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丹青手繪
在日本料理中,我最愛吃的是蕎麥麵,其次就是壽司。三十年前剛到日本時去過一家壽司店,覺得規格很高。店內全是日式的內裝修,一朵小花,一片樹葉,氣氛顯得簡樸清新,一直到吃完以後,我才知道壽司店是可以外賣的。
那個時候沒有手機,家裡安裝一個電話還需要支付加入費,而且電話費非常貴。因此,打電話到店裡叫外賣並不流行。
至今我還記得,當時我問壽司店的店主外賣是怎麼個賣法?他給了我一份菜單,菜單上只寫了三個字「松竹梅」。不用說,我當時一看就明白了這三個字的意思是「上中下」,類似排行榜,外賣時按照三個價格訂餐,沒有第四個。這樣,既方便又簡單,對於客人來說,很容易訂。
有一回,我白天路過這家壽司店時告訴店主晚上需要兩份「竹」,他很熱情,一看就知道我懂了他店裡的規矩。其實,從我內心來說,因為剛到日本不久,強大的中國教養讓我知道「松竹梅」其實是來自「歲寒三友」之說,正所謂:「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未出土前便有節,待到凌雲仍虛心」「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等等,完全沒有排行榜的意思,而是表達了高貴的人格以及對忠誠友情的比喻。
在日本,手捏壽司套餐通常是10個一組
不用說,日本人把「松竹梅」的含義給纂改了,或者也可以說是「改寫」了。可這一行為究竟是如何發生的呢?我查過一些相關的資料,雖然還是說不太清楚,但有一段落語卻挺有意思,尤其是時隔20多年,當我又一次到那家壽司店跟店主繼續討論「松竹梅」的時候,店主高興得不得了,一直跟我說到其他客人都走光了,他說今晚他請客,而且還為我炒了兩道菜,他說:「因為毛教授是中國人,同時也是一位知道我松竹梅用法的尊貴的客人。」
北海道小樽,捏壽司的職人
剛才說到的落語是這樣的。從前有三個工匠,名字分別叫松藏,竹次郎和梅吉,三人收到了一家大戶的婚宴招待,一個勁兒發愁宴席上究竟能拿什麼為大家助興,於是,三人一起找到了山裡的隱居高人,打算請教一個段子。隱居高人說:「你們還是說點兒有趣的事情祝賀對方比較好。」不過,這三個工匠苯嘴拙舌,實在是說不什麼來。隱居高人說:「那乾脆就用你們的名字說事兒吧。」於是,三個人商量好,排練成這麼一個段子。松藏第一個說:「成了,成了,當家的女婿成了。」竹次郎第二個問:「成什麼了?」 梅吉第三個答:「成了長者了。」 然後,三人齊呼:「新婚致禧!」
結果,一到婚宴現場,松藏超級緊張,竟然把「婿」的發音發成了「爺」,而最後的梅吉則把「長者」的發音發成了「亡者」。這麼一來,嚇壞了松藏和竹次郎,他們甩下梅吉,撒丫子就逃走了。兩人氣喘籲籲,跑到隱居高人那裡說明事情的原委,卻不料想高人大笑,並說:「別著急,等到梅花開了就好了。」原來,隱居高人一開始就算好了梅吉的「梅」要等到最後開花時才頂用,而不爭氣的梅吉也算倒了大黴。
「歲寒三友」在日本風景中亦隨處可見,京都天滿宮的梅花此時正是花開的季節
在日本,原本高貴聖潔的梅花就是這樣被用於了「松竹梅」的「梅」,表示三個等級中最差的一個。當然,這僅僅是個民間傳說而已,暫無學術考證,專此補白。
(本文為作者原創稿,原標題《日本「松竹梅」的末路》。文中圖片均由庫索拍攝。轉載請留言獲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