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鄭板橋,很多人都不陌生,揚州八怪之一,詩書畫三棲全能藝人,尤其論畫竹,可算是無人能出其右的存在了。
鄭板橋,原名鄭燮,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江蘇興化人,祖籍蘇州。清代書畫家、文學家。
鄭板橋出生的時候,祖上的書香世家已經中落,生活變的拮据。三歲時,生母汪夫人去世,,十四歲又失去繼母,幸運的是他的乳母費氏是一位善良、勤勞、樸真的勞動婦女,給了鄭板橋悉心周到的照顧和無微不至的關懷,成了鄭板橋生活和感情上的支柱。
二十歲左右得鄭板橋考取了秀才,之後便在真州之江村設塾教書,由於生活困苦,鄭板橋在三十歲以後即棄館至揚州賣畫為生,實救困貧,託名」風雅」,直到他四十四歲那年中二甲第八十八名進士,賜進士出身,得了功名,仕途卻未開始,滯留北京一年左右,以圖仕進,未果,南歸揚州,又過了十年之久,在五十四歲這一年,入京,候補官缺,成為範縣令兼署小縣朝城。
雖然只是一介小小的縣令,但鄭板橋任範縣知縣期間,重視農桑,體察民情、興民休息,百姓安居樂業。
鄭板橋六十一歲,山東大旱,當時做濰縣縣令的鄭板橋因為請求賑濟饑民的事,得罪了上司被罷官,去官以後,板橋賣畫為生,往來於揚州、興化之間,與同道書畫往來,詩酒唱和。
鄭板橋一生只畫蘭、竹、石,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
他通過觀察和藝術創作的實踐,提煉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理論。「眼中之竹」是自然實景,是對自然的觀察和從中體驗畫意;「胸中之竹」是藝術創作時的構思;「手中之竹」是藝術創作的實現。他把主觀與客觀、現象與想像、真實與藝術有機地融為一體,創造了師承自然,而又高於自然的境界。
鄭板橋書法作品的章法也很有特色,他能將大小、長短、方圓、肥瘦、疏密錯落穿插,如「亂石鋪街」,縱放中含著規矩。看似隨筆揮灑,整體觀之卻產生跳躍靈動的節奏感。
鄭板橋的題畫詩寫的最好,題畫詩在他筆下,除了在內容上有思想性,抒情性以外,在形式上還更具有藝術性、趣味性。是書也是題,是畫也是詩,是詩也是畫,欣賞每幅畫中題畫詩,既是絕妙的書法再現,也是將書畫相映成趣的綜合藝術,書題與畫面有機地交融在一起,構成了統一的詩情畫意,給人以綜合的完美的藝術享受。
精選鄭板橋詩詞欣賞:
1、《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這首詩著力表現了竹子那頑強而又執著的品質 。是一首讚美巖竹的題畫詩,也是一首詠物詩。
詩人所讚頌的並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剛毅。前兩句讚美立根於破巖中的勁竹的內在精神。開頭一個「咬」字,一字千鈞,極為有力,而且形象化,充分表達了勁竹的剛毅性格。再以「不放鬆」來補足「咬」字,勁竹的個性特徵表露無遺。次句中的「破巖」更襯託出勁竹生命力的頑強。後二句再進一層寫惡劣的客觀環境對勁竹的磨練與考驗。不管風吹雨打,任憑霜寒雪凍,蒼翠的青竹仍然「堅勁」,傲然挺立。「千磨萬擊」、「東西南北風」,極言考驗之嚴酷。
這首詩借物喻人,作者通過詠頌立根破巖中的勁竹,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絕不隨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全詩語言質樸,寓意深刻。
2、《墨竹圖題詩》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這是一首題畫詩,詩人從寫竹入手,託物言志,語多謙遜委婉,表達了對民眾的憂慮關切之情,以及自己的責任感與清官心態。
第一、二句點明詩人身份與周邊環境,緊扣畫中風來疏竹的主題。 第三、四句寫詩人事無巨細、永遠恪盡職守、關懷百姓。
全詩語言質樸,不用典故堆砌,既有明智自勉之心,更含有相與為善之意,竹之清雅超拔與詩人的兩袖清風的高尚節操自然相照。四句詩把詩人對百姓真摯而執著的人道主義情懷寄寓其中,是題畫詩中的佳作。
3、《山中雪後》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雲淡日光寒。
簷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閒。
《山中雪後》描繪了一幅冬日山居雪景圖。清晨,詩人推開門,外面天寒地凍、銀裝素裹,剛剛升起的太陽也顯得沒有活力。院子裡,屋簷下長長的冰溜子沒有融化的跡象,牆角的梅花也好像被凍住了,遲遲沒有開放的意思。
作者託物言志。在這首詩歌中,鄭板橋由大雪之後的寒冷,寫到自己內心深處的悽涼,看似寫景狀物,實則見景生情,將景和物交融一起,對歷經苦難的身世發出深深的感嘆,含蓄地表現了作者清高堅韌的性格和潔身自好的品質。
4、《新竹》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新生的竹子能夠超過舊有的竹子,完全是憑仗老竹的催生與滋養。
等到第二年再有新竹長出,它也開始孕育新的竹子了,就這樣池塘周圍布滿了鬱鬱蔥蔥的幼竹。
這首詩是比喻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而新生力量的成長又須老一代積極扶持。前兩句是回顧,既表達了「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勝舊人」,又表達了後輩不忘前輩扶持教導之恩;後兩句是展望,用以表達新生力量將更好更強大。
5、《詠芭蕉》
芭蕉葉葉為多情,一葉才舒一葉生。
自是相思抽不盡,卻教風雨怨秋聲。
芭蕉葉是那樣多情,一片葉子才舒展開一片葉子又生長了。芭蕉葉初生多捲曲,到一定程度才舒展開,詩人認為就像相思之情那樣綿綿不斷。芭蕉自己相思之情舒捲不盡,倒也罷了,風雨吹芭蕉作一片秋聲,更能惹動無限愁思。
這是一首詠物詩。詩人把自己主觀的情感賦予本為無情的芭蕉,將芭蕉寫得繾綣多情。詩人又用外來的風雨比喻外界對於芭蕉的摧殘,益發增加了芭蕉哀怨的情致。
6、《題畫蘭》
身在千山頂上頭,突巖深縫妙香稠。
非無腳下浮雲鬧,來不相知去不留。
全詩是借詠物表達高人隱士的情操,孤芳自賞而不為世俗紛擾打動。
詩文讚美了蘭花在艱苦惡劣的環境裡,卓爾獨立的品行,歌詠了蘭花淡泊的心態,藉此表白自己堅持操守、淡薄自足、追求個性自由的情懷。抒發了作者淡泊名利,不隨波逐流的高尚情操。
7、《予告歸裡畫竹別濰縣紳士民》
烏紗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
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
乾隆十八年,山東大旱,當時做濰縣縣令的鄭板橋因為請求賑濟饑民的事,得罪了上司,這首詩是鄭板橋被罷官離開濰縣回鄉時,告別濰縣紳士民之作。
作者為人正直,只關心百姓疾苦,不願逢迎吹捧上司,深為上司不滿,於是上司藉故罷了他的官。時年他已61歲,他罷官之日,囊橐蕭蕭兩袖寒,惟有一囊書畫,兩袖清風,實在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清官。
這首詩在用詞上很有感情色彩。蕭蕭寒、清瘦、秋風都從字面上傳遞出一種蕭索、冷落、悽冷之感,與作者的心情和處境和諧一致。
8、《詠梧桐》
高梧百尺夜蒼蒼,亂掃秋星落曉霜。
如何不向西州植,倒掛綠毛么鳳皇。
高大的梧桐樹在暮色下能夠掃動天上的寒星,拂落曉霜。這兩句詩作者用誇張的手法來形容梧桐的高大雄偉。為何不種在揚州,從而引來鳳凰棲息?
這是一首借物喻人的詩。詩中以「掃落秋星」的梧桐所生非地,無鳳凰來栖比喻有才之士所生非時,無所成就。比喻形象貼切。從詩中可以明顯看出詩人對於自己或友人不平遭遇的憤慨。
9、《題遊俠圖》
大雪滿天地,胡為仗劍遊?欲談心裡事,同上酒家樓。
這首詩的意境悠遠,畫面美好,讓人神往,希望與遊俠劍客一起煮酒談天。想必這位遊俠青年時是一位懷著扶貧濟弱、打抱不平的人生理想刻苦修煉的人。時至中年,回憶往事。自己的努力不過是杯水車薪、蜉蝣撼樹班的可笑之舉。可是那份俠義的胸襟又激勵著他在茫茫大雪中他渴望理解渴望傾訴,在這漫天大雪的時刻正好遇到了自己的朋友,於是攜手走上了酒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