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法國300萬大軍,為何僅40天就被德國打殘?竟是戴高樂惹的禍

2020-12-22 歷史大蛀蟲

導讀:一個被稱為傳奇的人,他的背後往往有許多不為人知的辛酸故事,必定會有許多讓自己不堪回首的過去。戴高樂將軍,毫無疑問就法國的一個傳奇人物,他的一生同樣充滿著曲折,甚至可以說有許多讓他感到痛苦的經歷,而最讓他傷痛的,可能就是敵人利用自己的才華滅亡了自己的祖國吧!

戴高樂(來自網絡)

戴高樂的囚徒歲月

青年時代的戴高樂將軍,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要知道他可是法國聖西爾軍校畢業的高材生。1912年軍校畢業後,戴高樂將軍就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身經大小數十次戰鬥,其中就是讓人談之色變、血腥無比的凡爾登戰役。

凡爾登戰役(來自網絡)

很不幸的是,在一次戰鬥中法軍戰敗了,更不幸的戴高樂成為了德軍的俘虜。在當俘虜的日子裡,戴高樂的身體和精神都承受了極度的摧殘,那段日子簡直讓他生不如死。於是戴高樂就想方設法地逃跑,但五次越獄竟然都失敗了,有幾次已經跑出監獄卻還是被德國抓了回來,運氣實在是糟糕透了!

戴高樂為他的不老實行為付出了代價,每次越獄失敗的結果,德軍都將他修理得很慘。但一戰終於結束了,戴高樂總算熬了過來,戰後他被釋放了。

凡爾登戰役(來自網絡)

才華橫溢的年輕人

幾年的牢獄生活,雖然使戴高樂倍受折磨,但這個過程卻也有不小的收穫。在德國人的監獄裡,好學的戴高樂沒有閒著度日如年,他對一戰中法國的得失做了深入的思考和總結,認為一戰中戰場上靠大量士兵衝鋒的戰術沒有未來,特別是對法國來說更是如此。

戴高樂將軍(來自網絡)

後來,戴高樂將軍經過對法國各地進行實地考察和長時間的思考,寫出了軍事著作《建立職業軍》。戴高樂將軍在書中指出,法國與歐洲其它國家具有顯著的不同之處,那就是法國整個國家幾乎都是平原,這使得法國在戰爭中完全無險可守,他因此認為未來的戰爭中,法國絕不能再採取一戰時單一的工事防禦。

戴高樂將軍(來自網絡)

因此,戴高樂將軍認為法國要在戰爭中取勝,就必須放棄被動的軍事防禦思想,國家應該建立職業軍隊和強大的裝甲機動部隊,再配備強大的空中力量,採取運動戰的戰術才能保衛法國;如果一味地將希望寄托在自認為銅牆鐵壁的防線上,那麼法國將沒有一點贏得戰爭的可能。

戴高樂將軍(來自網絡)

法國的悲哀

毫無疑問,戴高樂的軍事見解是非常高明的,他預見到了未來戰爭的發展方向,並且是立足法國實際而做出的最合理的見解。

馬其諾防線(來自網絡)

但悲哀的是,被一戰的殘酷嚇破膽的法國政界和軍方,只求歌舞昇平的安樂,他們的戰爭指導思想還停留在一戰時的要塞戰壕防禦。他們對戴高樂的遠見卓識表現得不屑一顧,反而以巨大的人力物力修築後來被證明是廢物的馬其諾防線。這個錯誤的決定,註定了法國的悲哀命運。更悲哀的是,戴高樂的真知灼見卻讓鄰居德國人領悟到了。

馬其諾防線內景(來自網絡)

戴高樂軍事思想對德國的巨大影響

戴高樂將軍的軍事思想,在法國被視為草芥;但德國人卻對之大為驚嘆,誇讚戴高樂是非凡的軍事天才。《建立職業軍》一書,在法國總共只賣出了寥寥數百本,但在德國卻一書難求,是軍方的必讀教材。

德國高級將領如古德裡安等,通過認真研讀戴高樂的軍事著作,領悟到了他的軍事思想精髓,最終形成了德國的建軍思想及閃擊戰理論。並且,德國人立即將戴高樂的軍事思想和理論付諸於實踐,沒有一點拖泥帶水。

古德裡安(來自網絡)

戴高樂無意中助攻德國

閃擊戰術,使它的鋼鐵洪流風捲殘雲一般橫掃歐洲,許多國家被這種新式戰術打得暈頭轉向,還沒回過神來就被德國打得滿地找牙!

德國閃電戰(來自網絡)

從各國抵抗的時間,就可以看出德國人的閃擊戰有多厲害、多成功了。可憐的丹麥,只抵抗了一天時間;荷蘭雖然進行了較為頑強的戰鬥,但5天後還是向德國俯首稱臣了;比利時國家雖然小,但表現還不錯,竟然硬挺了18天!

德國閃電戰(來自網絡)

二戰前的法國,號稱歐洲第一陸軍強國。當然,法國的這個稱號並非浪得虛名,他的軍力確實非常強大,至少從數字統計上是這樣的。當時的法國,有300多萬正規陸軍,擁有坦克3000多輛,作戰飛機16000多架。還修建了不計其數的軍事防禦設施,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馬奇諾防線」了。

德國士兵(來自網絡)

但是,如此強大的法國軍隊,表現卻著實在是讓人大跌眼鏡。1940年5月,德國軍隊繞過馬其諾防線,從比利時和盧森堡攻入法國;緊接著,法國的所有防線被德軍快速摧毀,40天後德軍就進入法國首都巴黎,致使法國舉國卑躬屈膝地投降了德國。

強大法軍的慘敗,和德國成功運用閃擊戰術有莫大的關係。這樣的結果,讓曾經驕傲無比的高盧雄雞,瞬間成了世界戰爭史上的最大笑話。

德軍進入巴黎(來自網絡)

結語

古德裡安等人的閃擊戰術,其作戰的核心理念是戰前作好充分準備,戰鬥開始後,利用強大空中力量和地面裝甲部隊,快速摧毀敵方防線後再立即向縱深打擊,在對方還沒回過神來就將其分割殲滅。

而這些作戰理念,在戴高樂的軍事著作中皆有清晰的體現!不知這是法國的不幸,還是戴高樂本人悲哀呢?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古德裡安等德國將領曾經都會感謝戴高樂將軍!對此,你有何評論呢?

相關焦點

  • 二戰時,法國只堅持40多天就被「團滅」,為何還能入聯合國五常?
    在五大常任理事國中,要說對二戰貢獻最小的,恐怕就是法國了,只堅持40多天就被德國「團滅」了。首先我們來看看,法國被什麼這麼快便打敗呢?就法國自身的情況而言,他們雖然是一戰的戰勝國,但是卻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不僅死亡了300萬人,而且工業和交通都遭到了嚴重的打擊,經過了二十年的時間才恢復過來。
  • 二戰此國號稱「陸軍世界第一」,為何僅被德國不到40天滅國?
    二戰此國號稱「陸軍世界第一」,為何僅被德國不到40天滅國?說起「世界第一」,大家或許會首先想到美國。因為美國無論是在經濟、軍事還是各個方面,幾乎都霸佔著世界第一這把交椅。不過這也僅僅是在現代,在二戰時期,就軍事力量而言,還是有超過美國的國家。說起二戰,軍事第一大國,莫過於德國了。德國雖然在一戰中損失慘重,又被各國歧視和欺負,但希特勒的上臺,卻讓支離破碎的德國在絕境中奮起。就當時的德國而言,希特勒無疑是德國人心目中的「救世主」。值得肯定的是,希特勒是有一定能力的,讓戰後那麼頹廢的德國,能夠迅速崛起,一躍成為世界頭號軍事強國。
  • 二戰前法國是歐洲第一,為何44天就遭德國滅國?原因無非4點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歐洲軍事最強的國家並非德國,而是法國。法國在很多方面強於德國,比如擁有600萬陸軍,德國只有540萬;法國擁有10700門火炮,而德國卻只有7378門;法國擁有的坦克數量為3250輛,多於德國的2439輛。綜合當時的情況來看,法國毫無疑問是歐洲第一強國!
  • 二戰法國,300萬大軍抵抗六周就投降,戰後欺負本國女性花樣百出
    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佔領波蘭大片領土後,開始為進攻西歐做準備。到1940年,德國在德法交界地帶部署了300萬軍隊,另外還部署有2700多輛坦克和自行火炮,7500門大口徑火炮,5000多架作戰飛機,還有近500架運輸架。德國士氣很旺,四分之一的軍人都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有著豐富的作戰經驗。
  • 法國和印度對二戰的貢獻相差無幾?為何法國是進五常而印度沒有?
    法國和印度對二戰的貢獻相差無幾?為何法國是進五常而印度沒有?聯合國和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果,這是對戰後世界秩序的基本規定。簡單來說,反法西斯聯盟中地位最高,誰在二戰後世界秩序中的地位就越高。這一點毋庸置疑。
  • 二戰時期,法國實力比日本還強,為何僅38天就全國淪陷?故意的?
    日本戰略思路雖然跟不上德國,但它的士兵素質還是比較高,武士道精神,讓它和德國打雖然最後會被德國打敗但也會讓德國付出慘痛代價。難怪法國的化妝品、護膚品聞名遐邇,德國人把法國人的「浪漫」打得一文不值。其實對於這個問題我也很困惑,法軍在歐洲大陸堪稱「第一陸軍」,海軍空軍也很強,為什麼在短短不到40天的時間內敗給德國?法國是歐洲大陸上的傳統強國,為什麼面對德軍的鋼鐵洪流卻這麼不堪一擊?
  • 二戰時,法國被德國閃電滅國,為何戰後法國還那麼牛氣?
    其實法國在二戰時曾遭受過一段屈辱的滅國史。二戰爆發後,德國向法國發起進攻,最講究防守的法國被閃電滅國。至此法國被德國佔領。二戰時,只有抵抗的國家才有滅國之痛,而對於法國這樣的連抵抗都很少,在他們心中並沒有留下滅國有戰爭之痛。 即使二戰後,戴高樂領導的自由法國也沒有進行過更多的戰爭,但在蘇聯及其同盟國的戰略下,德國戰敗,隨即法國重新獨立。二戰後,法國又成了戰勝國。
  • 二戰時期的法國,本來以為高枕無憂,誰知德國居然這麼做
    我們今天要說的,是二戰時期的法國。法國在二戰的時候一共出動了三百萬大軍,但是,他們還剩下二百八十萬軍人的時候卻投降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談一談原因。德國在攻打法國之前,先滅了波蘭。而波蘭被德國用27天就滅國了,而當時的法國跟波蘭是同盟狀態,但是法國卻選擇了袖手旁觀,沒有去幫助波蘭。這是有原因的,因為波蘭在一戰的時候,得罪了很多個國家,這其中就包括法國。所以法國在德國攻打波蘭的時候,選擇了旁觀。而德國攻打法國的時候,法國選擇了防禦戰,而不是進攻。法國為什麼打防禦戰?
  • 二戰中,有如此表現的法國,為何能在戰後躋身聯合國五常?
    法國一直以來都是歐洲大陸上的傳統強國,尤其是在第二次大戰前夕,其整體軍事實力幾乎可以說是冠絕整個歐洲。當時法國擁有最鋒利的矛和最堅固的盾:法國擁有超過300萬的常備軍隊數量居於世界首位,其陸軍更配備有大量坦克與火炮的摩託化部隊,有著「歐洲第一陸軍」的稱號。
  • 為何二戰中的法國成了笑話?
    法國是一個傳統的歐洲強國。在「二戰」前夕,法國的軍事實bai力、特別是陸軍,更是傲視歐洲群雄,有「歐洲第一強國」之稱。龐大的法國海外殖民地起初傾向於維希政權,戰爭後期加入戴高樂將軍在內的盟軍,共同抵抗德軍。
  • 歷史大猜想:同是菜雞,如果二戰法國和義大利打起來誰會贏?
    法國和義大利兩個國家在二戰時期的表現都有點另類,法國二戰時期剛剛和德國交手一個多月就投降了,後來戴高樂將軍利用法國人心中的大國情結,帶領自由法國政府和軍隊加入到同盟國中,為法國在戰後獲得戰勝國地位以及進入安理會創造了條件,應該說是結局相當不錯了。
  • 美國人為何不喜歡戴高樂和他領導的自由法國
    文/寂寞的紅酒 戴高樂是二戰時期自由法國運動的領導者,是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的締造者。1941年法國戰役中,法國人戰敗投降,戴高樂等諸多愛國人士流亡海外。在他的領導下,海外法國愛國抵抗人士成立了自由法國運動,他們「代表」法國繼續抗擊德國人的侵略。
  • 二戰時,法國殖民地幫法國抗擊德國,戰後法國卻將炮口轉向殖民地
    很多人經常質疑,法國二次大戰的時候還沒咋打就投降了,這樣一個投降的國家,還好意思號稱是二戰的戰勝國,甚至竊居了聯合國五常的位置,大家都為其他一些國家叫不平。有很多國家在二戰中發揮的作用比法國大,人家後來的經濟實力也不弱於法國,怎麼人家就不能成為聯合國的常委呢?
  • 「一戰英雄」貝當:二戰卻成了法奸,戰後為何得到戴高樂赦免?
    用貝當自己的話說:停戰並不是因為戰爭失敗而受到的懲罰,而是一個全新的開始,是可以讓法國可以長存的方式! 而二戰中和貝當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戴高樂,戴高樂主張和德國血戰到底,絕不屈服!
  • 擁有300萬大軍的歐陸第一強國的法蘭西怎麼在二戰中這麼不給力呢
    但是若說起最為讓人難以接受,難以想像的戰役莫過於歐洲西線的法國戰役。英法荷比盧五個打一個,擁有近2倍餘德軍的坦克和火炮,結果卻讓人如此大跌眼鏡,德軍以2.7萬人陣亡,11萬人受傷的代價擊潰300萬盟軍,消滅了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及法國。除了發電機行動在敦刻爾克撤出了30餘萬盟國部隊,戰前擁有300多萬大軍的歐陸第一強國法蘭西俯首投降。
  • 二戰後法國為什麼能成為五常?
    法國在二戰中兩邊下注,堪稱世界之最。在納粹德國方面有貝當領導的維希政府,在盟軍方面有戴高樂領導的自由法國運動,所以無論德國和盟軍怎麼打,法國都是贏家。所以法國成為五常很常見。首先要提及一下自由法國運動。
  • 一戰後法國經濟崩潰,1/3男性非死即傷,二戰德國辱法太陰損
    本欄目由三味工作室承制出品本期導讀二戰法國為何迅速躺倒?貝當元帥到底是不是背鍋俠?這實際上就給二戰法國的戰略思想埋下了一個禍根,中國人講叫「福禍相倚」。當一個人始終沉迷於過去成功的經驗,這種成功對他來說反而變成了一種束縛。尤其當你不能夠與時俱進,那就很容易產生經驗主義或者教條主義。其實這恰恰是法國在一戰之後軍事上犯的最大戰略錯誤,就是把所有重心都放在了防守上,迷信這樣的一條「馬奇諾防線」可以讓他們高枕無憂。
  • 一戰法國傷亡慘重是導致二戰中法國投降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法蘭西殖民帝國版圖) 法國強盛了將近五百多年,但因為在二戰中被德國閃電戰擊敗而投降,法國在二戰後成為許多國家的笑柄。 比如最經典的:沒人能在法國投降前佔領巴黎!
  • 二戰時期:德軍有限佔領法國,並未佔領法國全境
    二戰前夕,法國、英國等為首的西方國家,對納粹希特勒德國採取了綏靖政策,企圖將禍水東移,轉嫁給蘇聯,但不曾想德國和蘇聯卻攜起手來,共同聯手軍事進攻波蘭。法英本希望禍水東移,讓德蘇兩國火併,從而坐收漁翁之利,對德國的綏靖政策,反倒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徹底引火燒身,結果德國擊敗了法國,英國也慘遭德國空軍的猛烈轟炸,倫敦等主要城市生靈塗炭。1940年6月14日,德軍進入法國首都巴黎,法國政府旋即垮臺,分裂成在法國本土由貝當元帥所組成親德國的和平派政府,以及在英國由戴高樂所建立的流亡政府。
  • 法國二戰投降後,德國建立的法國傀儡政權,是如何一步步瓦解的?
    前言今天提到法國二戰向德國投降後,納粹扶持的代理人貝當,我們很習慣從戰勝者的角度出發,指責他是所謂「法國版汪精衛」。有趣的是,美國直到德國在1942年,出兵佔領整個法國南部以前,都還是承認維琪法國為法國唯一的合法政府。維琪法國甚至還抗拒納粹德國的壓力,沒有順應日本要求承認中國的汪精衛政權。維琪政府與蘇聯的關係,其實也維持到1941年6月22日,德國向蘇聯發動侵略戰爭為止。顯而易見的是,維琪法國所真正痛恨的國家,其實也只有英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