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橋」火熱進行中,五大洲選手「雲賽場」上展風採

2020-11-23 騰訊網

語合中心

語合中心

受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 「漢語橋」比賽於9月至12月在線上開展。據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趙國成介紹,今年的「漢語橋」比賽聯合央視頻採用5G「雲錄製」創新節目製作模式,搭建了新穎的語言交流平臺。從預選賽一路走來,來自五大洲的選手在「雲賽場」上,講述了和中文相遇相知的故事。

「中文改寫了我的人生」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來自埃及的參賽選手桑英傑在3分鐘的短視頻中,完成了詩歌朗誦《將進酒》、繞口令《玲瓏塔》、貫口《莽撞人》,為觀眾帶來了一場「中文表演秀」。

誰會想到,如今在臺上說著一口流利中文的桑英傑小時候因口吃不敢開口說話。「正是中文,它像一根點石成金的魔法杖,改寫了我的人生。使我有勇氣和決心追逐夢想。

回望自己的中文學習之路,桑英傑感嘆道,「我最幸運的事是遇到中文,遇到了可愛的教我中文的老師們。他們非常耐心地糾正我的中文發音,幫我練習中文口語。同時,為了改變我害羞的性格,還鼓勵我積極參加各種中文比賽,鍛鍊我的膽量。隨著中文水平的提升,我的口吃也漸漸好了。」

中文不僅改變了桑英傑的人生,也為公孫妮可打開了一扇新的門。作為奧地利賽區的參賽選手,今年17歲的公孫妮可因自小常聽到和中文相關的故事,便對遙遠的中國十分好奇。

帶著這份好奇,她走進了中文世界。「學習中文幫我打開了一扇新的門。雖然中國離我那麼遠,但自從我開始學中文,語言交流跨越了地理距離,我結識了很多新朋友,也可以通過中文影視作品、中文書等更深入地了解中國。」

讓公孫妮可感到幸運的是,在她如今就讀的學校,可以學習中文。「去年,我有機會到武漢進行為期兩周的交流學習。在那期間,我住在當地的接待家庭中,還和中國同學一起上課,更讓我有機會近距離觀察中國。」公孫妮可說。

在中文學習的路上越走越遠

來自巴西賽區的選手艾力克進入了第十九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全球入圍賽30強名單,他還清晰地記得自己第一次接觸中文時的感受。

「我感覺自己正在面臨一個巨大的挑戰,當我看到中文文章中的一頁時,就像是一堵漢字牆矗立在我面前。但當我每認識其中的一個漢字時,這個漢字就從牆上掉下來。我認識的漢字越來越多,它們漸漸變成了一條路,變成了一個美麗的新世界。隨著我的中文學習越來越深入,這條路也越來越長。走得越遠,我的學習體驗越好。」

一路走來,艾力克不僅認識了非常好的老師,還交到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雖然我還沒有看到這條路的盡頭,但是我從來都不後悔走得這麼遠。」

同樣進入第十九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全球入圍賽30強名單的德國賽區選手海洋,在中文學習之路上已經走了很久。如今他是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的一名大二學生,但每周六仍然會回到母校德國伯樂中學,和中文合唱團的朋友一起學習和演唱中文歌曲。

「有一種說法是中國人的口味是南甜北鹹,偏偏在一口鍋裡得到了統一,可見中國的火鍋文化,水深得很……」在參賽視頻中,結束合唱團排練的海洋帶著大家走進當地的一家中國火鍋店。

火鍋不僅是海洋的最愛,也打開了他的話匣子。「這是金針菇,這是毛肚,涮的時候要遵循『七上八下』的原則……」海洋用流利的中文和生動的講解道出了他對火鍋的熱愛以及對中國飲食文化的熟悉。用他自己的話說,正是火鍋讓他愛上了中國美食,愛上了中國。

入圍了第十三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資格賽全球30強、來自加拿大的參賽選手甜甜今年15歲,但她的中文學習已經堅持了12年。

「別看我是個土生土長的加拿大人,但我從小就有一個中文夢,從3歲起便開始在中文學校學習。真希望有一天能到中國學習,因為那裡是離我夢想最近的地方。」

父母為了鼓勵甜甜學習中文,常帶她到中國旅行。奉行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甜甜在旅行的過程中還迷上了「東北話」,在參賽視頻末尾更是來了句:「老鐵啊,我費勁巴拉地……給點掌聲吧!」

搭建溝通世界之橋

在「漢語橋」「雲賽場」上,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賽選手用自己的方式詮釋了中文和中華文化的魅力。這也是「漢語橋」系列中文比賽舉辦的宗旨所在——為激發各國青年學生學習中文的積極性,增進世界對中國語言與中華文化的理解。

趙國成表示:「近20年來『漢語橋』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秉承初心,系列比賽受眾達到了150多個國家140多萬人次,被譽為漢語的『奧林匹克』,是溝通世界的語言之橋、文化之橋、友誼之橋、心靈之橋。『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學生中文比賽設立的初衷是希望為世界各國青少年搭建一座相互溝通、相互了解、相互學習的語言交流平臺。」

抱著吉他彈唱《成都》、來自美國的參賽選手桂偉生的參賽視頻在網上收穫不少票數。他在大學的專業方向是國際研究和中文,喜歡三星堆博物館中珍藏的文物,對可愛的大熊貓印象深刻,更愛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但他最想做的是通過語言和文化交流,增進中美人民之間的了解。

「今年是特別的一年,趕上了疫情,但中美關係持續健康發展仍是兩國人民共同的盼望。」桂偉生說。

正如來自蘇丹、在第十六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中問鼎冠軍的趙之行所言:「每年都有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參加『漢語橋』比賽,雖然我們國家、種族、宗教、母語不同,但當我們使用中文進行交流時,內心都懷有相同的感動……我最大的願望,是借用中文這一橋梁,用自己小小的力量去消除偏見並了解其他國家,為促進國家間的友好發展盡綿薄之力。」

來源:人民日報

請持續關注「漢語橋」系列專題!

精彩連結:

脫穎而出!第十九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全球30強名單出爐

「漢語橋」全球決賽賽制出爐!海外學子逐夢中文,共敘天下一家

2020年「漢語橋」中文比賽啟動儀式在京舉行

投稿方式

相關焦點

  • 央視主持天團強力打call「漢語橋」比賽落戶央視頻
    活動由朱迅主持,現場介紹了今年「漢語橋」在賽制、技術上的多項創新。受今年疫情的影響,教育部中外語言合作交流中心聯手央視頻,採用5G「雲錄製」創新節目製作模式,打造更具新媒體互動性的「漢語橋」活動。據悉,第十九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和第十三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即將於今年9月—12月進行,央視頻是本次活動的融媒體播出平臺和互動平臺。過彤表示:「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期,央視頻與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聯手,讓這座漢語橋再次連通不同文化,連通全世界。
  • 「漢語橋」「中文十級」選手「雲上對決」
    和以往不同,今年「漢語橋」採用「雲錄製」製作模式,各國選手通過網絡連線參與答題。雖然不能面對面進行溝通,但選手們通過互聯共享的方式,讓語言文化交流渠道更加便捷。正如英國賽區吳芮慈在比賽中所說,「今年在疫情的情況下,網絡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地球村成為了現實,在世界的各個角落,人們可以很方便地進行溝通。」
  • 通訊:「雲賽場」續寫「天下一家」緣——第19屆「漢語橋」全英大區...
    新華社倫敦9月19日電 通訊:「雲賽場」續寫「天下一家」緣——第19屆「漢語橋」全英大區賽落幕  新華社記者張代蕾  孿生兄弟同臺競技、昔日師生共當評委、多所英國高校校長觀賽助陣……第19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全英大區賽因新冠疫情延期並改為線上舉行
  • 康輝繞口令遭外國人挑戰,「漢語橋」2020年賽事再升級
    創新開啟5G雲錄製 賽制全新升級  引入多項「新」玩法 實力選手「雲」集爭奪冠軍  據介紹,今年「漢語橋」活動前期工作已啟動,有上百位優秀選手進入到資格賽的選拔當中,部分選手也通過風採展示短片與現場媒體「打了個照面」。
  • 「漢語橋」「中文十級」選手「雲上對決」 康輝出題難不倒外國人...
    和以往不同,今年「漢語橋」採用「雲錄製」製作模式,各國選手通過網絡連線參與答題。雖然不能面對面進行溝通,但選手們通過互聯共享的方式,讓語言文化交流渠道更加便捷。正如英國賽區吳芮慈在比賽中所說,「今年在疫情的情況下,網絡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地球村成為了現實,在世界的各個角落,人們可以很方便地進行溝通。」歐洲突圍賽上線後,網友紛紛留言表示:「沒想到外國人能用中文說出如此精彩的觀點!」
  • 「漢語橋」雲賽事:外國青少年與中國語言文化的浪漫相遇
    豐富的題型、廣博的知識面、靈活的提問方式,本屆「漢語橋」比賽從不同角度考察了參賽選手對於中文的理解運用能力。在其中一場「誰是真的?」的考試環節中,題目混淆了上海同重慶之間的城市特徵,要求選手在兩個選項間選出與山城重慶相符的那一個。如此這般的考題,已經遠遠超越了於中文、於中國語言文化知識認知的單一層面,而是對中國的歷史、地理都進行了全方位的透視貫通。
  • 「漢語橋」選手漫畫出爐 漫畫家借畫為選手加油
    「漢語橋」選手漫畫出爐 漫畫家借畫為選手加油 來源:紅網 作者:陳美淇 科榮 編輯:康曉喬 2015-07-31 21:42:02
  • 漢語橋選手化身成語小能手 班卓琴演奏中國民謠
    本周四,將要登臺大顯身手的美洲組選手,他們不僅十分熱愛漢語,而且個個都是「中國通」。來自美國的米凱對於成語十分了解,精準到位的理解與解釋給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而且酷愛音樂的他可以用西式樂器班卓琴彈奏中國民謠《蘭花草》,別有一番風味。
  • 「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30強出爐:追夢中文 不負韶華
    日前,第十九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全球入圍賽30強名單及第十三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資格賽全球30強名單出爐。在接下來的比賽中,選手們將繼續展開角逐,挑戰自我。 受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 「漢語橋」比賽於9月至12月在線上開展。
  • 2020「漢語橋」全球外國人漢語大會—中文影視作品 雲配音比賽公告
    」全球外國人漢語大會--中文影視作品雲配音比賽由中外語言交流中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主辦,「漢語橋」俱樂部、中文聯盟承辦。Agenda2020年10月1日至11月30日進行比賽報名、提交作品及網上展播;12月進行網絡人氣獎投票、評審、頒獎。
  • 漢語橋推車輪戰賽制 中外文化碰撞出美妙反應
    第十六屆"漢語橋"開播  搜狐娛樂訊 今晚十點,第十六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將在湖南衛視火熱開播。在首場比賽中,來自歐洲組37個國家的47名選手同臺競技,角逐歐洲洲冠軍。選手們在賽場上的表現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其中英國選手吉偉仁的長沙rap嗨翻全場,蘇小小白俄羅斯選手「青花瓷」造型驚豔全場,還有德國選手何本德秀中國女友高能虐狗根本停不下來,考場更是驚現中國稱謂表,虐得選手苦不堪言只留下了一堆搞笑的表情包。
  • .| 2020「我身邊的小康生活」百姓名嘴風採展示活動火熱籌備中!
    走進南京 | 2020「我身邊的小康生活」百姓名嘴風採展示活動火熱籌備中!>總決賽參賽選手的選拔活動正在全省各地如火如荼的進行今日走進:南京市看南京的「百姓名嘴」生動講述身邊的感人故事和喜人變化」2020年,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 第十九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半決賽 朱迅即興創作對聯...
    △全球半決賽十五強選手齊聚「雲端」「這些外國人中文太厲害了吧,對傳統文化的掌握也讓人自愧不如!」第十九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五大洲突圍賽,在一片「叫好」聲中落幕。比賽現場,一道有關對聯的題目,引發了選手們的熱議。「漢語橋,世界橋,橋橋相連;中國心,四海心,心心相印;橫批『風月同天』。」蒙古賽區選手古義格特地為「漢語橋」準備的這副對聯,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而朱迅也在第一時間贈予了選手們一副對聯:「上聯是『志在千裡勝』,下聯是『勇者無畏搏』,橫批『大家加油』!」此外,選手們對中國城市的了解也十分透徹。
  • 近百位「漢語橋」選手赴韶山參觀毛澤東同志故居
    近百位「漢語橋」選手赴韶山參觀毛澤東同志故居   阿依江是第12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的選手,她是來這裡參加文化體驗活動的。一起前來的,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93位選手。  7月10日,第12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進行了最後一場小組賽,從123名選手中,產生了30強。其餘93名選手將在韶山、長沙等地參加文化體驗活動後,陸續回國。韶山是第一站。  盛夏的韶山,非常炎熱。
  • 「漢語橋」非洲突圍賽29日上線 尼格買提化身「美食家」出題看餓選手
    「我們非洲六強選手想讓大家感受一下我們非洲的熱情!」在11月29日第十九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非洲突圍賽」中,非洲選手們「雲端」齊比心,超暖心的舉動為「雲錄製」更添一份心意,朱迅感嘆:「雖然我們遠隔千山萬水,但是我們心連心,心在一起。」
  • "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 題型多元名家科普
    第十三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亞洲組、美洲組複賽由韓佳擔任主持,比賽評委包括中國傳媒大學國際中文教育專業的樂琦教授,電視節目主持人路倫一,2014年「漢語橋」《全球外國人漢語大會》總冠軍大衛。此外,現場還有一群在中國生活的外國朋友組成的「學長團」,為參賽選手助陣。來自亞洲組、美洲組的十二位選手將在大家的共同見證下角逐全球十五強的最後六個席位。
  • TFBOYS歌曲《大夢想家》成「漢語橋」考題
    ,又讓觀眾感受到了每個來自不同國家的選手對中國的深深熱愛,令網友大呼「走心」。  tfboys正能量滿滿 只要有夢勇敢追尋  在第五期「我是漢語王」中,再度出現了選手們頗為熟悉的歌曲題,來自少年團體TFboys的《大夢想家》。TFboys是由王俊凱、王源和易烊千璽3名成員組成的少年偶像組合,以一首《青春修煉手冊》迅速走紅,還登上了2016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收穫了大量忠實粉絲。
  • 「漢語橋」選手們的最美漢語夢 期待到中國讀清華大學
    參加第十二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的選手對此有自己的回答。在10月23日進行「過橋賽」的演講環節,來自五大洲的外國中學生選手們時不時的妙語連珠,引來陣陣掌聲。他們中有的活潑,有的幽默,有的喜歡中國歷史,有的喜歡中國文化,有的喜歡中國的科技發展,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熱愛漢語,心中有一個最美的「漢語夢」。
  • 走進宿遷|2020「我身邊的小康」百姓名嘴風採展示活動火熱籌備中!
    走進宿遷|2020「我身邊的小康」百姓名嘴風採展示活動火熱籌備中!總決賽參賽選手的選拔活動正在全省各地如火如荼的進行今日走進:宿遷市看宿遷的百姓名嘴用一個個平凡故事感染人心!
  • 走進連雲港|2020「我身邊的小康」百姓名嘴風採展示活動火熱籌備中!
    走進連雲港|2020「我身邊的小康」百姓名嘴風採展示活動火熱籌備中!總決賽參賽選手的選拔活動正在全省各地如火如荼的進行今日走進:連雲港市看連雲港的百姓名嘴以百姓視角,用百姓語言把理論送到百姓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