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感一過,明星直播帶貨這碗飯該怎麼吃下去

2020-08-17 談資

李湘應該是最早一批明星做直播賣貨的人了,淡化自己主持人的身份,加重主播的痕跡,在小屏幕前活躍。現在看,她是與時俱進的人,敢吃螃蟹,不怕冒險,但在之前,也一直被嘲諷。

嘲諷什麼,嘲諷她過氣,混不下去了才賣貨,評價她掉價,明星像櫃姐一樣叫賣,多不體面。

然而事實是什麼,事實是越來越多的明星來分直播賣貨的蛋糕。直播賣貨有什麼不好,有曝光,一個小話題就能上熱搜,而且能開拓自己在不同領域的價值,為什麼不做。

我看過一場劉濤的賣貨數據,一晚上湧入2000多萬次觀看,成交的總金額突破1.48億。劉濤自己都不信,她說到2000萬人倒立,結果真的就號召力有這麼強。每一樣商品,幾乎是秒沒的狀態。

苦口婆心地讓商家補貨,話音才落,又沒了,她哭笑不得,「感覺是在過年」。

直播賣貨,就是過年,琳琅滿目的商品,百年難遇的折扣,在明星的吆喝下,熱鬧又新鮮。明星帶貨,是新鮮的。只能在舞臺上看到的臉,放在直播間,會有一種反差感出現,就像在看真人秀。

但新鮮感一過,明星賣貨該怎麼繼續下去。

因為越來越多的明星直播賣貨,一些負面的聲音也不絕於耳,質疑他們的業務能力,不了解產品特點,只知道看提詞器,助理說個不停,自己貌美如花,高高在上。

不從消費者的視角出發,只在乎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翻車才怪。

最難聽的一種說法是,明星帶貨根本就是賺快錢,利用自己的名氣,一口氣吃掉一個胖子就跑。反正他們也有其他的賺錢渠道,所以他們也不會對直播賣貨上心,更不會說對消費者負責。

我甚至看到一組投票,一半的人都覺得明星幹不了直播賣貨。

但並不意味著明星直播沒有價值,明星其實是適合幹直播賣貨的,只是你沒有選對合適的人和合適的平臺。

做主播其實是需要原始積累的,像種樹一樣,一點一點地匯聚受眾,明星入場直播帶貨領域,自帶的優勢就是號召力,貼一個直播預告,就會有人來,而且很容易被傳播,景甜直播首秀,半個小時的時間上了三個熱搜。

有號召力,是可以吸引受眾的。

劉濤的口條很好,被譽為是跨界主持人,她的話術很豐富,根本不是什麼買它,而是用一種分享美好生活的姿態和你娓娓道來。

一會說自己在劇組是怎麼用的,一會說老公是怎麼提醒她吃的,一會又說朋友怎麼讓她帶的。

不僅是有故事,而且會輸出生活經驗。主播的直播間很像打仗,應接不暇,一直在一根線,但是劉濤的節奏是有起伏的,該分享的時候,細嚼慢咽,該搶貨的時候,熱火朝天,然後搶完,她立刻說緩一緩。

景甜說起話來也很討人喜歡,自然又可愛。

說優惠力度,平時是多少,現在是多少,「相當於比平時便宜了……非常多」,然後自己笑場,「對不起,我數學太差」。旁邊的助理打斷她,快搶貨,她拿回話筒,「我還沒說完,這個蜂窩可以鎖水」。

自信,但不自大,該自黑的時候是一點不客氣。

李好說自己是妻管嚴,只能在背後省點小錢;劉濤說自己穿女團衣服會胖到把衣服撐破;景甜更膽大,直接在直播裡說自己割了雙眼皮,但是埋線失敗了,勒出一個壕,雙眼皮又寬又腫,變成了悲傷蛙。

自黑是一種玩笑,但更是對自己明星身份的一種打破。

劉濤在直播的時候,很沒有架子,身上的麥掉了,助理招呼她去邊上處理一下。她不,她說,這個產品介紹了一半,不能這樣把受眾晾在這裡,不僅要對消費者負責,也要對支持她的商家負責。

景甜也是,她一喝水就會看助播的杯子裡還有沒有水,然後立刻招呼工作人員幫忙給助播倒點水。

但要持續吃直播帶貨這碗飯,努力,真誠,親近,能說會道,只是一個起點。

明星直播帶貨是有優勢的,但是怎麼把優勢轉化為勝勢,這是值得思考。一開始明星直播帶貨,消費者會被新鮮感遮蔽雙眼,但是新鮮一過,消費者看的就是你的能力。

劉濤很聰明,她加入聚划算官方直播平臺,加入不等於站臺,而是合作,她的身份是官方優選官。

優選,就是精挑細選,這是劉濤想傳達的一個概念。也許,主播都會說產品是自己參與篩選的,但是沒有鞏固這個概念,劉濤就一直在放大這個元素,傳達的信息,不止是便宜,而且是好貨。

主要劉濤身上一直有這樣的屬性,賢妻良母,做得一手好飯,又持家,所以這個點放在她身上是成立的。

怎麼樣要把這個點表達出來,劉濤和聚划算乾脆把直播間搬進客廳和廚房,商品直接就在房間裡使用著,然後劉濤就穿著很居家的衣服和褲子,走到廚房,打開烤箱,打開破壁機,就開始介紹起來。

然後又回到客廳,摁開掃地機器人,吹著空調扇,生活沉浸感撲面而來。

主播的直播間,都比較草率,搭一個臺子就直播起來,但是劉濤的做法,是一種新的敘事形式。不僅是一種沉浸式的購物體驗,而且豐富了直播的調性,打造了一個屬於劉濤自己的直播IP。

美麗官景甜、摳價官李好、嚴選官閆學晶,每個人都根據自己的屬性,開發了一個一個獨特味道的直播間。

景甜的直播間粉嫩精緻,潮流,又時尚,一進去就會有心裡暗示,我美了,重點景甜專門會有一個欄目,是教消費者怎麼護膚美容的。閆學晶的直播間,有一股東北味,想立刻盤著腿嘮嗑。

李好的直播間,像走入了一個綜藝節目,好笑輕鬆。畢竟是主持人,很懂得抖包袱,賣貨用打油詩,搶貨的時候放一首《好運來》,一會讓朋友們答題,一會讓朋友們猜歌,是不可替代的好玩。

他們都在淡化自己的明星身份,一直在加強自己的主播屬性。

李好開場白就說,「我不叫李好,我叫李好摳」,劉濤是揮著手刀,我叫劉一刀,景甜是甜,種甜,閆學晶是我是閆媽。以明星的身份進來,再以另一種人設出現,真的是精彩,潛移默化就改變了消費者的心態。

消費者再想到你,就會想到你的新的標籤,想到新的標籤,就是新的影響力。

新的影響力直接就體現在,消費者會根據你的屬性來買單。提到居家優選,就會想到劉濤,從廚房到客廳,從吃到睡,這裡的商品一應俱全。

提到美妝護膚,就會去找景甜,面膜面霜洗面奶,口紅防曬美容儀,全都有。提到柴米油鹽,就會想到閆學晶,大米呀,時蔬呀,老酒呀,好肉呀,父母輩們的最愛都有。提到摳門省錢,李好摳就會浮現在腦袋裡,聰明買對,摳得到位,就他們在各自的領域裡都有話語權。

所以劉濤直播間的燕窩賣了又補,景甜直播間的美容儀秒空,閆學晶直播間的大米看著都香,李好直播間的牛排性價比多高。

有了領域話語權,再做深耕也是手到擒來,一個大的IP孵化出新的IP,一直圍繞內容做創新,創造直播的可能性,延伸直播的生命力,激活潛在受眾,培養受眾的忠誠度,讓直播間持續增值。

不過,勝勢的關鍵一點是,背後要有一個好的平臺。

劉濤景甜李好閆學晶之所以要和聚划算合作,很簡單,這是一個靠譜的地。明星可以單打獨鬥,賺的就是自己的,但是風險大,萬一翻車了怎麼辦。而像聚划算這樣的官方平臺,最大的亮點就是保障。

保障明星的形象,說簡單一點,有什麼問題,平臺會出面擔保。

而且也會保障消費者的權益,貨源肯定是嚴格把關過的,真實,必須是正品。優惠力度是多少就是多少,百億補貼實打實,就是划算,就是靠譜。物流到貨快,質量有保障,退貨也簡單,售後也好,每個環節都是標準專業的。

明星帶貨很努力,沒錯,但術業有專攻,的確是需要一個這樣的平臺來錦上添花的。

平臺提供的不僅是保障,也會有背後的一個綜合實力。說一個數字,劉濤四場直播的銷售額均過億,第四場直播下單2.2億,數字記錄不僅是不斷爬升,而且有一個重點,平均新客佔比90%。

說明什麼,說明這不僅是明星效應,還有平臺的加持。

聚划算官方直播平臺很明白直播帶貨的路該怎麼走,他們有前瞻性,會提前規劃,最大可能讓明星發揮其價值,但他們又不是保守的,他們在嘗試一些不那麼出名的商品,看能不能用直播打通渠道。

守著自己的高地,又不斷擴寬新的高地,為明星、為消費者謀福利,這是聚划算在做的事。

聚划算要的,不是一口吃掉一個胖子,而是不疾不徐,不驕不躁,一點一點積累,慢慢發酵。表面看,這是一種耐心,但本質上,是一種野心,等到樹苗變成大樹,大樹蔓延成森林,那就無敵了。

相關焦點

  • 直播這碗飯,明星端不穩
    很多甲方不找明星代言了,主播帶貨更實際,頭部乙方接單接到手軟,這時候明星蒙了?疫情沒戲拍,院線沒影片,演唱會、商演也停了,哪裡是生存之路?資本說:你們去直播帶貨吧。接著,明星扎堆上了李佳琦和薇婭的直播間。
  • 明星直播帶貨,CEO也去直播帶貨,直播很香嗎?
    無戲可拍的2020年,讓昔日熱鬧的演藝圈變得一片沉寂,於是明星們相繼出現在各大直播間。單是天貓平臺就有劉濤、吳亦凡、鄭爽、歐陽娜娜、李易峰、華晨宇、王俊凱等300位明星、歌手進駐,掀起了史上最大規模的明星直播潮。明星們的到來,讓各大平臺的直播間變得星光閃爍,收割了不少流量和話題度,更是創造了一次次的銷售紀錄。明星直播帶貨,真的賺錢嗎?
  • 看完鄭爽兩次直播,終於明白為什麼明星直播帶貨減少了50%
    8月25日,鄭爽在一個文玩領域的線上直播拍賣鑑寶平臺進行了直播。或許是受到輿論壓力,該品牌在進行直播預熱宣傳時,多次強調該次直播將以聊天為主,帶貨不重要,還曾卑微發問,「這會不會是她想要的直播呢」?"而在當晚的直播中,鄭爽始終帶著笑容,情緒也異常飽滿,或許這就是她想要的直播。 該場直播持續時間1個半小時,期間主要以網拍的方式賣出商品。無論是形式還是節奏,本次直播都更像該款APP的品牌宣傳,而非常規意義上的直播帶貨。雖是早就定好的直播合作,但借著鄭爽在快手的直播帶貨的爭議,該平臺在這波輿論大潮中倒是吸引了不少眼球。
  • 明星抖音直播,《乘風破浪的姐姐》帶貨番外逆襲
    而當眾多《姐姐》節目裡的"梗"被一併帶到了直播間當中,直播帶貨與內容輸出並行,也為當下明星帶貨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  大IP加持,持續深耕直播帶貨門路  隨著大量明星紅人湧入直播帶貨行業,大眾的注意力被持續分割,加上明星帶貨的同質化現象日漸嚴重,粉絲的新鮮感在急速下降,開始從起初的支持、為愛買單轉變為客觀、理性消費,行業唯有不斷創新內容、玩法,才能支撐自身長遠的發展下去。
  • 張馨予呼籲不要苛責明星體重,反被噴:吃了這碗飯就別吃那碗飯
    9月10日張馨予發博說自己曾也被嘲笑過,胖了以後膀大腰圓,是p圖,滿滿的惡意。呼籲觀眾不要苛責明星體重,皮肉的美終究不過一顆赤子之心。反引得大家噴她,吃了這碗飯就別吃那碗飯怎麼明星高薪不呼籲減薪呢。 其實她這條微博疑似是回應
  • 明星直播帶貨:是一時風口,還是大勢所趨?
    除了固定搭檔朱楨外,8點16分,曾經和他一起「奔跑」過的兄弟——頂級流量明星鹿晗驚喜亮相,直播間在線人數陡然飆升。三位明星合力之下,「有東西」直播間的帶貨氛圍被推向了一個高潮。尤其是在平臺助推、品牌助力之下,眾多明星不是已經入局,就是正在趕來的路上。而明星們接二連三交出的直播成績也一次次地在行業中掀起了波瀾。但在一片繁榮景象之下,也有不少明星帶貨翻車事件屢現,並不是所有的明星都能乘著直播的浪潮交出一份滿意的帶貨答卷。那麼明星直播帶貨區別於普通主播的支撐點是什麼?明星入駐直接播間後,就一定能帶來銷量的暴增嗎?
  • 李小璐,直播賣貨這碗飯不是這麼吃滴!
    但這還不是本場最令人詬病的地方,李小璐的不專業在於,對產品的不了解和對買家的不負責。她說自己用過某品牌化妝水,但是看到化妝水包裝的那一刻,眼神突然閃爍,很新奇地說好可愛啊,仿佛第一次見。試用口紅時,完全沒有抹掉自己原來的口紅,只是又覆蓋了一層,試問哪個主播試色是這樣的?至於其他的色號試色,李小璐完全交給了一旁的主播,連在手上的試色都是由對方完成的。
  • 「遠見」明星直播帶貨「翻車」 誰之過?
    財經大V吳曉波直播首秀,5小時830萬人次觀看,帶貨2.7萬件,GMV2200萬元。但也有商家踩了坑,稱「付了60萬元坑位費,備了100萬的貨,實際成交5萬元不到。」明星帶貨是「風口」還是「坑」? 車輪都卸了還是「翻車」不斷——明星翻車誰之過?思遠:歡迎兩位嘉賓。
  • 重啟帶貨直播的鬥魚,擱置節奏做帶貨一家人方為上策!
    這也並非全是DY之過,當初泛遊戲娛樂平臺這個概念才是真正的直播風口,連王思聰等頂尖富二代都看好其美好場景,進場大刀闊斧欲大幹一番。至於帶貨這個概念,在當時根本還未形成,DY也只是一個嘗試。能行自然也好,不能也就算了,這也無可指責……而現在要重返電商帶貨,同樣也無可厚非,明擺著帶貨直播已經成為直播業的下一個投資風口,又因為疫情的原因導致大量線下營銷行業的流量也開始進場,擺明地上有錢還不撿,那豈不是傻帽嗎?因此好飯不怕晚,就算現在已經是2020年,DY趕了一個晚上加晚的晚集,只要能夠成功進場,那這飯依然是香的!
  • 直播帶貨的明星們,也太容易翻車了吧
    從去年到今年,進入李佳琦、薇婭直播間的明星越來越多,目目今天就來跟大家盤點一下明星們直播帶貨的表現吧!,但作為一場帶貨直播來說還是很成功的。李佳琦一邊在感嘆賴冠霖嘴皮子太溜,一邊又在掩飾自己帶貨一哥被比下去的尷尬。
  • 「大家說我瘦了可能是吃了紅米飯」!上海這位區領導直播帶貨賣瘋了
    ——長寧對口地區特色產品直播帶貨的「帶貨主播」。紅河哈尼梯田紅米、綠春瑪玉茶、金平火龍果乾……來自長寧對口幫扶地區雲南紅河州「紅綠金」三縣的特色農產品依次上架,「一元購」「五五折秒殺」令人目不暇接,也讓屏幕另一端的網友們在搶購農產品之於,對雲南紅河的風土人情有了一次直觀接觸。
  • 劉雨昕虞書欣今晚直播!明星直播帶貨怎麼突然火起來了?
    所以明星做電商直播的成長速度更快。現在明星進入直播間帶貨主要分兩種類型:明星本人直播賣貨、明星+網紅共同種草。首先,直播帶貨「錢景」廣闊,明星直播也是為錢而來,比如李湘5分鐘報價80萬(據說),這錢來得也輕鬆,雖說廣告代言等收入也高,但也不是經常有,直播就不同了,一個月做20場沒問題。其次,直播帶貨流量似海。除賺錢外,明星上直播帶貨也為流量。畢竟明星很大一部分價值取決於影響力與曝光度,所謂「過氣」明星不過是因曝光減少人氣降低而導致商業價值降低的明星。
  • 繼情緒崩潰後鄭爽二度直播帶貨,效果怎麼樣?
    8月25日,鄭爽在一個文玩領域的線上直播拍賣鑑寶平臺進行了直播。或許是受到輿論壓力,該品牌在進行直播預熱宣傳時,多次強調該次直播將以聊天為主,帶貨不重要,還曾卑微發問,「這會不會是她想要的直播呢」?"而在當晚的直播中,鄭爽始終帶著笑容,情緒也異常飽滿,或許這就是她想要的直播。該場直播持續時間1個半小時,期間主要以網拍的方式賣出商品。無論是形式還是節奏,本次直播都更像該款APP的品牌宣傳,而非常規意義上的直播帶貨。雖是早就定好的直播合作,但借著鄭爽在快手的直播帶貨的爭議,該平臺在這波輿論大潮中倒是吸引了不少眼球。
  • 李小璐轉戰直播帶貨,網友熱議:劣跡藝人該不該出現在公眾視野?
    #最近每次聽聞李小璐的消息,都覺得好可惜一女的。作為演員來說,她無疑屬於最典型的老天爺賞飯吃,有天賦有演技也有觀眾緣,身材樣貌算是上層。而在電影方面上,李小璐是最年輕的金馬影后,曾經在17歲就憑藉第一部主演的電影奪得了影后,此記錄至今無人能破。在電視上,李小璐也有拿得出手的作品。
  • 明星直播帶貨是否曇花一現?
    直播帶貨的火爆讓下至平民百姓上至明星官員都紛紛投身其中,尤其是明星直播帶貨更是狂攬一票觀眾,銷售成績也是異常突出。但是隨著整個電商直播市場日趨成熟,相關的規範制度落實出臺後,明星直播翻車的事件也越來越多,例如羅永浩帶貨銷量從4月的首秀1.68億元降至6月的1000萬,直播100天,帶貨量暴跌97%。
  • 在直播間發飆,斥帶貨直播太商業化!鄭爽知道什麼叫帶貨直播嗎?
    受特殊情況影響,上半年影片不能正常上映,很多明星都沒什麼大的入項,於是在直播帶貨火爆的情況下,明星們紛紛試水直播帶貨,向劉濤、李湘這些老牌主播不說,景甜也籤約了聚划算,當起了種草官,謝娜上周也開始了直播
  • 明星帶貨翻車到底是直播不行?貨不行?還是明星不行?
    ​今年過了一大半,勤奮寫稿的科技君發現,有個選題怎麼都躲不過,今天必須得寫一下了。目前,今年直播的火爆大家都看得到,每個有手機的人都看過直播,每個網紅和明星要麼已經在賣貨,要麼在賣貨的路上。 「在2020年,不看直播,不做直播,那就是白過了。」
  • 從明星帶貨到熱門IP帶貨:抖音直播帶貨內容升級術
    關於直播帶貨,英諾天使基金合伙人王晟曾分享過自己的思考,他認為:直播帶貨是一種高效在線批發業務,適合產能和庫存邊際效應明顯的產品,最大的特點是信用增強,體現在主播和商品身上,就是降低消費決策成本。那麼,如何才能獲得用戶的信任,降低決策成本呢?
  • 「明星直播帶貨」這盤棋,下還是不下?
    明星直播帶貨這股風還能刮多久?品牌該不該入局?這一做法既讓明星人設變得更加豐滿,又能持續獲得粉絲們的關注度,進而為品牌商們帶來源源不斷的商業價值,一舉多得。小瀋陽,直播帶貨一款白酒,當晚下單20多單第二天退貨16單;葉一茜在為某茶具品牌帶貨後,因銷售額不高而出現爭議,且直播公司退還了全額合作費用;吳曉波直播間的一款奶粉只賣出十五罐。
  • 鄭爽直播帶貨情緒崩潰,明星直播帶貨出路在哪?
    這段尷尬的場面背後起因是直播間除了鄭爽以外,助播貓妹妹在直播間不停講著產品優惠信息,而鄭爽因為很反感這種直播間如此直接的銷售行為,因此情緒直接崩潰了。現在全民直播賣貨的時代,明星直播已經成為當下最火爆的帶貨形式,那麼明星直播真的有那麼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