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裡的呼喚——魯黔攜手脫貧攻堅紀事

2020-11-19 山東新聞網

  魯網8月31日訊 山!山!山!「八分山一分水一分田」,連綿的群山孕育了貴州的美景,卻也嚴重限制其對外經濟的聯繫。然而山海相連,扶貧同心,沿海6省(市)7個城市的對口幫扶為貴州脫貧攻堅、同步小康注入了強大動力,其中,山東青島與貴州安順結對共建已有24年,兩地建立了深厚的情誼。8月25日-29日,在由貴州省委宣傳部、山東省委宣傳部等共同主辦的「山海同行·決勝今朝」東西部扶貧協作「6+1」省級媒體主題採訪活動中,本報記者走遍安順所轄8個縣區,記錄魯黔攜手脫貧攻堅的戰果,以及兩地百姓心連心的深情呼喚。

水母河流域現代高效農業產業示範園區韭黃飄香

  黔貨出山

  特色農業種出好日子

  「利用青島對口幫扶資金,我們修建了這條2.4公裡的產業大道。村裡的車傍晚6點出發,第二天早上新鮮蔬菜就能送到廣東的市場上。這條大道打通了產業發展的最後一公裡路,不僅是致富路,也是我們和青島的連心路。」在機耕道縱橫相連的平壩高標準蔬菜示範基地,順著平壩區天龍鎮高田村黨總支書記朱高學所指的方向,萬畝田間那條一直延展向天邊的路,在陽光下泛起金色的光芒。

  不僅是資金,青島還指派了技術人員,對農民進行技術培訓。曾經貧窮閉塞的高田村,如今已成為面向珠三角、港臺地區等發展訂單農業的蔬菜產業基地。「青島的幫扶帶來了先進經驗和思想觀念的轉變,讓我們知道勁該往哪使。」朱高學說。

  崇山峻岭之間的紫雲縣白石巖鄉幸福壩區上,綠瑩瑩的地瓜秧集中連片。正值收穫時節,幾十位村民趕著水牛在田間勞作,收穫本地特產的紫雲紅芯薯。橫截面呈梅花狀的紫雲紅芯薯「形同雞蛋黃,食有板粟香」,產品供不應求,每天都有電商來要貨。「紅芯紅薯產業項目覆蓋全鄉農戶2968戶,其中貧困戶1325戶。我們獲得青島對口幫扶資金1240萬元,資金的注入加速了產業的發展,項目可增加貧困戶年人均純收入5000元以上。」白石巖鄉人大主席吳崇雨說。

  綠色的韭菜蓋上塑料桶15天後變成金黃色的韭黃,一斤市場價能賣到七八塊。在水母河流域現代高效農業產業示範園區,到處都能聞到韭菜飄香。據普定縣副縣長楊大盛介紹,在青島扶貧資金的幫助下,這裡主要以發展韭黃產業為主,覆蓋10個行政村。今年青島繼續投入幫扶資金2100萬元,並加大了對貧困戶種植韭黃的農業技術培訓。「在普定,十萬畝韭黃正鋪就村民金色致富路。」

  產業扶貧

  大山深處的山鄉巨變

  貴州的辣,辣得直接,辣得真誠。今年43歲的關嶺自治縣縣委常委、副縣長欒紹斌,是青島市第五批赴安順市掛職幹部,在安順的一年多時間,他已習慣這種辣,並融入這種辣勁謀劃發展產業,帶動百姓致富。在關嶺將生態畜牧業作為當地特色優勢產業後,欒紹斌主動和山東新希望六和對接,今年2月28日,關嶺新牧標準化生豬養殖項目在安順籤約,青島市投入1800萬元幫扶資金助推項目早日投產。

  然而受地理環境等因素影響,前期選址工作推進困難。為了讓項目儘快落地,欒紹斌陪同項目方走進大山深處,連著考察了20多個地塊,每一個地塊走進去就得兩三個小時,日行兩萬步以上。「貴州是喀斯特地貌,山連著山,隔著一座山根本看不到裡面的情況,必須深入進去、往深裡看,才能看到真實面貌。」

  跟隨欒紹斌的腳步,沿永寧鎮康寨村新修好的小路盤山而上,轉進7座大山的懷抱裡,用於立體式樓房養豬的五層建築才赫然出現在眼前。在這處平均海拔1600米的山間,挖掘機、商砼車正熱火朝天地穿梭。「我們爭取9月底就投產,規劃年出欄生豬15萬頭,實現年產值7億元。」

  熊貓精釀是安順市西秀區的現代化新型綜合釀酒工廠項目。「當時我們投資熊貓精釀時,條件就是需要來貴州建廠。該項目在扶貧方面將至少提供100個就業崗位。」安順市青安產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崔偉龍說。公開資料顯示,安順青安產業投資公司由青島華通國有資本運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控股,而後者正是青島市政府直屬投資類企業。「精釀啤酒不同於普通啤酒,會進行一些風味的添加,而當地的蜂蜜、生薑汁、金刺梨都是不錯的風味原材料。」

  南橘北枳

  精準扶貧也是發展契機

  換個眼光,扶貧也是增長點,而民營企業參與精準扶貧也是自身發展的重要機遇。

  2018年11月,在青島市城陽區掛職幹部引薦下,青島鑫源環保集團有限公司與關嶺自治縣人民政府籤訂招商引資合同,並成立安順尚源水科技有限公司,投資關嶺自治縣智能水處理系統製造項目。「2016年公司逐漸在雲貴川地區開展業務,在這一發展過程中,建設子公司成為重要階段。」安順尚源水科技有限公司技術副總劉強強說,在西南地區成立製造、銷售子公司,可以降低售後和運營成本,也可以給客戶創造更多好的產品。「建成達產後我們廠區將輻射西南市場,年銷售額2億,上繳稅收800萬元,可安排就業人員150人,還能幫助建檔立卡的貧困戶解決生活問題。」

  「咱們是老鄉,我是臨沂沂水的!」在安順市普定縣大興村的肉兔養殖場,操著山東口音的魯黔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孔祥波笑著打開了話匣子。「我從1998年就開始養兔子,到現在已經20多年了。咱們山東市場很飽和,競爭非常激烈,我就想到別的地方試試,但去了很多地方都不合適。2017年7月,我來到貴州,發現這裡兔子利潤高,夏天也不熱,廠棚只要吹風扇,就很涼快,適合兔子養殖。」

  抓住四川、重慶、廣西、廣東等地市場需求量大、夏天由於氣溫高肉兔市場空當的機遇,2018年4月,孔祥波把養兔的大本營從山東「落戶」普定縣,成立的公司叫「魯黔」,而普定縣的肉兔產業也已發展成貴州存欄種兔最多和出欄商品兔最多的縣,成為貴州肉兔養殖產業示範基地。

  生活有盼

  家門口就業告別漂泊

  烈日高照,陣陣熱浪從地面向上湧,村民們戴著草帽在山巒間勞作,仔細打理正在坐果的火龍果樹。這裡是鎮寧自治縣良田鎮最南端的壩草村,典型的亞熱帶低熱河谷自然氣候區,適宜火龍果等熱帶水果的生長。

  「摘花、疏果、剪枝,一個枝上不能超過3個果,否則果子長不大,枝幹離地面距離也有要求。」今年34歲的壩草村村民王來對火龍果種植的技術要點已熟稔於心。再過15天,紅彤彤的紅心火龍果又將成熟,它們將從貴州鎮寧沿著高速公路走出大山,走到百姓的餐桌上。

  2016年,父親因病去世後,王來的家庭也因病返貧,此後他一直在外開貨車營生。「外面賺得多,花得也多。家裡有事,親戚有事,都幫不上忙。」兩年前,鎮寧自治縣良田鎮因地制宜發展起火龍果種植,王來決定回鄉。如今,他騎車從家裡到基地只要5分鐘,月收入在三四千元,解決了賺錢和養家兩難的困局。

  和王來一樣,今年29歲的寧西街道和睦村村民韋雪剛,是該村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之前在上海跑物流的他,受疫情影響,春節後就在家待業。通過村幹部主動上門宣傳招工,他在馨思雅婦幼用品有限公司口罩加工車間幹起了機械工人,每個月收入3700元左右,而該車間也是膠州—鎮寧聯合共建扶貧車間。「離家近,照顧父母更方便,父母生病也能及時帶他們看病。每天回家還有熱飯等著我,不像一個人在外漂泊,很孤獨。」

  「我就是這個村裡的人,能在家門口工作,心裡覺得很踏實,日子過得也有盼頭。」韋雪剛說,村子早已不是他小時候6點起床、要半個小時翻山去隔壁村讀書的模樣。「我們都很感謝山東的幫扶,希望山東的朋友能多來貴州走走,看看我們貴州的山水,聽我們說說家鄉的變化。」(據山東商報)

相關焦點

  • 《山裡的呼喚》——來賓市「脫貧攻堅」主題原創歌曲大賽優秀歌曲...
    《山裡的呼喚》——來賓市「脫貧攻堅」主題原創歌曲大賽優秀歌曲展播(5) 2020-11-18 18: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一路向黔脫貧攻堅主題賽道獲追捧,「全民加速奔小康」獲吉尼斯世界...
    錢彤在致辭中表示,中國的脫貧攻堅是造福幾億人的大事業,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蹟。貴州地處中國西南,如今減貧事業取得巨大成就,此次新華社全媒編輯中心與 QQ 飛車 " 一路向黔 " 賽道的合作,既是貴州近年來減貧成就的一個縮影,也是新華社作為國家通訊社向全媒體方向發展的重要嘗試。
  • 「三業聯動」打贏脫貧攻堅「翻身仗」
    新華社發【脫貧攻堅·東西部扶貧協作】 「找準杭黔協作最大公約數、畫出所需所能最大同心圓。」相隔1500餘公裡的浙江省杭州市與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結下「千裡之緣」。「真情實意、真金白銀、真抓實幹!」
  • 脫貧攻堅!明星「下鄉」演繹土味村幹部直面矛盾
    2020年「脫貧攻堅決勝之年」,近期螢屏農村劇不僅扎堆出現,還有不少明星陣容劇集待播。花繁葉茂》《溫暖的味道》  2020年「脫貧攻堅決勝之年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楠  農村劇扎堆上,明星演員告別精英人設  3月10日下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召開網絡視頻會議,推進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的創作和播出調度工作。隨後,國家廣電總局公布了22部脫貧攻堅題材重點劇目名單。
  • 脫貧攻堅,文學在記錄在鼓勁
    這些出自寫作者的聲音裡,飽含著關切、求證與專注的熱情。這種熱情感染著我們,也必將感染這本書的關注對象——駐村第一書記們。  不過,魯順民在本書的「引子」裡講了句實在話:「鞏固脫貧成果,在某種程度上講,要比脫貧攻堅本身來得更加艱難,更加嚴峻。」我的理解是:當脫貧攻堅勝利在望之時,我們也將迎來新問題和新考驗。當然,還有新的希望。
  • 【懷化市】脫貧攻堅生動畫卷丨沸騰的群山
    在這場脫貧攻堅的偉大決戰中,懷化又以嶄新姿態和頑強拼搏,寫下非同尋常的奮進史詩。  一陣風吹過,山山嶺嶺波浪奔湧,那陣陣聲響仿佛決勝的號角久久迴蕩在五溪大地。  「悠悠萬事,脫貧為大」  「一湖三山四水」著稱的湖南,武陵、雪峰、羅霄三大山脈縱橫。懷化一腳跨「兩山」,武陵、雪峰在此相遇。
  • 【美麗鄉村 詩畫中國⑨】詩詠貴州貴陽脫貧攻堅走向全面小康
    扶貧攻堅結碩果  陳全德  農藝傳幫帶,荒坡變果園。  勤勞同致富,夢裡也心甜。  三農困境尋良策,廿歲攻堅索富因。  喜待年終觀盛景,甘霖普惠脫貧人。  花池真不賴,十裡荷花香。  連山有畫棟,依水築雲牆。  外省客恆念,黔人論何遑!  況通百草谷,泥徑轉周行。  萋萋黨參茂,莫莫天麻良。
  • 安徽臺臺長聶慶義:「高八度」吹響脫貧攻堅衝鋒號
    硬仗當前,安徽廣播電視臺作為黨和政府的喉舌,堅定履行主流媒體職責使命,「高八度」吹響脫貧攻堅的衝鋒號。今年以來,全臺脫貧攻堅宣傳報導達5600餘條。、成長與喜悅;計劃推出《小崗紀事2》,以近年來「農家院落」的發展變遷為主線,從村莊變革、外出返鄉、產業升級、和諧鄉村等方面,反映脫貧攻堅給貧困群眾帶來的翻天覆地變化。
  • 脫貧攻堅話劇《出山!》上演
    本報訊 12月18日,大型脫貧攻堅話劇《出山!》在貴州飯店國際會議中心劇場上演,講述減貧奇蹟的貴州故事深深打動觀眾。  《出山!》由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貴州文化演藝集團打造、貴州省話劇團創排演出。該劇故事發生在貴州彝族深山中的盤山村,村落山高地遠,貧窮困擾百姓,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
  • 張掖市助力脫貧攻堅慈善募捐倡議書
    全市廣大幹部群眾、社會各界愛心單位和愛心人士:2020年是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實現「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是我們黨和政府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傾心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各級慈善組織的社會責任和時代擔當。決戰脫貧攻堅,愛心點燃希望。雖然張掖市脫貧攻堅取得了歷史性成就,但是持續鞏固提高脫貧攻堅成果的使命任務還很艱巨,同時,也還有一些困難殘疾人、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及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等社會弱勢群體,急需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和持續幫扶。
  • 阡陌縱橫潤黔中
    11月17日至18日,由水利部宣教中心組織的「決勝脫貧攻堅·見證貴州水利」水利扶貧採訪活動走進安順市西秀區、平壩區,開展以滇桂黔石漠化片區水利扶貧攻堅為主題的採訪活動。
  • 以招商促脫貧 以產業促發展——貴州省投資促進局助脫貧攻堅主戰場...
    貴州作為中國脫貧攻堅主戰場,2020年11月23日,隨著貴州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貴州最後9個貧困縣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貴州省66個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貴州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
  • 白城市公安局脫貧攻堅工作綜述——攜手「藏藍管家...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一系列關於脫貧攻堅的重要戰略思想,神州大地吹響了消除窮困的雄渾號角。按照吉林省委、省政府勾畫的宏偉脫貧藍圖和精準路徑,白城市公安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集全警之智、舉全警之能,擼起袖子、精準發力,帶領包保扶貧村一路高歌猛進,成功地衝出了「窮困窪地」。
  • 張家川縣「脫貧攻堅宣傳周」活動啟動
    當日,張家川縣「脫貧攻堅宣傳周」發布活動暨脫貧攻堅主題成就展在蘭州舉行。此次活動旨在全面展示張家川縣脫貧攻堅的實踐經驗,共同講述張家川縣脫貧攻堅的奮鬥故事,見證張家川縣脫貧攻堅的輝煌成就。&nbsp&nbsp&nbsp&nbsp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位於天水市東北部,地形以山地為主,自然條件差,歷史欠帳多,是國家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省定深度貧困縣。
  • 黔張常鐵路給湖南帶來什麼
    1 武陵山片區加速脫貧攻堅  全長336.3公裡的黔張常鐵路,西起重慶黔江區,向東經湖北恩施州、湖南湘西州、張家界市,終至常德市,是一條完全穿行於武陵山片區的典型「邊區高鐵」。  「早在15年前,我們就在謀劃推進武陵山片區交通互聯互通。」
  • 黔籍高音歌唱家馬關輝脫貧攻堅歌曲集分享會舉行
    「公路修到小村莊,易地搬遷展希望,吃穿不愁有住房,產業興旺人健康……」12月12日,由貴州省音樂家協會、貴州師範學院、天下貴州人俱樂部主辦的男高音歌唱家馬關輝脫貧攻堅歌曲集《你的愛》分享會在葉辛好花紅書院舉行。
  • 2019「貴州脫貧攻堅群英譜」400人名單公布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在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上,全省共產黨人守初心、擔使命,讓貴州大地英雄輩出。2019年12月31日,2019「貴州脫貧攻堅群英譜」發布儀式在貴陽舉行,集中發布400名2019「貴州脫貧攻堅群英譜」先進事跡,號召全社會向他們學習,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孫志剛,省委副書記、省長諶貽琴作出批示,省領導慕德貴、劉遠坤、郭瑞民、左定超出席發布儀式,慕德貴在會上宣讀2019「貴州脫貧攻堅群英譜」總發布詞,郭瑞民宣讀批示。
  • 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以個體命運折射時代變遷
    光明日報記者 牛夢笛 光明日報通訊員 遊歡  近日,國家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召開網絡視頻會議,調度部署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創作播出工作。據悉,已經成片的《愛在青山綠水間》《好雨知時節》《我的金山銀山》等9部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將陸續與觀眾見面。正在央視熱播的《一個都不能少》,反映了新時代農村決戰脫貧攻堅取得的顯著成效。
  • 幽蘭國賢旗袍攜手「紫丁香之愛」關愛貧困學生助力脫貧攻堅活動
    託縣團委攜手「紫丁香之愛」&幽蘭國賢旗袍開展關愛貧困學生 助力脫貧攻堅主題活動愛心傳遞12月10日下午,由託縣團委聯合「紫丁香之愛」公益組織舉辦的呼和浩特市「紫丁香之愛」關愛貧困學生助力脫貧攻堅主題活動在託克託縣美麗鄉村電商服務平臺舉行。
  • 【脫貧攻堅(重慶篇)】「媽媽!」兒子的這一聲呼喚 她盼了兩年
    單獨訓練熊熊和航航一家只是綦江區創新開展精準康復,助力殘疾家庭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並實施五年救助計劃,進行分類救助,並對接受康復訓練殘疾兒童給予生活和交通補貼;開展送康復進學校和家庭服務;普及殘疾人輔具適配,促進脫貧攻堅。值得一提的是,綦江區還創新採取「半天康復+半天教育」的方式,在康復中心開設幼兒園,填補了在院康復殘疾兒童學前教育的空白。據悉,目前綦江區現有2個班27名殘疾兒童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