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丨「歲寒三友」之竹

2020-12-23 穀旦說

1.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南北朝)陶弘景《答謝中書書》

2.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南北朝)吳均《山中雜詩》

3.東巖富松竹,歲暮幸同歸。

—— (唐)王勃《送盧主簿》

4.擢擢當軒竹,青青重歲寒。

——(唐)呂太一《詠院中叢竹》

5.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牆。

——(唐)杜甫《嚴鄭公宅同詠竹》

6.會須上番看成竹,客至從嗔不出迎。

——(唐)杜甫《詠春筍》

7.華軒藹藹他年到,綿竹亭亭出縣高。

——(唐)杜甫 《從韋續處覓綿竹》

8.孤燈寒照雨,溼竹暗浮煙

——(唐)司空曙《雲陽館與韓紳宿別》

9.萬古湘江竹,無窮奈怨何?

——(唐)杜甫《湘竹詞》

10.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牆。

——(唐)杜甫《竹》

11.竹色溪下綠,荷花鏡裡香。

——(唐)李白《別儲邕之剡中》

12.此處乃竹鄉,春筍滿山谷。

——(唐)白居易《食筍詩》

13.竹柏皆凍死,況彼無衣民。

——(唐)白居易《村居苦寒》

14.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唐)李嶠《風》

15.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唐)劉長卿《送靈澈上人》

16.竹憐新雨後,山愛夕陽時。

——(唐)錢起《谷口書齋寄楊補闕》

17.竹竿有甘苦,我愛抱苦節。

——(唐)孟郊《苦寒吟》

18.湘淚淺深滋竹色,楚歌重疊怨蘭叢。

——(唐)李商隱《潭州》

19.道人庭宇靜,苔色連深竹。

——(唐)柳宗元《晨詣超師院讀禪經》

20.雪聲偏傍竹,寒夢不離家。

——(唐)戎昱《桂州臘月》

21.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唐)高駢《對雪》

22.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

——(宋)楊萬裡《夏夜追晴》

23.西窗下,風搖翠竹,疑是故人來。

——(宋)秦觀《滿庭芳·碧水驚秋》

24.野店垂楊步,荒祠苦竹叢。

——(宋)範成大《寒食郊行書事》

25.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宋)蘇軾《於潛僧綠筠軒》

26.細讀離騷還痛飲,飽看修竹何妨肉。

——(宋)辛棄疾《滿江紅·山居即事》

27.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宋)惠崇《春江曉景》

28.殘雪壓枝猶有桔,凍雷驚筍欲抽芽。

——(宋)歐陽修《戲答元珍》

29.翠葆參差竹徑成。新荷跳雨淚珠傾。

——(宋)周邦彥《浣沙溪·翠葆參差竹徑成》

30.竹筍才生黃犢角,蕨芽初長小兒拳。

——(宋)黃庭堅《詠竹》

31.野竹交淇水,秋瓜蔓帝邱。

——(宋)司馬光《送雲卿知衛州》

32.竹影和詩瘦,梅花入夢香。

——(元)溫庭鈞《絕句》

33.不種閒花,池亭畔、幾竿修竹。

——(明)陸容《滿江紅·詠竹》

34.柏府樓臺銜倒影,茅茨松竹瀉寒聲。

——(明)王守仁《次韻陸僉憲元日春晴》

35.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

——(清)鄭燮《新竹》

36.蠟炬風搖簾不下,竹影半牆如畫。

——(清)項鴻祚《清平樂·池上納涼》

37.秋風何自尋,尋入竹梧裡 。

——(清)鄭板橋《效李艾山前輩體》

38.仍將竹作芭籬,求人不如求已。

——(清)鄭板橋《籬竹》

39.竹樹帶飛嵐,荇藻俱明麗。

——(清)劉道著《湘江秋曉》

40.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重衣。

——毛澤東《七律·答友人》

喜歡的朋友,記得點讚、收藏、評論和轉發。想要了解更多關於詩詞、小說、古代文化常識的知識的朋友們,可以關注我喲!

相關焦點

  • 歲寒三友,美到極致!
    唯松、竹經冬不凋,梅亦凌寒開花,遂有「歲寒三友」之稱。一個韌,一個堅,一個傲,各有風骨,向來為文人雅士偏愛,高風亮節可作詩,千姿百態能入畫,亦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高尚人格的化身。松茂而文,竹瘦而壽,梅寒而秀。
  • 歲寒三友
    七絕三首•詠歲寒三友松、竹、梅劉亞華(一)詠松夾道參天綠陰長,遙瞻翠蓋滿山梁。寒威凜冽何知懼,蓬勃欣迎日月光。七絕•歲寒三友(新韻)文/衣金紅松蒼龍問頂入雲天,峭壁盤根傲骨堅。不老長生吉瑞意,笑迎賓客品格謙。竹傲立長青葉入雲,高風亮彩映斜曛。
  • 歲寒三友,太美了!
    馮超然(1882~1954) 歲寒三友圖 「歲寒三友」,一個韌,一個堅,一個傲,各有風骨,向來為文人雅士偏愛,高風亮節可作詩,千姿百態能入畫
  • 歲寒三友,傾國傾城
    時之歲末,萬物冬藏。松之堅毅,竹之氣節。在大雪飄零的日子裡,竹雖不能如松般巋然不動,但放眼望去仍舊一片翠綠,於竹來說,就算生不逢時也得不屈不饒的節節生長。蘇軾愛竹。「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可在白居易看來:「水能性淡為吾友,竹解心虛即我師。」人一旦遇見自己真正喜歡的食物,就能創造出無限可能。竹之愛,不過是按照你自己想要的方式去生活,無論風雨,不懼風雪,生活總不會虧待你。
  • 歲寒三友雲起雪飛
    藏頭歲寒三友劉老頭一歲杪冰天值仲冬寒來瑞雪染梅紅三吟竹韻湘妃淚友上雲山賞霧凇[梅]歲末東山一樹梅寒枝搖曳北風摧三山絕頂幽香處友賞花紅傲雪開三[竹]歲扎深根石土中寒來暑往質相同三九依然堅節守友吹簫笛竹篁風四[松]歲末山巒一勁松寒枯雪壓亦從容
  • 歲寒三友:松文,竹壽,梅秀.
    歲寒三友松茂而文,竹瘦而壽,梅寒而秀。隆冬,世界一片清寒,萬物盡藏,然梅紅似硃砂而不謝,松挺拔樹蓋而亭亭,竹佇立風中而婆娑,與雪同往,與風同行,歲寒三友也。明 蕭雲從 歲寒三友圖 嘉德2015秋拍 成交價161萬元歲寒三友,清歡自知竹開霜啟翠,梅動雪前春松,常青不老,堅韌不拔竹,虛懷若谷,君子之道梅,冰清玉潔
  • 「梅亭詩刊」033期 歲寒三友
    編者按凌寒不凋的松樹、竹子,傲雪開放的梅花,素有「歲寒三友」之稱。松、竹、梅皆不畏冰霜雪雨,以頑強的生命力同嚴酷的自然環境相抗衡,被賦予了清廉、潔白、高雅等人格特徵,與「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一樣,成為不畏強暴、堅持正義的代言者,為仁人志士們所尊崇敬仰。
  • 觀點|以「歲寒三友」之志磨礪平凡英雄
    「蒼松隱映竹交加。千樹玉梨花。好個歲寒三友,更堪紅白山茶。」站在新一年的起點上,我們應學習「歲寒三友」的品質,鍛鑄自己不懼風雨、無畏挑戰的志氣,做一位了不起的平凡英雄。持之以恆,練就松之品格。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松,沒有沁人心脾的芳香,也沒有絢麗多姿的顏色,只有始終如一、堅韌不拔。
  • 「兒童必讀趣味小知識」「歲寒三友」是什麼?
    勤學好問的」好奇寶寶」童話爸爸腦洞大大的學院派爸爸Q&A「歲寒三友提問:「『歲寒三友』是什麼?」回答:「歲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這三種植物,用來比喻品質高潔,頑強不屈。」故事小課堂歲寒指寒冷的冬天,可比喻成濁世。「三友」是指松、竹、梅三種植物。
  • 似竹非竹南天竹
    因為果子色如丹砂,與變紅的葉子一起凌霜傲雪經久不落,南天竹被視為植物中的君子,深受歷代文人墨客的喜愛,再加上名字中的「竹」字與「祝」諧音,與水仙、綬帶鳥在一起,就是「天仙拱壽」;與佛手、仙桃、石榴組合,就是祝多福、多壽、多子。很多人喜歡把南天竹和臘梅、松枝一起插瓶,也有人將它與水仙、蠟梅並稱「歲寒三友」。就這樣,南天竹不僅走進詩畫,也走向家家戶戶的案頭,增加喜慶氣氛,增添吉祥的寓意。
  • 知竹常樂
    竹子清雅淡泊,不爭豔麗,節直中空,高風亮節,所謂「未出土時便有節,及凌雲處尚虛心」;「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毀其節」。竹子枝葉婆娑有致,篩風弄月,素雅寧靜,瀟灑自然,常年翠綠,歲寒不調,「千姿百態能入畫,高風亮節可作詩」,並與松樹、梅共稱「歲寒三友」,這正是中華文化中文人氣質情操和君子風範的寫照,也是華夏竹文化的核心所在。
  • 知竹常樂丨剛竹、淡竹、紫竹、方竹、毛竹、孝順竹、湘妃竹、龜甲竹、佛肚竹、哺雞竹、鳳尾竹、菲黃竹、鵝毛竹、闊葉箬竹與金鑲玉竹等
    關於竹子,歲寒三友「松竹梅」,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竹林七賢,鄭板橋的竹畫,蘇東坡的「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揚州個園,清明上河圖的竹作等。d.金鑲玉竹,黃槽竹下栽培品種,竿金黃色,但溝槽為綠色,竿之基部有2或3節常作「之」字形折曲。
  • 中國畫風:歲寒三友,傾國傾城!
    歲寒之時,萬物冬藏。可有三位老友,卻愛極了這寒冷的冬天,他們相約在大雪紛飛的日子,或迎風而舞,或靜數流年,或暗香浮動,它們享受著這歲寒的清歡。古人稱其為「歲寒三友」,不僅因為它們對困境不服輸的態度讓人動容,而是其藉助天地大美,賦予了生活永不失望的魅力。
  • 唐寅「歲寒三友」展三日,三場對話三點唐伯虎
    12月4日至6日,唐寅《歲寒三友圖》在上海劉海粟美術館序廳展出,這也是繼5月展出館藏文徵明《五瑞圖》後,再次以一件作品開啟對一位古代藝術家、一種生活方式和傳統文化的探討。不同於《五瑞圖》所指向的端午前後的物像, 唐寅的《歲寒三友圖》以松、竹、梅表達傲凌風雪,不畏霜寒之性,表現人格品質和氣節。
  • 溯源大任老人書法習作:松竹梅歲寒三友、桃李杏春風一家
    【松竹梅歲寒三友、桃李杏春風一家】這是我國比較出名的一幅對聯,通常具有勉勵人經得起嚴酷的考驗,終會迎來欣欣向榮的春天和美好的生活之意。上聯『松竹梅歲寒三友』的出處和典故尚有查,下聯『桃李杏春風一家』僅得出桃李杏均為逢春綻放,代表無限生機之意。故我們今天能聊得也就是:歲寒三友。
  • 四首詠竹詩詞,人當如竹,有君子之風
    它不僅與松、梅並稱為「歲寒三友」,還與梅、蘭、菊合稱為「四君子」。因為喜愛,人們賦予了竹子種種可貴的品格。竹子中空,被稱讚為虛心和謙遜;竹子不懼嚴寒、生命力頑強,被稱讚為堅韌不拔;竹子生而有節,被稱讚為正直、有氣節。竹子,已經化為人們骨子裡的一種精神力量,成為一種生生不息的精神信仰,滋養著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
  • 和竹相關的詩詞
    和竹相關的詩詞宋.蘇軾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 孟宗:提及我的詩詞總伴隨著竹與魚
    漢末時期戰亂頻仍,但依然有很多人恪守著忠孝之義,留下了不少讓後人為之動容的事跡。本篇就來看看孟宗在詩詞中的形象,共計14首。《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孟宗》 宋林同萬象死灰色,千林號怒聲。何人苦哀泣,凍竹強抽萌。
  • 觀 |《歲寒三友》範國華
    紫砂藝人借物抒情,以自然來表現自己的理想品格和對精神境界的追求,設計歲寒三友壺,不僅是強調一種韻味,一種思想,更是一番對人生境界的追求。範國華擅做花貨,對於自然界之萬物觀察入微,基於內心的觀感作為獨特的藝術表達將紫砂陶藝「賞與玩」臻於形而上的境界,是為「理趣兼備,合於美學」的花貨魔術師。範國華認為,一件優秀的花貨作品在注重造型的同時同步提高創作技巧,以紫砂五色土為主色原料,點綴裝飾,來於自然勝於自然,堆、雕、貼、鏤。
  • 當「歲寒三友」遇見日本壽司
    有一回,我白天路過這家壽司店時告訴店主晚上需要兩份「竹」,他很熱情,一看就知道我懂了他店裡的規矩。其實,從我內心來說,因為剛到日本不久,強大的中國教養讓我知道「松竹梅」其實是來自「歲寒三友」之說,正所謂:「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未出土前便有節,待到凌雲仍虛心」「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等等,完全沒有排行榜的意思,而是表達了高貴的人格以及對忠誠友情的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