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如果說《樂隊的夏天》第三期裡面哪個樂隊的表演最讓人感動,我想非刺蝟莫屬了。我身邊的好些人都在說,他們在看刺蝟的《火車駛向雲外,夢安魂於九霄》時,熱淚盈眶。今天,讓老王先生帶你一起走近刺蝟樂隊,走過他們的青春、他們的成長,走進他們的情緒裡。
1 樂隊的前世今生
刺蝟樂隊,一個成立了十幾年的搖滾「老炮」,由主唱吉他手趙子健,貝斯手何一帆,鼓手石璐組成。其中石璐鼓打得非常棒,號稱「中國第一女鼓手」。
2003年,趙子健和朋友組建失控體樂隊,風格以垃圾搖滾(Grunge Rock)為主,同時融入朋克、另類搖滾等元素。
最初,他們在校園和小酒吧演出,小圈子裡頗有名氣。
2004年7月,經朋友介紹,鼓手更換為石璐,樂隊並改名為刺蝟。為何叫刺蝟呢?那就得從他們的音樂說起了。
刺蝟在創立之初,對音樂的理解就是「簡單」和「噪」。「簡單」是指音樂旋律簡單、歌詞簡單、樂器簡單;「噪」主要指「噪音流行」,搖滾樂的一個分支,在傳統搖滾樂基礎上,加入一些不太和諧的「噪音」,給人一種躁動的感覺。這種「噪」就像刺一樣,能扎到你。
2006年,樂隊自主發行專輯《Happy Idle Kid》,這張專輯充滿了垃圾搖滾的基調,很大程度是在模仿涅槃樂隊(nirvana)。
2007年,刺蝟籤約摩登天空。
2007年~2011年,刺蝟先後發布《噪音襲擊世界》、《白日夢藍》、《甜蜜與殺害》三張專輯,分別代表青春的三個階段,被稱為「青春三部曲」。這三張專輯讓刺蝟被眾多樂迷喜歡,他們開始活躍在一些音樂節、LiveHouse現場。
2012年~2014年,刺蝟不再寫青春,他們戀上了「迷幻搖滾」,於是創作出了《sun fun gun》、《幻象波普星》兩張專輯。
2018年,闊別青春題材7年的刺蝟,發布了自己的回歸之作《生之響往》專輯,受到廣泛好評。
2019年,《樂隊的夏天》現場,刺蝟樂隊演唱《火車駛向雲外,夢安魂於九霄》,這首出自《生之響往》專輯的歌,充滿青春憂傷情緒的曲調,讓不少觀眾熱淚盈眶。
2. 初試牛刀
如果要問哪個人對刺蝟影響最深,那非涅槃樂隊(nirvana)的主唱柯本(Cobain)莫屬了。
涅槃樂隊,美國搖滾樂隊,他們憑藉強勁的垃圾搖滾(Grunge Rock)曲風、在臺上燒吉他搗毀吉他的彪悍颱風,橫掃90年代的歐美搖滾樂壇。
COME AS YOU ARE
NIRVHOUSE FEAT. TANYA不幸的是,1994年,年僅27歲的柯本在西雅圖的家中開槍自殺。
2006年,刺蝟發行專輯《Happy Idle Kid》。這張專輯在那個年代顯得有點過時,不過這確實是一張真誠、真實、感動、好聽的唱片,初出茅廬的刺蝟,更像一個陽光版的涅槃。
這張專輯與其說是模仿,不如說是刺蝟向他們的偶像涅槃樂隊致敬。
3. 青春三部曲
2007年,籤約摩登天空的刺蝟,發行了《噪音襲擊世界》專輯。他們開始用「噪音流行」的方式,簡單、直接、有力地表現自己青春伊始的狂躁與野心。
上面說過,「噪音流行」是在傳統搖滾樂基礎上,加入一些不太和諧的「噪音」,給人一種躁動的感覺,這也是他們的初衷。
玩具和61兒童節-刺蝟
03:42來自我們的文藝復興
When I was child當我是一個孩子的時候I can do all things I thought我能做我所想做的所有事情If I was a child I can try to forget now如果我是一個孩子,我能嘗試忘記現在
歌曲《玩具和61兒童節》簡單的歌詞,寫出了他們對童年無憂無慮的嚮往;而歌曲《用噪音襲擊世界》,則表現了他們青春剛剛開始的無畏與野心。
這張唱片備受好評,他們開始出席各大音樂節,同時被海內外各大媒體爭相報導。刺蝟迅速的成為北京新一代搖滾樂隊中的佼佼者。
2009年3月,刺蝟發行《白日夢藍》專輯,這是其「青春三部曲」的第二部。歌曲中充滿了青春的困惑、憂鬱、未知與對未來的憧憬。
這張專輯金曲很多,除了上面的《白日夢藍》歌曲,還有《24小時搖滾聚會》、《金色年華,無限傷感》、《最後一班車》等。
這張專輯銷量很好,使得刺蝟受到廣泛關注,他們開始了長達一個月的美國巡演。
2011年,《甜蜜與殺害》專輯發布,這是他們「青春三部曲」最後一部,是他們風格與情感的終結,標誌著他們青春的完結。
這張專輯沒有之前那麼明快,有很多青春完結的那種低落的情緒在裡面。每首歌聽上去很甜美,其實暗藏殺機。
專輯是在他們情緒非常低落時創作出來的,那時候他們面臨很多壓力,前低音吉他手的退出、網絡上的一些非議、北京搖滾圈的毒品問題等,樂隊處在身心崩潰的邊緣,他們甚至有錄完就解散的想法。
不過他們堅持了下來,「長大」的刺蝟開始探索新的表達方式。
4. 迷幻之路
2012年,刺蝟發行了《Sun Fun Gun》,他們拋棄了「青春」,追求一種迷幻的感覺。
那時的子健坦言自己看到「青春」就煩,因為他們已經過了青春那個階段,年輕人應該活得更加現實。
至於刺蝟走出青春完結的低谷,是因為貝斯手何一帆的加入。成員是樂隊的靈魂,何一帆的陽光、朋克,讓刺蝟成員在合作過程中產生了不少火花。
2014年,刺蝟的「迷幻」之路達到高潮,創作出《幻象波普星》。
不過,這張專輯銷量並不怎麼好。
5. 回歸之路
2018年,刺蝟發行自己的回歸之作——《生之響往》專輯,又體驗了一把年輕的感覺。
這張專輯裡面,刺蝟回顧了自己出道以來的起起落落,從青春伊始自信的《二十一世紀,當我們還年輕》,到青春過程中叛逆的《我們是動物》、《錢是萬能的》,到之後青春完結的《生之響往》、《火車駛向雲外,夢安魂於九霄》,最後喊出「一代人終將老去,但總有人正年輕」。
在《樂隊的夏天》現場,子健透露創作《生之響往》的背景,那時候,團隊成員之間合作不太愉快,而他本人也生病住院,感覺自己沒什麼希望,除了玩音樂也不知道幹啥,樂隊也要玩完了,這時候他憧憬生活能好一點、穩定一點,樂隊別有太大動蕩。
6. 評價
刺蝟是一隻比較高產的樂隊,8張高質量專輯,時間軸清晰,分別對應他們人生中的某些階段。
懶孩子和噪音是無知的年少時期無傷大雅的宣洩和叛逆;白日夢藍和蜜殺是慘綠青春初涉社會和澎湃情感的創傷和痛苦;陽光歡樂槍變成了愣頭青年勇敢撞向社會機器頭破血流之後的「夢幻」慘笑;幻象波普星,頗似一夜之間長大成人的青年面對生命和世界這些哲學性問題的豁達和拆解;而生之響往,則是他們在步入中年時,對青春的追憶。
期待刺蝟在未來能夠繼續探索,繼續創作出更好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