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數的軍事家」陳光,絕非虛名:同等兵力殲日軍,抗戰頭一次

2020-12-24 騰訊網

作者:忘情

1939年4月,八路軍第115師代理師長陳光、師政委羅榮桓率該師東進支隊挺進山東。不久,日軍第12軍司令官尾高龜藏調集8000餘兵力圍攻我泰西抗日根據地。5月11日,陳光率師部、686團、津浦支隊,魯西區委、泰西地委約3000餘人被敵合圍在陸房。雖然最終突圍成功,但陳光在此役中的表現頗受垢病,以至於在部隊中威信大跌。

陳光是從士兵起步,一步一個腳印,在實戰中鍛鍊出來的一員戰將、猛將。遭此挫折,心裡窩著一股火,總想尋機找回這個「場子」。驕橫的日軍沒讓他等太久。1939年8月1日,日軍大隊長長田敏江率日偽軍600餘人,攜帶2門野炮和1門92步兵炮從汶上縣城出發,對梁山抗日根據地實施「掃蕩」。

陳光(1905-1954),湖南宜章人,紅一軍團代理軍團長,八路軍115師代理師長

這個消息傳到115師師部時,陳光和羅榮桓沒有第一時間作出決斷。因為此時師部周邊能調動的兵力,只有師直特務營和686團的2個營,加起來還不到600人,比來犯之敵人數略少,而且武器裝備,尤其是彈藥供應還遠不及對方。

不過,在詳盡分析了周邊敵偽軍動向後,陳光和羅榮桓認為,長田敏江大隊實際上是一股孤軍。他們一塊到梁山南坡現地勘察地形後,認為前集、獨山一帶有密集的高粱等高竿植物可以隱蔽我軍行蹤,利於我接近敵軍,以削弱對方在裝備彈藥方面的優勢。加上此時師部周邊能調動的5個連隊都是戰鬥力強悍的百戰精兵,因此陳光和羅榮桓最終下定了在兵力、火力均不佔優勢的情況下,堅決消滅長田敏江大隊的戰鬥決心。

這個決心下得很不容易。因為1939年的日軍還很強悍,日方在作戰役規劃時,是按1個大隊對抗蔣軍中央軍1個師,雜牌軍1個軍來計算的。1937年9月的平型關伏擊戰,115師主力尚未因擴軍而被稀釋,部隊裡儘是經歷過二萬五千裡長徵的老兵。在佔有開時、地利、人和及部隊數量優勢的情況下,伏擊日軍後勤部隊仍然非常吃力,付出了較大代價。

決心已下,羅榮桓作為師政委,便不再幹預具體作戰事宜,放手讓陳光指揮。

8月2日清晨,長田敏江率部剛進入前集村,就遭115師特務營1連、2連分別從村南、村北發起的襲擾。長田敏江立即放棄在村裡休整的打算,急令部隊追出村外。當他們追至梁山西南山腳下時,115師特務營1連、2連又憑藉青紗帳掩護,對敵發起了又一輪火力急襲,而且不貪功、不戀戰,還沒等日軍擺開陣勢就消失得無影無蹤。

惱羞成怒的長田敏江,命令野炮放列,向梁山轟擊,並指揮日軍分頭佔領獨山村及村外的亂石崗。他的本意,是打算取得這兩個立足點,形成相互策應的形成犄角,吸引我軍來攻,以便日軍發揮火力優勢,大量殺傷抗日武裝於野外。

陳光哪能隨他的指揮棒轉?他任憑日軍從獨山村往外打槍放炮,就是按兵不動。8月2日夜幕降臨時,乾耗了一整天,卻沒見到我軍影子的日軍,以為抗日武裝「已被嚇得遠遁」,遂放心大膽地將部署在村外亂石崗的日軍撤出獨山村休息,讓幾十名偽軍接替了亂石崗防務。

8月2日午夜時分,686團10連悄悄爬上亂石崗,沒費一槍一彈,就悉數解決了幾十名抱著槍在地上和衣而臥的偽軍。該連架起機槍,對獨山村內之敵形成了居高臨下的壓制態勢。

接下來,115師特務營和686團12連從四面向獨山村發起突然進攻。特務營騎兵連率先解決了日軍部署在在獨山村西北角的警戒分隊,其他三個方向上的我軍也先後殺進村子。佔領亂石崗的686團10連,以火力壓制日軍防禦縱深,掩護兄弟連隊突破。

不過,1939年的日軍軍事素養還保持較高水準。遇襲初期,村裡日軍確曾亂成一團,但在軍官和軍士的督導下,很快便穩住了陣腳,重新組織起了防禦。長田敏江深感村外製高點丟失後,已方頗為被動,遂集結起2個中隊兵力,對亂石崗實施反衝擊,妄圖重新奪取戰場主動權。

堅守在亂石崗上的686團10連,連續打退了日軍的6次反衝擊,牢牢守住了陣地,但也付出了相當代價,能繼續堅持戰鬥的指戰員減少到30餘人。當日軍發起第7次反衝擊時,眼看快要接近山頂了,沒想到側後方突然殺出一支八路軍的生力軍。原來,這是686團11連在完成任務歸建途中,聞訊主動加入了戰鬥。

該連來的正是時候。他們和10連前後夾擊,共同粉碎了日軍第7次反衝擊,不僅保住了亂石崗這個戰場制高點,而且還隨潰退之敵追入村去,繳獲了1門92步兵炮、2門野炮及配套的彈藥、挽馬和挽具。

按日軍條例,戰場上丟失火炮是不可輕饒的大罪。急紅了眼的長田敏江,令所部軍官帶頭衝鋒,當我軍發起反擊,就算是奪不回火炮,能奪路突圍也好。而我參戰部隊,則努力將大隊日軍分割成小塊,集中兵力逼近敵人,用火力突擊結合白刃格鬥,予以逐次殲滅。

戰至8月3日拂曉,獨山村內可謂屍山血河。除了先前在亂石崗上捕獲的幾十名偽軍外,我軍在戰鬥過程中先後抓到了24個日軍俘虜。包括長田敏江少佐在內的其他日軍官兵悉數斃命。除了2門野炮和1門92步兵炮,我軍還繳獲了20餘挺輕重機槍和400餘支三八大蓋。

長田大隊所屬的日軍第32師團是個治安師團,步兵大隊編制人數比野戰大隊要少。該大長年與我山東抗日武裝作戰,傷亡不斷,加之日軍兵員補充已開始有捉襟見肘之感,長田大隊出發掃蕩前,還留下傷病員及必要的留守人員,因此除去幾十名隨行偽軍,該大隊此番出動掃蕩的500餘人已經算是全部戰鬥力量了。從這個角度而言,長田大隊在不到24小時時間,竟然被陳光以幾乎同等兵力全殲了,這在抗戰史上還是頭一次。

陳光在此戰中,可謂有勇有謀、有膽有識。他之所以被評價為「有數的軍事家」,絕非浪得虛名。

相關焦點

  • 傳奇戰將陳光的悲劇人生,交惡林彪,誤解葉帥
    這是全國抗戰以來第一個大勝仗。◆1937年,陳光在廣陽戰鬥中觀察日軍動向。平型關戰鬥結束5天後,日軍第20師團由繁峙向南推進,進入廣陽地區。陳光熟悉當地地形,知道日軍必經之地道路曲折,兩邊山崖陡峭,向師部建議再次組織伏擊,將廣陽「變成日軍第二個墳場」。而林彪鑑於平型關戰鬥中損失不少經過長徵的骨幹,怕給部隊再造成損失,猶豫再三,難下決心。
  • 準大將陳光作為林 帥的心腹,為何在授勳前夕以極端的方式結束了生命
    陳光原名陳世椿,1905年出生於湖南宜章縣。慄源陳姓是明初官軍後代,只是陳光這一支家道中落。陳光父母生子12人,只養活他兄妹二人。由於家貧,他只上過三年小學。他生命力強,長成後身高力大,性格倔強,為人豪爽義氣。
  • 陳光:紅四軍第12師師長
    第二年六月陳光所在的紅四軍與紅六軍、紅十軍組成了紅一軍團在文家市的一次戰鬥中已升任營長的陳光第三次負傷,敵人的子彈穿過了他的右膝夾在在骨縫兒裡血流如注。戰士們把他抬上擔架,他掙扎著從擔架上滾下來,重新爬回陣地直到將敵人擊潰。十月紅四軍團進行整編,林總出任軍長。陳則因作戰勇敢,被提升為該軍團長。
  • 抗戰山東有多牛?兩位元帥領導,8個師11個旅,兵力我軍第一
    抗戰時期,山東湧現了很多地方武裝開展抗日活動。此外,山東還有國軍武裝,數不清的地方武裝。山東發展成第一大根據地,兩位元帥功不可沒。
  • 抗日戰爭時期,日軍一個師團有多少兵力,多少支步槍?
    眾所周知,之所以這場戰爭會持續這麼久,原因之一就在於中國的軍事實力過於弱小,再加上在日軍侵華之初,蔣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內」的不抵抗政策,所以在日軍侵華前期中國便連續丟失了大片土地
  • 1938年的全面抗戰,為贏得持久抗戰爭取了時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38年,抗戰的第二年。無論是抗戰的正面戰場,還是抗戰的敵後戰場的開闢,都有不少亮點。抗戰初期的慌亂局面有所改觀。國民黨正規軍一改初期一觸即潰的局面,開始建立防線,節節阻擊,阻止日軍的深入。各地軍閥部隊,摒棄前嫌,陸續開赴抗戰前線,大大增強了抗戰一線的兵力。
  • 芷江:定格抗戰歷史的「勝利之城」
    在抗戰勝利75周年到來之際,本網推出紀念專題,重回日軍受降之地小城芷江,重溫延安慶祝勝利歡樂場景……回望過去,向抗戰英烈致敬;銘記歷史,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9月3日,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縣楠木坪鄉大禾衝村的抗戰老兵譚義才,將去縣城參加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慶祝活動。79年前,17歲的譚義才在芷江加入了抗戰隊伍,成為一名炮兵。
  • 石牌保衛戰——抗戰中最大規模白刃戰,用血肉戰勝日軍
    大家在電視裡經常看到一些抗戰神劇,每當我軍發起衝鋒進行白刃戰的時候,日軍都會退出子彈進行接戰。當然這樣的編劇是不嚴謹的,只有極少數的時候才會發生。不過日本人自恃後勤補給好,身體素質強,即便是白刃戰也不把中國軍隊放在眼裡。在鄂西的這場石牌保衛戰終於讓日軍看到了中國軍隊的頑強毅力,不屈的精神。
  • 中途島戰役美軍絕非「以少勝多」,日軍為何喪失絕對兵力優勢?
    在諸多文獻資料中,中途島海戰通常被描述為美軍「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如果從雙方投入的總兵力看,這樣的表述確實沒錯,但是如果只計算直接參與戰鬥的兵力,那恐怕就未必準確了,至少在戰役最關鍵的12個小時裡,美軍其實是握有兵力優勢的,而日軍大部分艦艇都不過是這場戰爭大戲的看客罷了。
  • 兵力8萬的29軍,是如何輸給兵力僅6000的日軍的
    1937年爆發的「七七事變」,既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進行全面抗戰的起點。「七七事變」前夕,負責守衛平津地區的是西北軍將領宋哲元和他的29軍,就當時的兵力而言,29軍有4個師,以及大量的保安隊,總人數在8萬左右,而日軍的正規部隊的數量卻不足6000。
  • 消滅日軍王牌師團近20000人!那抗戰時中國駐印軍兵力有多少?
    中國駐印軍是抗戰時期我國軍隊中裝備最好、補給最好的部隊,在異國戰場上該部創造了正面對決打殘日軍王牌師團的戰績,而且戰損還遠少於對方。 那麼這支精銳之師都有哪些部隊?其兵力規模有多大呢?本文我們就來了解下。
  • 淞滬抗戰,宋希濂軍事水平如何?用4個營巧妙奇襲,擊退日軍主力
    「一·二八」淞滬抗戰爆發前,日軍駐上海的部隊為海軍陸戰隊,兵力四五千人,加上日本僑民組成的武裝約有三四千人,總兵力八九千人,日軍指揮官是海軍少將鹽澤。日軍囂張狂妄,過度地高估了自己的戰鬥力,認為中國軍隊一擊擊潰,所以貿然發起了進攻。駐守上海的是十九路軍,廣東部隊。
  • 抗戰時期八路軍一個團兵力多少?一個團800人,下轄5個連
    我們在關注軍事的時候不難發現,軍隊編制是相當嚴格的,同時也是國家在經歷了數次考量和實踐以後確立出來的最是和軍隊的一種部署。不過在抗日戰爭時期,我國曾經出現過一個相當特殊的編制——將主力團縮編成「小團」。
  • 日照市抗戰紀念館所存的十幾張中國地圖,為日軍侵華史提供了鐵證
    日照市抗戰紀念館存有十幾幅日軍侵華前及侵華後的中國地圖,從中可以看出,日本覬覦我國富饒的資源,憑藉手中盜、搶、測的中國各地地形圖,為發動侵華戰爭作準備。日照市抗戰紀念館所存地圖,為日軍侵華史提供了鐵證。
  • 國軍抗戰恥辱:日軍踏屍輕取長沙的真相
    參謀和各部的主管人員都去到所管部門進行現場指導,因而這裡十分寂靜,只有負責搜索和聯絡的單引擎飛機不太強烈的轟鳴聲打破初夏芳香的空氣……」然而就是在這飄著初夏田野芳香氣息的寂靜山谷,一道道作戰命令化作電波直達一支支日軍部隊,再變成一次次雷電轟鳴、血火交織的戰鬥行動。5月27日,日軍分三路向南突進。
  • 戰將陳光:功勳可評開國大將,卻以極端方式結束生命
    1938年3月,林彪身穿日軍大衣在外遛馬,結果被閻錫山的晉綏軍誤認為是日軍,所以哨兵直接開槍擊中了林彪,這顆子彈直接擊穿了肺部,幸虧最後保住了性命,但林彪也因此不得不去蘇聯療養。最後在一番商量之下,林彪115師師長的位置由陳光代理。
  • 萬家嶺大捷,抗戰唯一接近全殲日本整師團戰役,卻留下一大遺憾
    ,從1938年9月28日開始到1938年10月10日結束,歷時13天,日軍遭到毀滅性打擊,被殲1萬多人,被俘百餘人,滿山遍野皆為敵屍、棄械。日軍第106師團師團長松浦淳六郎中將接到岡村命令,急忙行動,但緊要關頭,松浦淳六郎和他的參謀發現難於識別地圖!這次武漢會戰中,日軍所使用的五萬分之一比例的軍事地圖,正是1926年岡村從孫傳芳那裡竊取來後,由參謀本部印刷發至各部隊的,裡面多有不準確之處,無法比照參照物予以糾正,他們試圖藉助指南針標定方向,可當地又有磁鐵礦藏,指南針失靈。
  • 身高僅1米2的抗戰老兵,13歲參加革命,成功刺殺日軍軍事教官
    2018年,一位93歲高齡的抗戰老兵,受邀參加了《美麗中國城》第二季節目錄製。這個老兵的個子不高,只有1米2,可他的抗戰事跡卻感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這個抗戰老兵名叫李安甫,出生於1925年,山東德州人。李安甫的形象和很多人印象中山東大漢的形象一點都不相符。
  • 抗日英雄部隊和日軍並肩作戰,這荒唐的一幕,歷史上卻真實發生了
    1949年太原解放的當日,當解放軍18兵團62軍衝進太原綏靖公署,閻錫山部孫楚、王靖國等死硬派軍事頭目包括留用的日軍戰犯巖田等人,舉手從地下室走出的時候,18兵團敵工部和第一批跟上來的記者,一個個數完了閻軍高級將領,一片失望:戴炳南怎麼不在?戴炳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