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輩子沒患大病 重疾險不是白買了?

2021-02-13 保保駕到

 

沒有完美的保險,只有適合自己的產品

 

將上面3種保險拿出來分析,並不是為了對比彼此的優劣,而是想讓大家明白什麼樣的重疾險才適合自己

 

帶身故責任重疾險,本質上相當於一份保險同時買了重疾和壽險兩個保障責任,就像你吃拉麵的時候點一盤涼拌木耳,你能說木耳就一定比拉麵好吃嗎?

 

這種產品有極強的確定性,買了後能肯定無論如何都可以獲得賠償,前路雖然充滿著變化,在當下做好確定的規劃,再怎麼也比毫無準備要強

 

消費型重疾險,砍掉了身故責任,所以價格要便宜近一半,雖然不能肯定自己能不能拿到賠償,但它勝在低價所帶來的槓桿優勢,以小博大

 

至於返還型重疾險,它更像一種博弈和對賭,你能很清楚的知道結果:要麼賠付重疾保額、要麼返還一定比例的所繳保費。

 

至於是希望賠保額,還是返保費,作為正常人,肯定是希望自己健健康康!

 

怎麼選呢,

 

就我個人,更傾向於買一份帶身故責任的、再買一份消費型重疾險,最大限度做高保額,加大保障力度。

 

當然,若是沒啥房貸、車貸、贍養壓力,預算寬鬆的話,也可以考慮買到期返錢的保險。

 

文章寫完,希望大家能看明白,歡迎轉給有需要的朋友,有其它問題可添加下方二維碼諮詢,再會


拓展閱讀:

看了那麼多文章,我怎麼還是買不好保險?

王寶強離婚案終審宣判,分產在即 保險會怎麼分?

每月省200元個稅的稅延養老險 值不值得買?

相關焦點

  • 買了重疾險,一輩子沒患大病,是不是白買了?
    目前市場市場上的重疾險,身故責任不太一樣。 即使是同一款產品,也可以選擇不同的身故責任。 大致可以把重疾的身故責任分為3種: 有身故責任,賠付保額:如果沒出險就身故了,賠付保額。很多線下產品都是這樣。
  • 有了百萬醫療險還要買重疾險嗎?
    二、重疾險買了重疾險之後,只要得了合同中保障的疾病,並且符合理賠條件,保險公司就一次性賠一大筆錢。所以重疾險不是拿著發票跑去保險公司報銷的保險。而是確診(保險意義上的確診)即賠付保額的保險。那有人可能會擔心:如果我得的重病不在合同的保障範圍內,這重疾險不就白買了嗎?
  • 300萬保額的百萬醫療險 vs 50萬保額的重疾險,你選誰?
    買了百萬醫療險,還需要再買重疾險嗎?今天,我們就來具體講講這兩大問題!1、重疾險和百萬醫療險有哪些區別?重疾險和百萬醫療險都屬於健康險,都能為疾病提供保障,但區別也是很大的。①重疾險:重疾險屬於給付型保險,被保人必須患了合同中約定的疾病才能得到賠付,保險公司會給付保額,而不是實際治病花費的費用。也就是說一旦患了合同中約定的疾病,不管你花了多少錢治病,是多是少,保險公司都會按照固定的保額賠給你。
  • 大病醫保和重疾險有什麼區別與聯繫
    大病醫保和重疾險一直是人們比較關心的兩個險種,有很多人認為二者實際上在保障方面都差不多,因此要購買的話,也只需要購買其中一種就行,不必全都購買。大病醫保和重疾險但事實果真是這樣嗎?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大病醫保和重疾險有何區別與聯繫,相信大家看完之後就明白了到底是不是只要購買其中一種險種就行。一、區別1、保障對象。
  • 買個壽險和大病險,一場大病,壽險卻沒了:說好的壽險保終身呢?
    保險作為一款特殊的商品,說到說明書,其實就是保險合同的條款了,買一份保險,保險期間要麼是一年,要麼是幾十年或者一輩子,要陪伴我們很久很久,怎麼能不好好看看保險條款呢。上圖看到的是保險責任,不僅保障疾病,同時還有身故保障,如果將四個剛需險種:壽險,重疾險,醫療險和意外險綜合,從圖中能得到信息:這是一款壽險和重大疾病保險複合的險種。第三,55種特定輕症保障,也是這款保險的責任,重疾險中一般都會有輕症賠付。
  • 葛優的髮小患上重疾,當了一輩子的演員,最終卻因沒錢治療去世
    辛辛苦苦三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這是很多人對大病重病突襲一個家庭的形象描述。一旦患了大病,會給一個普通家庭經濟狀況帶來災難性的壓力,而人的一生罹患重大疾病的機會高達72.18%,目前重大疾病的平均治療花費一般都在20萬元以上。今天咱們通過一個案例,一起來聊聊重疾險!
  • 重疾險和醫療險的區別是什麼?應該如何配置?
    並不是保險公司摳門,而是防止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因利作出違反法律的行為所以,醫療險必須以合理且必要的醫療費用發生為前提,賠付金額不會超過治療費用。還是一個例子來說明:比如買了100萬重疾險,一年後得癌症了,診斷報告通過後,保險公司賠他100萬。這100萬直接給張三,用來治病,還是其他用途,由他支配。
  • 買了百萬醫療險,為啥還要花幾千買重疾險?看完這個案例你就懂了
    最近,保 10 年、15 年、20 年的百萬醫療險陸續上市,不少朋友心裡都盤算著:醫療險和重疾險都能保大病。重疾險,50 萬保額,每年至少幾千塊。而買份保 20 年的醫療險,每年才幾百塊,豈不是更划算?真的是這樣嗎?我們今天就用兩個案例來詳細聊聊。
  • 分析對比了500款重疾險,我整理出這份重疾險疾病選擇攻略...
    隨著國民保險意識的增強,重疾險的需求越來越高了,而保險公司針對用戶需求而開發設計了很多個性化和多樣化的重疾險產品,尤其是在病種方面,疾病種類達到了幾十種甚至上百種之多,但也會朋友問小新:疾病種類是不是越多越好呢?有什麼必保的疾病種類嗎?還是直接選之類的?面對這個問題,小新總說,重疾險的不是選擇疾病越多的越好,而是選擇包含高發疾病的重疾的重疾險才好。
  • 和重疾險的區別是什麼?買誰更划算?
    我們要關心關鍵字免賠額、責任免除,這事實上就在提醒大伙兒,醫療險一定並不是百分百報銷的,小馬哥逐一和大伙兒來聊聊。百萬醫療險低保費、高保額、不限社保用藥、免賠額高(一般百萬醫療險的免賠額都是一萬),保費只需幾百元錢,保額最少一百萬,不限社保、不限治療方式,自費藥進口藥都能夠報銷。買了百萬醫療險就能賠上百萬嗎?
  • 重疾險|比起有100種重疾種類,更重要的是……
    你不一定到過腫瘤醫院,但你應該在朋友圈看過不少大病籌款平臺。重疾每天都在發生,每天都有很多人在等著看病。隨著人們健康和風險意識的提高,重疾險也爆紅了起來,因此重疾險也做出了不少調整和改動。從最初的提前給付型「確診即賠」變成了套餐組合型。
  • 買重疾險該注意什麼?這裡告訴你
    舉個例子: 假如A君診斷出了癌症,看病花了50萬,他原先在某保險公司買了一份100萬保額的重疾險,那麼此時A君將從保險公司得到100萬的保險理賠金
  • 重疾險產品深藏三大套路:大學教授直呼看不懂
    原標題:重疾險產品深藏三大套路:大學教授直呼看不懂   「大病保險我也買了不少,事實上我有時候也沒太看明白,並沒有因為自己是做精算的,就能夠很明白。」7月29日,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精算研究院教授鄭蘇晉在一次公開講話中坦言,「買得也比較糊塗。」
  • 好巧,原來你也買了幾份沒用的醫療險
    剛接觸保險時,還沒搞清楚重疾險與醫療險的區別,就稀裡糊塗地買了好幾份醫療險。後來,隨著功課做得多了,才知道之前買的醫療險,並不是都能報銷。買多了也沒用,憑空花了冤枉錢。關於重疾險和醫療險的區別,非常有必要來好好認識一下。
  • 香港重疾險對比大陸重疾險,香港賠,大陸不賠,為什麼?
    當然,還有其他疾病不一一列出了,通過以上關於疾病的理賠界定,可以明顯看出香港與內地的區別,香港保險的理賠條件相對於寬鬆很多,這也是為什麼內地人紛紛選擇赴港投保的原因之一。解答:是否體檢通常取決於投保人投保額度,年齡和身體狀況等因素。如需要體檢,由保險公司安排在香港的診所查體,費用由保險公司負責。有些公司也可以通過申請審核後在內地體檢。3、香港大病險的疾病名稱與內地不同,對理賠是否有影響?
  • 你知道「基本醫保」,但你知道還有「大病統籌」嗎?
    大病統籌,是由政府部門從醫保基金劃撥部分資金,向商業保險機構分攤風險,對參保人患高額醫療費的大病、經基本醫療保險報銷後需個人承擔的合規醫療費用,給予「二次報銷」。 這種藥物不屬於基本醫療保險目錄,但是在《浙江省大病保險特殊藥品目錄》內,所以老王可以通過大病統籌按照規定比例報銷這個特殊藥品,這樣一來,老王的醫療費負擔會減輕很多。 所以,醫保中的「大病統籌」可以理解為在基本醫療保險上面做一個大病兜底保障機制。
  • 信泰人壽又一新款重疾險,最新儲蓄型重疾險測評合集
    前幾天還有一款信泰重疾險上市,今天把這款產品的測評補上,產品叫信泰完美人生守護典藏版,屬於儲蓄型重疾險。本篇順帶把市面上熱門的儲蓄型重疾險一起做個測評合集。一、產品形態 完美人生守護典藏版,屬於捆綁壽險的重疾險,重症分組多次賠付。
  • 患子宮肌瘤也能買這些保險?不是吧啊sir!
    子宮肌瘤是女性的特定疾病,就像是一顆還在慢慢倒計時的手榴彈,雖然一時半會沒那麼容易炸,但是始終是個隱患。根據不同的位置,子宮肌瘤可以分為這三種:子宮肌瘤的發病率很高,幸運的是80%都是良性的,如果對患者的身體、生活沒有什麼影響,是可以不用治療的,很明顯不是很嚴重的大病,但依然對正常投保造成了不可忽略的影響。有子宮肌瘤還能買哪些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