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於目前仍處於國土空間規劃與土地總規、控規並行階段,這裡也將現行土地總規、控規、修規、概念性規劃的內容及相互關系列示如下,有利於增強大家對於土地規劃的了解:
總體規劃到控制性詳細規劃然後到修建性詳細規劃,其實是由宏觀到微觀、由淺到深的過程。
01
總規、控規、詳規、概規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五年規劃)
是全國或者某一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綱要,是具有戰略意義的指導性文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統籌安排和指導全國或某一地區的社會、經濟、文化建設工作。
城市總體規劃(總規)
總規,全稱城市總體規劃,是指當地政府依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當地的自然環境、資源條件、歷史情況、現狀特點,統籌兼顧、綜合部署,為確定城市的規模和發展方向,協調城市空間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內的綜合部署和具體安排。
城市總體規劃是城市規劃編制工作的第一階段,也是城市建設和管理的依據。
簡單說就是政府根據未來的發展,對未開發的區域做的總體規劃,如下圖所示,根據色塊的不同,土地性質和用途不同。如黃色是居住用地,紅色商務金融用地,可看下面詳細的圖例:
分區規劃(分規)
是指在城市總體規劃的基礎上,對局部地區的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公共設施、城市基礎設施的配置等方面所作的進一步安排。
控制性詳細規劃(控規)
以城市城市總體規劃或分區規劃為依據,確定建設地區的土地使用性質和使用強度的控制指標、道路和工程管線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間環境控制的規劃要求。
控制性詳細規劃文本的內容要求:
(一)總則:制定詳細規劃的依據和原則,主管部門和管理權限;
(二)土地使用和建築詳細規劃管理通則;
1.各種使用性質用地的適建要求;
2.建築間距的規定;
3.建築物後退道路紅線距離的規定;
4.相鄰地段的建築規定;
5.容積率獎勵和補償規定;
6.市政公用設施、交通設施的配置和管理要求;
7.有關名詞解釋;
8.其他有關通用的規定。
(三)地塊劃分以及各地塊的使用性質、詳細規劃控制原則、規劃設計要求;
(四)各地塊控制指標一覽表:詳細規劃控制指標分為規定性和指導性兩類。前者是必須遵照執行的,後者是參照執行的。
1.詳細規劃指標一般為以下各項:
(1)用地性質;
(2)建築密度(建築基底總面積/地塊面積);
(3)建築控制高度;
(4)容積率(建築總面積/地塊面積);
(5)綠地率(綠地總面積/地塊面積);
(6)交通出入口方位;
(7)停車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用設施。
2.指導性指標一般為以下各項:
(1)人口容量(人/公頃);
(2)建築形式、體量、風格要求;
(3)建築色彩要求;
(4)其他環境要求。
修建性詳細規劃(修規)
是以城市總體規劃、分區規劃或控制性詳細規劃為依據,制訂用以指導各項建築和工程設施的設計和施工的規劃設計。是城市詳細規劃的一種。
修建性詳細規劃的文件和圖紙
(一)修建性詳細規劃文件為規劃設計說明書;
1、現狀條件分析;
2、規劃原則和總體構思;
3、用地布局;
4、空間組織和景觀特色要求;
5、道路和綠地系統規劃;
6、各項專業工程規劃及管網綜合;
7、豎向規劃;
8、主要技術經濟指標,一般應包括以下各項:
1)總用地面積;
2)總建築面積;
3)住宅建築總面積,平均層數;
4)容積率、建築密度;
5)住宅建築容積率,建築密度;
6)綠地率。
7)工程量及投資估算。
(二)修建性詳細規劃圖包括:規劃地區現狀圖、規劃總平面圖、各項專業規劃圖、豎向規劃圖、反映規劃
概念性規劃(概規)
介於發展規劃和建設規劃之間的一種新的提法,傾向於勾勒在最佳狀態下能達到的理想藍圖。它強調思路的創新性、前瞻性和指導性(未列入規劃體系中)。概念性規劃在國外比較常見,它不是規劃層次系列中的某一層次,而是在任何一個層次均可進行概念規劃。
但是,由於概念規劃側重於發展方向和各學科的綜合平衡,而不是做出詳細的規劃設計,因此多出現於城市的、社區的或局部地帶的層面和規劃範圍。與總規相比,概念規劃強調內容簡化,區分輕重緩急,注重長遠效益和整體效益。
概念規劃提供的是客觀的全局性的發展政策與設想,在微觀層面(具體操作層面)具有不確定性、模糊性和靈活性的特點,微觀層面的內容可根據環境的變化及時調整。
02
規劃圖中的「七條線」
七線:紅線、綠線、藍線、紫線、黑線、橙線和黃線
「紅線」是指道路用地與其它建設用地分界線,紅線與建築控制線之間還有可能存在綠線,黃線等;
「綠線」是規劃城市公共綠地、公園、單位綠地和環城綠地等;
「藍線」規定城市水面,主要包括河流、湖泊及護堤;
「紫線」規定歷史文化街區;
「黑線」規定給排水、電力、電信、燃氣等市政管網;
「橙線」軌道交通管理;
「黃線」地下文物管理。
規劃紅線
一般稱道路紅線,指城市道路用地規劃控制線。包括用地紅線、道路紅線和建築紅線,對「紅線」的管理體現在對容積率、建設密度和建設高度等的規劃管理。
規劃綠線
是指城市各類綠地範圍的控制線。按建設部出臺的《城市綠線管理辦法》規定,綠線內的土地只準用於綠化建設,除國家重點建設等特殊用地外,不得改為他用。
規劃藍線
一般稱河道藍線,是指水域保護區,即城市各級河、渠道用地規劃控制線,包括河道水體的寬度、兩側綠化帶以及清淤路。根據河道性質的不同,城市河道的藍線控制也不一樣。
規劃黑線
一般稱「電力走廊」,指城市電力的用地規劃控制線。建築控制線原則上在電力規劃黑線以外,建築物任何部分不得突入電力規劃黑線範圍內。
1、道路規劃紅線:一般稱道路紅線,指城市道路用地規劃控制線。
2、河道規劃藍線:一般稱河道藍線,指城市各級河、渠道用地規劃控制線。
3、綠地規劃綠線:一般稱綠線,指城市各級綠地用地規劃控制線。
4、電力規劃黑線:一般稱電力走廊,指城市電力線路用地規劃控制線。
5、文物保護規劃紫線:指核定為文物保護單位或建築保護單位用地及其周圍進行規劃保護的規劃控制線。
6、建築控制線:指根據城市規劃需要確定的建築物可建範圍的控制線。
7、建築紅線:指經規劃確定的建築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線。
來源:新土地規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