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重慶篇)】「媽媽!」兒子的這一聲呼喚 她盼了兩年

2020-12-28 澎湃新聞

「媽媽,媽媽……」

11月4日晚,當所有人都在給熊熊唱生日歌,祝他兩歲生日快樂時,他這句「媽媽」讓大家瞬間安靜下來。母親李歡(化名)瞪著大眼睛,眼淚「唰」地一下流了出來。

熊熊能自己走路了

她一把拽過熊熊,緊緊把他抱在懷裡:「孩子啊,你這句『媽媽』我等了兩年了……」

這一幕發生在熊熊到重慶市綦江區殘疾人康復中心,接受免費康復治療一年二個月後。

熊熊八個月大被診斷為腦癱,林歡家也因給孩子看病迅速陷入貧困。得益於殘聯政策,孩子從十個月開始接受免費康復,如今已經能行走,接收簡單指令。

腦癱兒兩歲生日喊出「媽媽」

李歡是綦江人,2018年11月4日,她順產生下了熊熊。從有孩子那一刻,她便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

都說七坐八爬。然而,熊熊八個多月了還不能翻身,也不能坐穩,一家人開始著急。在綦江區婦幼保健院檢查後,醫生的話給了他們當頭棒喝:孩子是腦癱,而且是中重度腦癱,「這個娃兒今後只要能自理就行了。」

「治!一定要治!」李歡含著淚對家人說。

在重慶兒童醫院,熊熊一個月就花掉了3萬多元,家裡的存款開始「見底」。

李歡的姐姐身體有缺陷,他的父親也因病面臨癱瘓。熊熊被確診為腦癱後,李歡的媽媽汪大翠(化名)一下子老了幾歲。

正當一家人一籌莫展時,綦江區殘聯給他們帶去了好消息:熊熊可以到綦江殘疾人康復中心接受免費的康復訓練。

孩子們上康複課

經過協商,外婆汪大翠在家帶熊熊接受康復訓練,李歡和老公則外出打工賺錢 。

在康復中心,熊熊每周接受6天訓練,每天3小時。經過一年多的康復治療,熊熊邁出了人生第一步,學會喊了「媽媽」。

11月4日,是熊熊兩歲生日,李歡特意趕回家陪孩子過生。她說,兩年了,她終於盼來了這句「媽媽」。

康復中心兒童康復科主任李蓮鴻表示,熊熊接受康復時間較早,目前恢復效果不錯,等到他幼兒園時,就能夠正常隨班就讀。

一戶多殘讓他家致貧

航航和恆恆一起畫畫

無獨有偶。2010年,綦江區安穩鎮的張彩紅生下了大兒子恆恆。孩子兩歲多時,被診斷為痙攣型腦癱。想著大兒子是殘疾人,張彩紅和丈夫陳孝海決定再生一個孩子,將來好有個人照顧恆恆。

2015年,航航出生。然而,孩子快兩歲了卻只會無意識喊「媽媽媽媽」,在醫院評估後,航航被確診為中重度自閉。

這個結果無疑晴天霹靂。張彩紅整日以淚洗面。

為了孩子們的康復,陳孝海不得不放棄外出打工,從外地返家,和張彩紅一起,陪伴孩子往返於康復機構與家之間。為了孩子康復,這個本就不富裕的家庭,不僅花光了所有的積蓄,還欠了幾萬元外債。

2018年他們家被評為建卡貧困戶。

了解這一情況後,綦江區殘聯立即落實殘疾兒童康復救助措施:兄弟倆免費到綦江區殘疾人康復中心接受康復訓練,同時還享受康復期間每月500元的生活交通補助。

孩子們進行感覺統合訓練

經過系統的康復訓練後,哥哥恆恆已具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目前已在安穩學校隨班就讀四年級,成績中等。航航在進行言語、認知、社交等方面的康復訓練一年半後,能聽從簡單的指令,與人簡單交流,也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目前在安穩希望幼兒園上中班。

孩子的好轉讓陳孝海鬆了一口氣,談到現在的生活他信心滿滿:「康復期間,孩子們不僅治療費用全免,醫院還提供住宿。現在,孩子能正常上學了,我也可以出去打工開塔吊,一個月大概能掙五六千塊,能夠自給自足。」

張彩紅也成為了安穩鎮民政辦的本土人才,從事為村民服務的工作,收入穩定。

目前,他們家已經還清了外債,去年還在老家建了新房,一家人其樂融融。

「康復一個殘疾人,解放全家勞動力」

單獨訓練

熊熊和航航一家只是綦江區創新開展精準康復,助力殘疾家庭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為實現「康復一個殘疾人,解放全家勞動力」的目標,綦江區殘聯創新殘疾兒童康復,探索殘兒康教結合模式,擴展殘疾兒童康復救助覆蓋面,拉長救助年齡段,將全區17周歲(含)以下的腦癱、智障、自閉症殘疾兒童全部納入綦江區康復救助範圍。並實施五年救助計劃,進行分類救助,並對接受康復訓練殘疾兒童給予生活和交通補貼;開展送康復進學校和家庭服務;普及殘疾人輔具適配,促進脫貧攻堅。

值得一提的是,綦江區還創新採取「半天康復+半天教育」的方式,在康復中心開設幼兒園,填補了在院康復殘疾兒童學前教育的空白。據悉,目前綦江區現有2個班27名殘疾兒童在讀。

據重慶市殘聯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十三五」期間,重慶市申報殘疾人康復及託養服務設施項目共計21個(其中,康復項目13個、託養項目8個),總建築面積約15.55萬平方米,建設總投資約6.8億元。截至目前,重慶市已建成和在建殘疾人康復中心共計24個。實現了區縣服務設施基本覆蓋,補齊了重慶市殘疾人基本服務短板,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鮮明、方便可及的殘疾人服務體系。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原標題:《【脫貧攻堅(重慶篇)】「媽媽!」兒子的這一聲呼喚 她盼了兩年》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脫貧攻堅(重慶篇)】何國光:脫貧「金鑰匙」在自己手中
    脫貧 下崗工人轉身公司老闆最難的是打開銷路,把東西賣出去。擅長交際的何國光每天騎著三輪車奔波在廠房和洪崖洞、磁器口等景區之間,推銷廠裡的桃片。此時,何國光遇到了夫人羅安鳳。羅安鳳是土生土長的合川人,獨自帶著兩個兒子在重慶打拼,一手祖傳的手工桃片技藝給何國光的食品廠帶來了銷路。
  • 【脫貧攻堅(重慶篇)】劉敬春:從貧困戶到致富帶頭人
    【脫貧攻堅(重慶篇)】劉敬春:從貧困戶到致富帶頭人 2020-12-25 18: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當好脫貧攻堅的生力軍——重慶飛強混凝土...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當好脫貧攻堅的生力軍——重慶飛強混凝土有限公司扶貧工作小記 2020-08-17 17:3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山裡的呼喚》——來賓市「脫貧攻堅」主題原創歌曲大賽優秀歌曲...
    《山裡的呼喚》——來賓市「脫貧攻堅」主題原創歌曲大賽優秀歌曲展播(5) 2020-11-18 18: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全國網絡名人聚焦重慶 用新媒體視角講好脫貧攻堅故事
    今(14)日,「助力決戰脫貧攻堅——網絡名人看重慶」在黔江區啟動,25位全國網絡名人及媒體記者共40餘人開始對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的黔江、酉陽、秀山等區縣進行集中走訪。網絡名人將深入脫貧攻堅工作一線採集素材,再通過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體,向粉絲和網友講好扶貧故事,傳遞脫貧攻堅的好聲音。
  • 脫貧攻堅題材電影《秀美人生》在重慶舉行觀影會
    新華網重慶11月11日電(韓夢霖)11月10日,脫貧攻堅題材電影《秀美人生》在重慶舉行觀影會。該電影以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時代楷模、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百色市委宣傳部原理論科副科長、派駐樂業縣百坭村第一書記黃文秀同志為人物原型,真情講述了黃文秀同志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共產黨人初心使命,譜寫新時代青春之歌的動人故事。  2016年,黃文秀從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畢業後,回到家鄉廣西百色工作。
  • 【脫貧攻堅 巾幗擔當】葉雲香:「閒不住」讓她走穩了「脫貧路」
    「巾幗脫貧行動」實施以來,全市廣大婦女群眾積極投身脫貧攻堅偉大實踐,她們彰顯巾幗擔當,點亮巾幗風採,奏響巾幗樂章,在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中貢獻了智慧和力量。值此全面完成「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目標關鍵階段,我們開設「脫貧攻堅 巾幗擔當」專欄,隆重推出全市脫貧攻堅工作中湧現出的巾幗脫貧先進模範,講好巾幗脫貧故事,傳遞巾幗脫貧黃山好聲音,奮力答好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卷」。
  • 群山裡的呼喚——魯黔攜手脫貧攻堅紀事
    然而山海相連,扶貧同心,沿海6省(市)7個城市的對口幫扶為貴州脫貧攻堅、同步小康注入了強大動力,其中,山東青島與貴州安順結對共建已有24年,兩地建立了深厚的情誼。8月25日-29日,在由貴州省委宣傳部、山東省委宣傳部等共同主辦的「山海同行·決勝今朝」東西部扶貧協作「6+1」省級媒體主題採訪活動中,本報記者走遍安順所轄8個縣區,記錄魯黔攜手脫貧攻堅的戰果,以及兩地百姓心連心的深情呼喚。
  • 【脫貧攻堅 •她行動•一線手記】且以他鄉是故鄉,駐村幫扶更...
    【脫貧攻堅 •她行動•一線手記】且以他鄉是故鄉,駐村幫扶更駐心 2020-11-02 16: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重慶貴華建設有限公司:勇擔企業責任 助力脫貧攻堅
    重慶貴華建設有限公司是一家擁有建築工程施工總承包、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裝飾裝修三個一級資質的民營企業。近年來,重慶貴華建設有限公司在脫貧攻堅戰場上踐行初心與使命,詮釋了一個民營企業的責任與擔當。董事長李孝貴於2019年獲得「重慶五一勞動獎章」及重慶市委宣傳部、重慶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頒發的「重慶好人」證書。2020年3月,公司向墊江縣紅十字會捐贈60萬元支持新冠疫情防控。黨建引領助力決勝脫貧攻堅近年來,重慶貴華建設有限公司響應中央號召,積極開展精準扶貧工作。
  • 2020年重慶公考面試真題:領導讓你調研脫貧攻堅數據造假的問題!
    特別提示:本專欄共計重慶公務員面試真題精講100例!助你成公!2020年重慶公務員(村官專線)面試真題第四題:你是縣扶貧辦的工作人員,領導安排你調研全縣脫貧攻堅數據造假的問題;你將怎麼做?脫貧攻堅,是國家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重大舉措!
  • 脫貧攻堅路上的「筒靴書記」:追憶高石村扶貧第一書記夏強
    平時偶有聽他說胸悶,大家建議他到主城大醫院作詳細檢查,妻子也讓他請假,夏強卻說:「莫添亂,現在正是脫貧攻堅總攻決戰打大仗的時候,不能拖後腿,等脫貧攻堅結束了再去。」入院當天下午,陪同的家人們都不放心,建議夏強轉到重慶檢查治療,但放不下工作的他仍然堅持說:「我沒有感覺很難受,星期一還要上班,去重慶太耽誤時間了。」
  • 推動脫貧攻堅提質增效
    2019年4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主持召開「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座談會」時指出:「脫貧攻堅戰進入決勝的關鍵階段,務必一鼓作氣、頑強作戰,不獲全勝決不收兵。」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局出發,把扶貧開發工作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
  • ...展現脫貧攻堅大變化 重慶本土電影《橙妹兒的時代》11月全國公映
    今(26)日,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重慶市重點影片《橙妹兒的時代》首映式在渝中區人和街保利國際影城1號廳舉行。  脫貧攻堅是全社會的責任  為了歡迎江文玲回家,她的父母還要向鄰居借肉做一頓好飯菜;妞妞和奶奶共吃一桶方便麵,還要省下一半佐料包……《橙妹兒的時代》一開始,便向觀眾揭開了這個鄉村貧困的一面。但在影片結尾,所有人都在臍橙林裡採摘橙子,臉上洋溢著笑容。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強「四力」、轉作風、講好伊犁脫貧攻堅故事
    這些優秀作品,記錄著各族幹部群眾和江蘇援疆助力脫貧攻堅壯舉,講述著伊犁脫貧攻堅的動人故事,傳播著伊犁脫貧攻堅聲音,展現了伊犁脫貧攻堅成效,鮮活生動,感人至深,將激勵全州廣大幹部群眾在與全國、全疆同步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道路上奮力前進。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丨大山深處國旗飄 脫貧群眾頌黨恩
    編者按今年是脫貧攻堅最後一年,本來就有許多硬仗要打,又遭遇疫情影響,使這項工作平添難度。一手抓防控,一手抓脫貧,考驗著我們各級幹部的擔當精神和治理能力。營口新聞傳媒中心開設「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專欄,向您講述廣大幹部群眾奮戰脫貧攻堅一線,不鬆勁、不懈怠,確保啃下最後的「硬骨頭」,用實際行動書寫責任擔當,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智慧和力量的營口故事。什字街鎮於家屯村的已脫貧農戶家中懸掛著鮮豔的五星紅旗。
  • 湖南脫貧攻堅文藝創作啟示錄——這篇雄文值得研讀!
    這一年,在脫貧攻堅的人民園地,理論、新聞、文藝、出版、電影等共同發力、協同創新,播撒下一顆顆記錄時代、謳歌人民的種子,讓一朵朵藝術之花競相爭妍、璀璨綻放,讓一個個創新之果掛滿枝頭、香飄四方。《大地頌歌》劇照。
  • 充分發揮林業專業特長 重慶林規院這樣助力脫貧攻堅
    為重慶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一己之力。  近兩年,林規院協調奉節縣林業局落實重慶市深度貧困鄉鎮之一的奉節縣平安鄉200個生態護林員崗位,完成22.9萬畝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實施4萬畝森林撫育林業扶貧任務,既保護了生態,又增加了貧困人員收入。
  • 聚焦脫貧攻堅取得顯著成效 看彭水如何巧破「窮局」
    鳳凰網重慶綜合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也是攻堅克難的拼搏之年。在2020年接近尾聲之際,回顧彭水縣脫貧攻堅工作新舉措,看彭水如何巧破「窮局」。截至到今年10月,彭水縣115個貧困村全部銷號,2.8萬多戶貧困戶和11多萬名貧困人口脫貧。中央和重慶市委高度關注彭水縣脫貧攻堅工作彭水位於武陵山連片特困地區,是重慶唯一以苗族為主和全國苗族人口聚居最多的少數民族自治縣,是典型的民族貧困地區。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丁家街道黌學村田傳秀的脫貧故事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丁家街道黌學村田傳秀的脫貧故事 2020-07-24 17:3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