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隊的夏天》我追了六期,沒想到刺蝟樂隊憋到現在才亮出底牌!

2021-02-15 搖滾客

《樂隊的夏天》已經播到第六期了,參賽的三十一支樂隊,如今只剩下八支,有老牌的面孔,也有年輕的盤尼西林。

而滾君最欣賞的則是被樂迷評為「最走心樂隊」的刺蝟

子健橫七豎八的頭髮,石璐「阿童木」一樣的臂力,一帆職業籃球運動員一樣的身高,讓他們走在哪裡都會引發關注。

在《樂隊的夏天》的三場比賽中,刺蝟每次都以明顯的優勢勝出,無論是改編還是原創都讓人印象深刻。

但有人說刺蝟贏在聰明

在第六期不加合成器,單純依靠音樂本身的感情來打動人心的比賽中,刺蝟聰明地選擇了他們的經典曲目《白日夢藍》。

每一個「曾經年少愛追夢」的人,大概都會被這首歌勾起自己對青春年代的懷念,灑下一片熱淚。

黑撒則傻傻地選擇了一首沒有太多傳唱度的愛情歌《如果這些都可以》,整個編曲也都偏向流行音樂,很難感受到搖滾樂的那種「情感」。

反而是他們在返場時唱的那首成名作《流川楓與蒼井空》讓眾人感動落淚。

連酷拽酷拽的盤尼西林主唱小樂都為之動容,悄悄取出墨鏡遮擋眼淚。

於是,一些樂迷開始討論:如果黑撒選的是《流川楓》這首歌肯定穩贏了。

黑撒真的能打敗刺蝟嗎?

滾君覺得未必。

同樣是和青春有關的歌曲,《流川楓》唱的是愛情的失落,主唱的聲音樸實得像念白,每一個經歷過校園戀愛的人都能從中窺見自己的故事。

而《白日夢藍》唱的則是年輕人走入社會的失落,它不如《流川楓》直白,但它的含蓄委婉做到了「四兩撥千斤」,給聽眾無限的想像空間。

主唱子健篤定地說,這是一場教科書級別的「不插電」演出!

《白日夢藍》這首歌是2009年發行的,至今已有十年。

這是刺蝟傳唱度最高的一首歌,他們早已經將這首歌演練過上百遍。

這次在比賽中選擇這首歌,他們要解決的一個大問題是,他們對這首歌已經麻木了,毫無新鮮感,打動不了自己的東西,如何去打動聽眾?

石璐在比賽前一晚臨時決定邀請一位古典樂器演奏家加入。

搖滾樂器與古典樂器的結合在《樂隊的夏天》已經多次上演,九連真人用了嗩吶,南無樂隊用了大鼓

而這次刺蝟挑選的是一個非常能襯託《白日夢藍》這首歌的情感的樂器——大提琴

在滾君心目中,有兩種樂器自帶憂傷屬性,一個是二胡,另一個就是大提琴。

聽這兩個弦樂樂器演奏,仿佛在聽多年老友講一個如泣如訴的故事。

原版的前奏是輕快明亮的,鼓點帶動著貝斯和吉他,滾滾向前。

改編版本加入大提琴後,旋律變得飽滿而豐富,輕快中攜帶著若隱若現的憂傷。

整個前奏有1分12秒之長,但卻絲毫不會讓人有不耐煩之感。

石璐說,大提琴的聲音就像母親的手,賦予了原曲沒有的溫暖和滄桑。

子健一開口,他的少年嗓一下就把人帶入少年時代,他的那些感慨,就是我們在無數個昨日發出的感慨:

青春是青澀的年代

我明白 明天不會有色彩

社會是傷害的比賽

當我醒來時才明白

當我們體會到社會的殘酷時,當我們嘲笑過去不知天高地厚的夢想時,當我們不再為了感情而是為了物質耿耿於懷時,我們的青春年代就在我們意識不到的時刻,匆匆畫上了句話。

世界已經不復曾經的單純模樣。

石璐在副歌部分的和音別出心裁,頗有幾分京劇的唱腔,給子健平鋪直述的嗓音增添了韻味。

請你不要離開

這裡勝似花開

沒有人能夠掩蓋

夢境中的色彩

歌詞中的「這裡」,大概就是每個人心中最柔軟的地方,那裡藏著年少時五彩斑斕的夢境,不管人事無論變遷,守護那個地方的信念不會被摧毀。

到了變奏的部分,歌曲的旋律完全由大提琴在主導,低沉悠揚的音色,接近人聲,似乎大提琴代替子健在繼續吟唱……

這絕對是《白日夢藍》最好聽的版本!

刺蝟是一支怎樣的樂隊?

吳青峰說,刺蝟就像他們的名字一樣,看似劍拔弩張,其實是柔軟、溫暖的。

這的確是刺蝟的音樂的特點。

不過就舞臺表現來看,刺蝟是一支求生欲很強的樂隊

在《樂隊的夏天》中,他們的每一次出場都精心準備,尤其是編曲部分,就算不是專業的音樂人,也能感受到其中的美。

在他們表演時,彈幕中經常能看到這樣的字眼,一聽這前奏就穩贏了。

刺蝟從第一次出場到現在,表現得都十分自信。

第一次帶著《火車駛向雲外,夢安魂於九霄》出現在舞臺上,這首歌被高曉松評價道,歌詞不是最好的。

石璐不同意,我覺得這首歌的歌詞比他認為更好的那個要好。

子健也補充道,這首歌就不是高曉松的菜,他的傷感在秋風裡,不是在生活裡。

在改編賽中,刺蝟改了張杰的《只要平凡》。

子健多次揶揄張杰的歌,先是表示自己只有在洗澡時聽張杰的歌,然後說自己不愛洗澡。

後來在接受採訪中他也強調,對改編效果很滿意,幾乎沒怎麼聽原版。

在收到黑撒的挑戰邀請時,子健半躺在沙發上,幽幽地冒出一句,你們完了,是不是不想玩兒了?

石璐順便補刀,這不是往槍口上撞嗎?誰要是敢碰我們,就真是摸著刺蝟了。

這樣的自信在綜藝節目中是不討喜的,甚至是危險的,萬一失敗被打臉,場面會很尷尬。

但刺蝟必須要自信,這事關生死存亡。如果他們不能在這場比賽中活下去,他們的樂隊真的會活不下去。

去年,在錄製新專輯《生之響往》之前,剛生完孩子回歸樂隊的石璐對子健說,錄完這張專輯,我就要走了。

堅持了十四年,仍然處於困頓中,靠音樂就能養活自己的日子看起來遙遙無期,子健沒有挽留的理由,只是覺得樂隊玩完了,這輩子除了樂隊,他也幹不成什麼事了。

後來石璐被一帆勸了回來,十多年都過來了,再堅持一下也許就是一輩子了。

在參加《樂隊的夏天》的31支樂隊中,刺蝟可能是成立時間和知名度最不匹配的一支樂隊

他們迫切地需要在這場比賽中證明自己的實力,讓更多人看好刺蝟,讓刺蝟可以活下去。

子健為了能夠趕上節目的排練和演出,又一次辭掉了程式設計師的工作。

做樂隊的人,沒有回頭路可選。

如果你的心裡仍然住著一個年輕人,那你一定會懂刺蝟的歌。

14年,出了八張專輯,裡面的每一首歌都是他們對青春和理想的思考。

《噪音襲擊世界》、《白日夢藍》、《甜蜜與殺害》三張專輯被稱為「青春三部曲」,代表著青春各個階段的感悟。

子健是這樣形容這三張專輯的:

第一張就是,你大四了,該找工作了;

第二張就是,你畢業了,工作了;

第三張就是,你工作了幾年之後,覺得不想活了。 

一開始,大家都是心志高遠的有為青年,有人想成為中國最厲害的鼓手,有人想留下一首傳世名曲,有人想組建像Nirvana那樣偉大的樂隊。

後來,他們都在與生活的鬥爭中老去,被貧瘠的物質剝奪了做夢的權利。

刺蝟也貧瘠,住在騰挪不開的小房子裡,和別人合租飄著尿味的倉庫當排練室,工作日去上班賺錢,空閒時間用來做音樂。

遇上有演出請不到假,就只能辭職。30多歲了,仍然經歷著波折動亂。

他們的故事,賦予了他們的歌厚重的質感,擲地有聲,真實而感人。

《錢是萬能的》中他們替我們困惑:

窮是我必經的精神修煉

但是為何如今卻總想毀滅世界

贏在起跑線後輸在家庭條件

整整一代人的三觀塌陷

古人言,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我們也嘗試用這句話來安慰自己適應困頓的狀態。

但一代人的三觀已經塌陷,我們的堅守無異於螳臂當車,很快就會被攻陷,甚至同流合汙。

《金色年華,無限傷感》中他們替我們感慨:

其實我們只是些憂鬱青年

距離不遠但也從未相見

關於理想的故事已不再有感覺

關於理想的故事已不再有感覺,因為熱血的雞湯不能再治癒這漏洞百出的人生,昨日的那些傳奇,今日再無法重複。

我們有理由懷疑,搖滾樂永遠只能活在地下裡。

我們有理由叛逃,丟棄沉重的負擔擁抱平凡的生活。


但在《生之響往》中他們又給了我們一絲希望:

美好的青松歲月怎能未老先衰

靈魂 被惡魔強暴後丟在大街上

人文關懷

總是在悲痛至極後到來

不幸的人生,各有各的不幸。但幸福可能意味著未老先衰。

一個青年人,不經歷過絕望與心碎是體會不到「人文關懷」的價值。

一個真正的青年人,他不會隨波逐流,他會按照自己的意志過一生。

刺蝟的歌,刺蝟的經歷幾乎就是大多數80後、90後的寫照。

心裡一直有兩個小人在打架,一個是理想,一個是現實。

想為了理想不考慮現實,但好像真的會餓死。

想為了現實徹底斷了理想的念頭,但好像還不如死了。

年輕的靈魂,如此的矛盾不安,如此渴望咂摸出人生的意義。

在這種時刻,刺蝟沒有故作姿態地說,人生毫無意義,也沒有老生常談風景這邊獨好,他們只是打著鼓、唱著歌,用音樂傳達給我們這樣一種精神——現實也許讓人頹喪,但只有經歷過黑暗,才能感受到光明的價值。

你以為愛迪生發明的是黑暗。

但你忘了,發明愛迪生的是黑暗的地下室。

 


本文封圖來自@樂隊的夏天

蟹黃堡 | 策劃

蟹黃堡 | 撰文

小糖人 | 排版

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點擊下方在看吧!

相關焦點

  • 【樂隊的夏天——刺蝟樂隊】
    ,我想非刺蝟莫屬了。我身邊的好些人都在說,他們在看刺蝟的《火車駛向雲外,夢安魂於九霄》時,熱淚盈眶。今天,讓老王先生帶你一起走近刺蝟樂隊,走過他們的青春、他們的成長,走進他們的情緒裡。2019年,《樂隊的夏天》現場,刺蝟樂隊演唱《火車駛向雲外,夢安魂於九霄》,這首出自《生之響往》專輯的歌,充滿青春憂傷情緒的曲調,讓不少觀眾熱淚盈眶。
  • 樂隊的夏天——刺蝟樂隊
    導語:如果說《樂隊的夏天》第三期裡面哪個樂隊的表演最讓人感動,我想非刺蝟莫屬了。我身邊的好些人都在說,他們在看刺蝟的《火車駛向雲外,夢安魂於九霄》時,熱淚盈眶。今天,讓老王先生帶你一起走近刺蝟樂隊,走過他們的青春、他們的成長,走進他們的情緒裡。
  • 《樂隊的夏天 第一季》聽歌:刺蝟樂隊
    2008年我退學去北京追搖滾夢,那年十一北京海澱公園的摩登天空音樂節,是我第一次參加音樂節。我像是一條小魚兒,遊進了音樂的海洋,驚嘆!在那個海洋裡,我第一次看到了刺蝟樂隊,對女鼓手石璐印象深刻,那麼小的身體裡能釋放出那麼大的能量,真得每個人只要想都可以搖滾啊~!但對樂隊印象不深。後來在Live House幾次擦肩,加上馮哥推薦影響,我對他們始終無感,直到《樂隊的夏天》。
  • 樂隊的夏天:新褲子的趙夢與刺蝟的石璐相比,誰才是你女神?
    導語:樂隊的夏天:新褲子的趙夢與刺蝟的石璐相比,誰才是你女神?在這個夏天熱播的一檔音樂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可謂是獲得了大批人的關注,讓大家知道還有很多樂隊在為中國搖滾樂而努力,不是紅磡之後走向沒落而沒有人在為之努力了,而在這檔節目中不僅老牌樂隊的堅持,還有新樂隊的延續,就比如節目中面孔樂隊的三哥歐洋一直堅持玩樂隊到現在,非常難得。
  • 樂隊的夏天:刺蝟樂隊的音樂,具備老樂隊的獨有情緒
    其實樂隊音樂對我來說,他和說唱類似,都是因為需要宣洩情緒,傳播情緒而存在的。樂隊獨有的魅力,就在於他的情緒感,就像1994年12月7日,在香港的舞臺上,有幾個二十多歲的小夥子,他們在中國搖滾樂勢力的舞臺上,盡情宣洩自己的情緒,傳達自己的情緒。這才有了後來的何勇,竇唯等。
  • 《樂隊的夏天》競爭激烈 刺蝟樂隊暫時位列第一
    中新網7月8日電 6日,《樂隊的夏天》繼續播出,首場八強積分賽中,刺蝟樂隊暫列第一。據悉,下周第二場積分賽,更激烈、更精彩的音樂對抗即將上演。節目海報《樂隊的夏天》由全新一代別克昂科拉GX擔任首席特約贊助商。
  • 專訪刺蝟樂隊:搖滾樂隊都在讀什麼書?|閱讀的夏天
    這個夏天,百年難遇的高溫天氣與搖滾樂以最原始的方式交相呼應,每一個晚風沉醉的周六晚上,飽脹的荷爾蒙與汗水眼淚一起迸發,暗夜洶湧裡嘶吼出的,是一代人逝去的青春。刺蝟樂隊2005年1月成立於北京,風格以Alternative rock/pop為主,音樂簡單直接,旋律流暢,氣質憂鬱狂躁,又不乏時尚可愛之感。是北京新晉樂隊中很有活力和看點的樂隊之一。
  • 刺蝟樂隊:仍然帶刺
    在《樂隊的夏天》第二季最初的錄製現場,刺蝟樂隊和專業樂迷坐在一排,在那個沒有livehouse氛圍的錄影棚裡,在開闊的場地和炫耀的燈光背景下,舞臺上的每一個音符都被放大了。石璐:其實2012年D22關門以後,好像獨立音樂的工業化進程突然就到了下一個階段,然後所有的樂隊都進入了一個新的適應期,都感覺沒什麼著落。
  • 我看《樂隊的夏天》
    偶然一天,我發現了《樂隊的夏天》。之前從未耳聞,沒想到一看就一發不可收拾。更沒想到對中國樂隊、搖滾樂一點兒也不了解的女兒也被拉下水,特別喜歡。於是一個60後、一個70後、一個00後,一起擠在電視前,嗨翻在異國夏末的夜晚。
  • 僅憑一首歌就驚豔到我的刺蝟樂隊
    青春是青澀的年代我明白 明天不會有色彩社會是傷害的比賽當我醒來時才明白這首歌叫白日夢藍,是一支搖滾樂隊,刺蝟樂隊在2009年發行的同名專輯主打歌。頭上藍色時光流淌空蕩的世界沮喪請你不要離開這裡勝似花開沒有人能夠掩蓋夢境中的色彩我2007年起,住在五道口,晚上經常去酒吧玩,當時的樂隊都是一些年輕人,刺蝟樂隊是最小的,尤其是石璐,一米五高,子健邋裡邋遢,真是一點都沒注意到他們,2009年,我記得是正月,我們幾個朋友去喝酒,第一次聽見這首白日夢藍,首先是前奏編曲
  • 七月份的尾巴,是「樂隊的夏天」
    火車駛向雲外,夢安魂於九霄刺蝟樂隊 - 樂隊的夏天 第3期歌詞裡「一代人終將老去 不過,我愛的這個夏天,帶著「樂隊的夏天」,終於來啦!>水木年華意外的是:沒想到會來。和一位80後的朋友交流「水木年華」,他有兩點不解,一是沒搞懂他們為什麼會來參加,在樂壇已經很有地位了呀(雖然現在有些過氣吧);二是覺得他們就是一個組合,像「羽泉」那樣,算不上樂隊吧!
  • 《樂隊的夏天 第一季》來自一個不懂樂理沒學過音樂但喜歡樂隊的人的感受
    當然我覺得《樂隊的夏天》也是脫開樂隊和音樂本身,綜藝那一部分我確實也是沒興趣的,我不覺得這綜藝效果能給這節目加多少分,只覺得可能會減分吧,馬東一來cue廣告,奇葩說內味兒就上來了(雖然我也是八百年沒看過奇葩說了)。但我覺得這個節目的出發點,確實是好的,我很感謝在國內有這樣的節目出現,真的很好。
  • 《樂隊的夏天》新褲子、刺蝟、海龜先生等造型誰最難搞?
    這個夏天,《樂隊的夏天》喚起了大眾對樂隊的熱情,而他們獨具風格的服裝和造型也同樣吸引了觀眾的眼球。隨著比賽的進程,刺蝟樂隊石璐的短髮、盤尼西林樂隊的英倫範兒、九連真人的質樸風都成為討論的焦點。刺蝟樂隊海龜先生在節目的服裝導演看來,樂隊的服裝不止是服裝,也是他們表達的一部分。
  • 刺蝟樂隊:涅槃重生後的第二個夏天
    在幾番寫歌、出專輯、巡演、寫歌、出專輯、巡演之後,不管是音樂還是樂迷,似乎都遇到了瓶頸。2018年,刺蝟樂隊推出了專輯《生之響往》,不出意外,那會是他們的最後一張專輯,樂隊到了解散的邊緣。然而轉機忽然降臨。去年在《樂夏》的舞臺上,子健唱出了那句「一代人終將老去,但總有人正年輕」,一擊命中,刺蝟樂隊的命運就此改變。
  • 刺蝟樂隊 | 無法長大的赤子
    經由《樂隊的夏天》這個綜藝節目,刺蝟樂隊在社交網絡上的粉絲數從三萬漲到七十幾萬,這支已經成立了14年,出過8張專輯,做過無數次巡演上過無數次音樂節的樂隊,也終於在大眾的層面被人熟知,以極高的人氣和讚譽迎來了自己的「夏天」。在節目中,吊兒郎當的程式設計師趙子健和單身媽媽石璐本身的故事就已經讓很多人唏噓落淚。
  • 「樂隊的夏天」是我們的夏天,嗎?
    Hello hello hello hello hello大家好我是新醫販賣機即使立秋,32℃的天氣,叫一聲夏天應該也差不多愛奇藝自製綜藝《樂隊的夏天》刷爆了我朋友圈但是一直只知道槍花,涅槃,縱貫線,逃跑計劃這些樂隊的我的內心然而周圍玩樂隊的同桌和熱愛搖滾的班主任都推薦之後
  • 黑麥電臺 | 刺蝟樂隊,那個讓人難忘的夏天
    | 本期嘉賓:刺蝟樂隊 |《樂隊的夏天2》來了,重新燃起了無數音樂迷躁動的搖滾之心第一季時,用一首《火車駛向雲外,夢安魂於九霄》感動全場的刺蝟樂隊,這次坐在了評委席,而他們的開場表演讓人立刻夢回去年夏天。刺蝟樂隊,只有簡簡單單的三個人,鼓手石璐,吉他手/主唱子健,貝斯手一帆,但卻就是讓人印象深刻。
  • 《樂隊的夏天》第一季十大名場面
    鹿先森樂隊在《樂隊的夏天》遭遇了多重否定,從同行、到評委、到現場的票數。就流行度而言,他們本可能成為種子選手——沒有褒貶,只是客觀的說,他們可能是接受度最高的。鹿先森的淘汰意味著:這是一個帶有小眾審美基調,對「流量」具備免疫力的節目。共同構成這個基調的,是節目對投票環節的配置。雖然《樂隊的夏天》的投票和其他綜藝一樣也受到質疑,但在大方向上起到了關鍵作用。
  • 《樂隊的夏天》為什麼變味了?
    到上個周末,《樂隊的夏天》第二季播完了接近50%淘汰率的突圍賽,分三個組的比賽一共播了六期節目。而講故事的巔峰莫過於被吹到極致的Joyside,從第一期開始就造勢,到Joyside比賽那期,更是花了將近半個小時的篇幅來吹噓他們如何如何牛逼。
  • 樂隊的夏天:這個男人讓刺蝟樂隊的趙子健哭了
    下班,難得有時間,把最新一期的《樂隊的夏天》給看了。這一期有很多驚喜給到我,比如Click15樂隊再一次輕鬆自如的展現,盤尼西林改編樸樹《New boy》引張亞東落淚,還有我特別喜歡的旅行團樂隊,這主唱孔陽的唱功也太好了,給我的直觀感受就是,好像五月天的阿信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