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娛樂訊 上周,來自馬來西亞愛唱歌的小哥哥沙米爾從實力強勁的亞洲組脫穎而出,他在比賽中所展現出的超強漢語實力獲得了廣泛關注和稱讚。本周四,將要登臺大顯身手的美洲組選手,他們不僅十分熱愛漢語,而且個個都是「中國通」。來自美國的米凱對於成語十分了解,精準到位的理解與解釋給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而且酷愛音樂的他可以用西式樂器班卓琴彈奏中國民謠《蘭花草》,別有一番風味。
追求中西合璧 班卓琴演奏《蘭花草》
來自美國的米凱性格安靜隨和,或許一眼望去並不能夠馬上注意到他。但是他所帶來的「中西合璧」總是不經意間就吸引了人們的目光。在首輪中外大學生互動對話賽中,和很多來自美洲的男生選手一樣,他身著一套深藍色的西裝,但是他帶來了不一樣的東西——美國西南部牛仔的特色波洛領帶。獨特的飾品引起了許多中國大學生的注意,他便一一解釋著領帶的含義和起源,在「漢語橋」的舞臺上演繹著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他是一個酷愛音樂的小夥子,他說起初他喜歡上漢語就是因為漢語的聲調,他覺得四個聲調很有意思,就好像音樂一樣,非常動聽。他也很喜歡中國的歌曲,尤其是民謠歌曲,例如《成都》、《那些花兒》。他以前常常用班卓琴演奏美國的民謠,現在則經常彈奏中國的民謠,也算是「中西合璧」了。在比賽現場,他彈起了班卓琴,演唱著《蘭花草》,為賽場增添了一絲恬淡與寧靜。他說:「我也希望,我這個西方人能夠完全融入到中國的《漢語橋》裡,再一次『中西合璧』!」
化身成語達人 賽場上頻「質疑」
在賽前採訪中,很多選手認為中國的成語很難,中國大學生也表示成語是外國人的一大難關,但是米凱卻說:「我覺得不太難。」果然,賽場上的他面對考題中頻頻出現的成語面無懼色,有時用拆字法進行描述,有時詳細地解釋成語的含義,有時點明成語的性質。面對成語題駕輕就熟,可見他對於中國的成語真的是頗有了解。此外,他對於其他的中國文化也是了解頗深,無論是「麻將」還是「太極」又或是「立春」都難不倒他,經常提前一分鐘便完成了題目,讓中國大學生直呼:「你真的很厲害!」。在第二輪的「一字衝關賽」中,米凱同樣表現不凡。因為選手擁有質疑其他選手答案的「質疑權」,答對可獲得分數而答錯並不扣分,這下就到了拼手速的時候了,在美國選手龔浩答題時,米凱多次搶到質疑權,他能成功通過質疑使得分數領先嗎?
希望能夠融入「漢語橋」,融入中華文化,實現中西合璧的米凱在賽場上還有怎樣令人難忘的表現呢?本周四晚十點,湖南衛視《漢語橋》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