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保守主義網站一覽

2021-02-19 保守主義評論


昨天發了條微博,沒想到朋友們興致很高,在評論區留言希望筆者能早點寫出。今天用了大半天的時間,整理出一份美國主要的保守主義網站,和朋友們分享一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不過,囿於認識有限,許多網站沒有搜集到,歡迎朋友們在留言區補充。

在正文開始之前,簡要介紹一下美國的保守主義。美國的保守主義運動興起於20世紀50年代。作為一個「聯盟」,美國保守主義大致可以分為五大流派:傳統主義者、自由至上論者(也譯為自由意志主義者)、國家安全派、新保守主義者、宗教右派等。

它們的關注點各有側重,傳統主義者比較關心美國的歐洲淵源,特別是英國的歷史、文化和法律淵源,強調有限政府、自由市場、猶太教-基督教價值觀等;自由至上論者主要關注經濟,強調自由市場、減稅、削減政府開支(社會福利),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等,它和前者的區別在於它不太關心宗教、道德等社會議題,另外,它通常反對美國的軍事幹預;國家安全派,主要側重軍事、外交等領域,強調美國的國家利益,在上世紀90年代之前,它一般被稱為「反蘇(共)主義者」,一度充當著保守主義各派的黏合劑;新保守主義者,主要是在60、70年代學生運動(反主流文化運動)後,思想「右轉」的前自由主義者,其關注點和傳統主義者區別不太明顯;宗教右派,也稱為基督徒右派,是50年代福音派復興之後的新現象,大約在70年代產生明確的政治訴求,試圖把對基督教教義的理解應用到政治和公共政策上,強烈支持保守的社會政策(如反對墮胎等)。

 

這種劃分借鑑了George Nash,Robert Nisbet,Irving Kristol的看法,僅僅是一種粗略概括。具體到個人,許多保守主義者往往身兼多重身份,如隆納·雷根被視為各派的代言人。也需要注意,保守主義各派之間也是齟齬不斷(比如Nisbet就把傳統主義者和自由至上論者稱為「不和睦的表親」),它們之所以鬥而不破,關鍵是它們有著共同的思想和政治對手,即,美國語境中的自由主義(自從羅斯福新政後,美國的自由主義者愈發和大政府政策相聯繫,通常帶有激進主義色彩,損害了既有的有限政府和個人自由,這也是一些老派自由主義者改稱為自由至上論者的原因)。

筆者打算把保守主義網站分為四類:保守主義刊物、保守主義書評、保守主義智庫、保守主義媒體。

 

一、保守主義刊物

1.《國家評論》(National Review),官網:https://www.nationalreview.com

《國家評論》,小威廉·巴克利創建於1955年,是美國首家全國性保守主義刊物,匯集了各派撰稿人,一度是美國保守主義運動的大本營,曾深度介入巴裡·戈德華特、隆納·雷根的總統競選。後續隨著其他保守派刊物的湧現,其影響力有所下降。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它仍然是美國主流保守主義的代表,觀點兼收並蓄,總體上偏向傳統主義。

在該網站的諸專欄作家中,筆者服膺馬斯·索維爾、丹尼斯·普拉格、維克託·漢森,他們見解不俗,閱歷豐富,很有英美人所看重的common sense。不過,遺憾的是索維爾兩年前已榮休,不再更新專欄:

https://www.nationalreview.com/author/thomas-sowell/

普拉格除開設專欄外,還是保守派視頻網站「PragerU」的創始人:

https://www.nationalreview.com/author/dennis-prager/

https://www.prageru.com/

漢森的專欄:

https://www.nationalreview.com/author/victor-davis-hanson/

喬治·納什說過,美國保守主義在紙媒時代有三大主流刊物,除《國家評論》外,還有《評論雜誌》和《旗幟周刊》,這兩家都有新保守主義背景,筆者以前瀏覽過,不過沒有持續追蹤。

https://www.commentarymagazine.com

http://www.weeklystandard.com/

 

2.《新標準》(The New Criterion),官網:https://www.newcriterion.com

《新標準》是一家偏重文藝的月刊,不過,政論文的質量很高。其選題頗令人稱道,陸續推出過盎格魯圈、英美特殊關係、美國例外論、西方社會對伊斯蘭教的回應、民粹主義等專題,去年俄國革命一百周年之際,它還推出了相關評論文章。在筆者目力所及,它可能是保守派刊物中最有深度的刊物,值得推薦。需要說明,這是一家付費刊物,不過,不少文章可以免費閱讀,而且在月初推送新文章時,通常會有幾天免費的試讀期。

  

3.《富有想像力的保守主義者》(The Imaginative Conservative),官網:

http://www.theimaginativeconservative.org

公眾號的老朋友可能會熟悉這家網站。它的立場偏於傳統主義,宗教、文學題材的文章較多,經常也會有評述柏克、柯克等思想家的文章。總體上講,內容較為通俗,適合保守主義的初學者閱讀。另一家類似的網站是《院際評論》(Intercollegiate Review),主要面向美國的青年大學生,文章多是保守主義經典讀物的簡介,通俗易懂。官網:

https://home.isi.org/intercollegiate-review。

此外,推薦一家保守派的學術刊物《現代》(Modern Ages),這家季刊由美國保守派學者羅素·柯克創立,內容比較專業。官網:https://home.isi.org/modern-age

 

4.《城市周刊》(City Journal),官網:

https://www.city-journal.org/

由保守派智庫曼哈頓研究所發行的季刊。主要關注城市治理。不過,它的理論視野開闊,內容不限於城市治理,經常有不錯的評論文章,是筆者近期發現的。

  

5. 順便推薦其他幾家刊物,筆者以前有留意,但基本上沒有追蹤。前兩家有較強的宗教右派色彩。

《首要事務》:https://www.firstthings.com

《美國保守派》

    http://www.theamericanconservative.com/

《觀察者》:https://spectator.org/

《聯邦黨人》:http://thefederalist.com/

《美國偉大》:https://amgreatness.com

 

二、保守主義書評網

這兩家網站以書評為特色,其內容不盡然是書評。其一是克萊蒙特研究所(The Claremont Institute)。這家研究所有施特勞斯學派的背景。筆者後來得知,在2016年總統初選期間,麥可·安東曾用筆名Publius Decius Mus在該網站發表《93航班式大選》的政論文,認為2016年大選將會是一場國運之戰,認為左派的進步主義正在把美國拖入衰落的邊緣,並力挺川普,當時頗受爭議。不過,大選過後,一些人認為它是解讀川普現象的必讀文獻。

http://www.claremont.org/crb/basicpage/the-flight-93-election/

言歸正傳,該書評網站很不錯,內容偏學術。官網:

https://www.claremont.org/crb/

 

其次是The University Bookman,官網:

http://www.kirkcenter.org/bookman

網站隸屬於柯克研究中心。內容比較專業,對有一定政治學功底的人,值得鄭重推薦。近期推介了一本讓人耳目一新的新作,《歐洲視角下的盎格魯-美利堅的自由傳統》(The Anglo-American Tradition of Liberty: A View from Europe),作者回答了一個問題,「為什麼法國人進口洛克的教義,很大程度上就像『空腹飲烈酒』?」本書處處洋溢了對英美式自由的偏愛,如果你是個「親英派」(Anglophile),估計會喜歡。

三、保守主義智庫

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e),官網:https://www.hoover.org/

胡佛研究所,位於史丹福大學,是一家資歷很老的智庫。前文提過的索維爾、漢森均是這家智庫的資深研究員。它是筆者重點關注的對象,在印象中,它談論經濟、國家安全的文章較多,在經濟議題上,比較偏向「自由至上論」。筆者比較喜歡它的兩個欄目:一個是「界定觀念」(defining ideas),它會不時更新研究員的文章,其中不乏精品。連結:

https://www.hoover.org/publications/defining-ideas

 

其次是彼得·羅賓斯主持的訪談節目「Uncommon Knowledge」。羅賓斯做過裡根總統的「筆桿子」,裡根在柏林圍牆下的那句名言,「Mr. Gorbachev, tear down this wall」就出自他的筆下。該欄目的有趣之處是它能邀請到許多國際知名的政要、學者、記者等,印象中《美國獨行》的作者馬克·斯坦恩,《帝國》的作者尼爾·弗格森、國防部長馬蒂斯(當時還不是部長)、川普前競選團隊經理凱莉安妮·康韋等,均接受過羅賓斯的訪談。是了解美國保守派動態的重要渠道。連結:

https://www.hoover.org/publications/uncommon-knowledge

 

除胡佛研究所外,美國還有大量的保守派智庫。筆者了解一點,但沒有追蹤的包括:

傳統基金會(The Heritage Foundation)

https://www.heritage.org,據說和川普政府關係密切。

加圖研究所(Cato Institute)

https://www.cato.org,公眾號早期翻譯過這家智庫的幾篇文章。

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https://www.aei.org

經濟教育基金會(Foundation for Economic Education)

https://fee.org,公眾號也翻譯過它家的幾篇文章。

米塞斯研究所(Mises Institute)

https://www.mises.org,

該研究所的「Library」板塊有不少免費的電子書,

https://www.mises.org/library/books

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

https://www.hudson.org,副總統彭斯非常倚重的一家智庫。

倫理與公共政策研究中心(Ethics and Public Policy Center)

https://eppc.org

另外推薦一家智庫「門石研究所」(Gatestone Institute),由美國前駐聯合國大使博爾頓創建,主要關注歐洲的難民危機、敘利亞戰爭等。官網:

https://www.gatestoneinstitute.org

四、保守主義媒體

1. 福克斯新聞(Fox News),官網:http://www.foxnews.com

在美國的保守派媒體中,福克斯新聞的商業化最成功,影響力也最大。它和川普關係密切,是大選期間為數不多的力挺川普的主流媒體。筆者比較喜歡的欄目,是國際新聞版和「爭鳴版」(Opinion),

http://www.foxnews.com/opinion.html。福克斯新聞財大氣粗,經常延攬知名政要撰寫時評,這是其他保守派報刊所難以企及的。

 

另一家深具影響力的是《華爾街日報》(https://www.wsj.com/itp),一般認為它立場中右,雖以財經類文章見長,時評也屬於一流。提醒一下,該日報是付費閱讀,價格不菲。

 

2. 《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官網:https://nypost.com

注意是《紐約郵報》,非《紐約時報》。雖一字之差,價值觀可不一樣。《紐郵》是典型的保守派報刊。其中,筆者很欣賞一位專欄作家:Salena Zito。作為調查記者,她經常走訪基層社區,採訪草根民眾,活躍在美國的「鏽帶」,她的專欄對解讀川普現象頗有裨益。連結:

https://nypost.com/author/salena-zito/

 

3. RealClear Politics,官網:

https://www.realclearpolitics.com

這家保守派刊物的特色,是精選了眾多美國主流報刊(不僅保守派)的文章,讀者可以迅速篩選感興趣的文章。

 

以上,大致就是筆者了解到的美國保守主義網站。

 

感謝您的支持!

相關焦點

  • 《黃石》與美國保守主義
    《黃石》與美國保守主義好的文藝作品既讓人沉醉,還引人深思。《西部世界》就是通過講述一個科幻故事,來探討「什麼是人」、「人何以為人」的哲學問題。在這方面,《黃石》毫不遜色。這部劇不只是農場主與各方勢力周旋這麼簡單,從更深層次看,它是一部美國保守主義小傳。保守主義的兩張面孔歷史上,千千萬萬個大小農場主是美國的立國之基。
  • 保守主義的衰亡
    我發現美國人最近和這個話題扛上了。 超級英雄要不要受限?如何看待超級英雄伸張正義時,附帶的意外傷害?上一次「美國隊長」和綠巨人扯皮,那什麼電影來著,也是探討這個話題。在《超人特攻隊II》中,貫穿整部片子的,便是「超級英雄合法法案」。如果以影片的基調的話,則美國人最終是禁止掉這一項功能的。
  • 讀文|世俗時代中的保守主義
    這種意義上的世俗時代,究竟是否適用於對現代美國的理解?從社會經驗上看,宗教的力量在美國似乎比在歐洲要更為持久和強大。而且近些年來,美國草根階層的宗教信仰呈現出復興和強化之勢。更重要的是,《獨立宣言》在好幾處提到了「自然的神」和上帝,而且美國總統在就職演說中至今援引《獨立宣言》的語言,這可能讓一些人懷疑美國究竟是不是處於所謂的「世俗時代」。
  • 保守主義的精神:事實上中立,價值觀上拒絕中立
    文:劉軍寧 編:先知書店店長、李強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的一天,在印第安納州哥倫布市某假日酒店的一次會議上,現任美國副總統彭斯先生遇見了作為美國保守主義的精神教父的柯克先生。不要忘記,今天以堅定的保守主義立場著稱的彭斯,在當初剛入政界時,還是一個民主黨人,像許多青年人一樣,思想左傾。他那時仰慕的政治人物是甘迺迪。後來,他才追隨裡根及其在政治領域掀起的保守主義浪潮。說到裡根,他是第一位宣稱自己是「保守主義者」的美國總統。裡根也認為,柯克是對他影響巨大的思想領袖。
  • 講稿|何懷宏、任劍濤、陳浩武:保守主義的歷史脈絡
    中國自1919年以來,今年是五四運動整整一百年,激進主義最具有社會號召力,保守主義最具有文化號召力,跟西方的局面正好不一樣。拉塞爾·柯克致力於以保守主義來解釋美國的建國,這就是浩武先生剛才提到的《美國秩序的根基》——這本書是美國三大政治意識形態爭奪建國思想和建國解釋的一本重要著作。
  • 女權與反女權的博弈:保守主義是如何回潮的?
    與此同時,在裡根競選總統的過程中,菲莉絲公開表示支持,1980年11月4日,裡根當選為美國第四十九屆總統,保守主義在八十年代回潮。 宗教精神與對家庭價值的重視成為這一時期保守主義的重要精神內核。這一點在劇中亦有所展現,菲莉絲早在未獲得勝利以前,便與右翼宗教組織領袖Lottie Beth Hobbs結成同盟。
  • 25部保守主義電影(下)| 《國家評論》
    第一部分見:25部保守主義電影(上)| 《國家評論》………………………………14. 絕地計劃 A Simple Plan(1998)(豆瓣 7.2 IMDB 7.5) 保守主義一個決定性的洞見是:無論在道德準則上有什麼超越的靈感,這世界上總存有一個使人謙卑的事實,即道德是有效的。
  • 25部保守主義電影 | 《國家評論》
    其中有羨慕城市中產階級生活方式的社會主義者,也有為小說缺乏女性英雄人物而不快的簡·奧斯汀的忠實讀者,還有能說出比在耶魯權利辯論賽上更精彩的保守主義金句的中下層市民。Stillman融合了機巧的嘲弄、溫和的諷刺和連串的妙語,完成了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通過電影使人們發現美國上流社會傳統和習慣的重要性。
  • 把噗:這是一幅極端保守主義的現實圖景
    但不同的是,原本作為愛國歌曲的《耶路撒冷》如今被用作了右翼分子的聖歌,用來宣揚他們的極端保守主義思想。短片就是在當今資本主義國家保守主義興起的政治環境下,以此為主題拍攝的作品。一個信奉極端保守主義的父親行至某個英格蘭小鎮宣揚右翼思想,她的女兒隨他同行,遇到了一位吉普賽男孩,失手將其擊倒(是否死了,短片並未明說),從而在內心產生了根本的變化。需要注意的是,出現在短片中的國旗不是英國國旗,而是英格蘭國旗,即聖喬治十字(St George's Cross)。這是否暗示民族國家內部的種族糾鬥,可以多做思考。
  • 25部保守主義電影(上)| 《國家評論》
    按:本文譯自《國家評論》,影單的發布時間是2009年2月23日,所以,近來一些優秀的保守主義影片(如《美國狙擊手》、《血戰鋼鋸嶺》)沒有收錄。
  • 《邱吉爾的遺產——支持<人權法案>的保守主義理由》|傑西·諾曼、皮特·奧邦
    關於保守黨內關於《人權法案》的辯論,可參照姊妹篇:世界人權日看英倫 |傅乾…………………………………………政治自由或公民自由的理念和實踐在大不列顛諸王國空前活躍,且日臻完善……這種自由精神深植於我們的憲法中,紮根於我們這塊土地上,以至於一個奴隸一旦踏上英格蘭的土地,他就獲得法律的保護,立即成為一個自由人,享有一切自然權利。
  • 「灰色地帶」網站創始人揭露美國「反華陰謀論」炮製套路:官方「放...
    【環球時報記者 範凌志 劉欣】就在美國一些媒體不顧事實,頻繁炮製、鼓吹「病毒源於中國」「病毒是從武漢病毒所洩漏的」等陰謀論時,美國獨立新聞網站「灰色地帶」於4月20日刊登長篇報導,抽絲剝繭地揭露陰謀論的源頭及其炮製者的真實意圖。該文作者之一麥克斯·布魯門塔爾是美國知名記者兼作家,也是「灰色地帶」的創建者。
  • 影后凱特布蘭琪化身「保守主義之母」!
    從影將近30年來,奧斯卡影后凱特布蘭琪向來鮮少演出影集,不過在2020年「精靈女王」則罕見地推出了影集作品《美國夫人
  • 美式內卷焦慮:金錢至上、贏者通吃與保守主義-虎嗅網
    贏者通吃:美國正在變成一個由1%的人操縱99%的財富的國家;3. 保守主義:即使真的能做到往日重現,那也不會是人們想要的結果。新經濟思維研究所本月發表了一篇論文,研究者對2014年一份有說服力的數據集進行量化分析發現,當美國最富有的10%人口轉變意見時,政策變動就更有可能發生。
  • 解讀電視連續劇《走向共和》「新保守主義」的集體無意識
    大陸的「新保守主義」是作為80年代「激進主義」的「反向思潮」出現的,它主要由兩種的思潮構成,一個是1989年初既已興起的「新權威主義」,一個是90年代以後放棄激進主義、趨於溫和、務實的自由主義。新保守主義主張在尊重現存秩序的連續性的基礎上,充分運用現存體制內的制度資源與傳統文化資源,作為推進變革的槓桿,通過漸進的方式,逐步實現中國社會經濟的蛻變與現代化轉型。
  • 美國大選2020結果公布時間 美國大選2020時間線一覽
    在美國的選舉制度下,每個州普選的獲勝者將贏得該州按人口比例分配的選舉人票。  獲得538張選舉人票中的多數(270張)的候選人將贏得總統大選。  2021年1月6日:美國國會於當地時間下午1點在華盛頓開會,清點選舉人票並宣布獲勝者。  2021年1月20日:就職日。
  • 警惕妄圖扼殺中國數字經濟優勢的新保守主義
    因為有關部門在提出了反壟斷新規,很多很多人吶喊將一些發展好的企業進行分拆制裁,完全不去看國際國內狀態,印度反壟斷對準的是臉書,歐盟反壟斷對準的是谷歌,美國反壟斷真正對準的是中國的華為中興們。他們對付的都是影響他們發展的外國企業,而不是自己家的優勢企業。
  • 《美國夫人》不敗而敗
    但宗教保守主義在七十年代覺醒,多虧了施拉夫利草根式的動員,組成了一支可以與自由主義聯盟相抗衡的力量,重新整頓了美國保守主義的戰線,芝加哥學派的教授們,摩門教徒,中西部虔誠清教徒,被工作女性歧視的家庭主婦們,不可理解地聯合在了一起。ERA雖然在1971年得到參眾兩院的通過,但修憲需要38個州批准,由於施拉夫利的阻擊,到1982年截止日,只有35個州批准,ERA最終日落。
  • 美國伺服器穩定性對於網站的重要性
    現在已經進入全民網絡時代,網絡時代的來臨對美國伺服器的穩定性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用於來支撐美國伺服器網站的穩定運行,達到理想的運營效果,下面小編就來分析下美國伺服器的穩定性對於網站的重要性。一、美國伺服器不穩定將會影響網站用戶體驗美國伺服器站長都知道用戶體驗的重要性,如果網站打不開,會直接影響訪客進入網站,則會對網站產生不良影響,如果長時間美國伺服器網站打不開或者加載速度很慢,對訪客的影響是非常大的。訪客體驗不好可能會直接導致訪客以後夠不會來訪問網站,也就會損失美國伺服器網站流量,錯失許多潛在客戶。
  • 美國的「礙國者」
    盛世泡沫 戳破有「罪」當時一戰剛結束不久,美國徹底坐穩了世界第一經濟體的寶座,消費潛力空前高漲,大有如日沖天之勢,借用現時一位新聞作者的話來說:「美國好像輕而易舉取得了幾乎每一個領域的優勢:金融信貸,軍事實力,流行文化,發明和技術。」繁榮盛世下,只有百萬富翁會讓人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