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工業鄉愁地!溧水首個工業文化產業街區啟動建設

2020-12-23 湘湘愛旅行

60多年的變遷,60多年的沉澱,

知名活塞環廠承載了三代人的過往,

抒寫了堅守定力,

一代又一代人接續奮鬥的追求。

全區首個工業文化街區的啟動,

既是創新思維的突破,

品質城市自信的展現,

也是為了讓工業鄉愁融入文化根脈,

讓品質城市留住青蔥記憶,

讓都市文化窺見斑駁歷史。

工業鄉愁地建設,

始終堅持要選就選最強,要幹就幹最好的理念,

幹字當頭,只爭朝夕,

打造國內有影響力的文化創意街區樣本。

1月1日,南京飛燕文化產業街區啟動建設,首批8家文創企業單位籤約入駐,標誌著溧水首個承載了工業鄉愁的工業文化街區全面啟動,有望打造成國內有影響力的工業創意街區樣本。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徐寧,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勇,區領導薛鳳冠、張蘊、朱克成、黃成文、經地生、張為真等參加。

突破思維 留住溧水人的工業鄉愁

飛燕,見證了溧水工業的發展以及城市的變遷。1958年,飛燕正式建廠,當時廠名為地方國營溧水機械廠,廠址位於老城隍廟後側;1965年,該廠從城隍廟遷至中山東路,1969年更名為溧水活塞環廠,2005年更名為飛燕活塞環公司。上世紀80年代,伴隨改革開放的大潮,活塞環廠幹部職工審時度勢,勵精圖治,用勤勞和智慧書寫了企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仿製到自主研發的創業史,企業得到飛速發展,成為當時溧水享譽全國的「五朵金花」之一

但隨著時代的變遷,飛燕也刻上了深深的歲月痕跡,與剛成長起來的南京南部活力新城有些格格不入。一方面,飛燕位置特殊,位於溧水老城區核心區,是唯一一個還留在老城區的廠,空間、資源、配套有限,企業發展受限;另一方面,品質城市提升需要去舊迎新,"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為了幫助活塞環廠在歲月的蹉跎中煥發出第二春,讓城市多一些鄉愁符號,溧水突破思維,一方面「走出去」,把企業搬遷到開發區濱淮大道,為飛燕企業賦予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留下來」,把飛燕歷史沉澱成城市文化。

"溧水飛燕是溧水人民對於工業企業的一段記憶,也是溧水工業歷史的縮影,飛燕精神一定要保留下來。」溧水區主要負責人在三年間多次召開座談會、協調會,研究飛燕文化產業街區的建設,既要保留住工業文化,也要帶動老城區的發展,打造成新的文化產業標杆

飛燕雖然走了,但飛燕文化產業街區來了。不難發現,飛燕文化產業街區保留了「飛燕」這一名稱,讓無數走走停停的溧水人銘記,這裡曾經有一個自強不息代表溧水工業精神的飛燕企業,飛燕文化產業街區保留下「飛燕」二字是留住這座城市的時代記憶最好證明,飛燕公司「飛」向了更廣闊的平臺,但「飛燕精神」還在這裡。

勇闖無人區,向高品質城市發力

要選就選最強,要幹就幹最好」是溧水的理念,也是溧水的追求。"飛"走的活塞環廠目前已成為佔地300畝,擁有「規模一流、裝備一流、管理一流、技術一流、環境一流」的現代新飛燕企業。

然而原鄉愁地打造的溧水工業文化街區,是個新挑戰,也是個新課題。以前從未做過,溧水組織相關人員多次赴上海萬科哥倫比亞公園、杭州東信和創園、上海新天地等外地調研學習。60多年知名企業文化,具有獨特人文效應,沒有現成參照物,溧水文旅單位與已開發南京運營最成功的文化產業園一一金基集團建立緊密合作關係,借鑑國創園的成功運營經驗,打造獨具特色的運營服務體系。

工業區與居民區,工業文化與生活文化如何交相融合?在這裡,無經驗可循,溧水勇闖新路,並經過多方醞釀,提出了產業撬動、文化賦能、複合開發3條路徑。"我們以『產業園聚能效應』激活老舊廠房建築,激發老城活力;以『文化賦能產業』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中高端文化消費需求,打造區域文化品牌IP,聚集片區人氣;以『國資平臺+民營企業』創新合作開發為模式,產業開發運營提升項目價值,商住開發經營兌現經濟效益。」區商旅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

按照這一創新性布局,未來的飛燕文化產業街區將全力打造成為產業與產業、園區與城市、建築與土地和諧發展的都市複合型產業園,打造成溧水全域旅遊微度假目的地的網紅文化街區,開啟「創意溧水」的文化生活新篇章,實現留住溧水城市時代記憶、煥發老舊建築魅力活力、加速文化創業創新發展、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雙贏的目標遠景,不斷向高品質城市發力。

打造國內有影響力的文化產業街區

如何打造一個不一樣的飛燕文化產業街區?工業遺存最大的保護是利用,對此,該項目有關負責人表示,溧水將最大限度保留老廠房原貌,同時打破常規,擴大功能區域,在原來舊改面積約3萬平方米的基礎上,新建周邊商業、酒店、住宅、公共配套面積約8萬平方米(含地下)。創新建設五大功能區,即產業研發辦公區,提供的是新文創產業創意辦公、綜合空間;產業交流展示區,以新文創展示交流空間、花園辦公、會議中心等為主;濱水文化商業街區,以近現代工業記憶為背景,展示溧水本地特色民俗、飲食、工藝文化,打造情景式、高品質、特色文化商業街區;綜合配套服務區,以園區商務配套服務功能為主;低碳品質生活區,打造低碳節能、三恆系統、5G科技為一體的品質社區。

根據規劃顯示,南京溧水飛燕文化產業街區東至淮源街、南至中山東路、西至珍珠路、北至護城河,建設周期為3年。項目預計2021年6月份前舊廠房改造部分對外開放,新開發街區部分2020年底前對外開放,力爭成為國內具有影響力的文化創意街區。

「近年來,溧水各大商業中心崛起,但也只是純粹的辦公區或者商業區,現在我們要打造的是集辦公、購物、休閒、住宿等多種業態於一體的城市綜合體,作為溧水首個工業遺存改造提升標杆項目,力爭打造成南京乃至江浙滬第一個未來城市活力典範。」金基集團有關負責人練嫻瑾介紹。

飛燕是企業,也是工業文化

飛燕是品牌,也是城市文化

留住飛燕

留住了工業沉澱,留住了廠區記憶

留住了城市不變的根脈與發展的靈魂

留住了堅守定力,一代人又一代人接續奮鬥的意志

留住了高質量發展自信和未來城市競爭力

【來源:溧水發布】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溧水首個工業文化產業街區全面啟動建設
    1月1日,南京溧水區首個工業文化產業街區——飛燕文化產業街區正式啟動。這裡曾經坐落著溧水著名製造企業飛燕活塞環廠,60多年的變遷,承載著兩代人的記憶。從這裡,可以窺見溧水工業的發展歷程,勾勒出溧水成長的足跡,也滿足了市民的各種需求。
  • 南京溧水:飛燕文化產業街區點亮城市榮光
    南京市溧水飛燕文化產業街區,是溧水工業文明的鄉愁地,曾經演繹了溧水改革開放的輝煌創業史,承載著老一代溧水人拼搏奮鬥的進取精神。飛燕活塞環公司作為本次項目的核心,佔地30餘畝,由六幢車間組成,外加富有時代特色的大門門廳,它的前身為溧水機械廠,於1958年正式投產,1969年更名為溧水活塞環廠,2005年更名為飛燕活塞環公司,是溧水區「五朵金花」之一。
  • 南京溧水盤活工業遺址 老廠房變身工業博物館
    南報融媒體記者 胡英華攝位於溧水繁華鬧市中的飛燕文化產業街區眼下正花草茂盛,綠意盎然,原來的老廠房變成文創工作室、廢棄工具機成為綠園裡的小品、磚頭砌成的鏤空牆增添幾分藝術感……這裡曾是溧水飛燕活塞環廠,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溧水工業五朵「金花」之一,見證了溧水工業近60年的發展時光。
  • 溧水用創意盤活工業遺址 老廠房變身記憶博物館
    南報融媒體記者 胡英華攝位於溧水繁華鬧市中的飛燕文化產業街區眼下正花草茂盛,綠意盎然,原來的老廠房變成文創工作室、廢棄工具機成為綠園裡的小品、磚頭砌成的鏤空牆增添幾分藝術感…… 這裡曾是溧水飛燕活塞環廠,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溧水工業五朵「金花」之一,見證了溧水工業近60年的發展時光。
  • 溧水正在打造的四大文化街區,即將承包你的閒暇時光~
    近年來溧水區通過轉型升級增創文化產業發展新優勢把文化街區建設作為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目前,全區共有文化產業單位1849家,其中「三上」單位126家,「三下」單位1723家,擁有市級以上(含市級)文化產業園區3個,包括1個國家級影視創意園。
  • 南京溧水56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 總投資482億元
    投資135億元的欣旺達動力電池二期項目動工興建,投資150億元的中國中醫健康養生示範區項目啟動建設,投資35億元的天安幸莊溧水科技產業園項目全面開工……2月21日,南京溧水總投資482億元的56個重點產業項目集中開工,這是溧水在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以後推出的又一
  • 文化強市|「記得住鄉愁、振興得起老城」,荔灣建設嶺南文化中心...
    廣州有26條歷史文化街區,荔灣佔了14條,且全部密集分布在珠江北岸,可見分量之重。歷史文化街區是城市記憶的容器、嶺南文化的代表性展示空間,留住鄉愁,要保護這些容器,也要注入新內容。在永慶坊, 2016年9月就投入運營的一期和近兩年陸續開放的二期早已是遊人如織。流連於麻石小巷、青磚騎樓、潮流店鋪,人們喜歡到這裡感受傳統西關風情,追逐時尚風向標。
  • 南京文化產業招商推介會昨籤約近百億元
    文化產業招商推介會昨籤約近百億元   23個項目涵蓋創意科技、電競、文化旅遊、新媒體等產業   2019南京文化科技融交會堅持產業化辦展思路   在昨天舉行的2019南京市文化產業招商推介會上,共有23個項目現場籤約,總投資額近百億元,涵蓋創意科技、電競、IP開發、文化旅遊、新媒體、人工智慧、健康等產業門類。   博濤科創園打造「東方巨獸」機械樂園   在大連2019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上,一匹高9.35米、重47噸的「中華巨馬」,吸引了無數眼球。
  • 變身創意街區!飛燕活塞環老廠房現在竟成這樣了…
    位於溧水繁華鬧市中的飛燕文化產業街區花草茂盛,綠意盎然,原來的老廠房變成文創工作室、廢棄工具機成為綠園裡的小品、磚頭砌成的鏤空牆增添幾分藝術感……昔日工業廠房飛燕活塞環廠創建於1958年,既見證了溧水工業發展歷程
  • 濰坊市首個「5G+工業網際網路」項目在壽光市田柳鎮啟動
    2020年12月15日,濰坊市首個5G工業應用項目——新龍集團「5G+工業網際網路」項目啟動儀式在田柳鎮山東新龍集團有限公司舉行。新龍集團是以鹽化工為主的高新技術企業,按照「氯鹼熱電搭臺、精細化工唱戲、高端科技發展」的發展思路,建成了具有新龍特色的氯鹼化工產業鏈。
  • 老國棉五廠「涅槃重生」 為青島人留住「鄉愁」
    青島首批時尚藝術街區放榜,共有16個街區入選。位於市北區的紡織谷——包浩斯藝術街區名列其中。近幾年,記載著歷史的青島紡織谷通過規劃,在園區進行塗鴉牆繪,集色彩、文化、潮流、歷史於一體,濃濃的藝術氛圍讓這裡煥發出新活力。
  • 百年四方路煥然一新要變時尚新內核 產業聚集效應已初現
    在市北區建設RCEP青島經貿合作先行創新試驗基地的新風口下,百年裡院廣興裡作為工業設計中心重生,讓人們看到了留住鄉愁的「裡」想與「院」望。新產業帶活時尚街區四方路是條不足600米的百年老街,自建成起一直是一條市場馬路。這裡以前是人口最密集的老市區之一,也是店鋪毗鄰的商業區,是當時青島年輕人最愛「逛」的地方。
  • 從「鏽帶」到「秀帶」,工業遺產蝶變背後的人文情懷
    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要妥善處理好保護和發展的關係,注重延續城市歷史文脈,像對待『老人』一樣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築,保留城市歷史文化記憶,讓人們記得住歷史、記得住鄉愁,堅定文化自信,增強家國情懷」。工業遺產的保護利用,正是對總書記重要指示的貫徹落實。
  • 首屆中國(白沙)影視工業電影周在北京啟動《流浪地球》導演郭帆出...
    3月25日,首屆中國(白沙)影視工業電影周新聞發布會暨啟動儀式在位於北京的中國電影資料館隆重舉行。△中國(白沙)影視工業電影周正式啟動據了解,首屆中國(白沙)影視工業電影周將於今年9月在重慶影視城(江津白沙)舉行。這是中國首個專注推動中國影視工業化進程的電影周,也是中國首個聚焦影視工業全流程幕後英雄的推選活動。
  • 「十三五」裝備工業有力支撐製造強國建設:挺起中國工業「脊梁」
    裝備工業是工業的脊梁,是國之重器,涉及門類廣、產業鏈條長,其轉型升級對於我國整個工業體系的優化提升具有基礎性、決定性作用。「十三五」時期是裝備工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的重要時期,這五年來,裝備工業在製造強國建設進程中發揮了重要地支撐引領作用。
  • 海河畔的百年老廠房——棉3創意街區入選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示了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擬認定名單,由天津住宅集團於2015年提升改造完成的棉3創意街區前身「天津第三棉紡織廠」位列其中。根據《國家工業遺產管理暫行辦法》(工信部產業〔2018〕232號)和《關於開展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認定申報工作的通知》(工信廳政法函〔2020〕68號),工業和信息化部部署開展了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認定工作。
  • 老工業廠房升級城市新「網紅」
    在建築空間改造和產業政策帶動下,目前,科技、體育、數字創意等新興產業在新首鋼地區加速聚集。首鋼文化產業園、北京市電子競技產業品牌中心、北京市遊戲創新體驗區和北京市科幻產業聚集區相繼落地,全市首個體育保稅倉庫建設完工,智慧園區大腦等首批10個人工智慧創新應用示範項目正全力推進,有效帶動了首鋼的文化復興、生態復興、產業復興、活力復興。
  • 榕城東陽街道:打造商貿旺地、工業重地、物流窪地
    近年來,東陽街道以黨建為引領,圍繞做好民生、產業、環保三篇文章,全力抓好人居環境整治和水汙染防治工作,完善街區各項基礎配套設施,持續推進產業建設和轉型升級,著力營造平安穩定和諧社會環境,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好基礎。
  • 安慶啟動建設全省首個市級5G創新應用實驗室
    據安慶新聞網消息 1月20日下午,安慶市推進5G創新應用合作暨啟動「一室一腦一谷」建設新聞發布會舉行。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安徽省首個市級5G創新應用實驗室將在築夢新區建設。根據協議,雙方按照平等互利、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原則,在智慧政務、智慧產業、智慧民生、工業網際網路及智能製造等數字經濟方面開展全面合作,並以築夢新區為載體,共同建造我省首個由地市設立的「5G創新應用實驗室」。該實驗室針對5G創新應用的「最後一公裡」,配置5G應用研發的雲計算、模組等基礎技術資源和共性測試實驗設備,為科創企業提供端到端5G測試驗證環境。
  • 第一山歷史文化街區丨千年黃牌街的滄桑巨變
    在那些動蕩不安、戰事頻發的年代,盱眙城內以嶽家大院為主體的街民仍然勤儉持家,多業並舉,發展工業,振興商業,逐漸形成了街道與街市,商業規模也逐步平穩並繁榮。因嶽家商賈家業驟增,逐步移居外地擴展,後來又有黃家介入建設。在嶽、黃兩家及眾多百姓的共同努力下,黃牌街有了長足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