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進階)孔雀魚魚鰭變異——生化之冠尾

2021-02-15 魚亂情迷孔雀魚

冠尾基因是由日本在先發現並定型的,也是由日本玩家命名為MERAH的,中文音譯為「美拉」。由於這種鰭型突變基因的表現與泰國鬥魚中的一種冠尾鬥魚{英文名Crown Tail,冠尾、針尾、獅王的意思表現類似,所以臺、港和內地業界也把有這種基因表現型的孔雀魚,稱之為「冠尾孔雀魚」,這也算是俗稱了。

冠尾的基因特徵表現,最明顯的特徵就是鰭條間的膜退化得沒有了。比喻一下,就象陸地動物從海洋爬到陸地上後,爪趾之間的蹼都退化乾淨一樣。不過陸地動物是在生存環境的改變下,自然進化完成這種情況的,而冠尾則是在基因突變發生以後,被專業玩家有意識的保留下來,並通過一代代的人工定向培育,終於把冠尾基因提純到現在這樣的表現程度。

在介紹冠尾的英文專業資料上,這種現象被他們稱為「融鰭」。  冠尾的基因遺傳方式,按照相關專業資料介紹,是體染色體顯性遺傳。

冠尾品系的基本特徵就是要求背鰭和尾鰭的鰭條必須根根分離,一直要分離到脊背和尾柄的基部,分離的鰭條越多、越細、越長,就越好!這就是現階段對冠尾基因表現的要求,也是比賽評委們對這個品系的評審要點。

但是這一品系魚開始發展起來之前卻不是這樣的。看下圖

這些圖片,我們可以說只是背鰭和尾鰭中間分離,還看不出明顯的冠尾特徵.恐怕我們自己養的魚中,可能也出現過這樣表現的個體。但這,就是冠尾基因原始的開始!事實上,這個基因的確是自交嚴重或退化或變異過程中出現的特殊個體。

我記得我第1次見到是在一大池孔雀魚中大概上萬尾,發現過1條,記得分叉分的還挺多,背鰭也有分叉,那時候我是和一些退化到短尾的魚方一塊的,當是退化玩來的,但是當時不知道其價值,所以就沒當回事,後來也沒繁殖出更多的。

冠尾和其他變異魚鰭的品種一樣,由於公魚的生殖器本身是魚臀鰭的變異,所以再再變異後也會出現生育功能障礙。冠尾就是表現成公魚臀鰭的分叉,導致不能正常交配受孕。所以我們在挑選冠尾魚的過程中還是要仔細的,儘量多挑選幾條公魚來繁育。

冠尾這個品系對水質的要求略高一些,如果魚缸空間擁擠或水質不良的話,很容易導致身體不適,從而感染水黴等併發症的。而且冠尾的抗藥性不好,即使黃粉下的略微過量,也承受不了的,這一點與其他大多數品系是比不過的。所以養殖冠尾,需要空間適宜、水質常新的。

冠尾品系特徵,並不是小魚一出生就表現出來了。出生的幼魚與其他品系幼魚表現一樣,在大約一周齡以後,才會明顯看出冠尾基因表現。冠尾在從出生到3個月前,有類似高帆的特性,就是不能和其它品系混缸飼養的。如果混養的話,很容易出問題的。這些都是需要特別注意的。

現在的衍生品種越來越多~相信越來越有特點的品種會得到廣大魚友的喜愛~每一個新的基因就像一個初生的小孩~到底成長成什麼樣的人~我覺得和後天的養成也是有很大的關係的~我也希望冠尾背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畢竟新的東西來之不易。潘多拉的盒子打開了~到底是魔鬼還是天使~拭目以待吧~

相關焦點

  • 品鑑 | 這種金魚,孔雀尾,六鱗,是日本金魚的四大天王之一!
    一、品種簡介:地金金魚起源於普通的「和金」金魚,它具有四片如孔雀開屏般的X狀尾鰭,也叫做孔雀尾或者蝴蝶尾(Butterfly tail),這是它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作過色的地金又叫做「六鱗」,腮紅和六個魚鰭的紅色是它最大的特點。
  • 日識一魚|熊貓魚
    熊貓月光(又叫熊貓劍)為花鱂科的觀賞魚,是卵胎生的。懷孕後腹部會變得很大,一個月左右就能生出小魚。卵生,卵在母魚體內發育,發育完成後再排出體外,所以看起來像是直接生小魚。水溫對魚的生長發育很關鍵, 孔雀魚的溫度應該在25左右,小魚一般都是喜歡 老水,只要不是太渾濁不要換的太勤,每天投餵2~3次,每次以20分鐘內吃完為佳。注意要及時清理糞便和殘料,以免夏天氣溫高水質變壞。
  • 養魚基礎知識儲備:觀賞魚魚鰭爛了怎麼辦?病因和應對方法分享
    魚一定要有鰭。就像坐在船裡漂泊在湖中的手握著的那個控制方向的槳一樣。如果一條魚失去了它的鰭,它也將失去生命。相對來說鰭還是很脆弱的,是觀賞性魚類身體最薄的部位。鰭魚也會生病,而且生來就是一種病,治療不好。臭尾巴、臭魚翅,是金魚等其它細鰭觀賞魚最容易遇到的問題。
  • 七種武器之《孔雀翎》:天下第一高手,為何還是敵不過孔雀翎?
    《長生劍》的故事就是孔雀翎引出來的,《天涯明月刀》的故事也是《孔雀翎》的續集,故事是跟著《孔雀翎》走的。孔雀翎是古龍筆下僅次於小李飛刀的無敵存在,天下暗器三百六十餘種,最可怕最恐怖威力最強的就是孔雀翎。孔雀山莊憑藉孔雀翎,在江湖屹立四百餘年而不倒。孔雀翎跟小李飛刀一樣,看似很普通,構造很簡單,但打造極難。
  • 觀賞魚爛尾、魚鰭撕裂,三五天就會好轉,為什麼我們的總是不好?
    在正常情況下,最多有一周或者半個月的時間,它們都可以自行恢復,像是一些熱帶魚或者小魚苗,快的話也就是三五天的時間,魚鰭就可以徹底恢復或者顯著好轉,金魚、錦鯉可能會慢點,這個也與水溫有關。那麼,人家的觀賞魚它就是魚,我們的觀賞魚它就不是魚了?
  • 日識一魚|紅尾黑鯊
    紅尾黑鯊又名黑鰲魚、紅尾魚、火尾魚。來自泰國的紅尾黑鰲在熱帶魚中算是中型偏大的品種,它體長可達 14 釐米,身體呈紡錘形,尾鰭叉形,全身為黑墨色,尾鰭呈金紅色。紅與黑置於一體,色彩分明,別具一格。紅尾黑鯊的另一標誌是背鰭特別寬大,嘴上有二根鬍鬚。體延長而側扁。腹部輪廓較為平坦。口前位,吻端具短鬚。背鰭高且呈三角形,位於魚體之中後方,整體看來類似鯊魚之體型。體色一致為黑色,雄魚體色較深。各鰭均呈深黑色,唯尾鰭為鮮橘紅色,胸鰭則淡色,或微橘黃色。最大體長可達12公分。體高似梭形,長5~6釐米。
  • 常見觀賞魚品種介紹
    觀賞魚是指有觀賞價值的魚,當今市面觀賞魚種類很多,本相養魚二十餘年,多少見過一些品種,今天就和大家簡單聊一聊。本人一向把觀賞魚分為兩大類,一種是冷水魚,一種是熱帶魚。今天我就本人的一點經驗,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各類觀賞魚。
  • 新遊《生化戰場》變異者大揭秘「噬魂者」
    騰訊(更多廠商)新遊《生化戰場》將在1月下旬進行首次封測,上期為大家揭秘變異主角獵食者之後,受到玩家極大關注,本期將帶來變異者揭秘二集「噬魂者」 RF9集團早在暗中進行了人體武器項目、超能力項目、生化項目等多個秘密項目。其中,最神秘的變異者病毒項目已經接近尾聲。在與RF9軍隊的交戰中由於事故出現爆炸,秘密研究所內部的變異者病毒大量外洩,被變異者病毒感染的生命體全部異變。於是,一場前所未有的人類與變異者的大戰即將打響……噬魂者隨著這場爆炸橫空出世,給人類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
  • 草缸最適合養的10種小型觀賞魚,國產觀賞魚上榜,你認識嗎?
    體長在2釐米左右的小型觀賞魚,食量和耗氧量都比較小綜上所述,接下來為大家介紹幾種適合在草缸飼養的觀賞魚寶蓮燈魚魚體呈紡錘形,較紅綠燈稍寬。體側扁,頭和尾柄較寬,吻圓鈍。口、眼稍大。三角燈魚體小巧玲瓏呈較扁的亞紡錘形,體表基色金黃,背部朱紅,軀幹前部為銀色。身體黑色區域為正三角形,遊動時反射明豔的藍色。眼大,虹膜發紅色光澤。叉狀尾鰭,胸鰭、腹鰭邊緣透明。其中變異品種:紫豔三角燈,體表為華麗迷幻的靛青色,只在眼、頭、背鰭、腹鰭、臀鰭、尾鰭有橘黃色點綴,胸腹部位靛青色最濃。
  • 追問新冠病毒變異
    形象地說,就是新冠病毒的手(S蛋白)的其中一個手指頭(RBD)能打開細胞的指紋鎖(ACE2),而現在這個手指頭(RBD)發生了變異,打開細胞的指紋鎖(ACE2)更容易了。在某種意義上,新冠病毒的變異在「意料之中」。例如在疫情早期,全球最主要的新冠病毒毒株被稱為D株。
  • 孔雀明王
    在當代,孔雀明王的信仰文化,與重視醫療、環保等議題息息相關。 孔雀明王一頭四臂,為菩薩形,駕孔雀,故曰孔雀明王(明王非忿怒尊),具名佛母大金曜孔雀明王密教本尊之一。依大孔雀明王畫像壇場儀軌所載,孔雀明王呈一面四臂之相,手持蓮花、俱緣果、吉祥果、孔雀尾,跨乘金色孔雀王。所持四物中,蓮花表敬愛,俱緣果表調伏,吉祥果表增益,孔雀尾表息災。
  • 《全城戒備》全球首部華語變異人動作電影,郭富城大戰變異人
    《全城戒備》突破了傳統動作片的禁錮,首度將華語片從未涉及過的生化危機、變異人、城市災難和中國功夫相融合,講述了2015年在一個末日之城,發生的正邪變異人對抗和動人的末日之戀故事。在飛刀高手張大初(鄒兆龍 飾)的帶領下,他們一行五人殺害尋寶者,一心想成為飛刀行家的小人物桑尼(郭富城 飾)尾隨前來,親眼目睹大初一眾行兇全過程。他被迫隨眾人下洞,卻無意開啟日軍留下的生化武器。經過一番難以想像的艱苦磨難,桑尼僥倖逃生,卻變成奇怪的模樣。
  • 小說推薦之尾魚大大的經典篇
    尾魚大大的這本書,對人物的描寫十分深刻,季棠棠的人設真的是招人喜歡,細細去讀,你會心疼,是什麼讓一個女孩子變得堅強,是什麼讓她在困境中一步步走了下來。最難能可貴的是全書並不是只以愛情為主線,其中的懸疑,靈異都是吸引人的關鍵。尾魚大大的文筆真的是沒的說,喜歡懸疑靈異的小夥伴一定要去看一看,相信我不會失望。
  • 研究顯示:魚鰭觸覺敏感性堪比人類指尖
    參考消息網11月15日報導 英媒稱,很多魚類的魚鰭除了用於遊泳,還可用於感知壓力或辨別質地——事實上,某些魚類的魚鰭對觸碰的敏感程度堪比人類和其他靈長動物的指尖。報導稱,哈迪及其同事梅利娜·黑爾分析了圓頭蝦虎魚辨別不同質感的能力。圓頭蝦虎魚是一種身體柔軟的底棲生物。據報導,研究人員從密西根湖收集了一些圓頭蝦虎魚。他們在把這些魚放入水箱後發現,這些魚會在不同的表面展開魚鰭,比如預先置於水箱底部的一塊板子或者塑料。這表明魚鰭有某種程度的觸覺敏感性。
  • 其實嘎牙魚最美味吃法是煮湯,嘎牙魚燉豆腐太美味了
    鄉下的小河裡有種身體光滑,肚皮顏色金黃的魚,魚鰭骨刺堅硬扎手,嘴唇長有細倒刺,很多人見到這魚都很是害怕,但這魚味道卻極其鮮美。這魚在咱這裡叫嘎牙,學名叫「黃顙魚」。這小東西叫起來聲似「嘎呀」,俗名又叫嘎牙子、黃蠟魚、昂刺魚、黃丁魚、黃臘丁、嘎魚等。
  • 科普:變異新冠病毒是原始病毒的「升級版」嗎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 「新變異毒株傳染力激增」「英國升級疫情防控」……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病毒進化始終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而英國最新報告的新冠病毒變異,更引發公眾擔憂。  那麼,應如何看待新冠病毒變異?英國這次報告的變異病毒是否具有更強的致病性及致命性?疫苗會不會就此失效?
  • 孔雀魚品系詳解--草尾
    筒井在60頁提到在他擔任日本觀賞魚雜誌編輯時(筒井1959年生,推估當時在1985年後),到日人新井氏溫室裡第一次看到與現在相同的Bb藍草尾(Bb藍基因在1980年初自新加坡引進日本),並由筒井命名為藍琉璃尾(藍草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