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年白過了?端午節習俗大盤點 - 消費 - 大眾新聞網—大眾生活...

2020-12-22 大眾生活報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轉眼間又到一年端午時節,你的家中是否也早早備好了各式粽子準備大吃一頓?但除了吃粽子、划龍舟、插艾草這些常見的習俗之外還有哪些重要的端午習俗呢?

五色繩

五色繩也叫「長命縷」,在端午節當天大人總會在孩子們的手腕、腳腕上繫上由青、紅、白、黑、黃五種顏色搓成的彩色線繩,待端午節後的第一個雨天,拋擲河中衝走,寓意讓河水帶走瘟疫、疾病,以求去邪祟、攘災異,會帶來一年的好運。

在後世中,五色繩也從單純的繩縷發展為長命鎖、香包等許多漂亮飾物,精緻的製作也使其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圖片來源於網絡)

打午時水

端午節又稱重午節,這一天的午時被人們認為是陽氣最盛之時。古人們將端午日午時打撈上來的水視為大吉水,又有「午時水」、「極陽水」、「龍目水」、「正陽水」之稱,又因為這天的午時陽氣最盛、驅邪最佳,故認為「午時水」具有闢邪、淨身、除障的效果。

(圖片來源於網絡)

沐浴蘭湯

時值仲夏,正是皮膚問題多發的季節。夏季溼熱、蟎蟲爆發,引發了各種皮膚問題,而聰明的祖輩們為了醫治皮膚問題、去邪氣,往往會選擇在端午——草木一年中藥性最強的一天採藥沐浴,以清潔、治療皮膚問題。

可以說古人為了解決由蟎蟲引發的皮膚問題往往需要跋山涉水以採摘湯藥,而蟎蟲剋星苦參更是難求,尋常百姓人家更是難以獲得這種藥材,同時也因技術問題的限制使得苦參難以完全發揮出自己的功效。

發展至當今社會,人們已不需要辛辛苦苦收集湯藥,可以直接選用一款殺菌除蟎的沐浴露,享受沐浴為身體帶來的改變。半畝花田苦參沐浴露提取高活性苦參鹼,高效抑制蟎蟲,改善痘肌,同時採用緩釋科技,將整整一顆苦參至於瓶中,苦參中的營養物質將浸泡釋放為肌膚注入營養。

這個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觀龍舟賽,我們還可以在清晨系一根五色繩、在晌午打一盆午時水、在夜晚沐浴蘭湯,「浴蘭湯兮沐芳,華採衣兮若英。」,以求端午安康,身體康健。

編輯:甘甘

相關焦點

  • 這麼多年白過了?端午節習俗大盤點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轉眼間又到一年端午時節,你的家中是否也早早備好了各式粽子準備大吃一頓?但除了吃粽子、划龍舟、插艾草這些常見的習俗之外還有哪些重要的端午習俗呢?
  • 民間端午習俗:回望中國傳統的祛病防疫節
    所以,舊時過端午節以保健、避疫為主要原則,形成了插蒲草、艾葉,喝雄黃酒,拴五色絲線等驅邪避疫的特殊習俗。民俗形成於生活實際需要,是傳統社會對一些躲避瘟疫手段的總結,最後才演變成為在固定日期行使一些具有儀式感的行為。端午節就是中國傳統社會擁有深刻公共意識和廣泛民間基礎的衛生防疫節。從端午節的一些習俗和食俗來看,端午節蘊藏著豐富的醫藥衛生和養生保健內容,堪稱為中國最早的「衛生防疫保健節」。
  • 為啥端午節要吃粽子?有關端午節的由來及習俗
    今天是端午節,那麼你知道端午節的由來以及有哪些習俗嗎?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了解與端午節相關的知識吧。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其最初為祛病防疫的節日,時間在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
  • 2020端午節什麼時候放假?端午節習俗有哪些
    【導讀】6月已經來臨,馬上就到端午節了,那麼,今年端午節什麼時候放假,端午節習俗有哪些?今年的端午節放假一共是三天時間,端午節放假的具體安排如下: 2020端午節什麼時候放假?
  • 五月初五話端午,這些端午節習俗,你知道多少?
    五月初五話端午,這些端午節習俗,你知道多少?「記得小時候的端午老一輩們可講究了懸艾葉、掛香包、賽龍舟、吃粽子每一樣都不能少」如今有些習俗似乎漸漸淡出了生活那麼今天我們就趁著端午時期一起再來重溫一下傳統文化的韻味吧~
  • 我國華南西南各地區端午節特色習俗
    關於過端午節的起源,較為普遍的說法是紀念屈原或伍子胥,但不少習俗在屈原之前已經存在。而端午節的習俗中又有惡日禁忌、龍圖騰等相關內容,因此歷代流傳的端午習俗可能是多種起源互相融合而成。端午節不少習俗都有禳毒驅疫的意義,是始於對「惡日」的禁忌。傳統上認為時值仲夏、疫厲流行的五月是「惡月」,人們在五月為了預防疫病,自上古即有不少清潔禳毒的措施。
  • 端午節習俗背後,原來還有這些含義
    本文轉自【新華視點】;今天是端午節。包粽子、賽龍舟、掛艾草、點雄黃、佩香囊……端午節很多傳統習俗,不僅富有文化傳承,還與衛生防疫和身體健康相關,因此有人說端午節是我國最早的「衛生防疫節」。在這個特殊的端午節,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些習俗背後的含義吧! 粽子初名「筒粽」,用竹筒裝黏米煮熟,色、香、味別具特色。到了春秋時期,逐漸改用菰(茭白)葉包黏米成牛角狀,用於祭拜祖先和神靈,稱「角黍」。戰國時,楚國大夫屈原愛國憂民,傳說於五月初五那天投身汨羅江。人傷其死,於是開始把屈原之死與端午節聯繫在一起。
  • 你不一定了解的懷化特色大端午節
    在懷化,家家戶戶都有過「雙端午」的習俗:除了農曆五月初五的「小端午」,更重要的是農曆五月十五的「大端午」。 民間傳說屈原在汨羅投江自沉,而這一噩耗於十天後傳到漵浦,因此當地人將農曆五月十五定為「大端午」。
  • 端午節五月初五 「粽」享美妙,這些習俗你知道嗎?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起源於中國最初吳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人們在這天
  • 日本人也過「端午節」?有哪些你不知道的特色習俗?
    提到五月初五,很多人會想到,日本公曆五月五日也有一個節日,但有人會說這不是「端午節」,而是「兒童節」。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兩個節日有什麼聯繫?日本是否有端午節呢?其實,日本最開始同我國一樣,會在農曆的五月五日過端午節,吃粽子、掛菖蒲、喝雄黃酒。
  • 端午習俗風俗有哪些 端午節8個傳統習俗資料50字簡短介紹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那麼,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呢?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吧。
  • 2020年端午習俗風俗有哪些 端午節8個傳統習俗資料50字簡短介紹
    2020年端午習俗風俗有哪些 端午節8個傳統習俗資料50字簡短介紹時間:2020-06-27 12:5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端午習俗風俗有哪些 端午節8個傳統習俗資料50字簡短介紹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
  • 扒一扒臺灣的不同端午節習俗
    臺灣過端午節的時候,這是人們常聊的話題。由於所用食材與製法南轅北轍,每到端午吃粽子時節,「南部粽」和「北部粽」的支持者們都會相互比較。    北部粽會先將糯米與配料拌炒成油飯,包裝粽葉後,放入蒸籠蒸熟,吸收餡汁原味的糯米粒粒分明;南部粽則將生糯米與炒好的餡料包入粽葉中,整串放入滾水中煮熟,口感上呈現綿密、清爽,較好保持了食材的自然風味,吃粽可搭配沾醬。
  • 掛香包 送粽子五彩繩……溫馨巴士打造端午節主題車廂
    青島新聞網6月22日訊(記者 丁淑華)6月22日,記者從交運溫馨巴士了解到,為迎接端午節,603路隊給環衛工人送去了香噴噴的粽子,601路隊車廂內懸掛起香包及艾草,還有溫馨巴士株洲路路隊自編制的五彩繩送給乘客。
  • 【節日知識】端午節習俗
    這裡有一個動人的傳說,白蛇娘子修行五百年修得人形,化作楚楚女子,在斷橋遇許仙,二人一見鍾情,結為連理。金山寺和尚法海卻認為白蛇為害人間,設計讓許仙在五月初五這天給白蛇娘子喝雄黃酒,已懷身孕的白蛇娘子盛情難卻,酒後露出原形,嚇死許仙。後來白娘子為救夫捨命盜靈芝,演繹了一場千古愛情的絕唱。
  • 在湛江,我們這樣過五月初五端午節
    端午節,是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泱泱大中華,天南海北的我們過著同一個端午節,卻遵循不盡相同的習俗。如是,在湛江,我們這樣過五月初五端午節。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角,湛江人在農曆五月初五前幾天則開始準備,摘粽葉(或買)、買糯米,當然少不了鹼水,之後,一家子圍坐一起包粽子。
  • 「端午節」的節日起源、故事傳說和文化習俗
    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端午」一詞最早出現於西晉名臣周處的《風土記》,這本書成了現代人們查考端午節等傳統節日習俗的重要參考。這部著作是周處給後世中國人留下的一筆寶貴遺產。不過在中國百姓心中,更為人們所熟悉的還是他除三害的故事。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夏季最重要的民間傳統節日。
  • 盤點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
    盤點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時間:2020-06-25 09:0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盤點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 又到一年端午節,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有哪些呢,我們了解一下。
  • 日本人也過的端午節 日本物語
    日本人過端午的主要活動是為了避邪而吃粽子和柏葉餅,並喝菖蒲酒。在日語中「菖蒲」和「尚武」是諧音,所以端午節漸漸變成了男孩子的節日。為了讓男孩們茁壯、健康成長,將來事業有成,人們在家門口豎起鯉魚旗,擺上武士偶像、盔甲和戰帽,有望子成龍的意思。  日本人也過端午節,他們把端午節稱作「端午(たんご)の節句(せっく)」 ,在節日名稱上還保留著中國文化影響的痕跡。
  • 【節日習俗】端午節習俗與禁忌,不可不知!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全年四大節之一。明代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卷二十·熙朝樂事》:「端午為天中節」,是因為午日太陽行至中天,達到最高點,午時尤然,故稱之為「天中節」。日本以五月五日為「男兒節」,可能也是據天中節而來,因其認為只有男子秉承天地中通之氣。浴蘭節端午時值仲夏,是皮膚病多發季節,古人以蘭草湯沐浴去汙為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