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大荔縣:「九品十三花」美在不言中

2020-12-23 西部網

陝西省渭南市大荔縣的「滿漢全席」——「九品十三花」名不虛傳,定叫你看得眼花繚亂,吃的是心花怒放,回味的是鄉愁、鄉韻和文化。

九品十三花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其起源於文化底蘊深厚的大荔縣兩宜鎮高明村,流行在大荔民間的請客吃席,到了90年代,當地有名的酒樓最早把高明原生態「九品十三花」引進到大荔縣城的餐桌上,讓食客嘗到具有農村大眾特色又不失大雅的美味。隨後,美食「九品十三花」紛紛被各大賓館、食堂引進,走出了大荔、聲譽全國,成為陝西東府宴席菜品一絕,到了大荔不吃「九品十三花」可以說是一種遺憾。

據老人們回憶,很多年以前,大荔高明一帶的一戶農民給自己的兒子結婚,卻因日子清貧,為擺席發愁。村子裡一個擅長烹調的農婦得知真相後,提議用自己生產的各種蔬菜和家禽,製作出十三道涼菜和九碗熱菜。客人吃後讚不絕口,就問她這有什麼說法,她急中生智,稱之為「九碗十三花」。「九碗」代表著長長久久,「十三花」代表著娶到像鮮花一樣的媳婦。

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品」代「碗」,「九品十三花」漸漸遠近聞名,是招待貴賓的重要方式。其特點是以秦菜風味為基調,增添新原料、新款式,「九品十三花」以豬肉、牛肉、海參、河蝦、黃河鮑、海蜇、金錢菇、海帶、木耳等20種原料為主,經炒、爆、炸、滷、拌、醃、扒、燒、蒸、燴等技法製作而成。口味鹹鮮、鹹甜、酸辣等複合型搭配,老少皆宜,口味極佳。

「九品十三花」吃飯有講究,用餐講究,開席前先以茶待客,餐桌上有四種茶果、四種水果、四種幹點,中間點心擺出四方形,稱之為「事事如意」或「四季來財」,點心代表著吉星高照,步步高升。

等到正席開始後,先上來十三個涼菜,即為「十三花」,也是涼菜,就是喝酒的下酒菜。十三個涼菜中,最具大荔代表性的有水磨絲、油炸豆腐絲、麻醬精肉,配以紅蘿蔔絲、蓮菜、海帶、石花菜、海髮菜等多種菜餚。同時,把涼菜由一個大品菜汁中攪拌改為每人一個汁碗,食客根據個人的不同口味,加入自己喜歡的酸、辣、鹹、淡佐料,蘸著汁子吃得有滋有味。

最後,那最具代表的「九品」上桌,熱菜燴魷魚、帶把肘子、酸辣肚絲、酸味肚吊、泡油糕、蜜汁軲轆、生汆丸子,配以黃燜雞塊、黃燜魚塊、銀耳湯、大燒等菜品悉數亮相,叫你吃得順心如意,豐富多彩,都美在不言中。

大荔「九品十三花」(本文圖片由李世居提供)

「九品十三花」菜品展示

群眾欣賞「九品十三花」

「九品十三花」中的十三花

大廚正在擺盤

編輯:融媒體

相關焦點

  • 大荔的「滿漢全席」——「九品十三花」
    【李世居攝影報導】「同州」陝西大荔縣的「滿漢全席」---- 「九品十三花」名不虛傳,定叫你看的眼花繚亂,吃的是心花怒放,回味的是鄉愁、鄉韻和文化。 「九品十三花」源遠流長,它的源地是來自文化底蘊深厚的兩宜鎮高明,流行在大荔民間的請客吃席,到了90年代,黃河賓館、一家春酒樓最早把高明原生態「九碗十三花」引進大荔縣城餐桌。記得第一次是上世紀90年代初,縣上有個接待活動,黃河賓館特意請來高明鎮的老廚師,讓九碗十三花第一次在大荔城亮相,讓食客嘗到具有農村大眾特色又不失大雅的美味。
  • 沿黃自駕第2天|看天下第一倉,吃九品十三花,過洽川溼地,處女泉
    沿黃自駕第2天|走大荔、合陽,看天下第一倉,吃九品十三花,過黃河洽川溼地。處女泉裡泡溫泉!華陰出發,距離豐圖義倉34公裡,自駕40分鐘,景區基本沒有遊客,門票28元,小孩半價,整個景區遊完大概40分鐘。
  • 紅色革命題材電影《春雷》將在渭南市大荔縣取景拍攝
    文化藝術網—文化藝術報訊(全媒體記者 劉青 文/圖)為獻禮建黨100周年,8月19日上午,由陝西省電影家協會指導,渭南市委宣傳部、大荔縣委宣傳部聯合攝製,陝西樂七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等承辦的紅色革命題材電影《春雷》開機新聞發布暨項目推介會,在渭南市大荔縣舉行
  • 【陝西美食】大荔九品十三花
    「九品十三花」是陝西東府宴席大菜一絕,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了。品和碗不同。碗是以蒸菜為主,葷素搭配的飯菜。品是比碗大,比湯盆小的容器,用於盛湯菜,大荔的九品也稱作大荔水席,之所以被稱為水席,因席中湯菜較多而得名。
  • 渭南市2020年教育系統表彰「優秀教師」名單
    序號 縣市區 姓名 單位1 臨渭區 蒙江濤 渭南市瑞泉中學2 臨渭區 李 萍 渭南市杜橋中學3 臨渭區 張妙榮 下邽鎮第一初級中學4 臨渭區 李 娜 渭南市實驗小學5 臨渭區 南玉鳳 渭南小學6 臨渭區 申文亞
  • 陝西大荔縣:西陽秧歌舞起來
    來源:渭南學習平臺西陽秧歌主要流行於陝西省渭南市大荔縣官池鎮西陽村,於2010年5月獲批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官池鎮地處沙苑腹地,是沙苑文化的發祥地,歷史上是一個多民族聚居之地,他們身軀偉岸、熱情豪放,秧歌舞就是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形成的一種社火舞蹈,每年正月十五鬧社火,秧歌舞是全村男女老少都可以參加的群眾活動,是一種集歌、舞、戲為一體的綜合藝術形式,至今一直興盛不衰。紅色與綠色是西陽秧歌的主色調。
  • 電影《家在黃河邊》在大荔縣開機拍攝
    電影《家在黃河邊》在大荔縣開機拍攝 2020-08-28 16: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渭南市2區2市7縣,建成區面積排名,最大是韓城市,最小是潼關縣
    渭南市的地形圖 渭南市總共管轄了2個區(臨渭區、華州區),2個縣級市(華陰市、韓城市),7個縣(潼關縣、大荔縣、合陽縣、澄城縣、白水縣、蒲城縣
  • 大荔縣民政局2020年社會組織登記管理公告
    小學教育、幼兒教育小學教育2020.6.30大荔縣城關鎮紅花雙語小學52610523681579248C名稱大荔縣城關鎮紅花雙語小學大荔縣紅花小學2020.6.30大荔縣城關鎮平原幼兒園52610523575614070N名稱大荔縣城關鎮平原幼兒園大荔縣婆合平原幼兒園
  • 【非遺故事】陝西渭南市臨渭區:打鐵花
    打鐵花是陝西省渭南市臨渭區較為獨特的民間焰火藝術,它既體現了當地的文化特色,表演技巧,也體現了當地獨特的風土人情。2017年打鐵花被列為渭南市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打鐵花是一種古老的煙火。
  • 藍秒文化|民企力量專訪:陝西美秦實業有限公司
    2020年6月10-11日,北京民營經濟發展促進會調研組走進陝西省渭南市大荔縣,前往理事單位美秦實業集團和大荔新穎智慧農業產業園開展實地考察調研活動,調查了解理事單位的經營情況、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聽民企心聲、謀發展之策。
  • 大荔縣公安局戶政大廳業務入駐政務服務大廳的通知
    從即日起,大荔縣公安局戶政大廳面向群眾的七項戶籍業務統一移至大荔縣政務服務大廳辦理,請廣大群眾如遇以下業務,去政務服務大廳二樓公安窗口辦理。1、居住證制證領取(除東、西關所外,其餘十三個鄉鎮);2、居民身份證丟失申報、解掛;3、軍人身份證編碼冊審核蓋章;4、現場接訪投訴(戶籍方面);5、單位、個人戶籍信息查詢、核查;6、軍人二代身份證辦理;7、臨時身份證辦理。
  • 大荔縣水產養殖如火如荼
    十二月三日,大荔縣範家鎮華原村的漁民正在魚塘給客商捕撈(回加魚旁)魚。本報通訊員 張讓欣攝目前已進入水產的養殖淡季,但在大荔縣漁業養殖水面最多的範家鎮,仍舊是一派忙碌的魚蝦銷售景象。12月8日,大荔縣範家鎮華原村偌大的一片魚塘旁,來自河南鄭州的邱志立,正在安排工人們搬運魚飼料。邱志立告訴記者:「2010年我辭掉以前穩定的工作來大荔養魚,先後註冊了合作社和公司。目前合作社共有1600畝水面,主要養殖南美白對蝦、草魚、鯰魚、鰱魚等品種,產品供不應求。
  • 大荔縣農業農村局關於2020年度擬任高素質農民資格的公示
    大荔縣農業農村局關於2020年度擬任高素質農民資格的公示 根據《大荔縣高素質農民培育認定管理暫行辦法》以及荔農廣校發[2020]14號《大荔縣農廣校關於2020年高素質農民培育理論、認定考試及面試安排的通知》的通知要求,大荔縣高素質農民培育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參加
  • 十三叔是九品芝麻官的經典角色,其實倚天中也有一個經典的十三叔
    喜歡周星馳的人都知道,在電影《九品芝麻官》中,包龍星是他父親的第十三個兒子,所以飾演他侄子的吳孟達年紀比他大,卻要叫他十三叔,令人啼笑皆非。因此,周星馳在這部電影中名字雖然叫做包龍星,但「十三叔」這個稱號恐怕更讓人印象深刻。
  •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水盆羊肉,還有這樣一段歷史?體驗下啥味道
    看過《長安十二時辰》的觀眾,一定忘不了電視劇開始張小敬和水盆羊肉的那個場景。主人翁端起比臉還大的碗,美美的喝上一口,伴隨著白吉餅下肚,那叫個嘹咋咧。但在陝西,水盆羊肉又是怎麼樣的一個存在?有哪些故事?水盆羊肉是以羊腩肉為主要食材的一道菜品,是陝西地區漢族著名的傳統小吃,源自陝西省渭南市大荔縣朝邑鎮(原同州府治朝邑縣),以陝西省渭南市大荔、蒲城、澄城三縣的水盆羊肉最為有名,其中尤以澄城的水盆羊肉最為地道,最為悠久,並於2016年1月入選陝西省第5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隴中十三花宴席
    在流入隴中通渭地區後,其融合當地特色鮮明的飲食文化習俗和禮節禮儀,並在加工製作手法方面得到極大的規範和提升,使之成為當地民間招待尊客的最上等宴席。據史料記載,十三花宴席是滿漢全席的一個分支;在通渭民間流傳著這樣一段佳話,據說當年毛澤東主席在通渭時也品嘗過十三花宴席,並且給予很高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