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獲授權
來源:李砍柴(ID:kanchaishuyuan)
1月22日,劉德華首個全球社交媒體帳號成功落戶抖音,入駐20小時帳號漲粉2000萬。
第一視頻中,他身穿西服,站在天台上講到:
「給我一個機會,以前我沒得選擇,現在我想開抖音。」
這個作品出自劉德華曾經主演的經典電影《無間道》,視頻發布後,立馬衝上抖音熱榜TOP1。
不少抖音用戶表示:「終於等到華仔,劉德華終於也開抖音號了!」
各路明星也爭先送出祝福,評論區的榜一賈玲,直接說了句:所有人往後退,榜一給姐讓出來!
#賈玲搶劉德華熱評#,也隨著劉德華入駐抖音,一起上了抖音熱榜。
不得不說,不愧是巨星,到了60歲的影響力依然強大。
短短10天,劉德華粉絲已接近5000萬。
如今,入駐抖音的明星已超過2000人,其中不乏自帶流量的大明星。
可只有劉德華,紅了40年,無論何時,一出場即「頂流」。
劉德華到底有什麼魅力?
一個人的原則決定了他的品行
2006年,劉德華到日本舉辦一場歌友會。
主辦方要求他用日語問候大家,華仔沒有同意。
沒想到,主辦方竟擅自在劉德華的歌單上增添了不少日語歌。
劉德華知道後,立即拒絕了這些要求,他堅持所有的歌曲都用普通話唱,還當著主辦方的面說道:
「因為合約在身,我不得不來日本。但也不要認為,僅憑一紙合約,就能把我牽制住。如果我不來,你們也不能把我怎麼樣,只是如果這樣做,對我的歌迷不公平,因為歌迷是無辜的。
音樂與藝術沒有國家,但音樂家是有國界的。
另外,以後介紹我時,請不要說我是香港歌手,我是中國歌手。」
講完後,他當著所有日本歌迷演唱了一首《中國人》。
《中國人》這首歌創作於1997年,當時香港剛剛回歸,很多香港人並不怎麼信任內地,那些港星們也根本不願意到內地來演唱。
這時,劉德華創作了一首新歌,就是這首《中國人》,之後還主動到央視出演。
至此,這首歌火了大江南北,也讓許多人都感受到了這個香港藝人真誠的愛國之心。
後來,劉德華被《人民日報》評選為「建國五十周年100位傑出華人」,同時還被評選為「香港回歸十五周年十五大功勳人物」,這是娛樂圈唯一獲得此榮譽的明星。
劉德華不僅有著拳拳的愛國心,同時,也有自己的一套原則和底線。
2013年,劉德華在接受《人物》採訪時,曾說,他不接所有沒建好房子的廣告,不管給多少錢,他一定要看到房子建好,才肯去接;
因為自己是敏感體質,從不喝奶,所以他不接任何奶產品的廣告;
在代言牛仔褲時,他需要等到大家已經忘記那條牛仔褲了,才會去另外一個。
這是他接廣告時一直堅守的原則,一個人的品行有多高,不在於表面,而在於他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2004年,四川舉辦了一場慈善公益演出。表面說是義演獻愛心,背地裡很多明星卻都收取了高昂的出場費。
後來《今日說法》曝光此事,當時只有劉德華和彭登懷沒有索取酬勞。當記者問到華仔,他義無反顧的說:
「既然是義演,幹嘛還要收錢呢?」
因此,在娛樂圈只要提到劉德華,永遠是有原則,人品高。
一個人的原則決定了他的品行。當所有人都虛情假意、表裡不一時,他卻能堅守自己的立場與身份,保持心中那份最初的原則。
利他思維,決定了一個人的格局
1981年,20歲的劉德華順利考進第10期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營。
剛開始,他很少有露臉的機會,只能跑跑老套,當一幅「背景牆」。很多人看到沒有希望的跑龍套演員,都會選擇主動退出。
但劉德華還是一直堅持著,他心甘情願給別人當配角,他說:
「在漫長的跑龍套日子裡,我沒有氣餒。既然踏上了這條路,再累也得堅持。成功不是必然的,但努力是必需的。」
後來,劉德華對演藝的極致追求,被周潤發欣賞。那時,周潤發已經是家戶喻曉的明星,而劉德華只是一個新人。
有一次,劉德華飾演周潤發的保鏢。可是他比周潤發矮半個頭,為了演好這個跑龍套的角色,他想了又想,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
開拍那天劉德華特地準備了一雙3寸厚的增高鞋,就是為了符合保鏢的形象。
可沒想到,還沒走幾步卻崴了腳,就這樣,劉德華反而失去了為發哥跑龍套的機會。
但劉德華這股對演戲的認真精神,卻讓發哥記在了心裡。
後來,他再次給發哥跑龍套的時候,發哥亮出了手中的勞力士手錶,對著劉德發說:
「我也跑龍套,凡事都有一個過程。只要你對自己有信心,只要你努力,有一天你也會有勞力士的。」
周潤發說到做到,1982年,許鞍華找周潤發拍《投奔怒海》,發哥果斷嚮導演推薦了劉德華。
這部《投奔怒海》播出後,十分火爆,劉德華更是憑藉這部電影大火,獲得了第2屆香港電影金像最佳演員。
香港有名的經紀人李小麟說:「周潤發發掘了如今的天王劉德華。」
受到周潤發的提攜後,劉德華不僅永遠記住了這份恩情,更是將這份精神薪火相傳。
1996年,張衛健因為拍攝《西遊記》賺了個盆滿缽滿,大約有2億元。
暴富後的他,投資了房地產。隨之,趕上了1997年的金融危機,房價暴跌80%,張衛健不僅賠光了自己所有的積蓄,還欠了銀行很多錢。
就在他最困難,苦笑自己過眼雲煙的人生時,一家電影公司找他籤約了一部新片。
於是,走投無路的張衛健只能死馬當活馬醫,向這個老闆說:
「我馬上就要破產了,老闆你能不能幫我渡過這個難關,我沒錢付貸款了。」
讓他意想不到的是,這位老闆二話不說,直接給他開了一張支票,並對他說:「學到就要教人,賺到就要給人。」這12個字,張衛健一直記在心裡。
這位老闆,就是劉德華。
劉德華幫助的人,不只張衛健一人。
早些年,鄭則仕因為投資失敗,虧的血本無歸。絕望的他甚至想過自殺,後來在劉德華的幫襯下,他有了重新出發的機會。
2005年,劉德華啟動「亞洲新星導」計劃。他出資2500萬,幫助7位新銳導演拍電影。
寧浩就是其中一名,《瘋狂的石頭》即是他的作品。在劉德華的幫襯下,寧浩一戰成名,黃渤也因為此片,一夜爆紅。
在去年劉德華飾演的新電影《熱血合唱團》中,他主演一名合唱團指揮家嚴梓朗。
為了幫助曾經的恩師,從美國回到香港,目的是為了帶領一群因為闖禍被迫參加合唱表演計劃的「壞學生」。
電影情節中,嚴老師傾盡所能,幫助一幫成績差,且完全沒有基礎也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學生練習合唱。
這個嚴老師的人設,恰恰折射出了劉德華的精神:
懂得感恩與回饋,不圖利益與回報。
這種精神,是利他主義的最高境界。
初心易得,始終難守
劉德華的經典歌曲《17歲》裡有一句歌詞:「喜歡我,別遮臉,任由途人發現」。
他的意思是不會讓喜歡他的人覺得丟臉,要成為他們的驕傲,要讓歌迷因為他而自豪。
四十年的奮鬥史,他無一不在驗證這句話。
2018年12月,是劉德華連續20場香港演唱會的第14場,可惜的是,這個57歲的天王還是敗給了自己的身體。
一向敬業的他在唱到第3首歌時,因為喉嚨發炎失聲,不得不終止演出。他哭著對觀眾說:
「其實醫生剛剛和我說,最好別唱了,但我真的捨不得!」
然後他雙手合十,忍痛含淚的分別向四邊觀眾鞠躬致歉。
唱到沒有聲音,他依然堅持,為的就是不辜負歌迷對自己的喜愛。
《17歲》裡還有一句歌詞:「唱情歌,由從頭來一遍,如情濃有點淚流難避免」。
這句歌詞是說自己的演唱會,唱每首歌時都有歌迷與他一起唱,每一次的感動場面他都記在心裡,無時無刻都記得歌迷們對自己的鼓勵與愛護。
因為這份情誼在心裡,當醫生囑咐他停止演唱後,他仍然繼續演出,直到自己完全沒有聲音,他不想用這副沙啞的嗓子去對待自己的歌迷,所以主動終止了。
他愛自己的歌迷,是發自內心的。
2007年,劉德華的演唱會已經籌備完畢。這時,他接受到一封來自內蒙古歌迷的信,信中寫道:
自己太窮,或許這輩子都沒有機會離開家鄉去看一場你的演唱會了。希望下輩子你還叫劉德華,還開演唱會,也許就有機會看了。
讀完信後,劉德華當即就臨時改變計劃,把全國巡演的第一站定在了內蒙古呼和浩特。
在那場演唱會上,他一邊唱著《今天》,一邊哽咽的大聲對觀眾說:
「你們要記得我這個名字,劉德華,下輩子我不會改名字,我還叫劉德華,我還要開演唱會,你們到時候一定要來看。」
因為歌迷無法來看自己的演唱會,他將地點從一線改為三四線。他不為流量、不為賺錢,只為回饋歌迷們對他的喜愛,這份真摯長久的情誼,劉德華把它記載在自己《17歲》的歌曲裡。
其實劉德華辛苦開演唱會並沒有他拍戲與拍廣告能掙錢,他自己在一次演唱會說道:
「辛苦開演唱會就是為了可以見到十幾萬的歌迷,這樣,我就可以親口和你們說聲多謝了。
多謝,說給大家聽。如果你的朋友也支持我,希望每一位在坐的你,也能幫我回去跟他們講一聲,多謝。」
華仔對自己的粉絲很用心,他幾乎每年都會在香港和上海舉辦粉絲見面會,和他們談生活談工作。
劉德華的「華仔天地」更是第一個被官方批註的明星組織。
網上流行這樣一句話:
「能紅一兩年的,是有運氣;能紅一二十年的,是有道行;能紅三四十年的,是劉德華。」
劉德華為什麼如此受歡迎?
有句話叫: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基本每個人都聽過,卻少有人知道下一句:初心亦得,始終難守。
踏進社會後,我們被世俗的環境與利益所影響,漸漸已經被物質化,忘記了自己的初心與使命。
而劉德華出道至今,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完全詮釋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初心亦得,始終難守」。
對待自己的國家,他有原則、有底線;對待自己的粉絲,他以真誠換真心;對待自己的朋友,他解囊相助、雪中送炭。
劉德華在《熱血合唱團》中一直強調學生一句話:
一定要找回自己,做回自己,這是永恆的話題,更是一輩子要做的事情。
這句話,劉德華在演藝生涯中,堅持了40年。
本文轉載自李砍柴(ID:kanchaishuyuan)閱讀和寫作是一種力量,不限於表達自我,也不止於賺錢養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