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南北朝)陶弘景《答謝中書書》
2.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南北朝)吳均《山中雜詩》
3.東巖富松竹,歲暮幸同歸。
—— (唐)王勃《送盧主簿》
4.擢擢當軒竹,青青重歲寒。
——(唐)呂太一《詠院中叢竹》
5.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牆。
——(唐)杜甫《嚴鄭公宅同詠竹》
6.會須上番看成竹,客至從嗔不出迎。
——(唐)杜甫《詠春筍》
7.華軒藹藹他年到,綿竹亭亭出縣高。
——(唐)杜甫 《從韋續處覓綿竹》
8.孤燈寒照雨,溼竹暗浮煙
——(唐)司空曙《雲陽館與韓紳宿別》
9.萬古湘江竹,無窮奈怨何?
——(唐)杜甫《湘竹詞》
10.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牆。
——(唐)杜甫《竹》
11.竹色溪下綠,荷花鏡裡香。
——(唐)李白《別儲邕之剡中》
12.此處乃竹鄉,春筍滿山谷。
——(唐)白居易《食筍詩》
13.竹柏皆凍死,況彼無衣民。
——(唐)白居易《村居苦寒》
14.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唐)李嶠《風》
15.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唐)劉長卿《送靈澈上人》
16.竹憐新雨後,山愛夕陽時。
——(唐)錢起《谷口書齋寄楊補闕》
17.竹竿有甘苦,我愛抱苦節。
——(唐)孟郊《苦寒吟》
18.湘淚淺深滋竹色,楚歌重疊怨蘭叢。
——(唐)李商隱《潭州》
19.道人庭宇靜,苔色連深竹。
——(唐)柳宗元《晨詣超師院讀禪經》
20.雪聲偏傍竹,寒夢不離家。
——(唐)戎昱《桂州臘月》
21.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唐)高駢《對雪》
22.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
——(宋)楊萬裡《夏夜追晴》
23.西窗下,風搖翠竹,疑是故人來。
——(宋)秦觀《滿庭芳·碧水驚秋》
24.野店垂楊步,荒祠苦竹叢。
——(宋)範成大《寒食郊行書事》
25.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宋)蘇軾《於潛僧綠筠軒》
26.細讀離騷還痛飲,飽看修竹何妨肉。
——(宋)辛棄疾《滿江紅·山居即事》
27.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宋)惠崇《春江曉景》
28.殘雪壓枝猶有桔,凍雷驚筍欲抽芽。
——(宋)歐陽修《戲答元珍》
29.翠葆參差竹徑成。新荷跳雨淚珠傾。
——(宋)周邦彥《浣沙溪·翠葆參差竹徑成》
30.竹筍才生黃犢角,蕨芽初長小兒拳。
——(宋)黃庭堅《詠竹》
31.野竹交淇水,秋瓜蔓帝邱。
——(宋)司馬光《送雲卿知衛州》
32.竹影和詩瘦,梅花入夢香。
——(元)溫庭鈞《絕句》
33.不種閒花,池亭畔、幾竿修竹。
——(明)陸容《滿江紅·詠竹》
34.柏府樓臺銜倒影,茅茨松竹瀉寒聲。
——(明)王守仁《次韻陸僉憲元日春晴》
35.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
——(清)鄭燮《新竹》
36.蠟炬風搖簾不下,竹影半牆如畫。
——(清)項鴻祚《清平樂·池上納涼》
37.秋風何自尋,尋入竹梧裡 。
——(清)鄭板橋《效李艾山前輩體》
38.仍將竹作芭籬,求人不如求已。
——(清)鄭板橋《籬竹》
39.竹樹帶飛嵐,荇藻俱明麗。
——(清)劉道著《湘江秋曉》
40.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重衣。
——毛澤東《七律·答友人》
喜歡的朋友,記得點讚、收藏、評論和轉發。想要了解更多關於詩詞、小說、古代文化常識的知識的朋友們,可以關注我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