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國和印度對二戰的貢獻相差無幾?為何法國是進五常而印度沒有?
法國的投降,是整個國家的投降,包含了法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和絕大部分軍隊,還包括了法國所有的殖民地政權。當時幾乎所有的法國人都認為,投降德國才是法蘭西的唯一出路。法國國旗很好看,白旗加上紅藍道裝飾就行但是,並不能說所有人都投降了德國,還有一部分法國人,成為了抵抗德國鬥爭中的英雄。而這些抗德英雄,一部分聽戴高樂將軍的,另一部分則是在法國共產黨的領導之下。
-
「自由法國」運動80周年紀念日前夕,戴高樂將軍像遭破壞
近日,身份不明人士在法國諾爾省歐蒙市(Hautmont)破壞了一座戴高樂將軍的半身像。而此時正逢戴高樂將軍發出歷史性的抵抗納粹入侵演說80周年紀念日前夕。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6月16日報導,身份不明的破壞者在位於歐蒙的戴高樂將軍半身像上噴了橙色油漆,並在背面寫下「奴隸」二字。法國北部地區委員會主席澤維爾·伯特蘭德就此事表示,「在我們必須銘記戴高樂將軍未讓抵抗之火熄滅的歷史時,歐蒙這座雕像的破壞令人震驚。」
-
「共和國就是我」:戴高樂如何塑造現代法國?
戴高樂經常絕望於法國人就像愚笨的小牛(veaux)——最好的翻譯是羊群——和他們的國家不相稱,但他試圖說服、勸誘、恐嚇這個「擁有 246 塊各色奶酪」的國家團結起來,實現他作為一個身形高大、影響深遠的預言家的願景。他維護法國的利益可能太過徹底,但是他使法國在國際舞臺上發揮了超乎自身實力的作業——支持歐洲合作——但只以他自己的方式。
-
二戰法國投降後,總統戴高樂假裝送行,最後一刻跳上飛機逃往英國
所以,在他逝世十周年之際,我們能看到還有為數眾多的法國普通民眾在紀念他,他們花了很多方式去親近他、學習他的一切,去寫,去看,所有人都愛著這位法國的英雄,折服於他過人的能力和學識。國家需要英雄,因為那是一個國家的靈魂和精神所在,因為在我們熱愛、了解英雄的時候,就是在了解自己的民族精神和國家歷史,很多人樂此不疲的考證研究著戴高樂,儘管法國不會再有人能做到和戴高樂一樣的事情,他的骨血卻已和這個國家的發展融為一體。戴樂高雖然已亡故,但是他給法國人民所帶來的深遠影響不會輕易被歷史所湮沒,他所提出的愛國思想鼓勵著全體法國人勇敢的追求自由。
-
戴高樂留給中國的遺產
(中國)疆域之廣闊,疆界從小亞細亞沿歐洲邊地到漫長的太平洋海岸;從冰封的西伯利亞到印度和印度支那的熱帶雨林地區。這是一個比歷史還要古老的國度……"三十多年來(涵蓋中國八年抗戰時期、二戰期間法國德軍佔領時期、中國解放戰爭時期及新中國建立後至中法建交前夕),法國對中國事務的政策一直是走摸索前行。
-
影評|戴高樂將軍和他的智障女兒
但是她會叫他「爸爸」,僅此一聲爸爸,就讓他感到無比的驕傲。他們買下一憧鄉間別墅,讓安娜在此不受任何幹擾地生長。那時的戴高樂工作之地常有變動。住在鄉下,自然沒有巴黎方便,但他不願讓安娜受到任何來自外界的傷害和幹擾。他寧願自己驅車奔波。
-
法國戰役失敗後,戴高樂為英國將軍送行,在最後一刻跳上飛機
事實上,在法國宣布投降的當晚,總理雷諾辭職,法國新政府重新組織,並打算同法西斯德國合作。站在主戰派這一方的戴高樂,此時已經對政府徹底失望。他不再抱有任何幻想,準備自救計劃。
-
二戰後法國為什麼敢跟美國叫板?
不知道戴高樂是無意還是故意忽略了,他眼中所謂的強大盟國英國,所謂的可靠夥伴邱吉爾,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其命運在很大程度上都取決於自己不甚喜歡的美國。坦白說,戴高樂或者說是法國人,都沒有喜歡美國的道理。一戰後法美兩國間發生的不愉快就不說了,單說在二戰尾聲之時,美國人就幹了件讓法國人很不爽的事情。當時,美國曾策劃在法國實行軍事佔領制度,以便戰後將法國變為自己的附庸國。
-
我認為法國二戰投降是很明智的,為什麼這麼多人嘲笑法國?
咱們先看看那些「明智」的法國人是什麼下場吧1944年8月19日,在得知盟軍已於諾曼第成功登陸後,法國反納粹組織「抵抗力量」經過精心準備在巴黎舉行起義,跟德軍在巴黎街頭展開巷戰。同日,自由法國領袖戴高樂將軍說服盟軍指揮部進行支援,自由法國第2裝甲師向巴黎進攻。
-
二戰時,法國剛開打就被「團滅」,為何還能入五常?原因有三點
高盧雄雞一直都是法國人引以為傲的一個稱呼,在法國的歷史上,路易十四以以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法蘭西成為了當時西歐最強盛的國家,尊稱為「太陽王」,他打下了王朝一直持續到了法國大革命。其實在法國戰敗之後,並沒有停止反抗,在戴高樂將軍的領導下,建立了「自由法國」組織,戴高樂將軍高呼:法國的事業沒有失敗……法國不是孤軍奮戰,不是沒有援助……無論發生什麼事,法蘭西的抵抗火焰不能熄滅,也絕不會熄滅。
-
二戰後法國為什麼能成為五常?
法國在二戰中兩邊下注,堪稱世界之最。在納粹德國方面有貝當領導的維希政府,在盟軍方面有戴高樂領導的自由法國運動,所以無論德國和盟軍怎麼打,法國都是贏家。所以法國成為五常很常見。首先要提及一下自由法國運動。
-
二戰法國300萬大軍,為何僅40天就被德國打殘?竟是戴高樂惹的禍
導讀:一個被稱為傳奇的人,他的背後往往有許多不為人知的辛酸故事,必定會有許多讓自己不堪回首的過去。戴高樂將軍,毫無疑問就法國的一個傳奇人物,他的一生同樣充滿著曲折,甚至可以說有許多讓他感到痛苦的經歷,而最讓他傷痛的,可能就是敵人利用自己的才華滅亡了自己的祖國吧!
-
二戰時,法國被德國閃電滅國,為何戰後法國還那麼牛氣?
二戰時,只有抵抗的國家才有滅國之痛,而對於法國這樣的連抵抗都很少,在他們心中並沒有留下滅國有戰爭之痛。 即使二戰後,戴高樂領導的自由法國也沒有進行過更多的戰爭,但在蘇聯及其同盟國的戰略下,德國戰敗,隨即法國重新獨立。二戰後,法國又成了戰勝國。
-
二戰時期,法國為何定都非洲?
公元前3世紀,柏柏爾人就在泰勒阿特拉斯山建立王國。後來羅馬、拜佔庭、阿拉伯、西班牙、土耳其、法國陸續入侵,1830年後逐步淪為法國殖民地。法國為了增加人口,幾乎綁架式地把一些要移民美洲的人「請」到阿爾及利亞。同時在土地、貸款等方面給予移民優惠,不論國籍是否為法國。
-
二戰中,有如此表現的法國,為何能在戰後躋身聯合國五常?
而在法國的東部還修建了一條歷時11年,花費超過50億法郎的馬奇諾防線,這條固若金湯的防線就是用來防備德國。然而,如此強大的法國卻出人意料的6個星期便被德國徹底擊垮,首都巴黎淪陷,60%的領土被德軍佔據,法國元帥亨利·菲利浦·貝當組織的「維希法國」政府投降,而夏爾·戴高樂組建的「自由法國」政府則流亡英國繼續對抗德國。
-
法國境內黑人為何越來越多了?還不是因為「那些年」
在我們的印象中,法國是一個以浪漫作為生活格調,以自由作為追求的國家,並且提到法國人,我們的腦海中也會直接想到那些標準的歐洲人長相,雖說在地域上很難分清,可是卻也有個鮮明的特徵,偏白的膚色。顯而易見,作為歐洲國家,法國人一直以來都是以白色人種為主,再加上法國也並非如同美國那般是由移民組成的國家,所以很難將其與黑人聯繫在一起。可是,有時候我們也不得不承認,現在的法國,卻逐漸有了一種「黑化」的趨勢,雖然法國並沒有確實的人口統計,可是根據估算,法國的黑人所佔總人口比例,委實能夠位列歐洲榜首。
-
法國評選歷史上的十大偉人,這個人憑什麼高居第一
2005年,法國電視臺做了一項「法國十大偉人榜」的評選活動,結果,戴高樂力壓拿破崙、雨果、伏爾泰、畢卡索等人,以絕對優勢佔據榜首,成為當之無愧的法蘭西歷史第一人。關於戴高樂,大多數人知道的是他帶領法國人民取得二戰勝利的光輝事跡,然而關於其中的曲折與坎坷,卻不是每個人都了解。
-
二戰時期法國敗降後,英國在軍事力量上處於劣勢,外交上嚴重孤立
11月27日,法國73艘艦艇全部壯烈地自沉海底,在維希政府成立之初,法屬殖民地的軍政官員出於等級從屬關係和服從事實上的政府的傳統,接受了該政府的領導。不久,有幾個法屬殖民地站到戴高樂「自由法國」一邊,其餘的在1942年後均為英、美爭取到盟國方面,法國政府雖然投降,但具有革命傳統的法國人民並沒有屈服。法共通過各種形式領導人民開展反對法西斯的鬥爭,在法國淪亡之際,一些愛國志士也起來反對法西斯和賣國賊。6月17日,堅決主張抵抗侵略、維護民族獨立的戴高樂將軍飛往倫敦,於6月18日發表了《告法國人民書》,號召人民繼續鬥爭,光復故國。
-
二戰時的法國,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兩個政權都不被承認
1940年6月17日清晨,戴高樂將軍在機場送別英國斯皮爾斯將軍。之後戴高樂將軍在飛機起飛的時候,追上了飛機爬了上去。逃離法國的第二天,在英國首相邱吉爾的支持下,6月18日下午,戴高樂將軍在英國廣播電臺發表了《告法國人民書》,號召法國人民起來抵抗。這就是自由法國政權。我們看一下這兩個政權在國際上的狀況,存在真的非常尷尬。
-
二戰閃電投降的法國為何能混進聯合國?美英蘇三國博弈的結果
二戰閃電投降的法國為何能混進聯合國?美英蘇三國博弈的結果二戰結束後,在英美蘇三國的籌建下成立了聯合國,管理世界。當時的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為英、美、法、蘇(現在的俄羅斯)、中,我們通稱為「五常」。眾所周知,常任理事國具「一票否決權」,聯合國做任何決定,必須要讓五常全部同意才可以,否則都不算數。可以說五常的權力是相當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