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歐亞大陸無敵手的蒙古鐵騎,為何未能攻入非洲?

2020-12-24 寒江閣一道人

文|縱橫四海

01

13世紀的蒙古軍事擴張,可以說是將世界歷史的發展,帶到了一個新的起點上。在一些學者看來,全球化時代的到來,除了西方的新航路開闢之外,經過成吉思汗統合的蒙古部族衝出高原地帶,連續發動三次東徵,最遠曾打到東歐國家,同樣是具有去"全球化意義"的。不過,為什麼蒙古鐵騎能夠縱橫歐亞大陸無敵手,卻偏偏未能像羅馬人、波斯人那樣,將自己的影響擴展到非洲大陸呢?實際上,這與蒙古擴張過程中,外部的大形勢發生變化有著不小的關係。

蒙古的西徵主要有三次,第一次的主要目標是摧毀西遼與花拉子模等中亞政權,同時震懾欽察草原等地區的遊牧勢力,第二次則是奪取斯拉夫人居住的伏爾加河流域等地區,建立金帳汗國,至於第三次的主要目標,才被確定為是進攻西亞的阿拉伯帝國。

當時的西亞,名義上由阿拔斯王朝統治,實際上,政權卻把持在突厥軍事貴族手中,中央權威尚且旁落,地方上的統治更是鬆散不堪,貴族們各自為政,壟斷地方司法和稅收,根本不把巴格達的中央放在眼裡,所以蒙古第三次西徵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如入無人之境,阿拔斯王朝對於地方的控制之虛弱可以說是關鍵性的因素。更何況此時在地中海東岸又出現了一批由西歐十字軍建立的王國,這便又牽制住了一部分阿拉伯帝國的軍事力量,使得其無暇顧及移動速度迅猛的蒙古大軍。

當忽必烈的兄弟旭烈兀所統帥的大軍攻陷巴格達,用馬踏死裹於毯中的末代哈裡發後,存在五百年之久的阿拔斯王朝宣告覆亡,1260年攻佔敘利亞首府大馬士革後,旭烈兀軍威達到了頂峰,許多突厥貴族與阿拉伯人都來投靠他的蒙古大軍,旭烈兀大軍西進,大有席捲整個中東的氣勢。可是,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壞消息傳來了。

02

原來,就在蒙古大軍西徵的時候,旭烈兀的兄弟蒙古大汗蒙哥,在組織進攻南宋所控制的四川合州釣魚城時負傷,南方氣候炎熱潮溼,疾病橫行,而蒙哥本就因進攻不順利而堵心,再加上傷病折磨,匆匆撒手人寰。蒙哥死後,他的兄弟忽必烈就與阿里不哥圍繞最高汗權展開了爭奪,此時,旭烈兀雖然還不清楚蒙哥死後汗位的去向,但後方不穩,他又擔憂窩闊臺、察合臺後人等反對者會趁機反攻,爭奪汗位,所以連忙收縮兵力,回師東返。

旭烈兀撤退也就算了,但他不甘心放棄之前奪取的阿拉伯帝國遼闊的疆域,所以他留下了悍將怯的不花來監視中東臣服者的動向,同時計劃在處理完後方的一切後,繼續執行西徵的任務。畢竟此時中東的拜佔庭、十字軍國家都受到了極大的削弱,這正是天賜其鑄就霸業的良機。

可是,他所不知道的是,就在西徵軍回歸大本營的過程中,忽必烈已經依靠強大的軍事力量,擊潰了阿里不哥的軍隊,成功把汗位控制在手中,同時主動安撫自己的兄弟旭烈兀,許諾讓他管理波斯高原,眼看後方局勢安定,無機可乘,旭烈兀只得停止東返,定都波斯高原,建立了伊爾汗國。而怯的不花所在的位置,正是伊爾汗國進取地中海世界的前哨站。

不過,怯的不花使命雖大,可手中的兵力卻少得可憐,僅有不到兩萬人,且很多都是剛剛被降服收編,軍心不穩。恰也在此時,北非埃及的馬木路克王朝派出了大軍進入今天的巴勒斯坦一帶,先後消滅了多股蒙古人的小部隊,中東的局勢,又緊張了起來。

03

主動向蒙古人發起挑戰的馬木路克軍團,原來是阿拉伯帝國的奴隸僱傭軍,他們隨著帝國的衰落而自立於北非地區。這些奴隸出身的軍功貴族擅長騎射,絲毫不弱於蒙古騎兵,而且每人裝備有厚厚的鎧甲和大馬士革彎刀,近戰玩命也是把好手。所以他們挑釁蒙古人似乎不足為奇。此時,旭烈兀東返,蒙古人對於地中海東部地區監控乏力,正是他們擴張自己勢力,將蒙古人驅逐出敘利亞,甚至恢復阿拉伯帝國榮耀的大好時機。

於是,馬木路克的統帥先以小股部隊引誘怯的不花來尋找其主力決戰,後成功將其調離大本營,怯的不花求勝心切,絲毫不在意對方會不會有更大的陰謀,結果在今天巴勒斯坦地區的艾因賈魯平原遭遇重重包圍,不到兩萬人的蒙古鐵騎試圖實施反包圍,但由於力量有限,很快被對方困在核心,到最後,怯的不花眼看敵軍包圍圈加快收縮,他只能命令手下嘗試反覆衝擊對方的陣型,尋找防禦薄弱點各個突破,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更加分散了他的力量,而怯的不花本人,也在作戰中被射成了刺蝟。

蒙古大軍自徵戰歐亞大陸以來,第一次吃了如此大的虧,而馬木路克不但藉此遏制住了蒙古人擴張的鋒芒,還給了其他中東地區被蒙古人壓制的突厥勢力以擴張之良機。例如日後疆域囊括歐亞非三大洲的奧斯曼帝國,即於此時期脫離塞爾柱突厥人建立的羅姆蘇丹國,開始逐漸侵蝕拜佔庭的領土,並成功擊破東歐國家君主組成的十字軍於尼科堡,威震小亞細亞。

(尼科堡戰役)

奧斯曼國家勢力的興起,實際上反映了突厥軍事力量試圖取代蒙古人在中東地位的現實,此時,旭烈兀建立的伊爾汗國也逐漸"地方化",蒙古貴族與突厥人通過聯姻或信仰伊斯蘭教等方式,加速了融合,而其最高權力也為蒙古"黃金家族"的遠支帖木兒所奪取。在帖木兒的治下,蒙古人又重新興起了西徵的霸業。

帖木兒統帥下的騎兵主力西進奧斯曼帝國統治腹地,直逼其大本營安卡拉外圍。正在圍攻拜佔庭都城君士坦丁堡的奧斯曼蘇丹巴耶濟德一世不得不抽身而出,向東應付蒙古人的挑戰,結果,由於己方軍人的臨陣叛亂,帖木兒軍團擊潰了奧斯曼蘇丹曾引以為傲的耶尼切裡軍團,並將其俘獲,後來,帖木兒為顯示自己的大度,允許被俘的奧斯曼帝國蘇丹諸子另立國家,而他自己則率軍東返,小亞細亞也恢復了往日無主的狀態。

(帖木兒)

或許有人在這裡會產生一個疑問,為什麼擊敗突厥人的帖木兒沒有趁勢南下,進攻非洲大陸,為怯的不花等雪恥呢?實際上,帖木兒的用兵非常謹慎,在他看來,與其派蒙古人來統治中東,不如維持突厥人的埃米爾國家內鬥狀態來從中取利。至於他真正的興趣,則在入侵朱棣統治下的明朝。只是,當他進攻到吐魯番的時候,年事已高,不久便撒手人寰,他的帝國,也被諸子與功臣所瓜分。

試圖重現成吉思汗時代輝煌的帖木兒帝國,依然重蹈了阿拔斯王朝晚期四分五裂的局面,其中,帖木兒的後裔率領殘軍退到南亞次大陸,擊敗當地的穆斯林軍團,建立了後來的莫臥兒王朝,而這個蒙古人後裔建立的政權,因為地理距離等原因,更與徵服非洲的大業無緣了。因此,我們會發現,挫敗蒙古人進入非洲的事件表面上是怯的不花的喪師,可實際上,蒙古人在西亞地區有限的擴張以及統治者的視野,才是決定其霸業形態的關鍵原因。

參考文獻:

(美)斯塔夫裡阿諾斯《全球通史》,北京大學出版社

(英)卡羅琳·芬克爾《奧斯曼帝國》,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成吉思汗的鐵騎橫掃歐亞大陸,卻為何不敢進攻印度?原因很簡單
    大家都知道,他建立的帝國曾橫跨了歐亞大陸,他還曾親自遠徵歐洲,一直打到了地中海,然而為何成吉思汗沒有想過去徵服南亞的印度呢,畢竟南亞更近。據史料記載,蒙古鐵騎是一直非常能徵善戰的部隊,蒙古騎兵有一個特殊的飲食習慣,這便是只以馬乳為水,宰羊為糧,因此他們出徵的時候,從來都不會帶糧草,隨行的只有馬匹和羊群。
  • 蒙古鐵騎為何能踏破歐洲,直逼維也納?
    第三次西徵,蒙哥汗派遣其弟旭烈兀率領10萬大軍攻入波斯。 今天我們主要來聊一聊蒙古第二次西徵,也是蒙古大軍踏破歐洲的出徵。 1235年,蒙古大汗窩闊臺命令成吉思汗的長孫拔都為帥向西出徵。這一次西徵,蒙古軍所向披靡,當年冬天就打到了伏爾加河流域。次年冬天,蒙古大軍渡過伏爾加河,繼續向西徵討。
  • 一戰讓蒙古隕落一位大汗——盪氣迴腸的「釣魚城之戰」
    公元13世紀,所向披靡的蒙古鐵騎橫掃歐亞大陸,一個個國家被徵服、一片片土地被佔領,狂飆突進的蒙古戰車似乎無人能擋。 大汗蒙哥所率大軍自打攻入四川以來,一路勢如破竹,陸續攻下了數十座城池,直到蒙古大軍進發到了合州治所釣魚城下,前進的勢頭才受到了遏止。
  • 亞美尼亞鐵騎小傳:4600年天下名騎,曾伴隨蒙古騎兵攻向非洲
    在1260年的艾因·賈魯戰役中,亞美尼亞重騎兵還曾經與蒙古騎兵並肩作戰,與馬穆魯克騎兵展開過一場血戰。 人類最早的馴化馬匹,以及戰車和騎兵,也都是在這一帶的歐亞大陸交界處首先出現的。在歷史上諸多著名騎兵中,亞美尼亞騎兵有著自己獨特的歷史。
  • 蒙古鐵騎西徵,其實源於一次意外事件,無數西方人被屠殺
    蒙古帝國剛剛成立的時候,鐵木真子孫的力量也在不斷的擴張,其子孫的力量擴展到了四面八方。蒙古帝國第一個收拾的國家是西夏,之後對金用兵,金國不是蒙古的對手,被蒙古打的兵敗如山倒,不過就在金國快要滅亡的時候,發生了一次意外的事情,迫使蒙古鐵騎開始大舉西徵。
  • 朱元璋滅元朝時,為何蒙古四大汗國不出兵幫忙?
    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國在滅南宋前,主要進行西徵,然後滅金夏。蒙古鐵騎深入中亞和歐洲,佔領大片領土。然後成吉思汗的兒子又那麼多,且個頂個的優秀,再加上如此廣袤的土地需要人鎮守,於是分別金帳汗國、察哈臺汗國、伊利汗國、窩闊臺汗國,他們統一屬於蒙古帝國。
  • 一場影響世界命運的大戰,此戰過後,蒙古大軍再無暇顧及西進之路
    1207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國,自此以後,成吉思汗及其子孫後代,在半個世紀裡消滅了亞歐大陸的大部分地區,大約有四十多個國家。蒙古汗國的版圖瞬間擴大,甚至差一點就踏入非洲的版圖,蒙古幾乎在每一次戰爭中都能獲得勝利,當時,每個國家聽到「蒙古」二字都會嚇得屁滾尿流。
  • 成吉思汗打遍天下無敵手,他的蒙古大軍有多少人?
    成吉思汗是人類歷史上最傑出的軍事家,他所率領的蒙古大軍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用打遍天下無敵手來形容也毫不誇張。那麼問題來了,成吉思汗的軍隊到底有多少人呢?答案很可能出乎大家的意料。在大多數人的觀念中,打仗自然是人越多越好,畢竟人多力量大。
  • 同樣是被蒙古滅國,為何金國皇室遭到屠戮,南宋宗室卻被善待
    此戰,蒙古大軍統帥拖雷趁著大雪之際,偷襲金軍大營。金國軍隊則因為戰前準備不充分,慘遭蒙古鐵騎斬殺殆盡,大將完顏陳和尚、張惠等人更是先後戰死或被俘殺。 經此役,金國軍隊死傷大半,再也無力回天。
  • 元朝滅亡後,蒙古為何再難稱霸世界?
    13世紀初期蒙古帝國的崛起,可以說從根本上顛覆了歐亞大陸的政治與文化格局,同時也間接的影響到了歐洲文明的走向。▲元世祖出獵圖蒙古人的騎兵固然強悍,可是他們能夠在短時期內縱橫歐亞大陸的運氣成分也不可忽視。
  • 蒙古大軍的鐵騎驃悍無比,瘟疫橫行是直接原因
    公元1232年,蒙古大軍開始進攻金國的都城汴京,不過遭遇到了金的頑強抵抗,最終此次進宮宣告失敗,隨後蒙古大軍開始陸續撤退,不過汴京雖然沒有被蒙古大軍攻陷,但是最終卻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瘟疫淪陷了,蒙古車間之後,汴京突然爆發了瘟疫,在長達兩個多月的時間裡,死傷人數數以百萬計,當時整個城內的人數至少死亡了一半,金哀宗無奈之下只能逃出城外
  • 橫掃歐洲大陸的蒙古帝國,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強大的背後有啥秘訣
    經過多年的徵戰,大蒙古帝國成為歷史上領土第二大的帝國。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隻蒙古鐵騎能夠戰無不勝,橫掃世界呢?蒙古鐵騎為了能夠訓練出最好的軍隊,蒙古有專門的軍事訓練部,用於訓練士兵。蒙古鐵騎精良的裝備除了有著優良素質的戰士,蒙古鐵騎精良的裝備也是他們致勝的法寶。蒙古鐵騎所用的戰馬,是蒙古馬。
  • 成吉思汗:徵服世界的核心秘密,並不是蒙古鐵騎
    一聽這話,治學嚴謹的熊貓君立馬甩開她的手:還真有!歷史上真的曾出現過一個近乎滅霸般徵服世界的人。他一度讓整個人類世界聞風喪膽、為之戰慄。那就是人類歷史上眾多帝國中最強大、也最有爭議的王者——成吉思汗!幾百年來,他幾度被神化、又被妖魔化。
  • 1260年戰鬥力極強的蒙古鐵騎為什麼會突然神秘消失
    八年前告別了心愛的故鄉和林,三年前徵服了不可一世的波斯帝國,「萬王之王,萬國之王」的大流士故土向蒙古臣服。兩年前巴格達厚重的城牆倒在了他的腳下,歷盡五百年,傳了三十六代的阿拔斯王朝在歷史上畫上了句號,怯的不花縱馬踏過包裹著穆斯臺綏木的被氈,穆斯林的信仰在穆斯臺綏木的哀嚎中不復存在。
  • 南宋朝打敗蒙古鐵騎,蒙哥真的是無能的蒙古大汗嗎?
    ,西部朮赤系獨霸天下;內部環境裡,用厚禮和恩惠交往百姓,自古拿人手短吃人嘴短,百姓還有啥話說,用手腕和利益爭取親友和族人,對大臣恩威並用利益相交,對支持者大加封賞,對觀望者蘿蔔加大棒,對反對者軍隊恐嚇,經過一系列努力,除了窩闊臺和察合臺核心成員外,黃金家族大數同意參加,共同推舉蒙哥繼任大汗。
  • 草原狼之死:蒙古名將怯的不花為何敗亡在艾因·賈魯?
    不可一世的蒙古軍團不應該敗於奴隸組成的穆斯林大軍。自己也要與兄弟們團聚了吧,人生的一幕幕從他眼前流走。堂堂蒙古大將怯的不花為何落得身敗名裂的下場?蒙古鐵騎為何在艾因•賈魯折戟沉沙?蒙古與歐洲的聯盟為何不歡而散?這一切的一切究竟是命運的安排,還是人為的失誤?讓我們以怯的不花的視角,回到故事開始的那個時點,重現西徵中最後的蒙古軍團的經歷。
  • 南宋最後一寸國土,抵擋蒙古大軍36年!連蒙古可汗都命喪於此
    但是有這樣一場戰爭,這樣一座城堡,它在歷史上卻是一個傳奇,在南宋滅國後的二十多年還依舊沒有被攻下,那些最精銳的蒙古士兵最兇殘的蒙古將領席捲了整個亞歐大陸,唯獨在這兒,這個彈丸之地損兵折將,甚至連蒙古可汗蒙哥也命喪於此,進而影響了整個世界。
  • 西夏與蒙古硬抗22年,為何歷史沒有記載?全因成吉思汗死的太屈辱
    十三世紀初,蒙古帝國強勢崛起,隨後,便瘋狂的開始開疆擴土,對四周國家接連開戰徵討。蒙古軍隊所到之處,敵人無不顫抖歸降,哪怕是曾經高高在上的女真、宋朝都難逆其鋒,皆連敗於蒙古鐵騎之下。可是,當蒙古人打到西夏時,卻遇到了硬茬子,一時間竟奈何不了對方。其實,党項族人是很能打的。党項族自從在唐朝末年開始出現在中國的歷史舞臺上之後,一直都是一個完全無法忽視的攪局者的角色。
  • 蒙古騎兵戰馬多為公馬,為何其長途遠徵時,卻要攜帶大量母馬隨行
    於是,南宋與金國軍隊與蒙古騎兵作戰時才發現,蒙古騎兵的戰鬥力要比金國騎兵高几個檔次。很快,金國、南宋全都倒在了蒙古騎兵的刀下,蒙元成為了時代的王者。但這並沒有結束,當他們將中原地區統一之後,並沒有停下徵服的腳步。在成吉思汗的帶領之下,蒙古鐵騎曾橫掃歐亞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