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和二戰,同樣是法國與德國,為何戰爭的結果截然相反

2020-11-17 騰訊網

導語:

作為一戰和二戰中的兩個主要國家,德國與法國的戰爭結局卻不盡相同,一戰法國獲得勝利,而二戰德軍獲得了勝利。

對於這個截然結局,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可以從這個角度看,那就是一戰和二戰中的德法兩國,互換了角色,勝負也就互換了。

屈辱的普法戰爭——法國

一戰爆發時,距離上一場普法戰爭,僅僅過了40多年,而在普法戰爭中,法國是慘敗的那個,普魯士一次建立德意志帝國。

普法戰爭中,法國戰敗來了一段割地賠款的歷史:「法國割讓阿爾薩斯省的全部和洛林省的一部分,並賠款50億法郎,以北方七省作為抵押。」

這對於法國政府和法國人民來說,可是喪權辱國的大恥辱,將報仇雪恨銘記於心。大作家都德為此還創作了《最後一課》,法國人民因為普法戰爭的失敗而愛國主義高漲。

法國人民為報普法戰爭之仇,可以說是「臥薪嘗膽」,每日「枕戈待旦」,就等著報仇的機會,經過漫長的半個世紀,法國人民終於等來了一戰。

德國一戰戰敗原因

歷經漫長的一次世界大戰,法國在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之後,終於戰勝德國,拿回故土,讓德國賠了一大筆賠款。法國勝利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雖然在一戰中,法國的實力的不足以戰勝德國,不論是綜合國力還是軍事力量,但是法國擁有一眾盟友,可助法國一臂之力。

英法美俄四國的綜合國力已經遠超過德國以及德國的那兩個小兄弟,在綜合國力上勝了,取得戰爭勝利是必然的。

德國在一戰中,屬於新興國家,在對國際的影響顯得非常無力,面對英法美聯合殖民地對德國的封鎖,德國失去市場,經濟困頓。

這也是為什麼德國在戰場上並無明顯頹勢的情況下選擇投降的原因,本身缺少殖民地的德國,又失去英法殖民地市場,也就失去經濟發展的動力。

一戰雖然已經是人類科技大爆發的一個時期,但是大多數武器都是剛剛發明不久,在戰場上的運用缺乏經驗,也缺少一個磨合的過程。

這就使得當時的戰場上,可供戰術革新的新型武器裝備太少,所以只能在陣地戰中來回廝殺,雙方誰都未能取得突破。

德國面對當時世界上的主要軍事強國的圍攻,經濟實力、人口數量等各個方面都處在劣勢,最終戰敗,也就不奇怪了。

屈辱的一戰——德國

如果真的是實力不夠,最終戰敗,誰都能被打服,誰也不會再挑事,可關鍵在於,德國的一戰戰敗,死的不明不白。

開始只是歐洲幾個國家之間的作戰,可後來竟發展成為了世界大戰,尤其是到了一戰後期,世界各國紛紛站隊協約國,導致最終德國戰敗。

一戰戰敗後,德國又上演了一出割地賠款的大戲,一戰戰敗德國直接被割走了近8萬平方公裡的國土,當時的德國總數不過60萬。

一戰的戰敗,是明明能夠打贏,或者最起碼能停戰的情況下,卻被逼無奈的投降了,還遭到一群餓狼瓜分利益,簡直太憋屈了。

此時德國民眾的心態就是找機會還回來,尤其是法國,明明不可能打敗德國,仗著有一群幫手打贏了,低調一點也就罷了,卻在那裡耀武揚威。

所以此時德國民眾的心情,就是當年普法戰爭之後法國人民的心情,兩個在一戰之後,角色悄然的發生了互換。

二戰法國快速投降的原因

一戰結束之後,作為戰勝國的法國和作為戰敗國的德國,在身份上立刻互換了。臥薪嘗膽以求報仇雪根的變成了德國。

而法國卻又恢復了自己浪漫的天性,對軍事的發展開始漫不經心,導致了法國的軍事力量在當時的世界強國之中已經成為了墊底的。

一戰的巨大消耗,使得法國不敢硬抗,一戰不僅僅是法國遭到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更關鍵的是遭受了巨大的人口損失。

不少史學家都稱:一戰那幾年,法國失去了整整一代人,也的確是這樣,500萬人的損失,對於只有4000萬人口的法國來說,實在太過巨大了。

法國在戰術戰略上的全面落後,先是在戰略上實行綏靖政策,在對德政策上一再軟弱,坐視德國力量壯大。

在戰術上,一味追求堡壘防禦戰,對於一戰中就已經興起的機械化部隊缺乏重視,幾乎就是不發展,將國防經費都花在了建造沒用的馬奇諾防線上。

本文章為狼君歷史原創,表達僅為作者自己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標明出處。

關於文章的不同意見歡迎留言評論,支持狼君歡迎留言點讚轉發。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一戰、二戰德國都堅持打法國,法國到底怎麼得罪德國了
    在一戰、二戰中我們能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德國太熱衷於打法國了,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已經準備好東擴了,慕尼黑陰謀、綏靖政策、閃擊波蘭這一系列行為明顯看出德國的主要擴張方向是向東,結果德國掉頭攻打法國,為什麼德國偏偏還要掉頭回來打法國? 而且縱觀法德歷史,德國都在堅持打法國,普法戰爭、一戰、二戰皆如此。什麼仇什麼怨,法國到底怎麼得罪德國了,德國寧可兩線作戰也要打法國的原因是什麼?我們一起來看看法、德兩國的矛盾是如何形成的。
  • 一戰時法國打不過德國,可為什麼二戰時法國仍然打不過?
    一戰時法軍是協約國的主力,法國本土也是西線的主戰場。不過法軍非常賣力氣,明明不可能打敗德國,仗著有一群幫手打贏了。 然而到了二戰的時候,法國仍然是德國的目標。可這一次法國幾乎連抵抗的勇氣都沒有了,自從德國攻破了馬奇諾防線後,法國是徹底失去了信心,一路潰退,最終只能投降了事。
  • 德國一戰後到底賠多少錢?難怪二戰入侵法國
    在戰爭中,戰爭的發起國必須對戰爭的結果負全責。德國作為戰敗國在一戰後面臨的是各國的審判,其中除了放棄殖民地以外,最重要的便是賠償各國直接的經濟損失,也就是戰爭賠款。雖然事情已經過去了一個世紀,但是德國的賠款卻是在2010年才還清。雖然戰爭帶來的苦難以經濟賠款方式不能抹去,但是德國的賠款時間未免讓人吃驚,以德國的經濟發展速度,一戰的賠償金竟然賠償了近一百年,到底賠了多少錢?
  • 一戰後法國經濟崩潰,1/3男性非死即傷,二戰德國辱法太陰損
    本欄目由三味工作室承制出品本期導讀二戰法國為何迅速躺倒?貝當元帥到底是不是背鍋俠?當時法國另外一個元帥福煦將軍就說了,「這根本就不是和平,這只是一個二十年的短暫休戰。」結果一語成讖,福煦像一個預言家——因為一戰打完之後二十年,二戰準時打響。
  • 為何一戰被評為最慘戰爭,而不是傷亡人數最多的二戰
    由於一戰和二戰對許多國家和民族造成了心靈上的傷害,如果從戰爭的激烈程度來看,很多人會說,一戰是最慘烈的戰爭,為什麼不說,傷亡人數最多的二戰呢?一戰歷時四年,死傷士兵人數一共是8880100人,平民死亡6439000人。二戰死傷人數大約在500萬到600萬人之間,數據之間的對比相差甚遠。但是一戰的任何一個戰場的傷害度都要勝過二戰,最關鍵的是一戰不僅傷害了同盟國與協約國之間的生命,更是改變了世界格局以及參戰國家民族的性質。
  • 一戰法國傷亡慘重是導致二戰中法國投降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一戰中法軍戰死了約131萬人、傷殘超過280萬,戰時生產和服務戰爭原因致使勞動人口損失約136萬,法國傷亡總數超過500萬,而當時法國人口不約四千萬,法國損失了整整一代人(青壯年。)
  • 二戰法國實力不輸德國,為何會如此不堪一擊?
    而當時號稱歐洲第一陸軍強國的法國只比波蘭多支撐了兩天。法國這個歐洲第一簡直成為了笑話。法國和波蘭相比,法國比波蘭強大的太多,就好比波蘭是個中量級的拳手,而法國是個全臺上的巨無霸,是一個重量級的選手,論實力,波蘭根本就不是法國的對手。可是同樣是面對德國法西斯,波蘭人愣是撐了36天,而作為比波蘭強大很多的法國人,竟然只堅持了38天了,這是為什麼呢?
  • 二戰時期,德軍為何能短時間拿下法國?
    導語:二戰時期,德軍為何能短時間拿下法國?眾所周知,二戰德國可以說還是以一己之力戰勝了整個歐洲,甚至來後來的蘇聯在戰爭早期都節節敗退,由此可見當時的德軍之勇猛。而當時號稱歐洲第一陸軍的法國,居然在僅僅抵抗了一個多月後就投降了,不得不說也是非常讓人意外。因為在當時來看,法國的實力其實是與德國不相上下的,為何德國卻能夠秒殺法國?難道是法國很弱?對此有專家就坦言:這一點非常關鍵!那就是法國過於依賴其辛苦建造花費巨大的馬奇諾防線,當時法國籌建的馬奇諾防線花費了很多的人力物力資源,說是當時世界最堅固的防線也不為過。
  • 二戰閃擊戰所向披靡,為何說不是德國一己之力?放鬆警惕幫了大忙
    德國作為歐洲經歷過一戰二戰全都失敗的國家,說明在當時並不受人待見,試想一個經常與鄰居打打殺殺的國家,怎麼可能有眾多盟友呢?即使勉強拼湊起來的幾個僕從國,也都是逼不得已和三心二意罷了。實際上,德國雖然在二戰前迅速崛起,也是趁著其它國家嚮往和平,把主要精力放在振興經濟上面發動二戰的。
  • 二戰:德國進攻法國為何要繞道阿登森林?而沒有直接進攻法國本土
    德法兩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積怨頗深,希特勒在二戰前的一系列閃擊操作,其最後的目的也是稱霸歐洲大陸,打破英法為主的歐洲秩序,所以註定德國與法國終有一戰,而當時的法國號稱有全世界最強悍的陸軍,兵力高達300多萬,部隊機械化程度比德國高,這第一陸軍的名稱並非是浪得虛名,德國進攻法國這在當時簡直是匪夷所思的事情
  • 二戰法國300萬大軍,為何僅40天就被德國打殘?竟是戴高樂惹的禍
    在當俘虜的日子裡,戴高樂的身體和精神都承受了極度的摧殘,那段日子簡直讓他生不如死。於是戴高樂就想方設法地逃跑,但五次越獄竟然都失敗了,有幾次已經跑出監獄卻還是被德國抓了回來,運氣實在是糟糕透了!戴高樂為他的不老實行為付出了代價,每次越獄失敗的結果,德軍都將他修理得很慘。但一戰終於結束了,戴高樂總算熬了過來,戰後他被釋放了。
  • 二戰法國陸軍擁有250餘萬,為何迅速投降
    從1800年到1940年,法國先是對抗了六次全歐洲聯合的反法同盟,然後在遠徵克裡米亞戰沙俄,遠徵墨西哥,進軍義大利戰奧匈,普法戰爭被打到巴黎,然後才是一戰二戰。不說別的,就拿破崙遠徵俄羅斯戰死凍死在東歐平原的軍隊,就比從鴉片戰爭到八國聯軍清朝所有對外戰爭陣亡的軍隊要多不少。
  • 為何二戰中的法國成了笑話?
    法國是一個傳統的歐洲強國。在「二戰」前夕,法國的軍事實bai力、特別是陸軍,更是傲視歐洲群雄,有「歐洲第一強國」之稱。龐大的法國海外殖民地起初傾向於維希政權,戰爭後期加入戴高樂將軍在內的盟軍,共同抵抗德軍。
  • 二戰此國號稱「陸軍世界第一」,為何僅被德國不到40天滅國?
    二戰此國號稱「陸軍世界第一」,為何僅被德國不到40天滅國?說起「世界第一」,大家或許會首先想到美國。因為美國無論是在經濟、軍事還是各個方面,幾乎都霸佔著世界第一這把交椅。不過這也僅僅是在現代,在二戰時期,就軍事力量而言,還是有超過美國的國家。說起二戰,軍事第一大國,莫過於德國了。德國雖然在一戰中損失慘重,又被各國歧視和欺負,但希特勒的上臺,卻讓支離破碎的德國在絕境中奮起。就當時的德國而言,希特勒無疑是德國人心目中的「救世主」。值得肯定的是,希特勒是有一定能力的,讓戰後那麼頹廢的德國,能夠迅速崛起,一躍成為世界頭號軍事強國。
  • 二戰閃電投降的法國為何能混進聯合國?美英蘇三國博弈的結果
    二戰閃電投降的法國為何能混進聯合國?美英蘇三國博弈的結果二戰結束後,在英美蘇三國的籌建下成立了聯合國,管理世界。當時的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為英、美、法、蘇(現在的俄羅斯)、中,我們通稱為「五常」。眾所周知,常任理事國具「一票否決權」,聯合國做任何決定,必須要讓五常全部同意才可以,否則都不算數。可以說五常的權力是相當大的。
  • 二戰時期,為何面對國土丟失一半的情況,中國和法國的結局相反
    在二戰當中,如果說哪兩個國家給人們帶來強烈的衝擊,那便是中國和法國。其中法國讓人詫異的是作為老牌殖民強國,在面對德軍時沒有一點大國風範,在國土喪失一半 的情況下,便直接投降這就讓人們很是驚訝。反而是在近代歷史中備受列強的欺凌,可是在面對外敵入侵時卻能夠堅持抗戰。
  • 二戰前義大利入侵衣索比亞,鄰國法國為何沒阻止?
    2020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75周年,在那次曠日持久的戰爭當中,全世界眾多國家捲入並付出巨大代價,反思戰爭為何而爆發,更有助於我們珍愛和平。二戰的一個重要前奏就是義大利對衣索比亞的入侵,作為義大利的鄰國,歐洲大國法國為何坐視不管呢?
  • 為啥法國在二戰中被德國輕鬆幹掉了,其實是讓這個小國給坑了
    二戰中,最讓人跌破眼鏡的事也許就是號稱「歐洲第一強國」的法國居然被德國輕而易舉的幹掉了,僅僅支撐了不到40天就投降了。除了政治、軍事因素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讓比利時坑了。比利時位於歐洲西北部,處於德國和法國之間,是法德兩國的緩衝地帶。
  • 二戰前,法國陸軍的實力非常強大,為何38天就被德國輕鬆打敗了?
    今天我們繼續來和各位尊敬的讀者討論二戰時期的往事。本文要說的是法國以及德國之間的故事。話說在那1940年,溫度適宜、美麗無比的整個巴黎市沉浸在一片祥和之中。人們愜意地在陽光下走著,歡快的笑聲洋溢著。此時丹麥挪威波蘭已被德軍的「閃電化」裝甲師攻克拿下。
  • 二戰時,法國被德國閃電滅國,為何戰後法國還那麼牛氣?
    二戰時,只有抵抗的國家才有滅國之痛,而對於法國這樣的連抵抗都很少,在他們心中並沒有留下滅國有戰爭之痛。 即使二戰後,戴高樂領導的自由法國也沒有進行過更多的戰爭,但在蘇聯及其同盟國的戰略下,德國戰敗,隨即法國重新獨立。二戰後,法國又成了戰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