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虧14年,燒錢3000億!突破日韓技術封鎖,如今逆襲成科技巨頭

2020-12-22 騰訊網

2020年10月底,京東方集團發布了2020年3季度財報。財報顯示,公司在今年第3季度實現營收408.2億元,同比增長33.04%;歸母淨利潤則為13.4億元,同比增長629.3%。

由此來看,京東方在今年第3季度的表現極為亮眼,尤其是在淨利潤方面,有著非凡的突破。現在的京東方可說是國人的驕傲,因為當初在中國「缺芯少屏」的情況下,是京東方毅然入局顯示器領域,並打破世界壟斷造出「中國屏」,這才使我們用上了國產屏幕。

不過如今的京東方雖然「光環加身」,可是誰會想到,曾經的京東方一度面臨破產,不僅連虧14年,而且還燒光了3000億,險些倒在「造屏」的道路當中。

出身「不幸」的京東方

從京東方的前身來看,就註定了它「波折」的一生。1992年,北京電子管廠迎來了它連續第7年的虧損,不僅危機重重,而且還隨時都面臨著倒閉的下場。但在同年9月,隨著王東升的接手,北京電子管廠迎來了一線生機。

1992年4月,王東升放棄其他的就業機會,毅然成為了北京電子管廠廠長。雖然該廠正瀕臨倒閉,但在1993年,王東升與2600多名員工,湊出650萬元的種子基金,將電子管廠從死亡的絕境中拉了回來。

同年,王東升利用這650萬元對電子管廠進行了股份制改造,並創辦了北京東方電子公司。也許是上天眷顧,經過「倒閉」的挫折後,王東升帶領的京東方「時來運轉」,僅用一年時間就實現了盈利,結束連續虧損7年的「魔咒」。

值得一提的是,在1997年,京東方還成功登陸B股,成為上市公司。不過正當京東方順風順水之時,王東升卻做了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決定,那就是轉型液晶顯示屏市場。

轉戰屏幕市場,幾經波折

彼時的中國,正面臨著「缺芯少屏」的困境,而王東升正是要打破日、韓等國在屏幕方面的壟斷,讓國人都用上「國產屏」。

不過在「一無所有」和西方壟斷的情況下,想要研發顯示屏幕,何其困難。不出旁人所料,京東方從1998年入局屏幕行業之後,就一直步履維艱,其淨利潤甚至曾達到了負4133.4%的增速,令公司一直處在危險的境地之中。

終於熬到了2003年,王東升看見了勝利的曙光,因為彼時的韓國公司正在出售TFT-LCD業務。王東升孤注一擲,以3.5億美元併購了韓國公司的TFT-LCD業務,順利帶領京東方進入了TFT產業鏈的核心領域。

在完成併購後,王東升趁熱打鐵,在同年9月斥資12億美元建設了TFT-LCD生產線。而且該生產線在2005年便實現了投產,徹底打破了國外壟斷,使得中國終於擁有了自己的液晶顯示屏。

不過顯示屏的投產,沒能改變京東方的經營狀況。同年,由於研發的投入和生產線的投產,京東方陷入巨大的資金困難,虧損高達15.9億元,而在2006年,京東方則更是虧損了17.7億元。好在關鍵時刻,國家全力「輸血」,這才令京東方得以繼續奮鬥在顯示屏的道路上。

艱難的崛起

2012年,京東方終於迎來了自己的「翻身」時刻,其不僅結束了長達14年的虧損,而且淨利潤還達到了驚人的2.58億元,令人興奮不已。

雖然此時的京東方已經虧損了3000億元,但2.58億元的盈利讓王東升知道,他們終於轉向了正軌,走到了快速發展的道路上。事實也正如王東升想的那樣,從此之後,京東方便「高歌猛進」,逐漸成為了國際顯示屏領域當中的重要角色

2014年,京東方不再拘泥於單一的顯示屏件業務,而是啟動了DSH戰略轉型,向顯示器件、智慧系統和健康服務三大領域發力,以增加自己的業務量。

2018年,京東方的轉型策略很快便得到了市場的認同。根據京東方披露,其顯示屏出貨量在2018年同比增長24%,總面積增長45%,成為全球第一其中液晶電視面板達到了5430塊,也是世界第一。

除了出貨量以外,京東方在專利技術上也是世界頂尖的存在。據了解,京東方在2019年的新增專利申請量達到了9657件,其中專利發明超過90%,其累計可使用專利更是超過了7萬件

可以說,京東方如今是世界顯示器領域中,當之無愧的巨頭,令國人驕傲。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上半年,受黑天鵝事件的影響,全球液晶顯示屏出貨量同比下滑了6.6%。不過在這種情況下,京東方卻不降反增,其顯示器件出貨量同比增長超15%,出貨面積同比增長超10%。如此來看,京東方如今在全球出貨量第一名的位置依然穩固。

對於京東方的發展歷程,大家有何看法?你們認為京東方生產的屏幕怎麼樣呢?

相關焦點

  • 國產屏幕打破壟斷趕超日韓,科技巨頭燒錢300億,終成全球第一
    但在如今,這一境況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12月18日舉行的,Micro LED產業創新論壇暨康佳半導體顯示技術及產品發布會上,中國光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高層宣布,2020年我國大陸面板產能預計在全球佔比超55%,表現遠超日韓。我國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具有重要的意義。
  • 被忽視的廣東科技巨頭:成立比華為還早,已默默侵入三星優勢領域
    但更值得一說的是,相對於北京、上海和江浙,廣東的發達給人一種更有根基的感覺,因為廣東誕生了許多有真實力的製造業科技企業。這幾年比較受關注的應該就是誕生於深圳的華為和誕生於珠海的格力了。其實除了這倆之外,還有許多被忽視的中國科技巨頭也是誕生在廣東的,比如誕生時間比華為更早的TCL。
  • 瘋狂的在線教育:巨頭進場、燒錢、二三梯隊出局
    文 陳橋輝在線教育競賽成了2020年的狂歡。雷軍早年間說的「站在風口上,豬都可以飛起來」,如今已經成為很多人引用的創業金句。實際上在這句話的後面還有一句,「長出一雙小翅膀,就能飛得更高」,卻很少有人提到,因為這雙小翅膀並不是那麼容易長出。2020年在疫情和資本的催化下,在線教育成為網際網路公司最想長出的翅膀。
  • 中國網際網路這十年,光燒錢了!
    回顧一下這十年中國網際網路都有哪些大事件:2011年千團大戰,這是網際網路巨頭聯合資本拉開燒錢大戰序幕的元年,這個時候網際網路AT兩座大山壟斷之勢已初具雛形,拉手、美團、窩窩等在這兩大巨頭的推手下開啟了異常精彩紛呈的千團大戰。
  • 突破國際技術封鎖、直播被瘋搶!來自裡水的洗衣凝珠超乎你想像
    廣東優凱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平因愛而生 洗衣凝珠為綠色環保而來優凱科技是南海製造業全國隱形冠軍,公司坐落在裏水鎮的廣東新材料國際創新產業園,從2017年初試投產至今,銷售額增長了30倍,2019年營業額超億元,2020年銷售額預計超2.5億元……一顆晶瑩剔透、色彩斑斕,分裝著濃縮洗衣液、
  • 網際網路巨頭「燒錢」搶10000億賣菜市場,駒馬等收錢
    當主要的網際網路巨頭開始「燒錢」賣菜時,美團、滴滴、京東已經先一步進入了網際網路買菜市場,開始了霸權模式,各大巨頭「燒錢」賣菜,瓜分萬億的市場,或者成就了另一種物流「黑馬」。物流業將成巨頭賣菜受益者物流業還有另外一匹黑馬,蘇寧進入物流行業,當面打了劉強東天天吹牛的臉,分析人士認為,隨著物流體系的完善,快遞物流公司的增加以及中國電子商務業務的成熟發展,中國快遞業呈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
  • 又一「暴利」巨頭誕生!用3000萬創造200億,老闆身價瘋漲百億
    根據數據統計,天貓平臺已經誕生了首家粉絲量超過3000萬的店鋪。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家店鋪不是華為、蘋果等手機品牌, 也不是耐克,優衣庫等知名服裝品牌,而是來自休閒零食領域的三隻松鼠,數據統計,目前中國的休閒零食網紅市場,已經突破了1萬億的規模。
  • 韓國逆襲日本!日韓博弈或為中美貿易戰縮影?
    作者:螳螂 來源:開盤叮叮2020年,是風起雲湧的一年,除了疫情之外,中美貿易戰就是國際局勢的絕對主題。在主角整裝待發之前,日韓則先來了一場貿易戰預演。在日韓貿易戰中,作為弱勢方的韓國成功逆襲日本,這對於同樣處於弱勢方的我們,又有什麼啟示呢?
  • 晶片的榜樣「大型盾構機」,從被封鎖到壟斷全球
    我國在這樣的環境下,花了20年時間,突破了層層技術封鎖,並且大量進行技術創新,反奪了3分之2的國際市場,還在這個過程中收購了幾家國際巨頭企業。中國盾構機反敗為勝的傳奇,從被封鎖到壟斷全球,這一切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
  • 3000億大單!美國電信巨頭突然出手,華為5G始料不及,一切如此快
    導讀:3000億大單!美國電信巨頭突然出手,華為5G始料不及,一切如此快!眾所周知,自從移動網際網路快速發展起來以後,網絡就成為了我們生活中最為重要的東西之一了,如今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迅猛發展,5G網絡時代也馬上就要到來了,現在世界各國都在不斷的加大5G網絡的部署和建設,5G時代的到來,也就意味著整個科技領域也將會迎來大洗牌,所以大家誰也不想在5G網絡時代掉隊!
  • 支付巨頭的發家史,也是'不講武德'的逆襲史
    螞蟻的招股書影響還是不小,讓各路新老巨頭都認識到了新金融的'印鈔機'魅力,支付戰場上的第四輪逆襲再次開啟。----------在這幾個月對金融科技賽道的研究中,我們在內部形成了7篇報告,分別是:1.<估值喊上天的螞蟻IPO,還值得參與麼?>;2.
  • 年賺1100億!一度瀕臨破產的國產科技巨頭,超越華為成行業第一
    行業第一的科技巨頭在國內的科技公司當中,有很多企業在行業內是佔據了重要的地位。憑藉不俗的實力帶領行業繼續向前。有時候這些企業的一個決定就有可能改變整個行業。比如華為能夠在通訊服務、手機製造等方面給用戶和消費者帶來更好的生活。
  • 高瓴資本突放大招,砸158億猛追近3000億光伏巨頭...
    公告也披露了股東李春安近期減持的情況,今年12月7日-12月14日累計減持公司股份81.37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02%,本次減持為李春安執行其於2020年10月14日通過公司披露的集中競價減持股份計劃。
  • 中國該技術不僅突破封鎖,還強化能夠抵禦飛機撞擊
    我們中國科技這幾年的發展歷程是非常心酸和艱難的,一路走來,我們在很多技術上都遇到了非常複雜的難題。在以前的時候,我們中國的科技方面,本就屬就屬於相對弱勢的一項,而西方各國要對我們國家各種技術實行封鎖的策略。
  • 迎接物聯網:巨頭爭相布局,微軟能否成新時代科技霸主?
    文/楊劍勇信息科技發展開始轉向物聯網,面對新一輪信息科技所蘊含的巨大機遇,越來越多的企業積極探索或者加大部署物聯網,Strategy Analytics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末,全球聯網設備數量達220億臺,企業物聯網佔據一半以上市場份額。 百億級設備接入網絡驅動各界轉型升級,巨頭們積極入局以此搶奪新時代制高點。
  • 科技巨頭靠指紋晶片,半年淨賺近6億
    最近幾年,指紋解鎖已成為智慧型手機的標配,而搭載OLED屏的大部分機型,更是用上了屏下指紋技術,越來越多樣化的解鎖方式,為消費者帶來了更強的科技感。受屏下指紋解鎖技術普及的影響,一家中國科技巨頭從默默無聞,做到全球第一。
  • 孫正義投了200多億的共享經濟:燒錢續命已成過去式
    而彰顯這個身高1米5的商人野心最具標誌性的兩件事,就是巨額投資了出行巨頭Uber和共享辦公空間第一人WeWork。早在2019年5月Uber上市之前,孫正義領銜的願景基金就對Uber投資了77億美元,且在Uber上市之前追加了10億美元的投資;對WeWork,孫正義更是捨得下血本,先後投資了100多億美元,將WeWork的市值拔高到了史無前例的470億美元。
  • 德媒:中國突破封鎖的做法果斷乾脆,西方國家將助中國科技騰飛
    在中國科技發展的過程中,一路走來處處都是坎坷,這些年華為晶片危機就給我們上了一課,技術只有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算擁有了主導權,在被西方國家封禁的技術中,晶片只是1/35,還有很多我們目前沒有掌握的技術。不過這些年我們也突破了很多尖端科技技術,在西方國家嚴密的技術封鎖下,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這都是我們科研人員夜以繼日奮鬥取得的好成績,當年德國媒體就報導過被我國突破的一項西方技術:中國突破封鎖的做法果斷乾脆,西方國家將助中國科技騰飛。
  • 國內又一科技巨頭破產,曾經號稱永不倒閉的企業,如今負債8個億
    國內又一科技巨頭破產,曾經號稱永不倒閉的企業,如今負債8個億隨著當下我們國內在科學技術上的不斷發展,以及科技產品的更新速度較快,就有很多的科技企業因為跟不上時代的步伐而被一一淘汰。其中就有一家,曾經號稱「永不倒閉」的科技企業,如今卻以一個8億的負債宣布破產,也就是——信義集團。前不久,信義集團發布了消息,稱其企業因目前的債務問題宣布破產。消息一出來,大家都蒙了,因為之前在網上從未出現過任何有關於信義集團債務方面的消息,而且信義集團也一直是行業內的標杆,甚至信義集團的市值已經超過了25億。
  • 中國進口晶片市場巨大,超3000億美元,英飛凌保持供應量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預計今年中國進口晶片市場份額仍然超過3000億美元。據了解,中國進口晶片市場自2018年首次突破3000億美元之後,市場份額一直保持在3000億美元之上。如此大的市場份額背後蘊藏著高額的利潤,對此,德國晶片巨頭英飛凌並沒有打算像美國多家晶片公司一樣斷供中國,而是選擇與ARM一起做出了不會受美國影響而斷供中國的表態。英飛凌原為西門子半導體部門,它曾在1998年時虧損超過12 億馬克,而在1999年時,部門成員決定獨立出來,重新組建一個名為英飛凌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