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重疾險對比大陸重疾險,香港賠,大陸不賠,為什麼?

2021-02-13 摯愛財富

摯愛資產管理ID:foreverlove_wealth ←長按複製

這是一個一站式的香港保險諮詢服務平臺,用事實說話,讓你更了解香港保險。關愛,從摯愛開始!

目前100000+人已關注加入我們

香港保險相對於內地保險來說,其保障範圍廣、價格便宜、注重保障客戶利益以外,也格外重視其理賠範圍。除了重疾險的保障數量上,香港除了比大陸保險多保20多種疾病之外,在同樣可保疾病上,對理賠條件的界定,香港和內地之間有著天壤之別。

在香港和內地買同一家保險公司的重疾險,作一不完全對比。不難看出,即便同一家保險公司,在香港和內地的差別之大,更何況不同的保險公司。

香港:保障因輸血和職業而感染的愛滋病。

大陸:一概不保。

香港:中風後持續最少4周的神經後遺症,及因而導致永久性神經機能缺損。

大陸:要求在中風確診180天後,仍遺留神經系統永久性的功能障礙。

香港:腦部或顱腦膜內的良性腫瘤,並產生顯示顱內壓增高的症狀,例如:視神經乳頭水腫、精神症狀、癲癇及感覺障疑。良性腦腫瘤的存在必須由影響研究如電腦掃描(CT)或磁力共振(MRI)造影確定

大陸:在香港的界定之外,還須滿足下列至少一項條件:

1、實際實施了開顱進行的腦腫瘤完全切除或部分切除的手術;

2、實際實施了對腦腫瘤進行的放射治療。

香港:對外來刺激或體內需求毫無反應,並與永久性神經機能缺損有關及持續最少96小時,並需要利用生命維持系統。

大陸:除了香港的界定條件外,另對昏迷程度有要求——按照格拉斯哥昏迷分級結果為5分或5分以下。

註:格拉斯哥昏迷分級,最高分為15分,表示意識清楚;8分以下即為昏迷;分數越低則意識障礙越重。8分以上不叫昏迷,換而言之,香港對昏迷的要求,8分以下即可;大陸則要5分或5分以下。

香港:須由以下症狀證明:

1、持續性黃疸

2、腹水

3、肝性腦病

大陸:除香港的3項診斷要求外,還必須要——充血性脾腫大伴脾功能亢進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

香港:嚴重程度達到紐約心臟病學會的心功能分級標準之Ⅲ或Ⅳ級即可。

大陸:嚴重程度達到紐約心臟病學會的心功能分級標準的Ⅳ級,且靜息狀態下肺動脈平均壓超過30mmHg

註:紐約心臟病學會按疾病的嚴重程度,從輕到重設為四個等級,分別是Ⅰ、Ⅱ、Ⅲ、Ⅳ級。其中,Ⅲ級:顯著功能限制,病人在休息時方覺舒適,但在進行少於正常體力消耗之活動時則會出現充血性心臟衰竭的症狀。Ⅳ級:不能從事任何體力活動,休息時亦有充血性心衰或心絞痛症狀,任何體力活動後加重。

香港:要求心功能衰竭程度達到紐約心臟病學會的心功能分級標準之Ⅲ或Ⅳ級,或其同等級別,並持續最少6個月。

大陸:要求心功能衰竭程度達到紐約心臟病學會的心功能分級標準之Ⅳ級。被保險人永久不可逆性的體力活動能力受限,不能從事任何體力活動。

註:1. 紐約心臟病學會的心功能分級標準見上一條。

2. 對「永久不可逆」,大陸友bang有專門的一條釋義「指自疾病確診或意外傷害發生之日起,經過積極治療一百八十天後,仍無法通過現有醫療手段恢復」。問題是,如何界定「治療」是消極和還是積極的?

香港:要求聽力損失最少80分貝,及不可復原。須提供包括聽力測試和聲域測試的醫學證明,而失聰之診斷必須由耳、鼻、喉專科註冊醫生確定。

大陸:雙耳聽力永久不可逆性喪失,要求聽力損失大於90分貝,且經純音聽力測試、聲導抗檢測或聽覺誘發電位檢測等證實。

註:1.根據世衛組織(WHO-1997)的聽力損失分級標準,平均聽力損失大於等於81分貝,則為極重度聽力損失。

2.「永久不可逆」釋義見上。

香港:因疾病或受傷導致的永久性雙目完全失去視力。失明必須經眼專科註冊醫生確定。

大陸:指因疾病或意外傷害導致雙眼視力永久不可逆性喪失,雙眼中較好眼須滿足下列至少一項條件:

1、眼球缺失或摘除

2、矯正視力低於0.02(採用國際標準視力表,如果使用其他視力表應進行換算)

3、視野半徑小於5度

註:「永久不可逆」釋義見上。

香港:因疾病或受傷導致完全喪失說話能力及不可復原,並持續12個月。必須由耳、鼻、喉專科註冊醫生提供醫療證明以確定聲帶受損引致喪失語言能力。

大陸:指因疾病或意外傷害導致完全喪失語言能力,經過積極治療至少12個月(聲帶完全切除不受此時間限制),仍無法通過現有醫療手段恢復。

香港:有適當的專科註冊醫生確診(連同書面確認)預期受保人之狀況將致受保人於12個月內死亡。受保人必須已不再接受任何積極性治療,惟緩解疼痛或其他舒緩性措施則除外。

大陸:差異是——預期受保人在未來6個月內死亡。

當然,還有其他疾病不一一列出了,通過以上關於疾病的理賠界定,可以明顯看出香港與內地的區別,香港保險的理賠條件相對於寬鬆很多,這也是為什麼內地人紛紛選擇赴港投保的原因之一。

經市場驗證,香港重疾險有如下優勢:

1、保費便宜:相同年齡的被保人,香港保單的保費通常是國內保單的60%-70%;

2、保障病種更多,還保10-50多種早期重疾,保障範圍更全面;

3、理賠相對國內保單更寬鬆。

關於香港重疾險,很多人可能有以下疑問:

解答:投保人在香港和內地同時購買的危疾險,兩者之間沒有任何衝突,因為理賠時,是分別獨立賠付的。

解答:是否體檢通常取決於投保人投保額度,年齡和身體狀況等因素。如需要體檢,由保險公司安排在香港的診所查體,費用由保險公司負責。有些公司也可以通過申請審核後在內地體檢。

3、香港大病險的疾病名稱與內地不同,對理賠是否有影響?

解答:由於語言翻譯的原因,同一種疾病,兩地有不同的譯名,例如,Parkinson’s Disease,在內地譯為「帕金森氏症」,在香港稱為「柏金遜症」,但都指的是一種疾病. 因此疾病名稱翻譯上的不同,對理賠沒有任何影響!

4、B肝(B肝)澳抗陽性帶菌者可以投保香港大病險嗎?是否要加保費?

解答:B肝(B肝)澳抗陽性帶菌者只要肝功正常,無需服用任何藥品和跟蹤治療的情況下,通常都可投保香港重疾險(通常還需要對肝功進行檢查,並根據檢查報告來決定核保結果,包括正常批核,增加保費,增加免責條款和拒保)需要注意的是:有的香港保險公司對B肝帶菌投保人按照標準費率收費,不增加任何保費或免責條款;但有的公司要額外增加保費或免責條款。

解答:香港重疾險保障因輸血導致的或因職業感染的愛滋病。

解答:香港重疾險保障意外導致的疾病,如失明,嚴重頭部創傷和斷肢。香港重疾險也保障「意外」造成的死亡。

相關焦點

  • DRG實施後重疾險的發展趨勢
    臺灣的重疾險和大陸地區相比最大的區別就是保障的疾病種類少,大部分基礎款重疾險只保障7種核心重疾,一些公司拓展疾病範圍到30種左右也相對常見,但像大陸地區這樣大部分重疾險保障疾病種類超過100種的非常少。同時,雖然部分臺灣地區重疾險也涵蓋輕症,但種類非常少,往往在10種以內,且和重疾共享保額。
  • 深度昏迷是什麼,重疾險能保嗎?
    好慧賠平臺是專業的理賠諮詢服務提供商,團隊成員擁有多年保險理賠、法律諮詢及臨床醫學背景及經驗。好慧賠會站在公立、公正的立場上,為保險合同雙方考慮,給出協助解決保險理賠問題的最佳方案。想必大家對於生活中發生的「昏迷」應該有所了解,偶爾的頭暈、休克,那麼深度昏迷該如何理解呢?
  • 信泰人壽又一新款重疾險,最新儲蓄型重疾險測評合集
    前幾天還有一款信泰重疾險上市,今天把這款產品的測評補上,產品叫信泰完美人生守護典藏版,屬於儲蓄型重疾險。本篇順帶把市面上熱門的儲蓄型重疾險一起做個測評合集。基礎責任:重症:110種,分6組賠6次,每次賠付額度遞增20%;中症:25種,不分組賠2次,60歲前賠75%,60歲後賠60%;輕症:50種,不分組賠4次,60歲前賠55%,60歲後賠45%,其中原位癌最多可賠
  • 買了重疾險,一輩子沒患大病,是不是白買了?
    重疾險是保障型保險中非常複雜的一種,所以很多朋友在選擇時常常會選擇困難。 就拿身故保障來說,選不選身故責任?選身故賠保額還是身故賠保費? 在之前的留言中也有很多朋友表達了這種糾結。
  • 駱駝規劃:新定義vs舊定義重疾險,哪種更值得買?
    投保地區限定在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以及廣東省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9個珠三角城市。這是國家重點發展的戰略區域,也是新重疾險的試點區域。所以大家也能明白,為什麼第一款產品誕生在大灣區了吧。
  • 健康福重疾險對比達爾文3號,誰才是重疾險之王?
    支付寶螞蟻保險聯合多家保險公司推出了一個健康福系列重疾險,有定期版、終身版、1年期版等多種版本。 不同的版本也對應不同的保障,各有特點,今天奶爸挑選其中一款由螞蟻保險聯合國華人壽承保的健康福終身版來對比一下當前熱賣的達爾文3號。
  • 注意避坑:重疾險中的附加險是越多越好嗎?
    主要內容如下:l 主險、附加險l 附加險怎麼選l 重疾險附加險對比分析l 不同方案對比分析01 主險、附加險很多朋友在投保時都會感到疑惑:選定主險,附加險還有必要附加嗎?單獨選附加險可以嗎?為解除這些疑慮,我們先來了解什麼是主險、附加險。
  • 有了百萬醫療險還要買重疾險嗎?
    百萬醫療險和重疾險,很多人對於這兩個險種傻傻分不清。都是管治病的,到底有啥區別?如果有了幾百塊的醫療險,還需要花幾千塊買重疾險嗎?今天就好好給大家說一說,百萬醫療險和重疾險分別是什麼,它們有什麼區別。
  • 一年交幾千的重疾險和一年交兩萬多的,到底差在哪兒了?
    但從監管機構定期發布的行業理賠數據看,並沒有出現大公司賠的快、小公司賠的慢的情況,也沒有出現大公司拒賠率低、小公司拒賠率高的情況。這些數據都是公開的,又是監管發布,代表的是公司的普遍情況。如果非要拿個別極端情況來以偏概全,那貓妹也沒辦法。至於所謂的賣得貴賠得痛快,貴的產品幫你找理賠理由,其實也沒啥理論依據的。
  • 和泰人壽超級瑪麗重疾險2020Pro來了!我也傻傻分不清了
    患者獲賠的概率大大提高!保險公司的風險也提高了! 3、首次非癌症,間隔期從1年改成了180天;還是良心,首次重疾後,再換上其他組重疾,只需半年就再賠付! 對比結論: 1)對比和泰超級瑪麗2020:在原產品方案上增加不同部位原位癌可賠2次,費率上調幅度不超過0.05%,基本不變。
  • 一輩子沒患大病 重疾險不是白買了?
    將上面3種保險拿出來分析,並不是為了對比彼此的優劣,而是想讓大家明白什麼樣的重疾險才適合自己。 帶身故責任重疾險,本質上相當於一份保險同時買了重疾和壽險兩個保障責任,就像你吃拉麵的時候點一盤涼拌木耳,你能說木耳就一定比拉麵好吃嗎?
  • 達爾文3號超級瑪麗3號定期下架後,還有什麼消費型重疾險值得買?
    今天給大家分享3個關於消費型重疾險的話題: — 挑選消費型重疾險的關鍵點 — 3款消費型重疾險對比 — 這樣買保障好又全面 01 挑選消費型重疾險的關鍵點
  • 還有最後20天,告別舊版重疾險
    但到重疾險,我發現問題很多,主要還是涉及了這次重疾新規。1月31日,舊版重疾險就要全面下線了,對新舊定義之間的變化、重要影響是什麼,選哪個更好,大家都不算特別明確。於是這裡就把問的最多的點整理了統一回答一下。01重疾險新定義,舊定義哪個更好?新舊定義有好有壞。
  • 泰康神奇寶貝少兒重疾險測評,優缺點有哪些?
    最近,泰康人壽推出了神奇寶貝少兒重疾險,這是一款定期產品,涵蓋了重疾和特疾保障。
  • 重疾險新規解讀:重疾險新規什麼時候實行?重疾險新規之前買還是...
    目前,整個行業仿佛瀰漫著一句話「舊定義重疾險將於1月31日全面下線」。 本篇不討論重疾險新規之前買還是之後買,今天主題是重疾險新規解讀。 很多朋友知道重疾險新規這個事,但具體政策卻不是很了解,通過重疾險新規解讀,來看看新舊重疾險如何選擇。 一、重疾險新規什麼時候實行?
  • 什麼是重疾險?重疾險與醫療險有何不同?
    「重疾險」即重大疾病保險,是指由保險公司經辦的以特定重大疾病,如惡性腫瘤、心肌梗死、腦溢血等為風險發生時,當被保人達到保險條款所約定的重大疾病狀態後,由保險公司根據保險合同約定支付保險金的商業保險。「重疾險」於1983年在南非問世,1995年我國內地市場引入,現已發展成為人身保險市場上重要的保障型產品。1.「重疾險」的保障內容「重疾險」中的重大疾病,並不是通常意義上的重大疾病,保險合同中會有明確的條款對保障的各種疾病進行嚴格說明。
  • 舊定義重疾險開始宣布下架了!趕末班車的抓緊了
    不過最近重疾新規調整發布後,沒有重疾險保障或者覺得自己之前重疾保障不足的,開始重新選擇重疾險。 目前最為推薦的就是達爾文3號和守衛者3號。 達爾文3號是單次重疾賠付性價比更高的,守衛者3號是重疾多賠賠付不分組的。
  • 分析對比了500款重疾險,我整理出這份重疾險疾病選擇攻略...
    隨著國民保險意識的增強,重疾險的需求越來越高了,而保險公司針對用戶需求而開發設計了很多個性化和多樣化的重疾險產品,尤其是在病種方面,疾病種類達到了幾十種甚至上百種之多,但也會朋友問小新:疾病種類是不是越多越好呢?有什麼必保的疾病種類嗎?還是直接選之類的?面對這個問題,小新總說,重疾險的不是選擇疾病越多的越好,而是選擇包含高發疾病的重疾的重疾險才好。
  • 去香港買保險的大陸人, 因何入坑? | 中國三明治
    在橫向比較了多款保險產品、仔細研讀計劃書和樣本條款、與保險經紀人不斷溝通後,2016年底,姚瑤最終決定將香港某保險公司的重疾險作為家庭的第一份保單。 讓姚瑤印象深刻的是江蘇衛視的熱門節目《緣來非誠勿擾》曾經來過一個在香港賣保險的男嘉賓,聲稱自己從頭到腳都投了保險。
  • 要不要到香港去為全家買保險?精算師幫你分析國內與香港保單優劣 財商課
    並不是說香港保險或新加坡保險都好,如同進口藥未必好一樣。如果經過我們的保障需求分析,你的壽險保額需求只有二三十萬,絕對沒有必要去境外買保險;但現在一般的中產階級家庭,二三十萬的保額是遠遠不夠的,需要考慮性價比更高的選擇。藥本身沒有好和壞,只有對不對症。第三,境外保險為什麼會便宜這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