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山東有多牛?兩位元帥領導,8個師11個旅,兵力我軍第一

2020-12-25 騰訊網

抗戰時期,山東湧現了很多地方武裝開展抗日活動。此外,山東還有國軍武裝,數不清的地方武裝。山東發展成第一大根據地,兩位元帥功不可沒。

1938年4月底,徐向前率129師部分部隊到河北南部發展。據徐帥個人回憶錄記載,冀南八路軍」解放臨清、高唐、臨漳、內黃、清豐、滑縣等二十多個縣城,消滅日偽軍萬餘人,爭取偽軍反正五千餘人,收編數十股雜色武裝和二十餘縣的民團、保安隊,建立了五十一個縣的政權,控制了西起平漢線、東至運河,南起豫北,北至滹沱河以南的廣大地區,人口逾八百萬」。

徐帥領導下,冀南抗日根據地發展迅速。1939年春夏,日軍集中兵力掃蕩華北抗日根據地,其中5個師團3萬餘人分11路圍攻冀南八路軍。徐帥回憶「這次反掃蕩異常艱苦」,堅持到1939年5月,日軍不得不撤出根據地。

1939年5月,徐向前奉命前往山東工作,從此離開了冀南,離開了129師。

徐帥接到命令後,帶上一個小分隊和從八路軍總部、抗大第一分校選調的幹部,1939年6月7日到山東。當時山東除了鬼子,國軍,還有多支我軍部隊:

一、由原地方起義武裝,張經武任縱隊指揮,黎玉任政治委員,轄八個支隊,活躍在魯中、魯南及膠東地區,兵力4萬餘人;

二、第一一五師第三四三旅,第一二九師津浦支隊為基礎,組成的八路軍東進抗日挺進縱隊。肖華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開創了冀魯邊平原根據地,控制了15個縣的地域,兵力2萬多人;

三、第一一五師師部及第六八五團。由代師長陳光、政治委員羅榮桓率領,與地方武裝合編後為蘇魯豫抗日支隊,兵力8000人左右。

徐向前對這些部隊進行了整合。整編地方武裝,從115師抽調幹部充實,前後抽調了2000多人。加強主力部隊,又從山東縱隊一次性抽調3萬餘人槍給115師,加強交流。

1940年6月1日,徐向前離開沂蒙山區,回延安匯報工作。

徐帥離開後,山東抗日武裝進行了整合。羅榮桓元帥領導下,山東的抗日武裝最後全部統一在一起,發展了魯南、魯中、膠東、清河、冀魯邊、濱海等6個軍區。

到1944年,日軍兵力被抽調南下,剩餘日軍只能待在交通幹線、戰略要點和工礦區的一些守備重點,數量只有2.5萬人。由於吳化文、厲文禮、張步雲、榮子恆等人率部先後投敵,20萬偽軍是日本維持山東的主要力量。

號稱「抗戰主力」的國民黨軍,在山東影響非常有限。他們沒有統一的政權中心,各自為政,僅剩的6萬部隊之間矛盾重重,有的同日偽秘密聯繫,甚至接受日偽軍的番號,有的對日偽和八路軍之間兩面討好,也有的向八路軍靠攏。

幾年時間裡,八路軍迅速發展,主力部隊,還有各級軍區,軍分區的部隊已經達到了幾十萬人。羅榮桓一貫謙虛謹慎,此時也非常欣喜,1945年7月7日《大眾日報》上撰文:「山東有了屹立不可動搖的基礎,一如泰山之不可拔一樣。」

截止1945年8月20日,我軍在山東的部隊如下:

第一師,師長梁興初中將。

第二師,師長羅華生少將。

第三師,師長王建安上將。

第四師,師長廖容標中將。

第五師,師長吳克華中將。

第六師,聶鳳智中將。

第七師,楊國夫中將。

第八師,王麓水,1945年12月13日犧牲。

此外,還有11個旅地方部隊:

警備第一旅,旅長陳奇少將。

警備第二旅,旅長吳瑞林中將。

警備第三旅,旅長錢鈞中將。

警備第四旅,旅長孫繼先中將。

警備第五旅,旅長賈若瑜少將。

警備第六旅,旅長劉賢權少將。

警備第七旅,旅長趙寄舟,1947年被撤職 。

警備第八旅,旅賀健少將。

警備第九旅,旅長趙傑少將。

警備第10旅,旅長張仁初中將。

警備第11旅,旅長莫正民(起義偽軍),1946年轉地方工作。

在山東境內,我軍有魯中、魯南、濱海、膠東、渤海等5個軍區、8個師、11個警備旅、1個海軍支隊。至9月初,連同地方武裝共27萬餘人。

相關焦點

  • 一野兵力最少解放大西北,戰神元帥10虎將有多牛?
    兵力最少,卻由幾部分匯集而成;條件最差,面對的敵人卻不少。彭德懷元帥雷厲風行,麾下的10虎將也都戰績輝煌。 1948年夏,任西北野戰軍參謀長、第一野戰軍參謀長。 他黃埔一期畢業,軍事才能過硬。紅軍時期,任謝子長的參謀長。抗戰時期,任八路軍總部參謀處處長。解放戰爭期間,更是彭總的得力助手,搜集情報,下達作戰指令,做出大量貢獻。
  • 中國第一神師,出了3位元帥,2位大將,11位上將,後成百萬大軍!
    八路軍隸屬於國民革命軍戰鬥序列,1937年8月正式成立,朱德任總司令,彭德懷任副總司令,雖然後來不叫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了,但是因為在人民群眾中影響較大,被太多的人熟知,所以一直被沿用了。蔣介石一共給了八路軍三個師的建制,分別是115師,120師和129師。
  • 戰史|告訴你一個真實的八路軍120師
    報告會上,詳細介紹了抗戰中120師在賀龍、關向應等革命前輩的帶領下縱橫萬裡,轉戰全國11個省,戰鬥足跡遍及大江南北,是一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大跨度機動部隊,其任務之多樣、行動之頻繁、地域之遼闊,在中國抗日軍隊中絕無僅有。
  • 1945年10月, 我軍共有3支部隊開進東北地區, 各自有多少兵力?
    1945年10月,開進東北地區的3支部隊分別是八路軍山東軍區主力部隊、新四軍的一部和陝甘寧晉綏聯防軍的一部。八路軍山東軍區成立於抗日戰爭時期,由進入山東的八路軍第115師和當地發展起來的八路軍山東縱隊合併而成,當時,擔任八路軍山東軍區司令員兼政委的是羅榮桓。
  • 抗戰時期八路軍一個團兵力多少?一個團800人,下轄5個連
    事實上這種選擇也是當時的無奈之舉,在日軍的頻繁圍剿下,我國失去了很多抗日根據地,根據地人口損失過半,八路軍的兵力也由40萬降至30萬。為了儘量保存八路軍的有生力量,我軍採取了很多措施,其中就包括這種縮編手段。紅軍在建立之初其實並沒有書面上記錄的規模,實際上的紅軍部隊人數並沒有那麼多,這樣做主要是為了能夠迷惑敵軍,鼓勵更多的人參軍。
  • 陳光:紅四軍第12師師長
    由此性格堅毅倔強剛直易怒的陳光和兩位領導便開始了恩怨結合的配合。並最終給自己,配合出一部悲劇的人生。1942年5月至9月的第二次和第三次圍剿,陳光在作戰期間升任十師參謀長,帶領本師出色地完成了戰鬥任務。11月蘇維埃第一次代表大會在瑞金隆重召開,陳光被授予二級紅星獎章。年底陳光調任紅四軍第12師師長。
  • 劉峙30萬人圍攻中原軍區時,我軍在全國有多少兵力?分布在哪裡
    1946年6月,國軍二級上將劉峙率領10個整編師近30萬部隊圍攻中原軍區,解放戰爭以此為標誌全面爆發。國軍以30萬人包圍我軍中原6萬官兵,雙方局部兵力之比達到5比1,但其實當時全國範圍內兩軍的兵力差異沒有這麼大,我軍雖然處於戰略劣勢,但在多個區域都有可觀的軍事力量,正規部隊總兵力也達到了127萬人,都分布在哪些區域呢?
  • 抗戰時山東軍區下屬5個二級軍區,司令員都是誰?後授什麼軍銜?
    抗戰時,由羅榮桓任軍區司令員兼政委(同時任115師代師長、政委,山東分局書記)的山東軍區下屬魯中、膠東、渤海、濱海、魯南5個大的二級軍區。面積最大、兵力最大的二級軍區,是魯中軍區,包括今天的淄博、泰安、濰坊大部、濟南大部、萊蕪、臨沂大部。
  • 「有數的軍事家」陳光,絕非虛名:同等兵力殲日軍,抗戰頭一次
    作者:忘情 1939年4月,八路軍第115師代理師長陳光、師政委羅榮桓率該師東進支隊挺進山東。不久,日軍第12軍司令官尾高龜藏調集8000餘兵力圍攻我泰西抗日根據地。5月11日,陳光率師部、686團、津浦支隊,魯西區委、泰西地委約3000餘人被敵合圍在陸房。
  • 解放戰爭:毛爺爺手中王牌,四大野戰軍第一縱隊,司令員都是上將
    一、西北野戰軍第一縱隊司令員張宗遜西北野戰軍的原班人馬大多是賀龍元帥帶出來的軍隊,抗日戰爭時期是八路軍120師,紅軍時期的紅二方面軍。120師與115師、129師相比,有些相形見絀。1949年2月,西北野戰軍改為第一野戰軍。一野為解放大西北作出了巨大貢獻,司令員就是我軍功勳最卓著的彭老總。
  • 漣水戰役:74師血拼戰勝解放軍,卻老兵傷亡殆盡引發孟良崮覆沒
    抗戰期間,我新四軍及山東八路軍浴血奮戰,保住了山東及蘇北、蘇皖大片解放區。江蘇、山東在地理上非常重要,是傳統華東地區的北部門戶。 歷史上南北朝對峙時,有一個著名的戰略理論,即守江必守淮。要想鞏固長江沿線的防禦,確保江東乃至華南的安全,必須向北奪取淮南淮北一帶。
  • 宿北戰役的「王牌師」有多兇狠?粟裕:看到胡璉的部隊渾身冒冷汗
    1946年,薛嶽指揮25個半旅,以東臺、準陰、宿遷和嶧縣為基地兵分四路,向我解放區的鹽城、漣水、沐陽和嶧縣以東地區全線發起了進攻。在四路大軍中,胡璉整編第11師和戴之奇整編第69師盤踞於宿遷。更要命的是,吳奇偉這個只會坐在辦公室發號施令的主,在沒有對整個戰場形勢進行調研的情況下,居然想當然地認為山東野戰軍和華中野戰軍都在魯南、蘇北,甚至他一度「高明」地預判,沐陽城內我軍兵力空虛。
  • 《亮劍》裡的386旅到底有多少兵力?為什麼戰鬥力非常強悍?
    那麼,《亮劍》當中的386旅,到底有多少兵力,他們的戰鬥力到底強悍到了什麼地步呢?本文帶領大家一起探討一下。一、「386旅」的發展歷程386旅的身份比較特殊,它是八路軍當中,按照國軍編制的6個旅之一,隸屬於129師。當時陳賡將軍任司令員,從1940年起兼屬太嶽軍區。
  • 我軍歷史上三支紅四軍,解放後演變成什麼部隊
    長徵前,紅一軍團再次整編,下轄的4個師與紅22師合編為第1、第2師,原少共國際師改為第15師,編入紅一軍團,原紅四軍則為紅二師。抗戰初期,陝北紅軍統一改編為八路軍,紅一軍團二師大家都知道,就是大名鼎鼎的115師343旅685團。
  • 抗戰中八路軍129師最能打,軍神劉伯承麾下10位猛將有多牛!
    抗戰中最勇猛的八路軍部隊:129師猛將如雲,軍神劉伯承指揮有方!推薦語:這個美好的世界,我們替這些英雄烈士們領略了,這個美好的國度,我們也替他們一一感受到了。中國的近代史發展可以說是那麼的多災多難,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的國門,也開始了中國現代史的發展。
  • 抗戰中我軍機槍最多的團:調出100多挺後,仍然還有上百挺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已編成的八路軍最理想的步兵連編制是裝備6挺輕機槍,但由於國府當時不發槍械(後來補充了極小一部分),因此在八路軍開赴戰場時,各步兵連僅有3挺左右的輕機槍,每個營大約有3挺左右的重機槍,每個團約有輕重機槍40餘挺(當時八路軍每個團有12個步兵連)。
  • 西野15萬多人,7個縱隊,相差懸殊,一個縱隊多少兵力?
    截止1948年9月,東北野戰軍的兵力,已經達到了102萬人。截至1949年春天,華東野戰軍的總兵力,超過了80萬人。在同一時期,西北野戰軍的總兵力,卻只有15萬多人。當時,下轄了7個縱隊,那麼,西北野戰軍的一個縱隊,到底擁有多少兵力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首先,不得不說,西北野戰軍與東野、華野、中野的情況都不一樣。1937年,日本軍隊發動了盧溝橋事變,我國開始了全面抗戰。
  • 戰旗獵獵: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不忘硝煙裡的鐵血榮光
    故事:1940年8月,八路軍以105個團約40萬人的兵力,對華北敵軍展開了大規模進攻和反「掃蕩」作戰。八連被安排到團指揮所駐地大洛坡,負責保衛團指揮所、炊事人員和地方群眾安全。敵人仗著火力優勢,氣勢洶洶地殺了過來。八連戰士們個個像猛虎一樣衝上去,與敵展開激烈的白刃格鬥。
  • 他是國軍陸軍總司令,手下走出8位元帥,死後兩岸共同哀悼!
    1927年,南昌起義的爆發,打響了武裝反抗反動派的第一槍,揭開了我黨獨立領導武裝鬥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序幕,而在這次起義隊伍中,多年後走出我軍很多響噹噹的大人物,光是開國元帥就有六位之多,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南昌起義隊伍主要來自於同一支部隊,那就是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而方面軍總指揮就是今天所要講述的人物,他就是張發奎。
  • 1938年,中國一個旅和日本一個旅團,各自擁有多少兵力?
    甲級師團的總兵力在27000人到30000人之間,一般來說,甲級師團的師團長由中將擔任。兩個步兵聯隊和一些直屬部隊,又能組成一個步兵旅團。旅團長一般有少將擔任,一個步兵旅團的兵力,大約有8000人左右。因為一個甲級師團下轄步兵聯隊的兵力,大約在3500人到3800人之間,再加上一些旅團直屬小部隊,一個旅團的兵力確實達到了8000人,可能還要多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