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橋選手化身成語小能手 班卓琴演奏中國民謠

2021-01-08 搜狐網
 班卓琴

  搜狐娛樂訊 上周,來自馬來西亞愛唱歌的小哥哥沙米爾從實力強勁的亞洲組脫穎而出,他在比賽中所展現出的超強漢語實力獲得了廣泛關注和稱讚。本周四,將要登臺大顯身手的美洲組選手,他們不僅十分熱愛漢語,而且個個都是「中國通」。來自美國的米凱對於成語十分了解,精準到位的理解與解釋給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而且酷愛音樂的他可以用西式樂器班卓琴彈奏中國民謠《蘭花草》,別有一番風味。

  追求中西合璧 班卓琴演奏《蘭花草》

  來自美國的米凱性格安靜隨和,或許一眼望去並不能夠馬上注意到他。但是他所帶來的「中西合璧」總是不經意間就吸引了人們的目光。在首輪中外大學生互動對話賽中,和很多來自美洲的男生選手一樣,他身著一套深藍色的西裝,但是他帶來了不一樣的東西——美國西南部牛仔的特色波洛領帶。獨特的飾品引起了許多中國大學生的注意,他便一一解釋著領帶的含義和起源,在「漢語橋」的舞臺上演繹著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他是一個酷愛音樂的小夥子,他說起初他喜歡上漢語就是因為漢語的聲調,他覺得四個聲調很有意思,就好像音樂一樣,非常動聽。他也很喜歡中國的歌曲,尤其是民謠歌曲,例如《成都》、《那些花兒》。他以前常常用班卓琴演奏美國的民謠,現在則經常彈奏中國的民謠,也算是「中西合璧」了。在比賽現場,他彈起了班卓琴,演唱著《蘭花草》,為賽場增添了一絲恬淡與寧靜。他說:「我也希望,我這個西方人能夠完全融入到中國的《漢語橋》裡,再一次『中西合璧』!」

  化身成語達人 賽場上頻「質疑」

  在賽前採訪中,很多選手認為中國的成語很難,中國大學生也表示成語是外國人的一大難關,但是米凱卻說:「我覺得不太難。」果然,賽場上的他面對考題中頻頻出現的成語面無懼色,有時用拆字法進行描述,有時詳細地解釋成語的含義,有時點明成語的性質。面對成語題駕輕就熟,可見他對於中國的成語真的是頗有了解。此外,他對於其他的中國文化也是了解頗深,無論是「麻將」還是「太極」又或是「立春」都難不倒他,經常提前一分鐘便完成了題目,讓中國大學生直呼:「你真的很厲害!」。在第二輪的「一字衝關賽」中,米凱同樣表現不凡。因為選手擁有質疑其他選手答案的「質疑權」,答對可獲得分數而答錯並不扣分,這下就到了拼手速的時候了,在美國選手龔浩答題時,米凱多次搶到質疑權,他能成功通過質疑使得分數領先嗎?

  希望能夠融入「漢語橋」,融入中華文化,實現中西合璧的米凱在賽場上還有怎樣令人難忘的表現呢?本周四晚十點,湖南衛視《漢語橋》敬請期待!

http://yule.sohu.com/20170912/n511217517.shtml yule.sohu.com true 搜狐娛樂 http://yule.sohu.com/20170912/n511217517.shtml report 1682  班卓琴搜狐娛樂訊上周,來自馬來西亞愛唱歌的小哥哥沙米爾從實力強勁的亞洲組脫穎而出,他在比賽中所展現出的超強漢語實力獲得了廣泛關注和稱讚。本周四,將要

");}

相關焦點

  • 世界音樂︱歡快的班卓琴演奏
    今天來聽班卓琴,這是美國鄉村音樂裡不可缺少的樂器,它的結構外形和吉他差不多,也是一個琴身,一個琴柄加幾根弦,但它的琴身是圓的,體積比吉他小很多,
  • 「漢語橋」非洲突圍賽29日上線 尼格買提化身「美食家」出題看餓選手
    「我們非洲六強選手想讓大家感受一下我們非洲的熱情!」在11月29日第十九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非洲突圍賽」中,非洲選手們「雲端」齊比心,超暖心的舉動為「雲錄製」更添一份心意,朱迅感嘆:「雖然我們遠隔千山萬水,但是我們心連心,心在一起。」
  • 「漢語橋」「中文十級」選手「雲上對決」
    「漢語橋」歐洲突圍賽六強齊聚「雲端」 中華美食暗藏「玄機」 選手對答如流堪稱「中國通」六位選手對中國美食了解程度頗深,即使是「莜麵魚魚、魚香茄子、西湖醋魚,哪道菜裡有魚?」
  • 「漢語橋」選手們的最美漢語夢 期待到中國讀清華大學
    參加第十二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的選手對此有自己的回答。在10月23日進行「過橋賽」的演講環節,來自五大洲的外國中學生選手們時不時的妙語連珠,引來陣陣掌聲。他們中有的活潑,有的幽默,有的喜歡中國歷史,有的喜歡中國文化,有的喜歡中國的科技發展,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熱愛漢語,心中有一個最美的「漢語夢」。
  • 班卓琴簡史:最古老的美國樂器
    Sweeney對班卓的流行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他是第一個使用標準配置的班卓的人,不過他並不是第一個使用五根弦的人,在他之後,越來越多的樂手就在班卓上加了第五根弦來演奏低音。Sweeney激發了越來越多的樂手彈奏班卓,他甚至還和巴爾的摩的一家鼓生產商合作生產班卓琴面向大眾銷售。雖然Sweeney跟他的夥伴們將班卓帶入了大眾的視野,但是內戰才是這種樂器迅速普及的的重要原因。
  • 「漢語橋」選手漫畫出爐 漫畫家借畫為選手加油
    「漢語橋」選手漫畫出爐 漫畫家借畫為選手加油 來源:紅網 作者:陳美淇 科榮 編輯:康曉喬 2015-07-31 21:42:02
  • 「漢語橋」「中文十級」選手「雲上對決」 康輝出題難不倒外國人...
    「中國通」  六位選手對中國美食了解程度頗深,即使是「莜麵魚魚、魚香茄子、西湖醋魚,哪道菜裡有魚?」這樣「迷惑」的美食題,也能全部答對,不僅如此,選手們也化身「美食愛好者」,向觀眾科普起了各種美食。  德國選手海洋放言「作為『吃貨』的我,啤酒香腸不是我的菜,火鍋加麻加辣我最愛」,成功點燃場上氣氛。
  • 「漢語橋」雲賽事:外國青少年與中國語言文化的浪漫相遇
    水袖舞、扇子舞、葫蘆絲、古箏、快板……看著這樣一群來自不同國家的小夥伴們嫻熟展示著中華傳統歌舞器樂,並悠悠然沉醉其中,筆者欣然感嘆,雖然「漢語橋」是場比賽,但它卻更像世界各地中文愛好者的一次以中國語言文化知識為主題的團聚歡慶。在網絡社交平臺,常常能夠看到網友們自創的中文考試題,其中不少令身為母語使用者的我們都大呼「夠難」!
  • 專訪|班卓琴什麼來頭?竟然能稱得上是南北戰爭陣亡將士們的最高獎賞?
    視頻:班卓琴演奏南北戰爭時期,每個軍隊都有自己的班卓琴樂手,在每次戰役過後,班卓琴曾是陣亡將士們獲得的最高獎賞。作為不拘一格的音樂人,Kirk Kenney已經在中國30多個城市完成多種形式的音樂演出、協調巡演、鄉村民謠、班卓琴交流和分享的項目。2020上海國際獨立音樂季上,他作為嘉賓為我們展示了班卓琴,氛圍輕鬆,音樂優質。我就藉此機會跟Kirk聊了聊關於班卓琴的那些事。
  • 第十九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半決賽 朱迅即興創作對聯...
    現場還有一群在中國生活的外國朋友組成「加油團」,為參賽選手助陣。△「漢語橋」評委(從左往右依次:韓田鹿、趙楊、王寧)△「漢語橋」加油團朱迅借對聯為十五強「打Call」美國小夥彈唱民謠《成都》驚豔全場本次上線的全球半決賽,題型更加深入結合了中國傳統文化。
  • 「漢語橋」火熱進行中,五大洲選手「雲賽場」上展風採
    據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趙國成介紹,今年的「漢語橋」比賽聯合央視頻採用5G「雲錄製」創新節目製作模式,搭建了新穎的語言交流平臺。從預選賽一路走來,來自五大洲的選手在「雲賽場」上,講述了和中文相遇相知的故事。
  • TFBOYS歌曲《大夢想家》成「漢語橋」考題
    ,又讓觀眾感受到了每個來自不同國家的選手對中國的深深熱愛,令網友大呼「走心」。除了人紅歌也紅之外,三位少年在公益方面也儘可能的做出自己的貢獻,他們不僅擔任了重慶市公安消防總隊公益代言人,還將三人直播時的收益全數捐贈「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免費午餐基金」,令網友和粉絲感受到了滿滿的青春正能量。這首《大夢想家》同時也講述了少年勇於探索夢想的故事,想表達的是即使平凡,只要敢想,人人都是「大夢想家」,傳遞年輕人勇敢追夢的精神。
  • 班卓琴聲為什麼如此獨特?
    利維坦按:雖然我是鐵桿兒貝斯迷,但班卓琴也挺喜歡的,之前也好奇它的聲音為什麼會那麼獨特,正巧有人也研究並且回答了這個問題。哦對了,回復147還可以看之前推送過的《這個星球上最神奇的樂器》,比班卓琴神奇多了。---譯/claudio聲學專家一直不解班卓琴獨特的金屬音質,而最近一名理論物理學家揭示了真相。
  • 近百位「漢語橋」選手赴韶山參觀毛澤東同志故居
    近百位「漢語橋」選手赴韶山參觀毛澤東同志故居   阿依江是第12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的選手,她是來這裡參加文化體驗活動的。一起前來的,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93位選手。  7月10日,第12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進行了最後一場小組賽,從123名選手中,產生了30強。其餘93名選手將在韶山、長沙等地參加文化體驗活動後,陸續回國。韶山是第一站。  盛夏的韶山,非常炎熱。
  • "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 題型多元名家科普
    第十三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亞洲組、美洲組複賽由韓佳擔任主持,比賽評委包括中國傳媒大學國際中文教育專業的樂琦教授,電視節目主持人路倫一,2014年「漢語橋」《全球外國人漢語大會》總冠軍大衛。此外,現場還有一群在中國生活的外國朋友組成的「學長團」,為參賽選手助陣。來自亞洲組、美洲組的十二位選手將在大家的共同見證下角逐全球十五強的最後六個席位。
  • 西安市未央區成功舉辦第一屆成語詩詞大賽
    為了引領廣大師生充分感受古詩詞的魅力,11月26日、27日,2020年未央區第一屆成語詩詞大賽在未央區南康村小學成功舉行。未央區教育局副局長高小峰、未央區教師進修學校校長鄭巧賢出席了比賽現場。為期2天的比賽中, 來自未央區各校園的30支小學、8支初中、4支高中學生代表隊及教師選手,共200餘選手參加了比賽。
  • 重現「舊時光班卓琴」之聲
    有意思的是,19世紀時許多人還在班卓琴上演奏古典音樂呢。古典音樂曾經很流行,班卓琴亦然。許多跟我年紀相仿的60歲多的人仍然傾向於將「舊時光班卓琴」視為——在開背班卓琴上演奏抓奏風格。令我非常高興的是,我遇到許多年輕人,他們都研究過班卓琴的歷史,並且不再懷有關於「舊時光班卓琴」先入為主的觀念。別誤會我的意思:在開背班卓琴上演奏抓奏風格,令人驚嘆地美且優雅。
  • 康輝繞口令遭外國人挑戰,「漢語橋」2020年賽事再升級
    」和本屆選手錄製視頻送上了祝福。  創新開啟5G雲錄製 賽制全新升級  引入多項「新」玩法 實力選手「雲」集爭奪冠軍  據介紹,今年「漢語橋」活動前期工作已啟動,有上百位優秀選手進入到資格賽的選拔當中,部分選手也通過風採展示短片與現場媒體「打了個照面」。
  • 【音樂百科】班卓琴(Banjo)簡介
    但那時這種樂器依然由黑奴演奏居多,直至1870 年以後,班卓琴才開始大量出現於城市居民的客廳中,人們喜歡用此琴演奏當時流行的音樂,這種樂曲漸漸發展成古典班卓樂曲。大約在1890 至1930 年間,各地紛紛成立班卓琴、曼多林和吉他俱樂部,組織起有上述樂器的樂隊,這一風尚盛行了許多年,出現了由上述樂器演奏的許多進行曲、雷格樂曲和根據流行音樂改編的樂曲。
  • 央視主持天團強力打call「漢語橋」比賽落戶央視頻
    米更讀粳不讀梗,日青讀晴不讀睛……」很多中國人都未必讀得順的繞口令,卻被外國人字正腔圓地念完整了,這樣有趣的畫面出現在了「漢語橋」比賽啟動儀式上。9月1日,第十九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和第十三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在京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