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掃亞歐大陸蒙古鐵騎,為什麼讓一群農民打的帝國崩潰

2021-01-08 歷史進程中的趣事

蒙古人的崛起是空前絕後的一個謎,曾經眾多個在草原上混戰的部落,怎麼突然建立起統一的國家呢?

連年混戰的年代持續了多久,歷史學家所說的數字尚不足以服眾。反正遼時,蒙古草原上似乎還沒有這許多蒙古人,而一到金時,蒙古高原就被部落佔領了:乞顏、扎達瀾、吉利吉思、弘吉剌,再加上四周的塔塔爾、克烈、蔑爾乞、乃蠻……

和其他好戰民族不同的是,蒙古人每次戰役都在人數上處於劣勢,甚至是極度劣勢。成吉思汗一生消滅47個國家, 徵服700多個民族, 在蒙古戎行西徵以後,沿途滅掉了很多的歐洲國家,在被降服的區域建立了四大汗國,非別是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和伊兒汗國,這四個汗國國共奉蒙古大汗為宗主,而蒙古大汗通常也即是元朝的皇帝。領土3500萬平方公裡。

從實際來看,元朝末期的蒙古騎兵,無論從戰術,訓練水平,還是軍事素質,並沒有出現下降,甚至主帥的水平也很高。最典型的是王保保,也是蒙古軍隊一位優秀的將領,並不是無能之輩。而且蒙古入主中原不到100年,實行了民族不平等的政策,其墮落和退化並沒有像清朝那麼快,即使是清朝到了中期,八旗軍隊戰鬥力還是很強。所以,從實力來看,蒙古軍隊依然很牛,甚至可以說,還是成吉思汗時代的那支世界徵服者。但是,蒙古軍隊雖然沒有退化,卻沒有明顯的進步,屬於原地踏步走。歷時98年的元朝被一群農民推翻。

是怎麼打敗曾經的世界徵服者蒙古軍隊的呢?

一是統治階級蒙古貴族間的內鬥問題。蒙古人不像漢人那樣文化上高度統一,而是由許多部落組成,內部利益矛盾重重。成吉思汗奪天下後,為安撫各部落,實行允許諸王各自擁有重兵和屬地的政策,時間一長難免有異心,埋下了巨大的隱患。蒙古軍隊強大的戰鬥力在內鬥中成了一柄用於自我消耗的利劍,從根本上動搖了元帝國的統治基礎。元代統治數十年間,內鬥不斷,爭奪王位的大規模內戰時有爆發,鎮守西北、西南的諸王常常不服聖旨,有的甚至舉兵以奪天下,朝廷出兵鎮壓,雖然取勝但也大傷元氣。在朝廷內部,大權在手的蒙古王公重臣貪汙腐化成風,桑哥等貪王長期把持朝政,之後又被大規模清算,這對蒙古的統治也是一個傷害。在元末,雖然漢人的叛亂是個問題,但蒙古諸王間的內鬥才是最大的威脅。

二是漢族武裝掌握了一項大殺器,正是這個武器的運用,使得蒙古騎兵不再是對手。那就是火銃和大炮等組成的火器。火銃,火筒這個由中國人所發明出來的東西徹底的被裝備到了軍隊當中。蒙古騎兵依靠的就是速度帶來的衝擊力和陣型的壓迫力。火炮可以打散相對密集的戰陣,火銃也可以讓騎射能力較弱的明軍可以遠距離和蒙古軍對殺。

三是蒙古自己的養馬政策。蒙古實行的馬政在江南地區養馬,常遇春、徐達、藍玉這些都曾經養過馬,所以南方許多人從小就會騎馬,眾多的騎兵隊伍是南方統一的重要基礎,用性命培養的將領,特別是面臨過民族欺壓的血性戰士,戰鬥力十分強大。

洪武二十一年,藍玉在捕魚兒海(今貝兒湖),殺元太尉蠻子,元主脫古思帖木兒在逃亡途中為部將所殺。捕魚兒海一戰後,元朝殘餘北逃,1402年鬼力赤篡奪政權建立韃靼,而這個世上從此再無元這個朝代了。

相關焦點

  • 橫掃歐洲大陸的蒙古帝國,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強大的背後有啥秘訣
    1206年,鐵木真成功的統一了蒙古草原,結束了草原長久以來的群雄割據的局面,草原上面的各大部落首領都推舉鐵木真為草原上的唯一主人,大家尊稱鐵木真為成吉思汗。從此之後,成吉思汗及他的子孫帶著蒙古鐵騎,開始橫掃世界。殲滅西夏,攻滅金國;統一中原,建立元朝;三次西徵,滅亡了四十多個國家。
  • 蒙古鐵騎西徵,其實源於一次意外事件,無數西方人被屠殺
    蒙古帝國剛剛成立的時候,鐵木真子孫的力量也在不斷的擴張,其子孫的力量擴展到了四面八方。蒙古帝國第一個收拾的國家是西夏,之後對金用兵,金國不是蒙古的對手,被蒙古打的兵敗如山倒,不過就在金國快要滅亡的時候,發生了一次意外的事情,迫使蒙古鐵騎開始大舉西徵。
  • 蒙古帝國:遊牧民族建立的最大帝國
    在大航海時代之前的亞歐大陸,歐亞草原區就是遊牧民族的高速通道。 蒙古人靠三大武器徵服亞歐大陸:蒙古馬(吃苦耐勞,優良的戰略機動)+弓箭(遠程攻擊。)
  • 內蒙古和外蒙古誰才是蒙古帝國衣缽的繼承者?
    文/寂寞的紅酒 蒙古帝國是13-14世紀世界上最強盛的封建帝國,也是人類歷史上幅員最遼闊的帝國。鼎盛時期的蒙古帝國橫貫亞歐大陸,總面積超過了3300萬平方公裡,中國、阿拉伯、俄羅斯、中亞、西伯利亞等等都是它的領土。
  • 闡述14世紀「蒙古秩序」的崩塌與重建,對亞歐大陸的影響
    歷史上的匈奴人、斯基泰人、突厥人等都屬於遊牧民族的範疇,後來蒙古人更是從草原出發,將徵伐的鐵蹄撒向了幾乎整片亞歐大陸。縱觀整個13世紀,蒙古各部從依附於金朝的邊緣勢力,一躍衝出高原,經過屢次對外徵服之後,諸將將蒙古帝國建立成東至太平洋、西及大西洋的遼闊地域。然而進入14世紀中葉,曾經影響幾乎整片大陸的「蒙古秩序」迅速坍塌,並連帶引發世界新一輪地緣秩序博弈。
  • 橫跨亞、歐大陸的蒙古帝國,是如何徵服半個地球的?
    蒙古人被稱為「鐵騎民族」,常年在草原上生活,就是這個鐵騎民族,在當時科技水平,思想文化都相對落後的情況下,鼎盛時期造就了世界歷史上連續版圖最大的國家。本來只有區區六十萬人口、兵力不過數十萬的大蒙古國,在成吉思汗的領導下,為什麼就可以戰勝兵力數倍於自己的西夏、西遼、金朝呢?成吉思汗更是憑藉這支軍隊,締造了人類歷史上的奇蹟。
  • 南宋最後一寸國土,抵擋蒙古大軍36年!連蒙古可汗都命喪於此
    但是有這樣一場戰爭,這樣一座城堡,它在歷史上卻是一個傳奇,在南宋滅國後的二十多年還依舊沒有被攻下,那些最精銳的蒙古士兵最兇殘的蒙古將領席捲了整個亞歐大陸,唯獨在這兒,這個彈丸之地損兵折將,甚至連蒙古可汗蒙哥也命喪於此,進而影響了整個世界。
  • 雄霸天下的蒙古帝國,三次西徵,直接或間接的導致了西方殖民擴張
    蒙古三大徵:蒙古帝國是由當時生活在中國北方的蒙古人建立的一個地跨歐亞兩洲的大帝國, 它建立的過程也就伴隨著我們所說的三次蒙古西徵。3.第三次西徵:1253到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派弟弟旭烈兀,進攻中亞和伊朗,建立伊爾汗國。在半個世紀裡,蒙古鐵騎建立了世界歷史上規模空前巨大的帝國,也影響了世界進程,對世界各方面都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對於蒙古西徵各國學者是怎麼看的呢?
  • 縱橫歐亞大陸無敵手的蒙古鐵騎,為何未能攻入非洲?
    不過,為什麼蒙古鐵騎能夠縱橫歐亞大陸無敵手,卻偏偏未能像羅馬人、波斯人那樣,將自己的影響擴展到非洲大陸呢?實際上,這與蒙古擴張過程中,外部的大形勢發生變化有著不小的關係。蒙古的西徵主要有三次,第一次的主要目標是摧毀西遼與花拉子模等中亞政權,同時震懾欽察草原等地區的遊牧勢力,第二次則是奪取斯拉夫人居住的伏爾加河流域等地區,建立金帳汗國,至於第三次的主要目標,才被確定為是進攻西亞的阿拉伯帝國。
  • 蒙古帝國三次西徵以後,為什麼再也無力掀起大規模戰爭?
    蒙古三大西徵之後,全蒙古性的徵服戰爭再也沒有發生過,但局部的徵服戰爭還在進行。其中規模較大,且為中國人熟悉的,就是忽必烈徵服南宋之戰。 第三次西徵因為蒙哥汗的逝世,和艾因·賈魯戰役中兩萬蒙古聯軍的全軍覆沒,提前收場,這也是蒙古帝國所能夠到達的最遠的地方。
  • 1260年戰鬥力極強的蒙古鐵騎為什麼會突然神秘消失
    八年前告別了心愛的故鄉和林,三年前徵服了不可一世的波斯帝國,「萬王之王,萬國之王」的大流士故土向蒙古臣服。兩年前巴格達厚重的城牆倒在了他的腳下,歷盡五百年,傳了三十六代的阿拔斯王朝在歷史上畫上了句號,怯的不花縱馬踏過包裹著穆斯臺綏木的被氈,穆斯林的信仰在穆斯臺綏木的哀嚎中不復存在。
  • 它才是蒙古人後裔最多國家,人數高達3000萬,不是中國也並非蒙古
    在亞歐大陸的歷史上,蒙古人可以時候給各地的文明造成了十分深遠的影響,在草原上出身的蒙古人,十分強壯,很早便學會了騎馬,同時全民皆兵的他們,也是優秀的騎手和戰士,因此在過去的冷兵器時代,機動力強大的蒙古鐵騎往往顯得所向披靡,東歐諸國以及中原王朝笨重或者是脆弱的軍隊往往疲於奔命,從而敗下陣來,而13世紀蒙古人也在成吉思汗的帶領下,
  • 蒙古帝國橫掃歐亞,長驅直入打進歐洲,近乎完美的世界徵服者
    因為金朝屢次進攻不團結的蒙古,鐵木真便聯合其他所有部落,組成蒙古聯盟帝國,團結的力量是不容忽視的,尚武的蒙古人拿起武器朝以前的宿敵進軍,一路上勢如破竹,接連打敗金朝軍隊,蒙古兵馬無不一以當十。此時的金朝,已經是江河日下,勉強苟延殘喘罷了,隨著上京被蒙古軍隊佔領,金朝基本已經宣告失敗。這時候,一直被金朝欺負的南宋也趁機落井下石,派出使者與蒙古帝國商議共同滅掉金朝。
  • 從稱霸亞歐到四分五裂,蒙古帝國經歷了什麼?
    在世界歷史中,曾出現過許多疆域遼闊、盛極一時的龐大帝國。蒙古帝國就是這類帝國的一個典型代表,其強大的軍事擴張能力至今仍令人驚嘆。
  • 成吉思汗一生娶了近40名妻妾子女無數,蒙古帝國給世界帶來了什麼
    誰也沒想到,未來六十年,這支騎兵將橫掃歐亞大陸,建立世界帝國。1211年,成吉思汗主動出擊。面對蒙古鐵騎,金兵節節敗退,金朝皇帝嚇破了膽,一口氣把首都從今天的北京遷到開封,只能苟延殘喘。這是個大國,疆域從中亞延伸到黑海,囊括了今阿富汗、烏茲別克斯坦、伊朗、伊拉克等廣大區域。東亞與西歐的貿易通道,即絲綢之路,就掌握在花剌子模手中。這是成吉思汗決意要奪取的。
  • 元朝成吉思汗的蒙古大軍,以牛肉乾為軍糧,士兵身強體壯所向披靡
    成吉思汗的蒙古大軍,從東自西,東邊徵服了當時的金國,西邊一直攻打到東歐的黑海,這橫跨亞歐大陸的遠程作戰。歷史上恐怕只有成吉思汗這麼一位。同時他也做到了一統中原的偉業。當時的中原的西夏和宋朝。在成吉思汗的鐵騎之下,顯得不堪一擊。
  • 為效仿成吉思汗,帖木兒下達了一個命令,卻讓帝國的步兵苦不堪言
    而古代橫掃亞歐大陸的蒙古騎兵,也有一句俗語叫做「狗兒吃飽,出獵不利」。橫掃亞歐大陸的蒙古騎兵這段俗語是蒙古人的先民在打獵時悟出來的,古代蒙古人在打獵的時候,喜歡攜帶許多獵犬進行輔助,獵犬和戰馬一樣,是蒙古人最忠實的夥伴。
  • 成吉思汗:徵服世界的核心秘密,並不是蒙古鐵騎
    在整個人類歷史上,如果說有一位帝國領袖能稱得上是「BUG 般的存在」,那一定就是成吉思汗了。他的蒙古帝國,在鼎盛時期,佔當時整個人類世界的五分之四還多!成吉思汗和他的蒙古帝國,是靠什麼徵服了大半個世界的?嗜血殘暴的蒙古鐵騎、嚴苛的軍事化管理?如果你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
  • 亞美尼亞鐵騎小傳:4600年天下名騎,曾伴隨蒙古騎兵攻向非洲
    在1260年的艾因·賈魯戰役中,亞美尼亞重騎兵還曾經與蒙古騎兵並肩作戰,與馬穆魯克騎兵展開過一場血戰。 在公元前的幾個世紀裡,亞美尼亞先後臣服于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和塞琉古王國。當塞琉古王國被羅馬人擊潰後,亞美尼亞趁機成立王國,並在地中海東岸強盛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