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道40年以來全球首個社交帳號;三條短視頻播放量均破千萬,單日吸粉兩千萬;不到兩天粉絲破三千萬,入駐當日空降抖音熱榜第一,整個抖音上演在線追星,半個娛樂圈都來捧場。
大到四川觀察小到百萬博主還有狂熱粉絲賈玲在線評論區搶榜一,還有鄧紫棋、張藝興、曾志偉、應採兒、蔡少芬紛紛發視頻致敬劉德華。
無論你是上滑下滑左滑右滑就是滑不出華仔的手掌心!
華仔用如此驚人的吸粉速度與流量效應,實打實的給我們展現了什麼叫「天王速度」。
明星擁抱短視頻,在2020年我們已經見識的夠多了!而像劉德華這種天王級別擁有絕對的知名度和全民認可的明星。說他來的早不如來得巧,一點都不假。
在2020甚至之前,結合抖音快手兩大短視頻平臺的頭部明星陣容來說,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明星入駐短視頻已經走過了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以陳赫、鄧紫棋、王祖藍等明星為代表,紛紛轉投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而在不斷的創作更新運營下他們已然積累了數千萬的粉絲,成為短視頻平臺上明星陣容的代表。
第二個階段,在2020年以後,一方面是因為疫情的影響另一方面是兩大短視頻對於明星的爭搶,短視頻平臺開始著手「收割」頂流明星,如周杰倫之於快手、陳奕迅之於抖音。
(圖片來源於網絡)
而吸引巨星們的目光的,也正是抖音快手那高達數億的每日活躍用戶。
比如周杰倫入駐快手直接引發一波吸粉奇觀,陳奕迅入駐抖音首場直播頻上熱門,而劉德華,選擇入駐抖音也是源於如此。
換句話說,其實這是一場人盡皆知的前期宣傳,宣的是劉德華,傳的是電影《人潮洶湧》
畢竟對於明星還是網絡紅人來說,社交平臺都是一塊不容丟失的跳板,而短視頻就是那最高的十米板,先站到板上水花就越大。
用一句話總結就是:巨星需要熱度流量和粉絲,平臺需要巨星。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抖音和快手相愛相殺搶人搶明星的各種往事。
1、搶春晚
(圖片來源於界面新聞)
在拼多多經歷一系列負面影響退出春晚紅包獨家合作之後,抖音已經「接棒」拿下春晚紅包互動權。這是抖音首次亮相春晚,而相比快手,早在2020年就以攜手春晚開展紅包互動。
2、搶明星
在劉德華沒有入駐抖音之前,坊間一直有這麼一句話:快手周杰倫抖音陳奕迅,不難看出,這是抖音快手的對標動作,同視頻平臺同咖位天王,陳奕迅和周杰倫都是一代人的記憶,而周杰倫和陳奕迅的入駐,是抖音、快手明星策略的一個縮影。
抖音持續擴大明星矩陣生態,快手也開始打造明星標杆,以至於一段時間的抖音和快手的搶明星「戰爭」進入了白熱化。
快手先是獨家籤約周杰倫,再是鄭爽入職快手,張雨綺成為快手電商代言人,之後又官宣陳坤、楊冪、迪麗熱巴成為快手代言人入駐快手。
而抖音,在完成對陳奕迅入駐和首場直播的預熱後,又官宣迪麗熱巴、吳亦凡、Angelababy、陳赫、趙麗穎等人的入駐。
雖然抖音快手動作頻頻,但抖音平臺入駐的明星數量卻勝於快手。
3、拼紅包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看到隨著年關降至,抖音快手紛紛更改APP圖標,直接將春晚紅包數額顯示在APP圖標之上,於是就出現了這一幕:
隨著短視頻用戶規模不斷增大,年輕世代逐漸成為內容消費的主流群體,年輕人所喜愛的娛樂明星只會越來越炙手可熱。抖音和快手對於明星的爭奪,對於用戶群體的爭奪,對於用戶時長的爭奪,不會停止。
而越來越多的明星入駐抖音快手,雖然一時間熱度無限,帶來的高熱度高流量讓無數人羨慕,但是也帶來另一個問題:到底是明星搶了網紅的飯碗,還是網紅搶了明星的飯碗?
有人認為明星的下沉,讓原本屬於網紅的直播帶貨收到了明星的競爭,比如像劉濤張庭等;也有人認為網紅的成功無異於明星,像李佳琦薇婭等頭部明星也瓜分掉了原本屬於明星的廣告代言等通告。
但正是「網紅明星化」「明星網紅化」才讓更多來自於不同行業不同職業的內容以及人以不一樣的姿態展現在用戶面前。
對用戶來說,觀看豐富多彩的內容是他們使用這些平臺的初衷,網絡紅人引領的內容創新有趣和明星帶來的情感的回憶和共鳴都是讓用戶對於短視頻的不二選擇。
對平臺來說,迎來短視頻的成熟期,平臺也在不斷尋找更多的著力點,通過國民明星打通吸引越來越廣的用戶群體,也是平臺期望和願意去做的。
對內容創作者來說,隨著明星湧入,內容創作者迎來了更大的挑戰,動輒吸粉百萬千萬,帶貨破千萬過億,面對這一情形,內容創作者更需要更加提升創作的風格化與差異化,發展自身IP特色,正所謂有壓力才有動力,不斷優化內容佔領自己的一席之地。
對明星來說,短視頻的不斷發展和其動輒上億的日活量,使其越來越具有運營價值,通過之前保留在大眾的熒幕形象和作品,喚起平臺粉絲的回憶,可以快速採摘到屬於自己的粉絲果實,實現私域流量管理,同時,可以實現高效營銷化的作品推廣,用短視頻去推廣宣傳作品,切實宣傳到每一個觀看到視頻的人,用更小的成本實現更好的推廣效果。何樂而不為呢?
總結
劉德華入駐抖音,作為社交平臺首秀,帶來前所未有的吸粉效應。
不僅證明了他本人的超強號召力與影響力,也說明,在短視頻時代的浪潮私域流量的不斷擴張下,明星對於短視頻平臺價值的重視,更加證明了,短視頻已經成為眾多明星落戶網際網路的首選。
而更好奇的是,面對抖音的再次出手,劉德華之後,下一個會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