以沒有意識到更高維度的存在,是因為他們的思維受到三維空間的制約。但有一種情況能讓人類輕易的進入到四維空間,那就是人們睡覺的時候。
  • 人工智慧絕不會毀滅人類!
    《創造宇宙說明書》就是通俗易懂地講解宇宙劇情及其運轉機制的書。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物理學家、哲學家、諾貝爾獎得主產生了質疑,人類生活的世界是不是真實存在的?宇宙是不是一個超級電腦模擬出來的?或者說宇宙是不是被更高級的生命創造出來的?哈佛大學教授用超級計算機對宇宙進行模擬,試圖發現真相。
  • 馬斯克矩陣模擬錯了?這個試驗證明人類不是「缸中之腦」
    1999年的電影《黑客帝國》中,真實世界被電腦機器所佔領統治,電腦機器創造出虛擬程序世界「矩陣」,模擬人類世界,藉由和人體大腦神經聯結的連接器,使傳遞到人類大腦的六根信息都仿佛是真實的,以此囚禁人類的心靈。
  • 如何分辨我們的世界是虛擬的還是真實的?可能很難有真正的答案
    本來宇宙應該是生命普遍的存在,外星文明應該也是不缺乏的,可為什麼我們沒有任何發現?這樣的結果讓科學家感到恐懼,似乎背後有一雙無形的手在操控著這一切。於是科學家提出了各種猜想,其中有一個猜想得到了不少人們的支持,那就是虛擬宇宙論。有科學家猜測,我們生存的世界,生存的宇宙有可能是高級文明創造的一個虛擬世界。
  • 我國科學家研發全球神經元規模最大的類腦計算機,「腦容量...
    近年來,浙江大學聚焦人類智能與機器智能等核心領域,實施了簡稱為「雙腦計劃」的腦科學與人工智慧會聚研究計劃,希望借鑑大腦結構模型和功能機制,將腦科學的前沿成果應用到人工智慧等研究領域,建立引領未來的新型計算機體系架構。
  • 科學匯丨「腦容量」與小鼠相當,類腦計算機如何做到「像腦一樣思考...
    這臺類腦計算機的晶片,能支持類似小鼠大腦規模相當的1.2億脈衝神經元數量運作,並且可以模擬人的大腦進行多種行為如視覺、嗅覺、聽覺、記憶、意念等。它到底如何實現「像腦一樣思考」呢?關於它的未來,又會有怎樣的發展?這次,我們邀請了研究團隊負責人、浙大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潘綱,來給我們講講。
  • 為什麼說世界或許是被模擬的?
    本文一共2180字,耗時約13分鐘人類具有悠久的歷史,但是科學的發展不過近幾百年。世界第一臺可編程的計算機ZUSE Z1能夠執行每秒兩次浮點運算,現代的計算機運行能力可以比它快27億萬倍,而這期間僅僅用了79年!科學家們預測,計算機運算能力在未來一百年裡會增長數百萬倍,屆時我們子孫將生活在什麼樣的世界?
  • 地球在銀河系中,人類沒有飛出銀河系,科學家怎麼看到銀河系全貌的
    目前科學家測得銀河系的直徑有10萬到18萬光年,估計銀河中包含了大約1200億顆恆星。地球深處浩瀚的銀河系其中,現在的人類根本就沒有能力飛出銀河系。那我們是怎麼拍下整個銀河系的呢? 既然人類無法飛出銀河系,那麼我們看到的銀河系全貌就不是拍下來的。這是科學家經通過對銀河系的觀測用計算機模擬出來的。
  • 從超級計算機到量子計算機的飛躍,或將解開物理學中最神秘概念!
    ·麥奎根(Michael McGuigan)說:想想看,如果我們教量子計算機做統計力學,我們能做什麼?雖然要證明玻爾茲曼是對的,需要一場翻天覆地的變化,但計算機科學家現在正處於新一輪計算浪潮的邊緣,他們正在實現從超級計算機到量子計算機的飛躍。這些量子計算機有可能解開物理學中一些最神秘的概念。而且,奇怪的是,這些所謂的奧秘可能對許多人來說有點熟悉。
  • 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解碼計算機視覺「原罪」:AI 如何認識人類世界
    今年,即將於2017年11月8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的AI World 2017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我們請到CMU教授、冷撲大師發明人Tuomas Sandholm、 百度副總裁王海峰 、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王永東、亞馬遜AWS機器學習總監Alex Smola 、科大訊飛執行總裁胡鬱,華為消費者事業群總裁邵洋、騰訊優圖實驗室傑出科學家賈佳亞 等國內外人工智慧領袖參會並演講,一起探討中國與世界
  • 人類消失後地球會變成什麼樣?科學家給出模擬圖,看起來很可悲
    人類消失後地球會變成什麼樣?科學家給出模擬圖,看起來很可悲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這個地球家園已經是不堪重負,如今隨著各種環境問題的突出,使得地球的壓力越來越大,壽命也在不斷縮減。有人就提出過這樣一個假設,如果人類消失後那麼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呢?科學家給出了模擬圖,看起來很壯觀。如今全世界大約有56億人口,這56億人口生存在地球上,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壯觀的存在,那麼當這56億人全部消失的時候就會變得空蕩蕩,那時候地球上主宰者就成了動物。
  • 人類胎盤中首次發現塑料微粒,科學家十分擔憂,人類正自食惡果!
    根據《國際環境》(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雜誌刊載的一項新研究,科學家在人類胎盤中第一次發現了塑料微粒。這個發現讓科學家感到十分擔憂,人類製造的塑料最終危害到人類的嬰兒。 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通過儀器檢測了6個人類胎盤,結果發現4個胎盤中存在塑料微粒,其直徑為5到10微米,共計12顆。需要注意的是,這僅僅是對4%的胎盤部分進行檢測的結果,實際情況可能要糟糕得多。
  • 我們到底是否生活在虛擬世界?——你真的看懂《黑客帝國》了嗎?
    墨菲斯告訴他,現實世界其實是由一個名叫「母體」的計算機人工智慧系統控制,人們就像他們飼養的動物,沒有自由和思想,而尼奧就是能夠拯救人類的救世主。本文我們分三個部分來探討《黑客帝國》:01、我們真的生活在模擬之中嗎?02、另一種你沒見到過的解釋。
  • 可能在人類身邊生活,它們是來幫助人類發展的?
    人類進入現代社會後,開始了尋找外星生命道路,這個過程中人類遇到了很多坎坷,首先是壽命問題,根本無法穿越整個太陽系,從而限制了人類尋找外星生命,自從工業革命後,人類科技從很大程度上得到發展,尤其是眾多科學家提出的理論,拉開了人類對宇宙探索。
  • 人類發現長達35億光年的宇宙牆,科學家:我們可能被圈養
    目前人類的科技水平可觀測到約930億光年的宇宙範圍。但在浩瀚的宇宙之中,人類對宇宙的了解到連1%都不到。就在近日,科學家在研究宇宙的時候發現,在宇宙中或許真的有類似牆壁一樣的物體存在。在距離地球約150億光年的位置,在沒有任何遮擋物和其他因素影響的情況下,就連暗物質都探測不到。
  • 宇宙中每個天體都在有序轉動,那麼宇宙又在圍繞什麼運轉?
    宇宙中每個天體都在有序轉動,那麼宇宙又在圍繞什麼運轉? 茫茫宇宙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天體,每個天體都會按照自己的運行方式在宇宙中運轉,對人類來說,宇宙是一個非常神秘的空間,因為宇宙中沒有一個天體是完全靜止的,比如部分行星會繞著恆星公轉,恆星也會繞著星系中心工作,可以說,如果宇宙中的天體不轉動,等待它們的結果或許只有滅亡,雖說地球無時無刻都在自轉和公轉,人類生活在地球上,卻無法感知地球在轉動,但是當人們換一個角度思考,
  • 為何說世界是虛擬的?科學家列舉4大證據,讓人無法辯駁!
    為何說世界是虛擬的?科學家列舉4大證據,讓人無法辯駁!世界是虛擬的嗎有沒有可能我們現在的地球也是同樣的情況呢,在1981年的時候,有哲學家就提出了缸中之腦,主要思考的問題就是我們所處的世界是否為虛擬的,在2003年也有牛津大學的教授發表了這樣一篇論文,論文的主要議題是我們是否生活在模擬的計算機當中,並且還舉出了幾大證據來證明我們生活在虛擬的世界當中,世界是真實的這種可能性非常的渺小,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這篇論文在發表之後並沒有引來爭議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