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夢遊,怎麼辦?

2021-02-23 兒科大夫郭敬民

午睡正酣,2歲半的小彤(化名)突然爬起來,跌跌撞撞地衝到客廳,大喊「我要奶奶」。奶奶驚醒了,連聲呼喚小彤,但小彤好像沒聽見,徑直跑到窗邊,對著空蕩蕩的窗外,不停地念叨「奶奶」,爺爺慌忙跟上去,把她抱回床上。

省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中心郭敬民醫生說,小彤很可能是夢遊。夢遊是睡眠障礙的一種,大多發生在6~12歲。福州3家醫院的醫生昨都表示,夢遊大多在青春期自愈,家長不必過於驚恐,只要不是腦器質性病變引起的,發作次數不多,一般無需治療,但發作時應注意看護,防止意外發生。

夢中走動卻聽不到看不到

  小彤住在福州鼓樓區六一路。媽媽陳女士說,小彤睡覺常說夢話,有時會突然坐起來,大叫「走開」「不要蓋被子」,偶爾還會尿床、哭鼻子,拍一拍安撫幾句,小彤又躺下,很快睡著。

上周,小彤睡午覺,突然爬起來,衝到客廳找奶奶,當時,奶奶就躺在旁邊,小彤卻沒看到。奶奶大喊,「我在這!」小彤也沒聽見,赤著腳衝到窗口。爺爺慌忙跟上去,俯身說,「奶奶在床上!」可小彤的眼睛半睜半閉,迷茫地盯著窗外,嘴裡還在叫「我要奶奶」。爺爺挺納悶,往窗外一看,只看得到一片高樓,他只得把小彤抱回床上,小彤看了奶奶一眼,才躺下睡著。

郭敬民醫生說,小彤的神經系統未發現病變,睡眠中突然起身走動,醒來後卻一點也不記得,很可能是夢遊。據不完全統計,常夢遊的兒童佔3%~8%。「是遺傳嗎?」奶奶這才想起,小彤的爸爸讀小學時,也曾半夜在房裡走動,父母喊他,他不搭理,踢到床角,才回床躺下,次日醒來,他一直捂著腳趾喊疼,卻想不起夜裡的事。

兒童更易夢遊進青春期大多自愈

夢遊的兒童不少。100個小孩中可能有5個曾夢遊,尤其是有家族史的小孩,夢遊機率更大。

夢遊的小孩,眼睛半睜或全睜著,會起身坐床上、穿衣服、走動、搓被子、喃喃自語等,還可能伴有夜驚和遺尿,行動遲緩而單調,缺乏目的性,但家長可能毫不知曉,睡醒後小孩也記不得。

夢遊主要原因是兒童的中樞神經系統發育「慢了一拍」,白天的神經刺激、興奮,都容易泛化為夜間的行為,進入青春期後,中樞神經系統發育成熟,夢遊症大多會自愈。

兒童夢遊大多發作在入睡後1個多小時到3小時之間,部分患者可能是日常生活規律紊亂,或遭遇壓力、睡眠不足等誘發的,或者某種原因導致睡眠過深,如服用安眠藥,少數的夢遊者會做出複雜的動作,像燒水、做飯、出門等,但也可能是過度勞累等誘發的,夢遊者較少作出傷害性的進攻行為。


不要驚擾、注意監護

「別驚擾夢遊的人,防止意識發生混亂!」郭敬民醫生說,夢遊時沒有自主意識,容易受到傷害,例如摔倒、被利器戳傷、溺水,甚至從窗戶、陽臺翻身爬出,或打開煤氣灶開關、溜出室外等,持續4~6分鐘。為此,門窗要安裝護欄,門最好反鎖,銳利器械要保管好。

看到夢遊的人,不要大聲喊叫,最好不叫醒他們,跟在後面看護,輕輕地牽他們上床,並且哄睡,不要當面談論,避免增加小孩的緊張情緒。陳敏榕醫生也不主張叫醒,她說,夢遊時處在半夢半醒間,被強制叫醒,可能受刺激,會脾氣暴躁、情緒不穩定。

對於常夢遊的孩子應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尤其是小孩在睡前不要聽恐怖故事,不要做劇烈運動。


   (記者陳燕燕實習生江茜)

提醒:郭敬民醫生是海都健康QQ群(群號:455630680)的特邀嘉賓,每周二晚7點半,他都會進入健康群,為群友在線答疑,時間僅一小時,如果您也有育兒的困擾,歡迎加入海都健康群。

敬請關注 兒科大夫郭敬民 微信公眾號


專業!專注!專心!

福建省婦幼保健院  兒童保健中心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謝謝)

相關焦點

  • 小孩子夢遊怎麼辦
    那麼,當小孩子有了夢遊時,家長要怎麼辦呢?  一,正確認識夢遊  小孩子現出夢遊的現象是正常的,是屬於自然事件。家長遇到了,沒有必要驚慌。如果小孩子的夢遊只是偶爾出現的,家長根本不用搭理,過段時間後,自然就消失。如果你的孩子的夢遊是相當頻繁而嚴重的,則需要去帶孩子看醫生,看是不是孩子在精神方面有沒有異常的情況發生。
  • 6歲孩子夢遊墜床而亡!專家告訴你孩子夢遊時該注意什麼
    凌晨一點,爸爸媽媽聽到孩子房裡一陣慘叫,便趕緊跑過去看,沒想到是圖圖晚上夢遊,整個人失足從上鋪掉了下來,後腦勺著地,流血不止. 夢遊是許多孩子都有的一種表現,什麼是夢遊,夢遊對孩子有沒有影響,又如何規避夢遊給孩子帶來的傷害呢?
  • 關於兒童夢遊的8大疑惑
  • 有人夢遊作畫賣出5000英鎊,有人夢遊猛吃狂增重 | 要不要叫醒夢遊者
    還有有人夢遊遊泳,差點睡在了河裡。2012年8月,美國愛達荷州的艾莉森-拜爾醒來後發現一件可怕的事情,本該睡在床上的她,居然全身溼漉漉地躺在冰冷的河邊。原來,艾莉森從自己的家裡一路夢遊到了河邊,還下河遊泳。說到這兒,就要拋出夢遊界的經典問題了。我們到底要不要叫醒夢遊者?
  • 愛麗絲夢遊仙境症候群
    「我…我…我真的不知道孩子怎麼了…」,一位六神無主的媽媽一邊低聲啜泣,一邊跟我說著白天孩子的荒誕怪異。上幼兒園中班的孩子,早上起床後就發生的一連串匪夷所思詭異到極點的事情,起床不久媽媽感覺她有點恍神,注意力不很集中,叫她也不太回話,嘴裡喃喃自語不知道在講些什麼。最愛吃的麥香魚漢堡吃到一半,她說看到牆上有好多怪怪的人在那爬來爬去,孩子很害怕不知道該怎麼辦。
  • 科普孩子夢遊比你想像的更普遍!睡前安全措施要到位!
    夢遊的成因還在研究之中,目前已知的導致夢遊的因素有以下幾項。1.遺傳因素一般認為,夢遊是已知遺傳性現象,近乎於顯性染色體遺傳。如果父母其中一方夢遊,孩子夢遊的概率約為45%;如果雙方都夢遊,則夢遊的概率為60%。
  • 東莞青少年叛逆諮詢 東莞高三孩子叛逆怎麼辦
    東莞青少年叛逆諮詢 東莞高三孩子叛逆怎麼辦大腦定位法又獲得了一定的聲譽。
  • 經典童話故事《愛麗絲夢遊仙境》| 放飛孩子的想像力
    大頭爸爸講故事北大教授每天給百萬孩子講好聽的睡前故事(點擊上方綠標即可收聽大頭爸爸講故事
  • 孩子夢遊是中邪?千萬不要叫醒夢遊的人?我們身邊的偽科學真的太可怕了!
    不要以為夢遊者是這樣……夢遊的人很多時候是看不出來的。他們可能睜著眼睛,像沒事兒人幹自己的事情,頂多就是看著有點楞。不過夢遊者記不起來夢遊期間發生的事情,因為這期間大腦基本不具有記憶功能。現代醫學認為除了遺傳因素之外其他可以導致夢遊的原因包括發熱、過度疲勞、情緒緊張或服用一些抗抑鬱劑及鎮靜催眠藥物但小孩子確實會比成年人更加容易夢遊如果壓力太大,夢遊會更容易發生,因為在壓力大時我們的大腦不容易在深度睡眠放鬆全身的神經。
  • 兒童夢遊的特點及原因
    歸納起來,夢遊兒童的特點是:  1、這類兒童情緒不穩定,其夢遊常在精神刺激或緊張狀態下發生;  2、夢遊時在熟悉的環境中行走自如。可以避開障礙物,但說話不連貫;  3、醒後對夢遊的情景不能記憶。  我們問醫生:「是否所有的孩子都有夢遊的經歷?」
  • 叫醒夢遊的人,會把他們嚇死嗎?
    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夢遊為什麼有的人會夢遊其實,夢遊是一種睡眠障礙,醫學上稱為「睡行症」。根據史丹福大學的一項統計:3.6%的成年美國人可能患有睡行症。所以,夢遊算是蠻常見的症狀。研究發現,夢遊與睡眠狀況有關。如果你長期睡眠不足、不規律、精神壓力大或服用藥物……都有可能造成夢遊。
  • 「夢遊男神」,是美夢還是噩夢?
    夢遊是一種睡眠障礙,表現為患者在睡眠過程中「醒」來,並四處走動,但意識並不清醒。夢遊往往發生在人從深度睡眠到淺度睡眠或清醒狀態的過渡階段。夢遊者大多不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有時夢遊的人還會講出一些完全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話來,甦醒後也往往不記得夢遊經歷。哪些人容易夢遊?
  • 夢遊者被叫醒會被嚇死?別傻了,不叫才更危險!
    根據研究機構和醫院對夢遊者腦波檢測,夢遊時患者的腦波,顯示在睡眠的3期,顯示正值沉睡的階段,而在沉睡階段,人是不會做夢的,做夢是發生在快速眼動期,而3期是在非快速眼動期,所以夢遊事實上與做夢無關。在資料稱,30%的5-12歲的兒童曾至少一次在夢遊,青少年中仍有1%-6%患有夢遊症,其中,男孩要比女孩更易患夢遊症。夢遊者下床後的行動期間,仍在沉睡狀態,大多數夢遊睡醒後對自己夜間的行動一無所知。少部分記憶清晰,但不敢確定是夢遊,以為自己只是做夢。並且對於自己夢遊的經歷往往具有極強烈的應激性,比如說謊、否認等其他行為轉移。
  • 夢遊的人被叫醒會把他們嚇死嗎?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哈嘍,大家好,今天我們要講的話題是叫醒夢遊的人,會不會。嚇死他們?為什麼有些人會夢遊呢?夢遊是一種睡眠障礙,醫學生稱之為,睡眠中無意識地走動或做出其他無意識的行為,根據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的統計3.6%的成年美國人有「睡行症」。
  • 《愛麗絲夢遊仙境》圓滿落幕
    這個夏天,來奧山圓孩子一個明星夢——《愛麗絲夢遊仙境》音樂劇演員海選蓄勢待發大型音樂劇《愛麗絲夢遊仙境》試鏡會第一場華美綻放!回顧 | 群星閃耀!武漢愛麗絲第二場海選圓滿落幕(附群舞入選名單)今晚 | 百花爭豔!
  • ——讀《愛麗絲夢遊仙境》
    《愛麗絲夢遊仙境》是幻想兒童文學的先驅之作。自1865年首次出版以來,愛麗絲的奇境故事已成為人類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在西方,幾乎所有的孩子都讀過它,《愛麗絲夢遊仙境》被很多人譽為除了《聖經》和莎士比亞的作品,排名第三的文學作品。150多年來,它的故事令一代又一代的孩子著迷。因為陪著姐姐坐在河邊無所事事,也因為強烈的好奇心,愛麗絲緊追著那隻奇怪的「懷表兔子」,跌落兔子洞,在那裡她遇見了一群奇妙的朋友,開啟了一段神奇國度的冒險。
  • 看到夢遊的人,可以叫醒他嗎?叫醒他很危險?
    不少人認為,叫醒夢遊的人,很可能會變傻或是發瘋,有些夢遊的人還會做出一些危險的行為,事實真的如此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夢遊,該不該及時的叫醒夢遊者?醫學上對於夢遊的解釋是一種睡眠障礙,人會在睡眠的狀態中自行下床走動,然後再繼續回到床上睡覺的一種無意識的行為。
  • 真正的愛麗絲:《愛麗絲夢遊仙境》
    Wikimedia commons《愛麗絲夢遊仙境》的人物原型:愛麗絲利德爾《愛麗絲夢遊仙境》(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中並非所有內容都來自劉易斯卡羅爾(Lewis Carroll)的想像。
  • 夢遊先生又夢遊了,快幫他安全回家吧
    前言:最近有粉絲反饋,希望讓魔遊社介紹《夢遊先生》這款遊戲,提供下載安裝包。那麼。。。
  • 價值五百萬的夢遊
    那情形就像是老張被汽車從正常的生活軌道,平白無故撞進了另外一條——夾雜著夢遊的生活軌道。第一次夢遊,並不是老伴兒田淑芬發現的,而是大兒子張海。田淑芬的睡眠,一向深沉如海,這在女性群體,尤其上了年紀的女性群體中間,並不多見。老張為此少不了擠兌她,偶爾冒幾句尖利的酸詞兒,連他自己都覺得心驚肉跳,倒是田淑芬彌勒佛一般不為所動,即便偶爾回上幾句嘴,可能連她自己也覺得語焉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