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卓琴是一種源自於非洲的樂器,在美國音樂的歷史上佔據了重要的地位,它的受眾及廣,不論是男女老幼,富人還是窮人,大家都喜歡它。幾個世紀以來,它給美國的音樂家們以及他們的觀眾們帶來了無限的樂趣。
2020上海國際獨立音樂季上,班卓琴演奏家Kirk Kenney作為嘉賓為我們展示了班卓琴,氛圍輕鬆,音樂優質。我就藉此機會跟Kirk聊了聊關於班卓琴的那些事。
班卓琴(Banjo)上部形似吉他,下部形似鈴鼓,有四弦或五弦,用手指或撥子彈奏。
相傳班卓琴源起於西非,到17世紀奴買賣盛行時代,由黑奴把它引進新大陸,後來由南方的種植園漸漸傳至美國北方各州,在拓殖者中流行起來。
隨著美國南北戰爭的爆發,數以千計的班卓琴樂手加入到南北雙方的陸軍中,為了鼓舞軍隊士氣,班卓琴樂手在軍隊中教會了軍人彈奏班卓琴,最好的例證是在影片《Andersonville》中(安德森維爾位於喬治亞洲中部的一個村莊。南北戰爭期間12,000多名士兵死在這臭名昭著的邦聯監獄裡),班卓琴樂手馬丁教一個戰俘如何演奏班卓琴的劇情生動地再現了那段歷史。
視頻:班卓琴演奏
南北戰爭時期,每個軍隊都有自己的班卓琴樂手,在每次戰役過後,班卓琴曾是陣亡將士們獲得的最高獎賞。
圖片:班卓琴與南北戰爭
班卓琴音質獨有的金屬音質一直是聲樂家不能解釋而且迷戀的 ,也正是因為如此,能夠駕馭班卓琴的樂手並不多。
最近這幾年,除了藍草以外,我們很難再聽到班卓的聲音了,在中國,玩班卓琴的人鳳毛麟角,Kirk Kenney就是其中之一。雖說是來自班卓琴的故鄉美國,但在中國生活有十年之久的Kirk已然是個中國通,中文說得很地道,這也讓他在中國弘揚班卓琴/Old-Time音樂文化更加遊刃有餘。
圖片:Kirk與他的琴
Kirk憧憬通過音樂和藝術的紐帶,打破地域的壁壘,將來自地球各個角落的人們連結起來,並將持續不懈的挑戰不同的方法來實現這一理想。
他志在不斷尋找新穎的有趣的途徑來更好的發揮音樂和藝術的紐帶魅力,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作為不拘一格的音樂人,Kirk Kenney已經在中國30多個城市完成多種形式的音樂演出、協調巡演、鄉村民謠、班卓琴交流和分享的項目。
2020上海國際獨立音樂季上,他作為嘉賓為我們展示了班卓琴,氛圍輕鬆,音樂優質。我就藉此機會跟Kirk聊了聊關於班卓琴的那些事。
我對蘇州評彈著迷了,那種用音樂來講故事的傳統方式特別吸引我
你最初是怎麼想到要來中國的呢?又是怎麼樣留在這裡的呢?
當時我對中文還有亞洲的各式各樣的音樂很著迷,正巧北京那會兒的民謠搖滾樂正盛行,2008年我就打包行李來到中國。我是野孩子的超級歌迷,但是很遺憾2008年以後他們就不再演出了。兩年以後當他們重新聚在一起又一次開始巡演,我簡直太開心了!在大理的時候我甚至見到他們本人,同在大理生活的音樂人和搞藝術的企業家一起玩兒。
其實2010年的時候我差點就離開中國了,當時我想著要不要去讀個研究生,或者就單純換一種不同的生活方式。
可是我最終還是選擇留下,我對蘇州評彈著迷了,還有那種用音樂來講故事的傳統方式特別吸引我,我差點就去報名蘇州評彈學校學習去了。
我後來一直在想是否可以把這種表演技巧應用到我自己的演出中。
視頻:Kirk 演奏
在我的家鄉弗羅裡達州,有一位特別有名的音樂人和故事敘述者,他的名字叫Gamble Rogers。在他的表演中我發現和評彈有許多相似之處,尤其是在把握節奏、抓取並保持觀眾注意力方面。這樣我開始思考和探索如融合這兩種傳統音樂技巧。
那個時候的北京音樂場景已經初步趨於成熟,但在五道口和鼓樓周邊區域,搖滾樂和獨立音樂場景仍在蓬勃發展。那個時候放音樂氛圍很好,音樂人很受歡迎、演出機會也很多,我開始參與到一些jams中,在演出開始之前為我早期的樂隊(Beijing Alchemists and Little Handsome)。
我在上海和北京都生活、演出過,我覺得上海這裡有更多的機會去提升和進步。用我自己打個比方,我是一個很悠哉的人,上海快速的生活和工作節奏讓我更有動力完成更多的事情。但是兩個城市的音樂演出的前景都很好。
上海政府在外籍音樂人的合法演出方面就提供了很多支持。從這一點上來講,透過歷史進程的視角來看這算是不錯的進步。
圖片:Kirk在上海持證上崗
如果再加上商業演出和節日演出的機會來說,上海為音樂人的職業化提供了更多成長的空間,因為全年不斷的演出機會比單單一個10月份的演出季更加能鍛鍊和提高你的技藝。
所以像我這樣的音樂人需要在藝術創作的基礎上,要有對受眾者做音樂教育的心理預期;同時我覺得這也意味著還有一個待開發的音樂市場。我們的聽眾是那些喜歡鄉村音樂,或者尋求一種更自然、更慢節奏的生活方式(可能是對日常信息過載的一種反應)的音樂愛好者。
圖片:Kirk 在上海音樂廳演奏現場
放鬆自在的只為自己演奏。也許有一天班卓琴會被用在蘇州評彈的演出中呢
作為班卓琴的演奏家,你覺得中國的班卓琴氛圍怎麼樣?
在中國有一個班卓琴的表親,叫做三弦。三弦琴可能與西非班卓琴的早期原型有一個共同的古老祖先。可以說班卓琴的音調和音色對於中國聽眾來說是並不陌生的,只是它的樣子和演奏的方式人們還沒有見過。
圖片:Kirk的班卓琴們
到目前為止,我在中國看到了對班卓琴的興趣和尊重。當胡同黃鼠狼樂隊(後更名為高山樂隊)在中國巡演的那段時間,跟小提琴比起來班卓琴通常是那個吸引眼球的,在樂隊中班卓琴可以說是鄉村音樂和藍草音樂的主導樂器。
雖然還沒有那麼多,但中國內地有一個日益壯大的班卓琴愛好者團體—業餘的和專業的—他們讓班卓琴成為了生活中真正的一部分。
另外,在我看來班卓琴的功能和古琴差不多,你放鬆自在的只為自己演奏。也許有一天班卓琴會被用在蘇州評彈的演出中呢。
在這裡小編向大家再次推薦由內地新銳⼥歌⼿強東玥,聯合評彈⼤師俞聖琦、荷蘭知名電音製作人Huib Schouten共同打造的2020「上海國際獨立音樂季」系列主題曲《春夏秋冬春》
這首強東玥作詞作曲的原創歌曲,大膽融入了評彈特點的「中國風」,再結合電音潮流的「國際範」,有機的形成了一種非常「強東玥」的獨特風格。向世界展示中國古典文化,向國內引進國際優質音樂,打造國際合作新標杆。
上海國際獨立音樂季 JZ Music 系列採訪將持續更新。關注公眾號,關注上海國際獨立音樂季,更多精彩內容,將陸續在公眾號中發布,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