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的崛起是空前絕後的一個謎,曾經眾多個在草原上混戰的部落,怎麼突然建立起統一的國家呢?
連年混戰的年代持續了多久,歷史學家所說的數字尚不足以服眾。反正遼時,蒙古草原上似乎還沒有這許多蒙古人,而一到金時,蒙古高原就被部落佔領了:乞顏、扎達瀾、吉利吉思、弘吉剌,再加上四周的塔塔爾、克烈、蔑爾乞、乃蠻……
和其他好戰民族不同的是,蒙古人每次戰役都在人數上處於劣勢,甚至是極度劣勢。成吉思汗一生消滅47個國家, 徵服700多個民族, 在蒙古戎行西徵以後,沿途滅掉了很多的歐洲國家,在被降服的區域建立了四大汗國,非別是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和伊兒汗國,這四個汗國國共奉蒙古大汗為宗主,而蒙古大汗通常也即是元朝的皇帝。領土3500萬平方公裡。
從實際來看,元朝末期的蒙古騎兵,無論從戰術,訓練水平,還是軍事素質,並沒有出現下降,甚至主帥的水平也很高。最典型的是王保保,也是蒙古軍隊一位優秀的將領,並不是無能之輩。而且蒙古入主中原不到100年,實行了民族不平等的政策,其墮落和退化並沒有像清朝那麼快,即使是清朝到了中期,八旗軍隊戰鬥力還是很強。所以,從實力來看,蒙古軍隊依然很牛,甚至可以說,還是成吉思汗時代的那支世界徵服者。但是,蒙古軍隊雖然沒有退化,卻沒有明顯的進步,屬於原地踏步走。歷時98年的元朝被一群農民推翻。
是怎麼打敗曾經的世界徵服者蒙古軍隊的呢?
一是統治階級蒙古貴族間的內鬥問題。蒙古人不像漢人那樣文化上高度統一,而是由許多部落組成,內部利益矛盾重重。成吉思汗奪天下後,為安撫各部落,實行允許諸王各自擁有重兵和屬地的政策,時間一長難免有異心,埋下了巨大的隱患。蒙古軍隊強大的戰鬥力在內鬥中成了一柄用於自我消耗的利劍,從根本上動搖了元帝國的統治基礎。元代統治數十年間,內鬥不斷,爭奪王位的大規模內戰時有爆發,鎮守西北、西南的諸王常常不服聖旨,有的甚至舉兵以奪天下,朝廷出兵鎮壓,雖然取勝但也大傷元氣。在朝廷內部,大權在手的蒙古王公重臣貪汙腐化成風,桑哥等貪王長期把持朝政,之後又被大規模清算,這對蒙古的統治也是一個傷害。在元末,雖然漢人的叛亂是個問題,但蒙古諸王間的內鬥才是最大的威脅。
二是漢族武裝掌握了一項大殺器,正是這個武器的運用,使得蒙古騎兵不再是對手。那就是火銃和大炮等組成的火器。火銃,火筒這個由中國人所發明出來的東西徹底的被裝備到了軍隊當中。蒙古騎兵依靠的就是速度帶來的衝擊力和陣型的壓迫力。火炮可以打散相對密集的戰陣,火銃也可以讓騎射能力較弱的明軍可以遠距離和蒙古軍對殺。
三是蒙古自己的養馬政策。蒙古實行的馬政在江南地區養馬,常遇春、徐達、藍玉這些都曾經養過馬,所以南方許多人從小就會騎馬,眾多的騎兵隊伍是南方統一的重要基礎,用性命培養的將領,特別是面臨過民族欺壓的血性戰士,戰鬥力十分強大。
洪武二十一年,藍玉在捕魚兒海(今貝兒湖),殺元太尉蠻子,元主脫古思帖木兒在逃亡途中為部將所殺。捕魚兒海一戰後,元朝殘餘北逃,1402年鬼力赤篡奪政權建立韃靼,而這個世上從此再無元這個朝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