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渭南市大荔縣的「滿漢全席」——「九品十三花」名不虛傳,定叫你看得眼花繚亂,吃的是心花怒放,回味的是鄉愁、鄉韻和文化。
九品十三花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其起源於文化底蘊深厚的大荔縣兩宜鎮高明村,流行在大荔民間的請客吃席,到了90年代,當地有名的酒樓最早把高明原生態「九品十三花」引進到大荔縣城的餐桌上,讓食客嘗到具有農村大眾特色又不失大雅的美味。隨後,美食「九品十三花」紛紛被各大賓館、食堂引進,走出了大荔、聲譽全國,成為陝西東府宴席菜品一絕,到了大荔不吃「九品十三花」可以說是一種遺憾。
據老人們回憶,很多年以前,大荔高明一帶的一戶農民給自己的兒子結婚,卻因日子清貧,為擺席發愁。村子裡一個擅長烹調的農婦得知真相後,提議用自己生產的各種蔬菜和家禽,製作出十三道涼菜和九碗熱菜。客人吃後讚不絕口,就問她這有什麼說法,她急中生智,稱之為「九碗十三花」。「九碗」代表著長長久久,「十三花」代表著娶到像鮮花一樣的媳婦。
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品」代「碗」,「九品十三花」漸漸遠近聞名,是招待貴賓的重要方式。其特點是以秦菜風味為基調,增添新原料、新款式,「九品十三花」以豬肉、牛肉、海參、河蝦、黃河鮑、海蜇、金錢菇、海帶、木耳等20種原料為主,經炒、爆、炸、滷、拌、醃、扒、燒、蒸、燴等技法製作而成。口味鹹鮮、鹹甜、酸辣等複合型搭配,老少皆宜,口味極佳。
「九品十三花」吃飯有講究,用餐講究,開席前先以茶待客,餐桌上有四種茶果、四種水果、四種幹點,中間點心擺出四方形,稱之為「事事如意」或「四季來財」,點心代表著吉星高照,步步高升。
等到正席開始後,先上來十三個涼菜,即為「十三花」,也是涼菜,就是喝酒的下酒菜。十三個涼菜中,最具大荔代表性的有水磨絲、油炸豆腐絲、麻醬精肉,配以紅蘿蔔絲、蓮菜、海帶、石花菜、海髮菜等多種菜餚。同時,把涼菜由一個大品菜汁中攪拌改為每人一個汁碗,食客根據個人的不同口味,加入自己喜歡的酸、辣、鹹、淡佐料,蘸著汁子吃得有滋有味。
最後,那最具代表的「九品」上桌,熱菜燴魷魚、帶把肘子、酸辣肚絲、酸味肚吊、泡油糕、蜜汁軲轆、生汆丸子,配以黃燜雞塊、黃燜魚塊、銀耳湯、大燒等菜品悉數亮相,叫你吃得順心如意,豐富多彩,都美在不言中。
大荔「九品十三花」(本文圖片由李世居提供)
「九品十三花」菜品展示
群眾欣賞「九品十三花」
「九品十三花」中的十三花
大廚正在擺盤
編輯:融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