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直播帶貨是否曇花一現?

2020-09-05 直播創業新方案

直播帶貨的火爆讓下至平民百姓上至明星官員都紛紛投身其中,尤其是明星直播帶貨更是狂攬一票觀眾,銷售成績也是異常突出。

但是隨著整個電商直播市場日趨成熟,相關的規範制度落實出臺後,明星直播翻車的事件也越來越多,例如羅永浩帶貨銷量從4月的首秀1.68億元降至6月的1000萬,直播100天,帶貨量暴跌97%。當然羅永浩並不是個例,很多明星的直播帶貨量都呈現下滑趨勢:

●吳曉波首秀直播帶貨奶粉只賣出15罐。

李湘直播帶貨貂皮大衣竟無一人購買。

●小瀋陽直播帶貨白酒退貨率高達8成。

●葉一茜直播帶貨茶具僅收入2000元。

明星的流量不等於最後的銷量

快幫廚認為直播帶貨說到底還是以賣產品為主,明星帶貨之所以能吸引到很多人前來觀看的原因還是明星本身,這與產品無關,捧個人場基本大家都願意,但是要捧個錢場就不是那麼回事了,關鍵還是要看你的產品與消費者的需求匹不匹配。

很多網友坦言,進明星直播間看他們賣貨只是圖個熱鬧和新鮮,並沒有購物的需求,所以無論是明星還是商家想要用通過粉絲量來轉化成銷售量的做法是非常不明智也是不保險的。

明星直播帶貨翻車原因何在,快幫廚表示主要有以下幾點:

1、偶包過重

明星不同於一般的直播網紅,自身被貼滿了各式各樣的標籤,在直播時難免會維持自身的形象,很難像薇婭和李佳琦那樣收放自如,很多時候我們不難發現有些明星在直播帶貨時更像是直播間裡的一件擺設物,一旁的助理聲情並茂的介紹著產品,而自己卻只是坐在旁邊連聲附和,臉上還略著一些不知所措。

2、缺少專業團隊

直播帶貨是個系統性工作。例如薇婭,身後有一支500人的專業團隊為其服務,從前期的招商、選品、砍價,到後期的運營、復盤,都有團隊支持。

薇婭曾表示:「我們所有的招商團隊是分品類的,他們都是在某個行業工作十年以上,非常有經驗的人。他們的經驗能夠做到,只要看產品以及它的配方、生產廠商,就能大致知道它的成本。」

3、專業能力不足

直播不比拍戲或主持,它是沒有劇本的,全部都需要靠主播的隨機應變,例如張雨綺直播帶貨首秀時,頂流主播辛巴助陣,沒想到不按套路出牌的張雨綺,讓辛巴吃盡苦頭。在賣iPhone時,張雨綺打斷辛巴,說要再降二百,讓老鐵們高興,逼得辛巴直接到畫面外與工作人員商討對策,最後品牌仍不願「破價」,平添波折。

​全程直播尷尬不斷,張雨綺離場後,辛巴向粉絲深鞠一躬:「今天是我辛有志直播生涯中遇到最坎坷的一次!」

快幫廚表示,大多明星直播帶貨一味呼籲大家買買買,只是為了高昂的坑位費和分成,其實,他們並沒有真正使用過產品。

尤其是前期沒有做足功課的明星們,面對粉絲提出的產品問題,支支吾吾答不上來,面對這種不專業的態度,很多人並不會為之買單。不專業的態度,不僅會讓直播效果大打折扣,還會影響明星自身的口碑。

明星直播帶貨會成曇花一現嗎?

不管怎麼說,明星直播帶貨確實有其優勢,但也並不是百試不爽,也不必因為刷流量、高額的坑位費等現象一味的唱衰。

快幫廚表示如果明星在選品方面能夠在把握質量的基礎上,在直播前熟悉產品的賣點,在銷售後提供貼心的售後服務,並及時對直播做復盤總結,那明星不是沒有機會。

總之一句話:靠譜的平臺才能孵化出靠譜的明星主播,只有靠譜的明星直播帶貨才能為平臺和商家帶來更多的收益。

相關焦點

  • 楊穎和羅永浩都拯救不了,直播帶貨曇花一現了?
    在2020年,直播帶貨的浪潮,這些明星藝人自當要趕一次潮流。 在上半年,大大小小的明星藝人參與助農扶貧、助力復工復產的直播帶貨次數數不勝數,而且成績都不錯。01——————大IP數據下降,直播帶貨的寒冬?楊穎前幾天的直播帶貨數據,並不理想。數據顯示,楊穎的這一場直播巔峰觀看人數為32.5萬人,整場直播共有1598.9萬人次觀看,而在這一體量的觀眾下,銷售額僅為988萬。
  • 體育直播帶貨:曇花一現還是未來常態?
    他們通過嘗試新形式(如籤約代言和直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這是最鬱悶的時代,也是最繁榮的時代。我們當中的凡人,無論是參加者還是圍觀者,都是大時代的經驗豐富的人。面對滾動時代,體育品牌是否找到了解決現場直播問題的法寶?在2020年這一疫情流行下,直播可以說是最熱門的話題之一。
  • 實體經濟也該復甦了,直播帶貨會是曇花一現嗎?
    這段時間,創業者們一直都很關注實體經濟、直播帶貨可兩個詞彙,它與人們的生活、社會的經濟息息相關,與創業者們的未來也密不可分。下面我們來看一些數據:央視網消息:現在的直播帶貨,我們看到的是人人參與,人人帶貨。
  • 明星直播帶貨違約責任評析
    近日,演員鄭爽在自己直播間的情緒失控,事件一時成為公眾熱點,由此也引發了人們對藝人直播進行帶貨如果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是否可能產生違約責任的問題的討論。就此次鄭爽直播事件而言,有觀點認為鄭爽的消極帶貨行為已經對廣告商構成違約,而也有觀點認為鄭爽此次事件也帶來了十足的熱度,甚至是超出一開始的期待,構成違約也沒有充足的理由。
  • 無人直播 直播帶貨入門首選
    直播帶貨,是時下非常火的新零售形式。有些人認為,直播帶貨只是疫情期間的曇花一現,過不了多久風頭就會過去。
  • 直播帶貨火爆發展是曇花一現?經濟專家解讀到底賺不賺錢
    現在的直播帶貨,我們看到的是人人參與,人人帶貨。 數據顯示,自2月以來,每天約有3萬個新商家入駐淘寶,新開播的場次同比漲110%。抖音、快手的日均活躍規模分別增長了38.9%和35.2%。另有數據統計,今年春節以來,淘寶直播的場均觀看人數上升了43.13%,總體來說,疫情期間約95%的網友都看過直播,其中90後中超過97%的人看過,80後中95%的人看過,70後中有87%的人看過。直播帶貨火爆發展是疫情催化的大風口,是疫情特殊情況下的曇花一現還是會就此成為市場的主力軍?
  • 鄭爽直播帶貨情緒崩潰,明星直播帶貨出路在哪?
    這段尷尬的場面背後起因是直播間除了鄭爽以外,助播貓妹妹在直播間不停講著產品優惠信息,而鄭爽因為很反感這種直播間如此直接的銷售行為,因此情緒直接崩潰了。現在全民直播賣貨的時代,明星直播已經成為當下最火爆的帶貨形式,那麼明星直播真的有那麼香嗎?
  • 大家都買過明星直播帶貨的東西麼?明星帶貨到底多掙錢?
    因為今年疫情的影響,很多明星都開始選擇了直播帶貨,可是明星直播帶貨到底掙不掙錢呢?說實話,現在很多公司是不願意請明星來直播帶貨,因為變現率太低,除了「貴」明星們根本就不會銷售套路,甚至連產品都不熟悉,只是坐在那裡刷流量,現在的網友都很聰明,根本不買帳。我們接下來看看明星們前一段直播帶貨都掙了多少錢?
  • 明星直播帶貨,CEO也去直播帶貨,直播很香嗎?
    文/冰藍最近,直播電商真的太火了,明星們也紛紛加入直播帶貨行列。無戲可拍的2020年,讓昔日熱鬧的演藝圈變得一片沉寂,於是明星們相繼出現在各大直播間。單是天貓平臺就有劉濤、吳亦凡、鄭爽、歐陽娜娜、李易峰、華晨宇、王俊凱等300位明星、歌手進駐,掀起了史上最大規模的明星直播潮。明星們的到來,讓各大平臺的直播間變得星光閃爍,收割了不少流量和話題度,更是創造了一次次的銷售紀錄。明星直播帶貨,真的賺錢嗎?
  • 明星直播帶貨:是一時風口,還是大勢所趨?
    相比於第一、二場直播分別為7500萬+和2500萬+的銷售成績,第三場的銷售數據相對來說並不突出,但放眼最近整個直播帶貨生態中的紅人帶貨情況,有明星身份加持的陳赫仍然顯現出了不容小覷的優勢。 如果說2019年李湘、王祖藍的入局只是讓大家看到了明星帶貨的可能性,那麼2020年,這種可能性則全面進階,上升為一種火熱潮流。
  • 小瀋陽、葉一茜直播帶貨銷量翻車,明星直播帶貨為什麼不行?
    直播帶貨炙手可熱的當下,很多明星也加入了直播帶貨的隊伍。現在正是直播帶貨的風口,李佳琦、薇婭一場直播成交過千萬,成了帶貨界的王牌明星,為什麼真的明星來帶貨,卻翻車了?其實,直播帶貨,和明星直播帶貨,有本質區別。
  • 明星抖音直播,《乘風破浪的姐姐》帶貨番外逆襲
    而當眾多《姐姐》節目裡的"梗"被一併帶到了直播間當中,直播帶貨與內容輸出並行,也為當下明星帶貨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  大IP加持,持續深耕直播帶貨門路  隨著大量明星紅人湧入直播帶貨行業,大眾的注意力被持續分割,加上明星帶貨的同質化現象日漸嚴重,粉絲的新鮮感在急速下降,開始從起初的支持、為愛買單轉變為客觀、理性消費,行業唯有不斷創新內容、玩法,才能支撐自身長遠的發展下去。
  • 超300位明星6.18直播帶貨,動了誰的「蛋糕」?
    行業新觀察:「明星直播帶貨」蔚為風潮 是否造成行業亂象? 時長:07:02 來源:電影網 行業新觀察:「明星直播帶貨」蔚為風潮 是否造成行業亂象?
  • 從明星帶貨到熱門IP帶貨:抖音直播帶貨內容升級術
    以明星帶貨這件事情為例,因抖音具備天然的娛樂屬性,眾明星已經將其作為與粉絲交流的重要窗口,據卡思數據統計,在抖音上入駐的明星已超過2600個。雖然明星眾多,但在甄選和邀約明星帶貨這個事情上,抖音也選擇了「延遲滿足」。
  • 不要誤解明星,更不要曲解直播帶貨
    明星在和品牌合作的過程中,價值並不僅僅體現在某場直播帶貨中。品牌通過對明星形象的利用,將明星在直播間內的影響力帶到了直播間外。品牌通過支付直播帶貨坑位費,收穫了代言級別的曝光。可以說,品牌以最低的成本,為自己的品牌產品「買」到了一名形象代言人。
  • 直播帶貨頻「翻車」,帶貨主播是否承擔法律責任?
    如火如荼的直播電商行業為何接連發生帶貨翻車事件?帶貨主播是否要承擔法律責任?目前,辛巴直播帶貨賣假燕窩一事已經被廣州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立案調查。不只是羅永浩、辛巴,今年以來,如火如荼的直播電商行業接連暴露出許多問題,頭部主播李佳琦、薇婭等均被指出帶貨過程中存在「誇大宣傳」。
  • 明星帶貨翻車到底是直播不行?貨不行?還是明星不行?
    科技君也想不明白,明明是一場品牌、平臺、明星三方共贏的合作,為什麼自帶流量、受關注、粉絲充足的明星大V們,直播會不斷地翻車?明星帶貨的翻車到底是直播不行?貨不行?還是明星不行? 當潮水退去,誰在裸泳,一清二楚。
  • 明星直播帶貨真是偽命題?
    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各界對明星/紅人直播帶貨如何規範的討論。官方的這次點名,將直播亂象推至臺前,誠然是給熱火烹油的明星直播潑了一盆冷水。相較以帶貨為主業的紅人主播,明星如若跟楊坤一樣,因直播帶貨導致口碑下降而影響國民度實在得不償失。但當下,明星帶貨翻車事件頻出,越來越多的失敗案例也在唱衰明星帶貨能力,明星直播帶貨真的偽命題?
  • 「明星直播帶貨」這盤棋,下還是不下?
    明星直播帶貨這股風還能刮多久?品牌該不該入局?,明星與直播帶貨的接觸點開始大幅增加。明星定位與產品調性必須匹配就某種角度來說,明星直播帶貨像是一場品牌聯名活動,目的是合作共贏,相互成就。品牌與品牌合作,尚且需要考慮調性是否相符,那明星直播帶貨就更不用說了。如果明星的粉絲群體與產品的消費受眾定位不符,那麼就算明星的流量優勢再強,品牌口碑再好,消費者也未必買帳。
  • 直播頻翻車,明星帶貨路在何方?
    在疫情影響下,直播電商迎來爆發式增長,同時明星們賦閒在家,兩者一拍即合,碰撞出了不一樣的火花——明星直播帶貨。在明星看來,流量即王道的規則裡,沒有通告沒有曝光的日子分外難捱,直播帶貨是再就業的一種新方式。在商家們看來,藉助明星們的名人效應吸引眼球抓取流量,可以變現產生效益。這是一開始,明星直播帶貨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