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貝司他治療腦膠質瘤,即將在美國啟動臨床試驗!

2020-12-23 騰訊網

據全球最大規模腦腫瘤統計,中國的腦腫瘤發病及死亡人數雙雙第一。

腦膠質瘤作為最常見的惡性腦腫瘤,發病率約佔顱內腫瘤的45%左右,具有發病率高、侵襲性強、極易復發以及死亡率高、治癒率低的特點。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按死亡率順序排位,惡性膠質瘤是34歲以下腫瘤患者的第2位死因,是35~54歲患者的第3位死因。

腦膠質瘤被認為是神經外科最棘手的難治性腫瘤之一,目前的標準治療方式,仍是以外科手術、放療和化療(替莫唑胺)為主的綜合治療,但復發率接近100%,五年生存率不足10%。

近年來,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的應用,已改變了許多腫瘤的治療格局。為何腦腫瘤的治療卻一直沒啥突破呢?

原來,大腦為阻止「侵略者」(病毒、細菌、有毒物質等)闖入,設置了一層天然的「結界」——血腦屏障。

但同時,絕大多數藥物也無法穿過血腦屏障(包括熱門的PD-1/PD-L1免疫療法),為腦腫瘤的治療帶來挑戰。

致力於抗腫瘤新藥開發的中美跨國製藥公司徐諾藥業在臨床前研究中發現,其候選新藥艾貝司他可以高效穿過血腦屏障。此項研究與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醫學中心合作完成。

研究發現:

艾貝司他可高效地穿過血腦屏障,並與替莫唑胺產生明顯的協同效應;

在實驗動物模型中,艾貝司他與替莫唑胺聯用的抗腫瘤作用明顯優於替莫唑胺單藥或替莫唑胺與伏立諾他聯用。

鑑於以上優良的臨床前數據,最近,徐諾藥業計劃與內布拉斯加大學醫學中心聯合開展一項治療膠質瘤的1期臨床試驗,探索艾貝司他與替莫唑胺/放療聯用,治療膠質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時,此項研究已向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申請資助。

替莫唑胺和艾貝司他聯用,有望為腦瘤患者帶來新的全身治療選擇。

◎ 徐諾藥業

徐諾藥業是一家專注於腫瘤藥物開發的生物製藥公司。

徐諾藥業目前的產品管線主要包括三款候選藥物:艾貝司他(HDAC抑制劑),XP-105和XP-102(泛-RAF抑制劑)。徐諾藥業擁有這些藥物的全球獨家開發、生產和商業化權益。其領先的候選藥物艾貝司他正在進行治療腎細胞癌(與培唑帕尼聯用)及單藥治療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全球關鍵臨床試驗。

徐諾藥業也是好醫友的被投企業。作為領先的跨境醫療平臺,好醫友目前已與國內數百家醫院共建國際醫療中心,獨創線上中美遠程會診、線下治療與隨訪、腫瘤精準醫療為一體的跨境醫療服務閉環。投資徐諾藥業等領先的創新藥企,將進一步完善好醫友醫療生態圈布局,造福更多國內腫瘤患者。

相關焦點

  • ...兩個臨床階段腫瘤藥物 合作方第一三共保留腦膠質瘤新藥日本...
    在一項針對腦膠質瘤患者的臨床一期試驗中顯示了有效性和安全性。葆元醫藥將在除日本以外的全球市場開發AB-218的腦膠質瘤適應症,和包括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和膽管癌的其他潛在適應症。第一三共將保留AB-218在日本市場的獨家權利。AB-329則是一個新的強效高選擇性AXL抑制劑。
  • ...2076治療三陰性乳腺癌 國際多中心二期臨床試驗在中國正式啟動
    2015年3月27日 訊 /生物谷BIOON/ --英創遠達(CASI)製藥(納斯達克代碼:CASI),致力於引進、開發和商業化創新藥物,針對腫瘤及其他尚未滿足的醫療需求,面向全球、著力於大中華地區市場,即日宣布,已在中國啟動其靶向藥物
  • 腦部兩大最可怕疾病:腦膠質瘤、動脈瘤 你知道多少?可惜很多人對...
    腦膠質瘤手術後兩年,突然又出現頭暈、頭痛、肢體麻木等症狀,63歲的吳大伯(化名)以為是腫瘤復發了。幸虧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專家在樹蘭(杭州)醫院坐診,通過精準評估,專家判斷吳大伯並不是腦膠質瘤復發,而是放射性腦病引起的。
  • 「通經化濁消瘤」腦膠質瘤的臨床表現有哪些?這個症狀最常見!
    腦膠質瘤病例中90%出現顱內壓增高的症狀,臨床表現主要為頭痛、噁心、嘔吐及視力障礙等。其他還可有癲癇、眩暈、外展神經麻痺及行為和性格改變等等。腦膠質瘤的症狀進展與腫瘤的部位、惡性程度、生長速度及患者年齡有關。
  • 不同類型腦膠質瘤 如何做到最大化安全切除-馬曉東 孫國臣
    本期內容:《腦膠質瘤外科治療》專題之一;訪談文字要點僅供參考,完整訪談內容請觀看視頻 訪談視頻及要點 專訪解放軍總醫院馬曉東教授:低級別和高級別腦膠質瘤的手術策略 在許百男教授提出的精準神經外科理念指導下,我們的膠質瘤診療工作從30年前就系統開展了,還引進了全國第一臺術中高場強磁共振。
  • 基石藥業合作產品avapritinib治療GIST的III期臨床試驗在中國獲批
    中國蘇州2019年2月15日電 / 美通社/ -- 基石藥業(蘇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基石藥業」或「公司」)今日宣布,其合作產品avapritinib近期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在中國開展其作為三線或以上治療KIT基因突變驅動型胃腸道間質瘤(GIST)的III期臨床試驗。
  • 捷思英達:國際首創新藥即將進入1b/2a臨床試驗
    張勁濤博士是2002年中國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獲得者,在創業之前,曾任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MediChem Research和DeCode Genetics的部門總監、科創板上市企業上海美迪西的聯合創始人和CEO。從上海美迪西離職後,他便開始了二次創業,創辦了新藥研發企業--捷思英達。
  • 中醫腦瘤專家高允旺談:腦膠質瘤的症狀分類和好發人群
    源自神經上皮的腫瘤統稱為腦膠質瘤(膠質細胞瘤),佔顱腦腫瘤的40-50%,是最常見的顱內惡性腫瘤。 1.星形細胞瘤:為膠質瘤中最常見的一種,約佔40%左右。病理分型為Ⅰ級(星形細胞瘤),Ⅱ級(星形母細胞瘤),Ⅲ~Ⅳ級(多形膠母細胞瘤)。Ⅰ~Ⅱ級星形細胞瘤為低度惡性,起病緩慢,腫瘤在CT及MR的表現多為實性或囊性,邊界不清,腫瘤實性部分或囊性結節均可強化。臨床表現與病灶部位不同進行性地出現相應的症狀,並最後出現顱高壓的症狀。
  • 英派藥業Wee1抑制劑獲準進入美國臨床試驗
    2020年11月18日,英派藥業宣布,公司自主研發的Wee1抑制劑IMP7068於美國當地時間2020年10月29日獲得FDA臨床試驗默示許可,即將啟動首個臨床試驗。該研究是一項開放、多中心、劑量爬坡及劑量拓展階段的臨床1期研究,旨在評價Wee1抑制劑IMP7068單藥在晚期實體瘤受試者的安全性、耐受性、藥代動力學特徵及初步療效。
  • 康樸生物醫藥在美啟動KPG-818治療SLE Ib/IIa期臨床試驗
    11月16日,康樸生物醫藥技術(上海)有限公司(「康樸生物醫藥」)宣布已在美國啟動KPG-818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的Ib/IIa期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臨床試驗。計劃招募64名受試者,評估KPG-818的安全性、耐受性、藥代動力學及初步療效,並確定臨床IIb/III期推薦劑量。此項臨床研究申請於不久前獲得美國FDA默許。
  • 中國首個進口乾細胞臨床試驗正式啟動
    2021年1月12日,由九芝堂美科(北京)細胞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芝堂美科」)發起的我國首個使用進口乾細胞治療缺血性卒中的Ⅰ/Ⅱa期臨床試驗(ASSIST)啟動會在組長單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通過線上會議形式順利召開,標誌著臨床試驗正式啟動。
  • ...首次公布百澤安3期臨床試驗數據及PARP抗體帕米帕2期臨床試驗數據
    3期臨床試驗數據,以及在研PARP抗體帕米帕利用於治療晚期卵巢癌患者的關鍵性2期臨床試驗數據。臨床前數據表明,巨噬細胞中的FcγR受體結合之後會啟動抗體依賴細胞介導殺傷T細胞,從而降低了PD-1抗體的抗腫瘤活性。替雷利珠單抗是第一款由百濟神州的免疫腫瘤生物平臺研發的藥物,目前正進行單葯及聯合療法臨床試驗,開發一系列針對實體瘤和血液腫瘤的廣泛適應症。
  • 澤璟製藥:啟動鹽酸傑克替尼片治療中高危骨髓纖維化的臨床試驗事項
    原標題:澤璟製藥:啟動鹽酸傑克替尼片治療中高危骨髓纖維化的臨床試驗事項   澤璟製藥公告,公司根據鹽酸傑克替尼片治療中、高危骨髓纖維化的
  • VR視覺訓練臨床試驗在蘇州正式啟動
    VR視覺訓練臨床試驗在蘇州正式啟動 2019-09-05 16:08:34來源:消費日報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左盛丹
  • 復星醫藥(02196-HK)子公司FCN-159片用於I型神經纖維瘤治療臨床...
    來源:財華網【財華社訊】復星醫藥(02196-HK)公布,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復星醫藥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及重慶復創醫藥研究有限公司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關於同意其研製的FCN-159片用於I型神經纖維瘤的治療開展臨床試驗的通知書。
  • 美國新冠肺炎患者使用有效的這款藥,2天後中國啟動臨床試驗
    2月1日,澎湃新聞記者從吉利德科學獲悉,其在研新藥Remdesivir(瑞德西韋)治療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肺炎的臨床試驗,將於2月3日在北京中日友好醫院啟動。據悉,吉利德將配合中國的衛生部門開展一項隨機、對照試驗,以確定使用Remdesivir治療2019-nCoV感染者是否安全和有效。
  • 美國強生公司宣布暫停其新冠疫苗臨床試驗
    美國強生公司12日宣布,由於一名受試者出現「無法解釋的疾病」,公司決定暫停由旗下楊森製藥公司研發的一款新冠候選疫苗的臨床試驗。   強生公司當天發表聲明說,公司將暫停該疫苗的所有臨床試驗,包括9月底啟動的3期臨床試驗。
  • 阿諾醫藥攜手羅氏 將開展與PD-L1單抗「T藥」的聯合用藥臨床試驗
    拮抗劑)以及羅氏atezolizumab(Tencentriq,阿替利珠單抗 )聯合用藥的I期臨床試驗。這項聯合用藥I期臨床試驗(即AN2025S0101),是一項單臂開放、多中心、I期的劑量探索研究,以評估AN2025和AN0025在局部晚期/轉移性實體瘤患者中與阿替利珠單抗聯合應用的安全性、耐受性和藥代動力學。此外,還將對這些聯合治療的初步療效進行評估。這項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根據劑量限制毒性(DLT)確定與阿替利珠單抗 同時給藥時的合適劑量。
  • 復宏漢霖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申報上市;羅氏CD3/CD20雙抗獲批臨床
    (丁香園) 【腦膠質瘤】雙鷺藥業替莫唑胺膠囊通過一致性評價 9日,雙鷺藥業發布公告稱,近日收到國家藥監局核准籤發的關於「替莫唑胺膠囊」(20mg)《藥品補充申請批准通知書》,公司替莫唑胺膠囊通過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
  • 鄭大二附院胸外科召開藥物臨床試驗項目啟動會
    6月16日上午,鄭大二附院胸外科召開藥物臨床試驗項目啟動會,針對非小細胞肺癌治療中的臨床藥物替雷利珠單抗注射液的臨床試驗進行啟動部署。胸外科主任楊鯤鵬教授,副主任黃壯士教授、侯向生教授、蘇彥河教授,蘭紅護士長及相關醫護人員,醫院藥學部相關人員,及研究項目的申辦方人員參加了啟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