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和分娩,是許多女性所要經歷的自然生理階段,在這個階段中,既讓女性體會了初為人母的自豪與喜悅,同時又存在著或多或少的損傷,甚至可能造成不可逆的狀態。由於在十月懷胎的過程中,女性身體圍度、激素水平、體重、腹腔體積等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使得盆底肌處於持續的受壓狀態,而逐漸鬆弛造成嚴重損傷,據統計,我國已婚已育的女性中,有將近半數人群存在盆底肌肉功能的障礙。
大家說起產後恢復,一般都是瘦身或是側切、剖腹產刀口的恢復,很少有人提到盆底恢復這件事。而盆底恢復是產後恢復最重要的項目,其重要程度要遠遠超過產後減肥瘦身,因為盆底肌肉在懷孕及生產尤其是順產期間會遭到嚴重的拉扯及創傷,產後的幾個月如果沒有恢復好,就會造成盆底功能障礙,影響新媽媽的身心健康,造成生活的不便(輕則咳嗽漏尿重則壓力性尿失禁),也會絕經後的子宮健康埋下隱患。
什麼是盆底肌肉?它們有何作用?
盆底肌群顧名思義就是骨盆底部的肌肉群,在圖中我們可以看出,這些肌群相互交織形成網狀,將骨盆這個骨性的空腔封閉而形成一張網狀結構,用來承託內部的尿道、膀胱、陰道、子宮、直腸等結構,讓臟器在正常的位置下行使其該有的功能。
人體的整個腹腔是完全封閉的,內部的腹壓處於動態平衡之中,一旦盆底肌肉的功能發生障礙,網狀結構的彈性和封閉性變差,就很容易發生尿失禁、盆底臟器脫垂、腹壓異常等問題,嚴重者甚至錯過早期康復治療的時機,不得不需要進行手術處理。
為何產後女性的盆底肌容易出現功能障礙呢?
在未懷孕前,女性的腹部壓力正常,腹腔臟器的重力線向下傳導至骶骨處,經過骶髂關節向下均勻分散到下肢;而隨著懷孕後羊水增多,腹壓變化,激素水平的波動,前側恥骨聯合鬆動,使得核心區和骨盆產生不穩,加之腹部的重心前移,腰椎也過度前突,腹腔臟器的重力線則發生了前移,導致力線直指盆底肌,盆底肌經過長時間的受壓後而變得越來越鬆弛。
盆底肌功能障礙產生的危害:
1.造成腰背部肌肉負擔
盆底肌的功能障礙會導致腹壓的異常改變,重力線前移,腰椎前突而腰背部的受力越來越大,肌肉也越來越緊張。
2.壓力性尿失禁
由於盆底肌的鬆弛,膀胱頸的位置相對下降,容易出現在大笑、咳嗽、打噴嚏、提重物時有漏尿發生,嚴重影響了女性的社交和個人形象。
3.容易繼發感染發生
由於盆底肌肉功能障礙,黏膜變薄,可能會使機體的免疫力降低,發生感染的機會增加。
發生盆底肌功能障礙,如何進行康復訓練呢?
常規盆底肌肉練習
產後運動的目的並不應該是單單為了減肥,而更應注重如何幫助骨盆肌肉和韌帶恢復原有的彈性和張力。因此,產後可以做些常規的盆底肌肉鍛鍊,從而促進盆地肌肉的恢復。但需要注意的是,剛剛生產完的新媽媽不宜進行高強度、太劇烈的運動,適當地做些幅度小且舒緩的運動即可。通常產後運動可以在產後7天左右開始(剖宮產的媽媽在產後10天左右),運動應以臀部上提、收縮肛門等方式為主,每天運動1—3次,每次3-10分鐘。
提肛運動
保持腰部緊貼於地面,吸氣提肛,持續3-5秒,呼氣放鬆,每組重複5-10次,每天10-15組。注意避免大腿內收肌和腹部、臀部的過度發力。
盆底肌肉鍛鍊(適合產後完全恢復的媽媽)
臥式鍛鍊媽媽可靠著床沿,以仰臥姿勢,將臀部放在床沿,雙腿伸直懸空,不要著地。雙手把住床沿,以防滑下。雙腿合攏,慢慢向上舉起,逐漸向上身靠攏,雙膝保持伸直。當雙腿舉至身軀的上方時,雙手扶住雙腿,使之靠向腹部,雙膝仍保持伸直。然後,慢慢地放下,雙腿恢復原來姿勢。如此反覆六次,每天一次。立式鍛鍊站立,雙腿略微分開,收縮兩側臀部肌肉,使之相挾,儘量大腿部靠攏,膝部外轉,然後收縮括約肌,感覺陰道往上提。
預約盆腔修復專家。無手術、無打針、無侵入、無創傷、無痛、零風險,30分鐘奇蹟展現:髖骨縮小2-8公分,臀部提升豐滿、恥骨上升、陰道緊緻、減少炎症、改善尿失禁。
羅蘭.宣言---盆腔閉合後的效果
1、馬上可以讓盆骨外形恢復正常,原變寬的盆骨復原, 髖部寬度縮小2~8公分!
2、盆腔閉合後,有利於脊柱復位,背部挺拔,背部酸疼症狀馬上緩解。
3、改善盆腔血液循環、淋巴循環,曲線顯露。
4、盆腔閉合術後,盆腔周圍的肌肉包括盆底肌、陰道肌肉彈性增強,陰道由原來的三指寬變成2指甚至1指寬。
5、大小陰唇自然閉合覆蓋陰道,形成自然保護。
6、排尿有力,緩解漏尿問題!
7 、長期維護會陰經絡通暢、全身經絡通暢、生殖系統健康,形正體健,保持女性第二性徵年輕態。
羅蘭.宣言 性福女人
全球首創盆腔康復管理系統
全球首創女性臀部理療工程
全球首創產後女性盆腔康復和產後後遺症康復領導品牌
全球27億產後女性的關愛!
羅蘭.宣言 讓您見證奇蹟:
1、修復盆腔、平衡盆腔內環境、提升盆腔溫度,杜絕炎症!
2、髖部變窄,腰變瘦,臀部挺翹1-3度,重塑迷人妙曼曲線!
3、重回性福時光,讓愛回歸家園!
諮詢電話:400-088-6721
歡迎關注公眾號,如果此文摘對您或您的朋友有一絲幫助,請您及時分享到盆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