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年的變遷,60多年的沉澱,
知名活塞環廠承載了三代人的過往,
抒寫了堅守定力,
一代又一代人接續奮鬥的追求。
全區首個工業文化街區的啟動,
既是創新思維的突破,
品質城市自信的展現,
也是為了讓工業鄉愁融入文化根脈,
讓品質城市留住青蔥記憶,
讓都市文化窺見斑駁歷史。
工業鄉愁地建設,
始終堅持要選就選最強,要幹就幹最好的理念,
幹字當頭,只爭朝夕,
打造國內有影響力的文化創意街區樣本。
1月1日,南京飛燕文化產業街區啟動建設,首批8家文創企業單位籤約入駐,標誌著溧水首個承載了工業鄉愁的工業文化街區全面啟動,有望打造成國內有影響力的工業創意街區樣本。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徐寧,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勇,區領導薛鳳冠、張蘊、朱克成、黃成文、經地生、張為真等參加。
突破思維 留住溧水人的工業鄉愁
飛燕,見證了溧水工業的發展以及城市的變遷。1958年,飛燕正式建廠,當時廠名為地方國營溧水機械廠,廠址位於老城隍廟後側;1965年,該廠從城隍廟遷至中山東路,1969年更名為溧水活塞環廠,2005年更名為飛燕活塞環公司。上世紀80年代,伴隨改革開放的大潮,活塞環廠幹部職工審時度勢,勵精圖治,用勤勞和智慧書寫了企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仿製到自主研發的創業史,企業得到飛速發展,成為當時溧水享譽全國的「五朵金花」之一。
但隨著時代的變遷,飛燕也刻上了深深的歲月痕跡,與剛成長起來的南京南部活力新城有些格格不入。一方面,飛燕位置特殊,位於溧水老城區核心區,是唯一一個還留在老城區的廠,空間、資源、配套有限,企業發展受限;另一方面,品質城市提升需要去舊迎新,"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為了幫助活塞環廠在歲月的蹉跎中煥發出第二春,讓城市多一些鄉愁符號,溧水突破思維,一方面「走出去」,把企業搬遷到開發區濱淮大道,為飛燕企業賦予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留下來」,把飛燕歷史沉澱成城市文化。
"溧水飛燕是溧水人民對於工業企業的一段記憶,也是溧水工業歷史的縮影,飛燕精神一定要保留下來。」溧水區主要負責人在三年間多次召開座談會、協調會,研究飛燕文化產業街區的建設,既要保留住工業文化,也要帶動老城區的發展,打造成新的文化產業標杆。
飛燕雖然走了,但飛燕文化產業街區來了。不難發現,飛燕文化產業街區保留了「飛燕」這一名稱,讓無數走走停停的溧水人銘記,這裡曾經有一個自強不息代表溧水工業精神的飛燕企業,飛燕文化產業街區保留下「飛燕」二字是留住這座城市的時代記憶最好證明,飛燕公司「飛」向了更廣闊的平臺,但「飛燕精神」還在這裡。
勇闖無人區,向高品質城市發力
「要選就選最強,要幹就幹最好」是溧水的理念,也是溧水的追求。"飛"走的活塞環廠目前已成為佔地300畝,擁有「規模一流、裝備一流、管理一流、技術一流、環境一流」的現代新飛燕企業。
然而原鄉愁地打造的溧水工業文化街區,是個新挑戰,也是個新課題。以前從未做過,溧水組織相關人員多次赴上海萬科哥倫比亞公園、杭州東信和創園、上海新天地等外地調研學習。60多年知名企業文化,具有獨特人文效應,沒有現成參照物,溧水文旅單位與已開發南京運營最成功的文化產業園一一金基集團建立緊密合作關係,借鑑國創園的成功運營經驗,打造獨具特色的運營服務體系。
工業區與居民區,工業文化與生活文化如何交相融合?在這裡,無經驗可循,溧水勇闖新路,並經過多方醞釀,提出了產業撬動、文化賦能、複合開發3條路徑。"我們以『產業園聚能效應』激活老舊廠房建築,激發老城活力;以『文化賦能產業』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中高端文化消費需求,打造區域文化品牌IP,聚集片區人氣;以『國資平臺+民營企業』創新合作開發為模式,產業開發運營提升項目價值,商住開發經營兌現經濟效益。」區商旅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
按照這一創新性布局,未來的飛燕文化產業街區將全力打造成為產業與產業、園區與城市、建築與土地和諧發展的都市複合型產業園,打造成溧水全域旅遊微度假目的地的網紅文化街區,開啟「創意溧水」的文化生活新篇章,實現留住溧水城市時代記憶、煥發老舊建築魅力活力、加速文化創業創新發展、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雙贏的目標遠景,不斷向高品質城市發力。
打造國內有影響力的文化產業街區
如何打造一個不一樣的飛燕文化產業街區?工業遺存最大的保護是利用,對此,該項目有關負責人表示,溧水將最大限度保留老廠房原貌,同時打破常規,擴大功能區域,在原來舊改面積約3萬平方米的基礎上,新建周邊商業、酒店、住宅、公共配套面積約8萬平方米(含地下)。創新建設五大功能區,即產業研發辦公區,提供的是新文創產業創意辦公、綜合空間;產業交流展示區,以新文創展示交流空間、花園辦公、會議中心等為主;濱水文化商業街區,以近現代工業記憶為背景,展示溧水本地特色民俗、飲食、工藝文化,打造情景式、高品質、特色文化商業街區;綜合配套服務區,以園區商務配套服務功能為主;低碳品質生活區,打造低碳節能、三恆系統、5G科技為一體的品質社區。
根據規劃顯示,南京溧水飛燕文化產業街區東至淮源街、南至中山東路、西至珍珠路、北至護城河,建設周期為3年。項目預計2021年6月份前舊廠房改造部分對外開放,新開發街區部分2020年底前對外開放,力爭成為國內具有影響力的文化創意街區。
「近年來,溧水各大商業中心崛起,但也只是純粹的辦公區或者商業區,現在我們要打造的是集辦公、購物、休閒、住宿等多種業態於一體的城市綜合體,作為溧水首個工業遺存改造提升標杆項目,力爭打造成南京乃至江浙滬第一個未來城市活力典範。」金基集團有關負責人練嫻瑾介紹。
飛燕是企業,也是工業文化
飛燕是品牌,也是城市文化
留住飛燕
留住了工業沉澱,留住了廠區記憶
留住了城市不變的根脈與發展的靈魂
留住了堅守定力,一代人又一代人接續奮鬥的意志
留住了高質量發展自信和未來城市競爭力
【來源:溧水發布】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