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板橋說全憑老乾為扶持 不但畫竹還贊竹 他到底為誰點讚

2021-01-17 天涯之水雲

鄭燮,號板橋,是「揚州八怪」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一生只畫蘭、竹、石,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他主張不泥古法,師法自然,極工而後能寫意,提出了「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繪畫三段說。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是清代比較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

其中這一首為世人所熟悉的《新竹》,將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感覺,不但要對前輩的扶持之舉有感恩之心,更要從中生出我輩亦有扶持後輩之念。

原文: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龍孫:竹筍的別稱。鳳池:鳳凰池,古時指宰相衙門所在地,這裡指周圍生長竹子的池塘。全詩的意思是新長得竹子要比舊竹子高,它們的生長全憑老的枝幹扶持。明年又有新的長出來的,會長得更高。比喻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而新生力量的成長又須老一代的積極扶持。前兩句是回顧,既表達了「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勝舊人」,又表達了後輩不忘前輩扶持教導之恩;後兩句是展望,用以表達新生力量將更好更強大。其中「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成為了讚美師者長輩的名句。

值此教師節之際,對所有默默付出的老師們說一聲:老師,您辛苦了!三尺講臺雖小,卻把如大海般博大知識傳授,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是您一生恪守的箴言;一支粉筆雖小,卻寫下多少詩與遠方……是您一生靜候的佳音。讚美老師吧,因為他們的無私奉獻!讚美老師吧,因為他們的侵心撫育!感恩您,老師,您用自己的生命之光,照亮我的人生旅途!

白居易說令公桃李滿天下 你知道令公是誰嗎 還記得第一個老師嗎

相關焦點

  • 鄭板橋的《新竹》,是不是讚美教師的
    一首古詩鄭板橋曾經寫過一首詩,叫《新竹》: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有人把它當作是讚美教師的一首詩,其實並不是。既讚美新竹挺拔出眾,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同時有讚美老竹才德高尚,堪為宰相,是國家棟梁。詩中的老枝到底指的是誰呢?是指教師嗎?其實並不是。這首題是一首畫竹詩,後面落款是:「孏石十哥弄璋之兆。板橋弟鄭燮。」
  • 鄭板橋以畫竹稱道,他畫的竹有何不同?
    鄭板橋,名燮,字克柔,號板橋,清代著名書畫家、文學家,其詩、書、畫的獨特風格和傑出成就。他一生只畫蘭、竹、石,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是清代比較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
  • 倪雲林畫竹意境蕭疏,明代徐渭首創畫雪竹,為何鄭板橋最有名?
    但是縱觀古今,畫竹造詣最深的當數鄭板橋。鄭板橋一生,以竹為題吟詩作畫,託物言志,秉筆傳情。其筆下之竹,無一不是他那剛直不阿、寧折不彎的人格的真實寫照。 鄭板橋嗜好修竹那清高俊逸的形貌,更加崇敬修竹久歷風霜、挺拔高潔的品質。
  • 鄭板橋: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
    提起鄭板橋,很多人都不陌生,揚州八怪之一,詩書畫三棲全能藝人,尤其論畫竹,可算是無人能出其右的存在了。鄭板橋,原名鄭燮,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江蘇興化人,祖籍蘇州。清代書畫家、文學家。鄭板橋出生的時候,祖上的書香世家已經中落,生活變的拮据。
  • 鄭板橋與竹:舉世愛栽花,老夫只栽竹
    但相比之下,鄭板橋畫的竹竿更細,突出「細」,不是畫剛從地裡抽長出來的嫩竹,從竹節處勁挺的勾畫中,就可以看出,它毫不示「弱」。二是疏,關於畫竹,民間畫訣中有一種說法,一根「夠」,兩枝「湊」,三枝「成」。有人說鄭板橋畫竹「神似坡公,多不亂,少不疏」,他自己在一幅畫的題款中寫道:「一兩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葉。
  • 鄭板橋:寫取一枝清瘦竹
    文同稱「梅寒而秀,竹瘦而壽,石醜而文,是三益友」,蘇軾對文同畫竹的樣貌早有「瘦節蛟蛇走」的形容。但相比之下,鄭板橋畫的竹竿更細,突出「細」,不是畫剛從地裡抽長出來的嫩竹,從竹節處勁挺的勾畫中,就可以看出,它毫不示「弱」; 二是疏,關於畫竹,民間畫訣中有一種說法,一枝「夠」,兩枝「湊」,三枝「成」。
  •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記天天和她的母親一二事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記天天和她的母親一二事2020年7月8日,高考外語考試即將進行。連續的暴雨一掃夏季的炎熱,但是也帶來一個嚴重的問題:城市內澇。天天媽媽對曹老師說。「你們的褲腳也溼了,雨太大了!」「我讓天天穿了雨鞋,還讓她帶了衣服和換的鞋子。」說著指了指天天背的書包。大書包鼓鼓囊囊的,一看就裝了不少東西。「嗯嗯,做得真好,如果家長都像你就好了!」「老師您不是在群裡發了通知嗎?
  • 新竹高於舊竹枝 全憑老乾為扶持
    新竹高於舊竹枝 全憑老乾為扶持全國優秀政治教師做客平江名師工作室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20日訊(通訊員 熊江宇)今天,平江縣道德與法治名師工作坊和德育教師工作坊,聯袂在該縣啟明中學舉行集體研修,漢昌學區班主任名師工作室成員全員參與。
  • 「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一生愛竹畫竹,終於也活成了一棵蒼竹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竹石》鄭板橋,名燮,字克柔,號板橋,是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是江蘇興化人,他的一生在詩畫書上造詣極高,被時人成為「三絕」。縱觀鄭板橋的一生,他在作畫時只畫蘭、竹、石三種,並且常常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
  • 詩詞丨「歲寒三友」之竹
    ——(宋)範成大《寒食郊行書事》25.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宋)蘇軾《於潛僧綠筠軒》26.細讀離騷還痛飲,飽看修竹何妨肉。——(明)王守仁《次韻陸僉憲元日春晴》35.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 ——(清)鄭燮《新竹》36.蠟炬風搖簾不下,竹影半牆如畫。
  • 鄭板橋這首詩寫得很有趣,通篇富含哲理,告訴了世人許多的大道理
    那麼鄭板橋這首詩,正是告訴了世人許多的大道理,新的生命會取代老的生命,正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青出於藍於藍,江山代有人才出。新的竹子想要快速成長,那麼就需要老的竹子提供養料,兩者之間也是有著共生共存的關係。《新竹》清代:鄭燮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
  • 操場那片竹
    竹枝杆挺拔,修長,四季青翠,傲雪凌霜,倍受中國人喜愛,與梅、蘭、菊並稱為四君子,與梅、松並稱為歲寒三友,古今文人墨客,愛竹詠竹者眾多
  • 「揚州八怪」鄭板橋,詩書畫三絕,以蘭竹為主,三百年來獨領風騷
    一、鄭板橋繪畫的特色 書與畫的有機融合是板橋繪畫的又一特色, 畫面中的題款與題跋, 或疏或密、或上或下、平衡畫面的布局, 是構成畫面的重要元素, 他認為:「書法有行款, 竹更要有行款, 書法有濃淡, 竹更要有深淡, 書法有疏密, 竹更要有疏密」, 又曰:「吾作畫取之於書也, 黃書飄灑而瘦, 畫竹瘦竹學之
  • 胸中有風雨——鄭板橋詩詞的意境與審美
    ■ 莊曉明在我的心目中,鄭板橋主要是一位獨特的大詩人。這獨特在於,他將創作的詩詞的詩意詩境,絕妙地通過書法延伸入他的畫竹之中;或者說,他的那些風姿卓異的畫竹及書法,就是他的詩意詩境的另一種表現方式。劉大傑先生在他的經典之作《中國文學發展史》的清詩一章中,給予了鄭板橋兩個頁碼的篇幅,比給予清初大詩人錢謙益的還稍多一些,可見鄭板橋的詩在劉大傑的文學史考量中的地位。論書法,恰如鄭板橋在《贈潘桐岡》一詩中的夫子自道:「吾曹筆陣凌雲煙,掃空氛翳鋪青天。一行兩行書數字,南箕北鬥排星躔。」提到鄭板橋的畫竹,名聲就更響了,連普通老百姓都知道鄭板橋的「竹子」好,海內外收藏界早就當作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 鄭板橋:完美的人生是「一半清醒,一半醉」
    他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卻大徹大悟「難得糊塗,吃虧是福」。 此人就是清朝第一怪人,身居「揚州八怪」之首的鄭板橋。 鄭板橋才華橫溢,正義凜然,按道理說這樣的人生應該一帆風順?可是他並沒有。
  • 國畫竹子圖誰畫的好,易從網籤約名家石開
    當代畫家石開國畫作品《竹》 自古愛竹、贊竹、畫竹者眾多,比如家喻戶曉的鄭板橋,就被稱為「竹痴」,其筆下的竹詩及竹畫,都為後世所追捧;再往前點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東坡,也是著名的畫竹高手,不僅畫的一手好竹,也寫得一手好詩, 其「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佳句,更是把竹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推崇到了極致!
  • 鄭板橋:「畫到生時是熟時」,才有了這些經典名詩
    鄭板橋,板橋是他的號,他的原名是鄭燮,被稱為「揚州八怪」之一。他是清朝著名的畫家和文學家,他歷經康乾盛世,是康熙時代的秀才,是雍正時代的舉人,是乾隆時代的進士。他喜愛畫畫,尤其喜愛畫竹,畫的竹惟妙惟肖,更真的一樣,這是因為他50年來都專於畫竹,早上畫竹,晚上思考研究竹,所以才有了畫竹上的成就。鄭板橋不僅畫竹厲害,寫竹的詩也非常有名氣,我們的習總書記就曾引用過他的詩,來教育大家。比如2013年,就引用鄭板橋詩中的「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來教育大家要自信,要有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 如「亂石鋪街」的鄭板橋書法,為何還被很多人讚美?
    如「亂石鋪街」的鄭板橋書法,歪歪扭扭、大小不一,為何還被很多人讚美?是醜書嗎?我們都知道鄭板橋是一位畫家,一位非常有個性的畫家,一生只畫「蘭、竹、石」3種畫,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尤其擅長畫竹子,畫竹子已經成為鄭板橋的代表,他通過長達四十多年的觀察和實踐,總結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畫竹理論,正符合我們現在所說的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的藝術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