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鷹瞳:人工智慧+醫療,眼科人工智慧輔助診斷全國首証

2021-01-12 人民網

8月10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上海鷹瞳醫療科技有限公司(Airdoc)的創新產品「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分析軟體」經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查成功獲批註冊。這是基於深度學習技術的眼底病變輔助診斷軟體在我國首次獲批三類醫療器械,標志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數字診療裝備研發」重點專項取得又一重要成果。

公司首席醫學官陳羽中介紹,鷹瞳專注於人工智慧醫學影像識別領域的應用,公司的人工智慧慢病識別系統可以自動讀取眼底照相機拍攝的視網膜影像,利用算法模型就可以對相關慢病完成快速識別、分析、篩查。

有效賦能,實現疾病早期發現與早期幹預

數據表明,目前,我國糖尿病患者數約1.14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患病率為24.7%至37.5%,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人數已超過3000萬,成為工作年齡人群第一位致盲性眼病。

嚴格控制血糖、血脂、血壓等多種危險因素,同時進行眼底篩查,可顯著降低糖尿病患者發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危險性﹔而對早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採取有效幹預措施,可顯著降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致盲率。

但現實是,我國約有3.6萬名眼科醫生,注冊眼底病診斷的專業醫生僅1100名左右,且多大集中於大中型城市和三甲醫院,眼底醫生的稀缺使得大規模糖尿病篩查難以為繼。

而利用人工智慧輔助診斷技術,可有效賦能等級醫院內分泌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基層醫療機構等單位或部門,開展大規模的糖尿病篩查,實現疾病的早期發現與早期幹預,病人的隨訪和並發症有效管理,降低群眾的疾病負擔以及公共醫療開支。

「產品獲批,為產品的臨床應用堅實了合規保障,打開了大規模應用的大門。「陳羽中說。

AI+醫療就是做優質醫療資源的增量工作

陳羽中表示,Airdoc立足自主研發的系列醫療AI解決方案,其中基於千萬級數據的視網膜產品,可以對眼底血管、視盤、黃斑和神經等分別分析,實現了對視網膜多達近百種生理結構、病灶特徵和術後特徵的識別,可準確識別數十種心血管、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眼部疾病或並發症,對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等全身性慢病,高度近視、老年性黃斑變性、靜脈阻塞、白內障等常見眼病進行輔助診斷和大人群篩查,還能對糖尿病、高血壓、腦卒中等多種重大疾病的健康風險進行評估。

目前,上海鷹瞳(Airdoc)已經與超過上百家一流醫院展開了深度合作,並研發出多款適合職場、藥店、眼鏡店、健康管理等眾多院外應用場景的產品,是中國商業化最早的醫療人工智慧企業之一。

陳羽中表示:AI+醫療就是做優質醫療資源的增量工作。多年醫院工作的經歷,他更明白優質醫療資源的稀缺和廣大人民群眾需求的急迫性。我國優質醫療資源的絕對缺乏和分布相對不均共存,利用AI產品幫助專業醫生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賦能基層醫生提升服務能力和範圍,協助患者完成居家檢測和慢病管理。無論視網膜識別還是例如心電識別監控等其它產品,隻要能達成以上三個目標的,都是Airdoc的努力方向,視網膜產品可能是醫療AI領域最早突破、落地並得到有效推廣應用的產品。藉助深度學習人工智慧技術,通過視網膜圖像評估人群的心血管疾病風險,用人工智慧驅動傳統體檢模式變革,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基於視網膜人工智慧評估的百萬體檢人群的健康狀況評估。

對於這方面的研究成果,陳羽中也表示:「視網膜是全身唯一的一個能夠直接觀測血管和神經的組織,不僅能夠檢測眼底疾病,還能檢測全身性的血管類疾病(例如高血壓)、神經類疾病(例如帕金森)以及多種其他疾病(例如腦部腫瘤、貧血等),其臨床價值遠超大家的想像。

「未來,一方面,Airdoc將著力於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眼底圖像輔助診斷軟體推向醫院眼科、內分泌科、體檢科及基層醫療體系,加速平臺與網絡建設,促進分級診療,有效幫助糖尿病患者及時診斷及時幹預,提高生存質量、降低整體醫療費用。另一方面,Airdoc也將積極發力健康風險評估及健康管理產品的院外應用推廣,防重病、治未病,有效提升國人的健康管理意識和科學管理手段。」陳羽中對腳下這條創業的路充滿信心。

(責編:董志雯、軒召強)

相關焦點

  • 上海鷹瞳:人工智慧+醫療,眼科人工智慧輔助診斷全國首證
    8月10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上海鷹瞳醫療科技有限公司(Airdoc)的創新產品「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分析軟體」經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查成功獲批註冊。公司首席醫學官陳羽中介紹,鷹瞳專注於人工智慧醫學影像識別領域的應用,公司的人工智慧慢病識別系統可以自動讀取眼底照相機拍攝的視網膜影像,利用算法模型就可以對相關慢病完成快速識別、分析、篩查。
  • 共話眼科 AI 未來!第三屆全國眼科人工智慧大會順利召開
    並期待全國眼科人工智慧大會繼續為眼科和人工智慧學科的交叉融合,以及我國智能眼科的創新發展提供合作、學習、交流借鑑的平臺。學術單元涵蓋人工智慧、生物大數據、新型成像技術在眼科的新進展等諸多熱點研究領域作演講和學術交流。
  • 眼科醫生林浩添:研發人工智慧,幫助更多患者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餘燕紅 通訊員 邰夢雲圖/受訪者提供林浩添,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學科帶頭人。他得知自己獲得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心中難掩激動和驚喜,因為這是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授予中國14-40歲優秀青年的最高榮譽。
  • 順豐科技發布人工智慧系統「慧眼神瞳」
    3月7日,順豐科技在2019全球物流技術大會對外發布「慧眼神瞳」,這標誌著順豐科技人工智慧計算機視覺成果在業務場景的落地突破。▎一、會「看視頻」簡單地說,「慧眼神瞳」是利用各種視頻和圖像進行自動化分析的人工智慧系統。
  • 「人工智慧醫生」篩查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準確率堪比專家小組
    最近,《英國醫學雜誌》子刊《開放糖尿病研究與護理》發表了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上海企業體素科技等共同發表的論文《人工智慧賦能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篩查:一項真實世界多中心前瞻研究
  • 壁仞科技籤約上海人工智慧重點項目
    7月11日,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雲端峰會圓滿落幕,閉幕式項目籤約和成果發布會上,在上海市委副書記、代市長龔正,市委常委、副市長吳清的見證下,壁仞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張文完成上海人工智慧重點項目的籤約。
  • 鷹瞳醫療、矽基智能同時獲國內首批眼底AI輔助診斷軟體III類證
    億歐大健康8月10日獲悉,今日國家藥品監督局正式宣布,8月7日上海鷹瞳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鷹瞳醫療)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分析軟體、深圳矽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矽基智能)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眼底圖像輔助診斷軟體獲批III類醫療器械註冊證。如今國內,鷹瞳醫療和矽基智能先拿到了商業化的入場券。
  • 眼控科技亮相2020上海國際人工智慧展並摘得「人工智慧行業領軍...
    12月22日-24日,第八屆上海國際人工智慧展覽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盛大舉行。本屆大會以「人工智慧,未來已來」為主題,秉承專業性、國際化特色,共同探索人工智慧應用領域的最新技術。國內領先的人工智慧企業,上海眼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眼控科技」)受邀參加了本次展會。
  • 上海十院徐亞偉團隊研發全球首個心梗人工智慧預警系統——人工...
    本文作者:趙逸凡,張毅,徐亞偉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 近日,上海十院徐亞偉團隊在上海市三年行動計劃和十三五科技部重點研發專項的資助下,研發的全球首個基於可穿戴12導聯心電可穿戴設備和人工智慧預警軟體的急性心肌梗死預警系統再次引起國際關注。
  • 張秀蘭團隊在Nature子刊率先發表青光眼人工智慧論著
    近日,Nature子刊NPJ Digital Medicine在線刊登了中山眼科中心張秀蘭教授與3個國際、12個國內單位共40個研究者共同合作完成的基於視野算法的青光眼人工智慧篩查平臺
  • 上海人工智慧「生態森林」枝繁葉茂 AI夢想從這裡起飛
    從徐匯西岸出發,這一本土化、原創性的盛會,正在推動上海駛入「AI高地」的快車道,將上海快速迭代的「AI創新」帶進了全球人工智慧發展的「核心賽道」。與此同時,從技術創新到產業應用,世界對AI未來的矚目,每年盛夏也會齊刷刷地「看上海」。今年,突如其來的全球新冠疫情也無法阻擋這種期待和眺望。明天,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將在上海、在雲端,盛大啟幕。
  • 上海理工大學新專業之人工智慧專業介紹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合國家人工智慧領域發展需要,具有紮實的數學、計算機及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基礎,掌握人工智慧領域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技能,具備分析、解決複雜人工智慧工程問題的能力,能夠跟蹤人工智慧及相關領域的新理論
  • 人工智慧 近視眼防控可穿戴設備「雲夾」
    近日,網絡上一首《下個路口不見》引起了網友們的廣泛關注,一時間朋友圈等社交網站也都被這首關於近視的神曲給刷屏了,這也引起了網友們的激烈討論。《下個路口不見》這首歌之所以走紅,重點是因為唱出了很多人的心聲。「當不戴眼鏡的另一個你,明亮雙眸和溫暖的笑意,目光流轉,DIDIDA,快點把那眼鏡丟掉吧……」。
  • 2020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今天開幕 上海音樂學院的畢業生微軟蕭冰...
    7月9日上午9點30分,2020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WAIC)雲峰會在上海世博會中心金色大廳拉開帷幕。會議以「智聯世界共同家園」為主題,首次呈現了內容豐富多彩的全球大型會議現場全息投影。成千上萬的觀眾突破地域限制,通過「屏幕對屏幕」的互動交流在線觀看開幕式。
  • 河北省首個人工智慧實驗聯盟校成立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徐國華)12月17日,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迎賓路小學、西實驗小學、楊官林鎮黃家屯中心小學、遷安市第七實驗小學結成唐山市人工智慧實驗聯盟校,並作為河北省首個人工智慧實驗聯盟校開展研討課課例展示活動。
  • 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SAIL 獎」揭曉 上海聯影等榜上有名
    圖說: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今天開幕 新民晚報記者 陳夢澤 攝新民晚報訊(記者 馬亞寧 葉薇)「SAIL」意味著揚帆遠航,在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是追求卓越的全球AI先鋒。本屆SAIL繼續獎勵卓越引領者,旨在表彰全球範圍內人工智慧領域獲得重大突破的理論科技和應用創新成果。今年獲得SAIL卓越人工智慧引領者獎的分別是:IBM的人工智慧辯論系統、上海聯影的uAi新冠肺炎醫學影像智能化診斷全棧解決方案、百度的文心知識增強語義理解技術與平臺、卡內基梅隆大學的自動發現智能平臺、清華大學等推出的億阻器卷積網絡的全硬體實現。
  • 人工智慧時代的教育該如何應變?
    12月12日,2020國際人工智慧與教育會議在北京召開,其中一個環節,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的未來」旗艦行動計劃中國專題諮詢會。 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秘書長秦昌威說,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是擺在人類面前的大問題,「搞清教育的未來,是人們對未來挑戰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