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百科】班卓琴(Banjo)簡介

2021-02-15 古典音樂家網

在美國有一首耳熟能詳的民歌《哦,蘇姍娜》,其中是這樣唱的「哦,蘇姍娜/別為我哭泣/我已從阿拉巴馬趕來/膝上放著班卓琴」,班卓琴(Banjo)上部的形狀像吉他,下部的形狀像鈴鼓,有四根弦或者五根弦,用手指或撥子彈奏。歷史相傳,班卓琴起源於西非,在17 世紀奴隸買賣盛行的時代,黑奴把它引進新大陸。後來,班卓琴從南方的種植園漸漸傳至美國北方各州,在拓殖者中流行起來。

19 世紀

  班卓琴流傳至英國,但是在歐洲大陸一直都不怎麼流行。19 世紀中期,有位名叫喬爾·沃克·斯威尼的白人班卓琴師,他攜琴在英、美各地作巡迴演出,使這一樂器得以在城市白人居民中普及。此外,尚有從事「黑臉人歌舞表演」的作曲家兼樂師丹尼爾·埃米特等把班卓琴引入城市的音樂生活中。

  但那時這種樂器依然由黑奴演奏居多,直至1870 年以後,班卓琴才開始大量出現於城市居民的客廳中,人們喜歡用此琴演奏當時流行的音樂,這種樂曲漸漸發展成古典班卓樂曲。大約在1890 至1930 年間,各地紛紛成立班卓琴、曼多林和吉他俱樂部,組織起有上述樂器的樂隊,這一風尚盛行了許多年,出現了由上述樂器演奏的許多進行曲、雷格樂曲和根據流行音樂改編的樂曲。

班卓琴(Banjo)上部形似吉他,下部形似鈴鼓,有四弦或五弦,用手指或撥子彈奏。相傳班卓琴源起於西非,到17世紀奴買賣盛行時代,由黑奴把它引進新大陸,後來由南方的種植園漸漸傳至美國北方各州,在拓殖者中流行起來。在19世紀班卓琴流傳至英國,但是在歐洲大陸一直都並不流行。在英國一如在美國,班卓琴多用於音槳廳演出和滑稽砍舞表,演後來用於新興的「爵士樂隊」。

早期

  最早的班卓琴,製造簡單。圓形琴身用幾塊葫蘆果殼並成,蒙上羊皮紙或獸皮。長長的琴頸上沒有檔子或指格,頸端較為寬闊,以容琴軫。四根弦線繫於琴身下端。

  從較早時期起,班卓琴上附加了一根「拇指弦」,稱為高音弦,用來彈奏旋律,其餘四根弦則用來提供簡單的伴奏。

現代

  班卓琴雖然比早期的精巧,可是依然保持其簡單的造型。形似鈴鼓的琴身,背後通常空的,不過有些則附加上可拆下來的木製共鳴器。現今多用塑料覆蓋琴身的木箍。

目前

  班卓琴跟吉他族其他樂器一樣都有指格。五根弦線不是尼龍就是金屬製成。金屬弦線的班卓琴用撥子演奏,稱為「撥子班卓琴」,不過用手指撥奏的班卓琴一直較為流行。

發聲原理

  班卓琴是吉他族樂器成員之一。它跟吉他族其他樂器一樣是用撥奏發聲的,但是其音量不大。琴卓琴具有獨特的音,產自琴身外膜的柔韌特性。繃緊的琴弦發出乾脆明快的聲音,可是音量比較小。在琴身背後加上木製共鳴器,可以把聲音向外擴散,大大改善其音質,以及增強其聲音的迴響。

最初由非洲傳入

  十九世紀四十年代初,這種四弦或五弦的樂器先是在遊吟詩人和各種各樣的演出中傳開,後來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它成為山地音樂(hillbilly)中的主要樂器,起先,鄉村老大劇院之星象Uncle Dave Macon、Stringbean Akeman和Grandpa Jones也演奏這種樂器,但直到四十年代,在Bill Monroe蘭草男孩樂隊中的EarlScruggs通過"三指揉"(three-fingerroll)的技法才是班卓琴成為一樣主要的樂器。今天班卓琴演奏的僅僅有Bela Fleck以及同樣把班卓琴帶出鄉村音樂邊界的Tony Trischka。

  大量研究表明,班卓琴最初是由非洲黑人的民族彈撥樂器banzas、banjars、banias、bangoes發展而來。當大量黑奴從非洲被販賣到美洲後,歐洲殖民主義者為了瓦解種植園中黑奴大規模的反抗與暴動,曾一度禁止黑奴演奏非洲鼓(非洲鼓在當時是黑人集會與情感交流的主要工具),黑人因此開始利用加拉巴木和葫蘆製作他們的民族彈撥樂器banzas和banjars。樂器音箱的製作是從葫蘆頂端的三分之一處切開,將土撥鼠的毛皮,山羊皮,有時會是貓皮蒙在葫蘆的開口處,這些獸皮通常用一些銅釘固定在葫蘆的開口處,由此製作成共鳴的音箱。連接在音箱的木質琴頸上配有指板和3~4根琴弦,琴弦的最初材料是編織成繩索形狀的馬尾毛塗蠟後製成,其他材料的琴弦有的是動物的內臟,有的是大麻的纖維,以及一切可能的材料。

班卓琴起源於西非

  在17世紀奴隸買賣盛行的時代,黑奴把它引進新大陸。後來,班卓琴從南方的種植園漸漸傳至美國北方各州,在拓殖者中流行起來。19世紀,班卓琴流傳至英國,但是在歐洲大陸一直都不怎麼流行。19世紀中期,有位名叫喬爾·沃克·斯威尼的白人班卓琴師,他攜琴在英、美各地作巡迴演出,使這一樂器得以在城市白人居民中普及。

  此外,尚有從事「黑臉人歌舞表演」的作曲家兼樂師丹尼爾·埃米特等把班卓琴引入城市的音樂生活中。但那時這種樂器依然由黑奴演奏居多,直至1870年以後班卓琴才開始大量出現於城市居民的客廳中,這種樂曲漸漸發展成古典班卓樂曲。

興盛

  大約在1890至1930年間,各地紛紛成立班卓琴、曼多林和吉他俱樂部,組織起有上述樂器的樂隊,這一風尚盛行了許多年,出現了由上述樂器演奏的許多進行曲、雷格樂曲和根據流行音樂改編的樂曲。演變傳說最原始的班卓琴就是在一個手鼓上插了一根木棍,然後再加上琴弦做成的。較早的班卓琴,製造簡單。圓形琴身用幾塊葫蘆果殼並成,蒙上羊皮紙或獸皮。長長的琴頸上沒有檔子或指格,頸端較為寬闊,以容琴軫。四根弦線繫於琴身下端。

相關焦點

  • VOA常速 | 美國獨特樂器:班卓琴
    And then in the 1830s, the African American design was modified by some white Southerners, who lived in Virginia, to create the basis of the modern banjo.班卓琴是美國特有的樂器。
  • 班卓琴聲為何如此特別?
    貝拉途經烏幹達,坦尚尼亞,甘比亞,馬裡,他在這趟打破界限的音樂奇遇中飽覽了非洲深邃的美。憑藉班卓琴,貝拉衝破了語言和文化的障礙,與不同背景的音樂家覓得共鳴。 那麼是什麼讓這位前後曾獲得過20餘次格萊美提名的音樂大師如此著迷呢?毫無疑問的,對於有著「班卓琴之父」之名的Fleck來說一定是班卓琴。
  • [梵境論壇原創] 班卓琴緣 Banjo 2016 WE中文字幕已發布
    原 名: Banjo 中 文 名:班卓琴緣 導 演:Ravi Jadhav 類 型:動作/劇情國 家: 印度 上映日期:     軌: AC3 分  辨  率: 1280X720 主 演: 裡提什·德什穆克Riteish Deshmukh 納爾吉斯·法克利Nargis Fakhri 簡介
  • 世界音樂︱歡快的班卓琴演奏
    今天來聽班卓琴,這是美國鄉村音樂裡不可缺少的樂器,它的結構外形和吉他差不多,也是一個琴身,一個琴柄加幾根弦,但它的琴身是圓的,體積比吉他小很多,
  • 你曉得藍草音樂嗎
    20 世紀 40 年代,在美國肯塔基州山區出現了鄉村音樂的一個分支:藍草音樂(Bluegrass Music)。它在鄉村音樂的基礎上,吸收了當地古老的玉米脫粒晚會上的班卓音樂和提琴音樂,以及南部山區的敘事歌曲等元素髮展而成。
  • 重現「舊時光班卓琴」之聲
    「舊時光班卓琴」是否是指「內戰前」的琴?還是南北戰爭之後的?有人認為「舊時光班卓琴」意指20世紀初之班卓音樂。那麼1930-1940年代的班卓琴音樂又是什麼呢?是抓奏(Clawhammer)風格,還是19世紀後期客廳音樂的指彈班卓演奏方式?或是Frailing風格(相對簡單的抓奏技巧)?還是北卡羅萊納州的早期班卓指法——最終演化成了藍草?人們所說的「舊時光班卓琴」,到底指的是什麼呢?
  • 帶娃在家就能DIY的樂器,讓節奏喚醒孩子的音樂耳朵
    誰說美妙的音樂只能由昂貴的專業樂器演奏?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普通材料,也可以DIY讓寶貝們愛不釋手的創意樂器。音樂可以人感到快樂、放鬆、自在。讓孩子愛上音樂,就從做一個自己的專屬樂器開始吧!班卓琴班卓琴(英文:banjo),又稱斑鳩琴或五弦琴,是美國的非洲裔奴隸由幾種非洲樂器發展而成,它上部形似吉他,下部形似鈴鼓。現在的班卓琴有4弦和6弦等。準備材料:雪糕棒、罐頭瓶蓋、皮筋、和紙膠帶、膠帶撥浪鼓撥浪鼓是一種古老又傳統的民間樂器和玩具,出現於戰國時期。
  • 班卓琴聲為什麼如此獨特?
    利維坦按:雖然我是鐵桿兒貝斯迷,但班卓琴也挺喜歡的,之前也好奇它的聲音為什麼會那麼獨特,正巧有人也研究並且回答了這個問題。哦對了,回復147還可以看之前推送過的《這個星球上最神奇的樂器》,比班卓琴神奇多了。---譯/claudio聲學專家一直不解班卓琴獨特的金屬音質,而最近一名理論物理學家揭示了真相。
  • 班卓琴簡史:最古老的美國樂器
    班卓琴是一種源自於非洲的樂器,在美國音樂的歷史上佔據了重要的地位,它的受眾及廣,不論是男女老幼,富人還是窮人,大家都喜歡它。幾個世紀以來,它給美國的音樂家們以及他們的觀眾們帶來了無限的樂趣。雖然Sweeney對於非裔美國人的描述都是負面的,但是他還是對美國的音樂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Sweeney對班卓的流行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他是第一個使用標準配置的班卓的人,不過他並不是第一個使用五根弦的人,在他之後,越來越多的樂手就在班卓上加了第五根弦來演奏低音。Sweeney激發了越來越多的樂手彈奏班卓,他甚至還和巴爾的摩的一家鼓生產商合作生產班卓琴面向大眾銷售。
  • 專訪|班卓琴什麼來頭?竟然能稱得上是南北戰爭陣亡將士們的最高獎賞?
    2020上海國際獨立音樂季上,班卓琴演奏家Kirk Kenney作為嘉賓為我們展示了班卓琴,氛圍輕鬆,音樂優質。我就藉此機會跟Kirk聊了聊關於班卓琴的那些事。班卓琴(Banjo)上部形似吉他,下部形似鈴鼓,有四弦或五弦,用手指或撥子彈奏。
  • 漢語橋選手化身成語小能手 班卓琴演奏中國民謠
    來自美國的米凱對於成語十分了解,精準到位的理解與解釋給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而且酷愛音樂的他可以用西式樂器班卓琴彈奏中國民謠《蘭花草》,別有一番風味。  追求中西合璧 班卓琴演奏《蘭花草》  來自美國的米凱性格安靜隨和,或許一眼望去並不能夠馬上注意到他。但是他所帶來的「中西合璧」總是不經意間就吸引了人們的目光。
  • 周筆暢我是歌手引入印度班卓琴 挑戰陶喆經典
    而本期筆筆帶來一首陶喆的《黑色柳丁》,編曲以及樂器選用更可謂別出心裁,印度班卓琴散播出清亮琴音十分悅耳。  周筆暢再唱偶像陶喆歌曲 《黑色柳丁》褪去青澀 遊刃有餘  本場周筆暢造型堪稱完美,據了解本場筆筆造型由中香港著名詞人、時尚評論人黃偉文親自操刀。
  • 【音樂百科】爵士樂的藝術特色
    在爵士樂的曲調中,除了從歐洲傳統音樂自「爵士樂時代」以來,薩克斯管成為銷售量最大的樂器之一;長號能夠奏出其他銅管樂器做不到的、滑稽的或是怪誕的滑音,因而在爵士樂隊中大出風頭;小號也是爵士樂手偏愛的樂器,這種樂器加上不同的弱音器所產生的新奇的音色以及最高音區的幾個音幾乎成了爵士樂獨有的音色特徵;鋼琴、班卓琴、吉他以及後來出現的電吉他則以其打擊式的有力音響和演奏和弦的能力而佔據重要地位。
  • 付瑞金音樂百科知識(音樂理論知識)【簡介同主音大小調式】
    付瑞金音樂百科知識(音樂理論知識)【簡介同主音大小調式】【《音樂理論基礎》『簡介同主音大小調式』】同主音大小調式是指主音相同
  • 【音樂百科】各個時代鋼琴音樂風格簡介
    音樂起源於勞動,發展在各個社會階段中,紮根於勞動人民的心裡,人類對音樂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要求。因在眾多的鋼琴文獻中,不同作品處理各不相同。而鋼琴學生為豐富自己的曲目、拓寬視野,應多接觸各個時期的作品。
  • 【音樂百科】英國音樂簡介
    另外,英國音樂也融合了來自曼島、康沃爾、海峽群島以及來自牙買加、印度、大英國協與世界各地的移民的傳統音樂。英國音樂生活受德國、義大利等國影響很大,J.海頓、C.M.von韋伯、F.孟德爾頌都曾先後訪問英國。海頓為倫敦寫的12部交響曲、韋伯的歌劇《奧伯龍》、孟德爾頌的清唱劇《以利亞》,都是在英國首演的。 雖然在珀塞爾之後,英國音樂創作較為貧乏,但它的音樂生活、音樂教育和普及工作卻有很大發展。教堂的管風琴音樂一向是英國人民音樂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 【音樂百科】巴西音樂簡介
    當風靡全球的古巴音樂在全世界流行開來之後,它掀起的拉丁音樂風暴不久就首先波及到了巴西音樂。巴西音樂中高雅奔放的桑巴歌舞、委婉柔美的波薩諾瓦情歌、風情變幻的拉丁爵士,一時之間鋪天蓋地地刺激著歐美人的聽覺神經,巴西音樂正以狂熱縱情的絢爛魅力再一次徵服了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