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
溧水區通過
轉型升級增創文化產業發展新優勢
把文化街區建設作為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
目前,全區共有文化產業單位1849家,其中「三上」單位126家,「三下」單位1723家,擁有市級以上(含市級)文化產業園區3個,包括1個國家級影視創意園。
下面跟隨小編
一起走近這些文化街區吧
飛燕文化產業街區
飛燕文化產業街區作為溧水首個工業遺存改造提升的標杆項目,以「數字創意產業」為核心,布局五大功能區,總面積約8萬平方米(含地下),預計3年全部建成。
昔日工業廠房
飛燕活塞環廠創建於1958年,既見證了溧水工業發展歷程,更見證溧水的城市變化。溧水區商旅集團總經理劉雲介紹, 1969年更名為溧水活塞環廠,2005年更名為飛燕活塞環公司,是上世紀80年代溧水享譽全國的「五朵金花」之一。
今日文化街區
溧水飛燕文化產業街區是一個創意案例。該項目依託秦淮河源頭水脈,匯聚舊廠區記憶、溧水歷史文化、未來文化生活,打造為更新+情景型街區,「這不同於新建的文化街區、也不同於純粹的舊改街區,是讓情景空間先成為景點吸引聚集人群,再提供網絡不能給予的體驗,並以此創造商業消費需求,是一種新舊融合複合創新空間。」
寶塔文化休閒街區
寶塔文化休閒街區主打復古民國風,青磚灰瓦、飛簷翹角,按照文化復興、商業植入、旅遊融合一體三軸四驅動進行規劃——文化溧水、品味溧水、藝術溧水、人居溧水,打造成文旅商業街標杆項目,塑造溧水城市文化客廳。
主打復古民國風
(寶塔寺文化休閒中心街區建設項目鳥瞰圖)
(寶塔寺文化休閒中心街區建設項目效果圖)
寶塔寺文化休閒中心街區緊挨南門河,與寶塔寺連接貫通,建成後的街區整體建築偏矮,讓大家在這吃喝玩樂的同時,感受城南的韻味和魅力!
據悉,截至目前寶塔文化休閒街區項目
整體進度已完成80%,
現進入室外裝修、景觀綠化、管道安裝等階段,
預計今年7月完成。
通濟街文化休閒街區
通濟街文化休閒街區將利用商業街區的資源和空間作為載體,立足社區、遺址公園、休閒廣場等,以「用現代之形,取傳統之材」為原則,圍繞「一帶、一園、二街、六廣場」的空間格局進行規劃設計。
記憶
通濟街曾經是溧水城的代名詞
期盼
為了讓城市留下記憶
改造
沿河樣板段預計8月底完工
未來
塑造新溧水的城市文化名片
▲改造效果圖
▲會景門 「東門往事」
▲城隍廟遺址入口廣場
▲縣北古驛道
文化盛而城市興,城市興而文化盛。文化地標是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的載體,同時又參與著城市文化的塑造。區商旅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經過前期多方籌備,此次在通濟街舊城區的升級改造過程中,將融合溧水本地特有的歷史、文化等,確定建築風格,致力於打造有文化有深度的地標,更好地展示通濟街獨有的商業活力,讓通濟街成為城市和秦淮河圖景中的重要一環,成為溧水特有的城市名片。
城隍廟文化街區
城隍廟文化街區總建築面積13.73萬平方米,目前主體建築群已基本建成,預計10月初開街試運營。城隍廟文化街區將再現盛唐風韻,以水幕燈光秀、夜間演藝、駐場演出、主題美食等活動,打造夜間消費的網紅「打卡」地,成為 「溧水文化旅遊」的核心引擎,形成南京乃至長三角著名的「文化旅遊休閒目的地」。
從軌道交通S7幸莊站4號口出來,沿高平大街西行百餘米,即可看到大片古典式建築群。這就是溧水城隍廟項目。
軸線的東西兩側,分布著水鎮商業街、休閒娛樂街區。從城隍廟門前廣場向東,就進入建成的樣板區。淡黃色的牆體,寬闊的屋簷,樹皮做的瓦片,店家門前的招幌,街巷的石板路,小橋流水,無不具有江南特色,這是按照新唐風設計的商業街。
文化是城市的「魂」
文化產業是亮麗的城市名片
當前
溧水區正面臨重大的歷史性機遇
各項事業蓬勃發展
通過用足用活文化資源
溧水文化產業定能乘勢而上
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創造經濟和文化的「雙贏」
【來源:溧水發布】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