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京中華門秦虹單元控規 看文化特色街區打造四大原則

2021-01-09 房天下

2018年12月27日17:58 來源:中指研究院

近日,南京市規劃局發布消息稱,《南京市秦淮區總體規劃(2013——2030)》目前已經編制完成,規劃中提到,位於秦淮區西南片的中華門秦虹片區,將打造成延續老城歷史風貌的文化特色街區和承載優美人居的文化特色社區。

秦淮區總體規劃編制完成,中華門—秦虹片區變身文化特色社區

經過4年的開發建設,針對具體地塊的規劃實施以及與周邊城市規劃的新變化以及教育優先、南京城牆保護等發展形勢的新要求,需要對原規划進行優化和調整。本次規劃以「揚棄」的態度,重新對上位規劃、「六線」及其他相關規劃的梳理評價;運用用地盤整,危舊房、老舊廠房更新改造等手段進行用地與經濟核算,實現城市功能的提升;針對大交通的梳理、內部交通微循環的打通與補充,公共設施的完善等方式,實現配套設施的完善;通過對綠地系統構建與綠地量的補充,對文物保護與利用,增加城市活力,實現景觀環境的改善。

本次規劃範圍為中華門—秦虹編制單元(NJZCe020)位於秦淮區西南片,南北長約12公裡,屬於中心片綜合分區—主城南分區。規劃範圍南至應天大街—雨花路—雨花東路,北至秦淮河中心線,西至鳳臺路,東至大明路、秦淮河中心線,規劃總面積為6.81平方公裡。

規劃區地勢平坦,是與老城南地區、大校場地區城市發展的過渡地帶。現狀已建及在建城市建設用地約646公頃,用地用地以老舊廠房與小區為主,與歷史城區及新城商務功能銜接不充分;交通系統對外通達,但內部亟待改善;公服配套齊全,數量規模存在缺口;綠地總量少,分布不均衡。因此,該區域的規劃目標為:依託現狀地塊所擁有的深厚歷史文化與自然景觀等資源條件,梳理已有規劃的基礎上對資源再挖潛,提升城市功能與土地價值空間;彰顯城市特體現城市景觀風貌,將中華門秦虹地塊打造成延續老城歷史風貌的文化特色街區和承載優美人居的文化特色社區。在發展規模上,規劃了城市建設用地約641公頃,常住人口約為14.4萬人。

總體布局結構確定,「三軸、一帶、三片、九組團」結構

在此次規劃中,規劃區形成「三軸、一帶、三片、九組團」的總體布局結構。「三軸」指大明路商貿發展軸、應天大街科創發展軸、中華路歷史文化軸;「一帶」指秦淮河—明城牆歷史風光帶,形成城河一體,聯繫老城南歷史風光的旅遊休閒風光帶;「三片」指文化商貿綜合片區、東南科創綜合片區、居住服務綜合片區;「九組團」指越城天地商貿旅遊組團、大報恩寺佛教文化組團、1865文化創意產業組團、晨光—普天文化創意產業組團、開源居住組團、龍蟠中路居住組團、旭光綜合組團、宏光綜合組團、卡子門市場組團。空間形態注重人的行為和感受需求,提高環境舒適性和景觀協調性,增強空間可識別性,營造不同層次的景觀空間,體現空間的區域性、場所感,運用城市設計手法,提高景觀空間的視覺舒適性。

接下來的工作中,規劃居住用地約230公頃,佔建設用地35.90%。規劃共有居住小區87個,其中保留現狀居住小區65個,改造居住小區4個,在建居住小區1個,新建居住小區6個。規劃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面積為約44公頃,佔城市建設用地的比例為6.81%。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約128公頃,佔城市建設用地的比例為19.95%。從生態角度出發,改善提升已建綠地,形成以外圍生態源為屏障,鐵路、道路綠化帶及濱河綠帶為線條串聯,各類公園為團塊點綴的點、線、面相結合的綠地格局。以保護珍貴的歷史文化資源,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為前提,改善自然和人文環境,協調保護與發展的關係,塑造城市特色,促進地區經濟的發展和人居環境質量的提高。

打造文化文化特色社區,堅持原則運用科學方法是關鍵

文化特色社區是街區在形式上的進一步拓展和內涵上的進一步延伸,是指體現城市文化特點,具有購物、餐飲、休閒、娛樂、旅遊等一種或多種功能特質的開放式社區。打造文化特色社區,科學合理的規劃是核心。

在打造過程中有幾個基本原則要堅持:

1.規劃設計先行,統籌協調推進

城市文化特色社區建設要從城市總體發展出發,與人口、消費需求、交通體系、文物和環境保護以及社區建設相協調,要突破條塊分割和治理分權的束縛,統籌規劃好文化特色社區的空間布局,明確不同文化特色社區的功能定位、特色產業、人文環境等。在規劃設計上,堅持高標準、高起點,創設徵求民意的渠道,珍惜民意表達、聚合公眾意見,使決策接受公共空間的評判和修正,儘可能地促進社區建設的科學、理性與和諧;在業態布局上,既要有穩定的業態,又要考慮業態的互補性和層次性,以滿足物質、精神、心理等不同層次的需求;在開發建設上,要堅持重點突破、分期分批、穩步推進,堅決防止大哄而上、粗製濫造,努力做到準備成熟一個、開工建設一個、見效成功一個。

2.科學合理定位,突出鮮明特色

文化特色社區建設必須揚長避短,準確把握所「宜」所「長」,不能脫離實際跟風趕浪,要堅持科學定位、突出特色、打造精品。要從尊重歷史、延續歷史、傳遞歷史的角度出發,堅持以文潤街,儘可能地保護和利用好具有歷史及人文價值的建築和風物,弘揚傳統文化,彰顯本土個性特色。

3.政府適當引導,市場化運作

文化特色社區的開發建設要遵循經濟規律,防止為了文化特色社區而搞文化特色社區,盲目上馬、盲目攀比,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要堅持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多元化投入。

4.注重建設細節,完善配套功能

文化特色社區規劃建設上除了做好功能定位、業態布局等方向性工作外,還要注意認真研究解決好停車、設攤、亮燈、廣告設置、形象宣傳等配套設施和配套服務問題。目前,文化特色社區相當多的是以原有舊城老街巷為基礎進行改造的,這裡面有兩個方面的問題要特別注意:一個是街區的交通及停車問題,另一個是街區老居民的安置問題。解決好這兩個問題,文化特色社區便成功了一半。

一個城市的全面升級和發展,文化是它的最為重要的內涵和底蘊。南京秦淮區作為有著悠久歷史的行政區,有著歷史悠久的夫子廟、中華門,也有著繁華中心新街口,保護開發是永恆的課題。這次的控規修編,以更科學的規劃來實現片區的保護與開發,實現歷史與發展的完美融合。

相關焦點

  • 南京中華門-秦虹片區規劃出爐,打造越城天地等9大區域
    現代快報訊(記者 趙丹丹)南京秦淮區的中華門-秦虹片區是南京老城南的主要生活區,未來這裡要變成什麼樣?12月5日,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市規劃局獲悉,中華門秦虹單元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出爐,中華門—秦虹片區將變身歷史風貌特色街區和優美人居的文化特色社區,打造越城天地商貿旅遊、大報恩寺佛教文化組團等9大區域。中華門-秦虹片區變身文化特色社區中華門—秦虹編制單元位於秦淮區西南片,南北長約12公裡, 屬於中心片綜合分區—主城南分區 。
  • 南京在建一處文化旅遊街區,周邊旅遊景點密集,預計2021年建成
    南京境內比較出名的旅遊景點有夫子廟、中山陵、秦淮河、中華門等,人文景點比較的多,不多大家都知道商文旅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發展的,光有景點沒有文化底蘊支撐是不行的,光有文化底蘊沒有商業的存在自然也是不可以的,商業的存在可以帶來很大的人流量,而文化以及景色則可以將人流量吸引住,增強黏性。
  • 中華門,中國年!南京,驚豔了世界!
    2月5日,大年初一晚上,一場震撼的3D光影秀在南京中華門上演。短短12分鐘,從南京猿人到東吳石頭城,最後再現明朝中華門的建立,南京城牆的變遷史娓娓道來。雲錦、剪紙、「金陵十二釵」等南京特色文化元素依次在光影中展現。
  • 東城將如何推進核心區控規落地?專訪東城區委書記夏林茂
    推動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和全面復興,營造更加宜居、宜業、宜遊的街區空間。街區更新是落實新版「總規」和核心區控規的重要創新模式。街區是城市治理的基礎所在,與人民群眾日常生活關係密切,街區更新是以街區為單元聚焦發力,通過綜合考慮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等因素,全面落實總規和核心區控規減量要求,對存量的城市空間進行整體規劃和綜合改造,系統解決群眾身邊的問題,推動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復興,營造更加宜居、宜業、宜遊的街區空間。
  • 副中心建立「街區-細分單元-地塊-建築」逐級傳導的規劃管控體系
    編制完成12個組團控規深化方案和拓展區規劃,推動《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設計導則》(規劃管理版)試運行,城市副中心規劃體系的「四梁八柱」逐步搭建完成。在12個組團和36個家園的基礎上,進一步劃定470餘個細分單元和5800餘個地塊,建立「街區-細分單元-地塊-建築」逐級傳導的規劃管控體系,保障規劃落地不變形、不走樣。
  • 溧水正在打造的四大文化街區,即將承包你的閒暇時光~
    今日文化街區溧水飛燕文化產業街區是一個創意案例。該項目依託秦淮河源頭水脈,匯聚舊廠區記憶、溧水歷史文化、未來文化生活,打造為更新+情景型街區,「這不同於新建的文化街區、也不同於純粹的舊改街區,是讓情景空間先成為景點吸引聚集人群,再提供網絡不能給予的體驗,並以此創造商業消費需求,是一種新舊融合複合創新空間。」
  • 南京溧水:飛燕文化產業街區點亮城市榮光
    溧水飛燕項目按照南京市委、市政府關於深化創新名城建設系列要求, 努力把南京溧水工業記憶博物館建設成「國內一流、地方特色鮮明,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南京創新文化新地標」。打造工業文明歷史展示、現代文化產業孵化和文化產業配套相融合的「溧水智造」示範展示先導區。
  • 改封閉為開放、打造慢行系統,南京頤和路歷史文化街區將這樣打造
    現代快報訊(記者 趙丹丹)頤和路歷史文化街區是南京9片歷史文化街區之一。6月23日,頤和路歷史文化街區11-1片區城市設計公示,該片區將改封閉為開放,打造慢行系統,片區功能以藝術創意為主體,還配有文史博覽與商業配套。
  • 南京國慶遊最佳景區,超全攻略帶你:讀金陵,感禪意,享美食
    畢竟被稱為「中國四大小吃」之首。老門東出了夫子廟之後,下一站:歷史文化街區——老門東作為一個街區性的景觀,其中包含了各種金陵的市井文化,民俗文化,店鋪林立,南京的特色小吃繁多,比如說風箏,布畫,竹刻,娛樂項目便是:聽相聲,這裡有德雲社。
  • 7月南京哪裡的房子有潛力?看秦淮秦虹房價走勢
    南京7月的房價也已經新鮮出爐。據房天下研究院發布,南京7月二手房參考均價31693元/平,環比6月上漲0.42%,同比去年同期上漲5.95%。其中秦淮秦虹7月二手房參考均價32428元/平,環比6月上漲0.20%,同比去年同期上漲3.15%。一、秦虹二手房房價走勢秦淮秦虹7月二手房參考均價32428元/平,環比6月上漲0.20%,同比去年同期上漲3.15%。
  • 晉安區這個管理單元控規擬調整 擴增幼兒園用地
    11日,福州市人民政府網發布《關於晉安區350111-CH-C、D管理單元控規調整的公告》。據悉,福州市關於晉安區350111-CH-C、D管理單元控規調整已經法定程序獲得福州市人民政府批覆(榕政綜〔2020〕44號)。  本次規劃調整範圍位於後浦村舊屋區,西至茶會路,東到後浦路、南鄰福馬路,總改造面積約16.58公頃(249畝)。
  • 分享|總規、控規、修規、概念性規劃及相互關係
    鑑於目前仍處於國土空間規劃與土地總規、控規並行階段,這裡也將現行土地總規、控規、修規、概念性規劃的內容及相互關系列示如下,有利於增強大家對於土地規劃的了解: 總體規劃到控制性詳細規劃然後到修建性詳細規劃,其實是由宏觀到微觀、由淺到深的過程。
  • 秦虹人家的美食日常,你吃過這樣的南京美食嗎?
    一到夏天,南京的宵夜江湖就風起雲湧。自從南湖封王,大家都扎了堆的奔去,宵夜盛景一時無二,擠得不堪。而深藏不露,從早吃到晚的秦虹人把頭埋進碗裡:我就笑笑不說話。畢竟,這是一片傳奇的夜宵聖地。白天的秦虹小區還能內斂如常,夜幕剛一降臨就再也掩蓋不住躁動,立馬活色生香起來。
  • 南京秦虹街道:美麗清水塘 幸福扇骨裡
    2019-10-16 07:50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在秦虹街道生活,我們家門口就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附近居民對水清、岸綠、景美的清水塘讚不絕口。如今,隨著秦虹街道扇骨裡鄰裡生活中心的正式開業,清水塘智慧片區城市微更新成效漸顯。 城市「微更新」成效漸顯秦虹街道:美麗清水塘 幸福扇骨裡
  • 清科創業中心助力南京創新周徐莊高新區辦中華門創將大賽項目專場
    6月12日,2020南京創新周系列活動「中華門創將」大賽——【四新】場景應用項目專場在南京市玄武區徐莊高新區成功舉行,本次活動由玄武區委組織部、南京徐莊高新區管委會、玄武區科技局聯合主辦,清科創業中心、清科項目工場承辦。
  • 南京版《深夜食堂》,這裡只販賣美食.
    科巷餛飩攤並不是一個小攤,而是一家富有南京特色的餛飩店。推門而入,專屬於80後的氣息撲面而來,這是一家專屬於藍鯨人的餛飩店。不知道南京開了多少家金原鴨血粉絲,並不是每一家都好吃,並不是每一家都能吃到宵夜。熱鬧街區的金原經常開到凌晨,比如湖南路、新街口附近。
  • 住建部秦虹:我如何看城市更新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城市更新是城市發展一個永序過程」,在9月20日舉辦的2017中國城市更新論壇上,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就中國城市更新階段與方法闡述自己的觀點與看法「這個月初,我去倫敦,站在倫敦橋望眼看泰晤士河的北岸,我親自數了一下,能看到的腳手架,大概一二十個之多。泰晤士河的北岸是發展非常成熟,發展了上百年的老城區。在老城區有如此之多的腳手架,代表了什麼?代表著它在對那些老城區做更新改造,它不可能是新建新增土地的建設。」倫敦的城市更新案例讓秦虹印象深刻。
  • 觀瀾版畫基地獲評「深圳特色文化街區」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白冬 1月11日,記者從龍華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獲悉,近日,根據《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 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關於認定深圳特色文化街區的通知》,經實地考察、評估,中國·觀瀾版畫原創產業基地獲評深圳特色文化街區。
  • 戀上一條街 愛上一座城 「最受歡迎的瀋陽十大特色街區」評選活動...
    作為能夠體現城市風情面貌、文化底蘊、景觀特色的重要城市單元,一個有特色的街區不僅可以培育城市文化基因、提升城市特色魅力,還能拓展城市旅遊空間、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一個好的特色街區,對於展現城市形象、完善城市功能、優化營商環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特色街區啥條件 「五有」特色不能少  此次評選旨在有力推動瀋陽特色街區的建設發展,全面提升城市的文化旅遊影響力。衡量特色街區的條件是「五有」:歷史有根、文化有脈、商業有魂、經營有道、品牌有名。
  • 鄭州將打造一批特色夜消費街區!今年還有這些商場預計開業……
    3月21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專題第三十九場新聞發布會,提出重點打造幾個區域性夜消費集聚區商圈和特色夜消費街區,形成「夜鄭州」消費地標。這對鄭州的「逛吃」愛好者來說是重大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