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野15萬多人,7個縱隊,相差懸殊,一個縱隊多少兵力?

2021-01-10 轉瞬間落日殘煙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東北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的故事。截止1948年9月,東北野戰軍的兵力,已經達到了102萬人。截至1949年春天,華東野戰軍的總兵力,超過了80萬人。在同一時期,西北野戰軍的總兵力,卻只有15萬多人。當時,下轄了7個縱隊,那麼,西北野戰軍的一個縱隊,到底擁有多少兵力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首先,不得不說,西北野戰軍與東野、華野、中野的情況都不一樣。1937年,日本軍隊發動了盧溝橋事變,我國開始了全面抗戰。當時,為了團結所有的力量抗戰,紅軍部隊進行了改編。其中,北方的紅軍部隊改編為八路軍,下轄了129師、115師和120師。留在南方的紅軍部隊,改編為新四軍,下轄了4個支隊。當時,八路軍3萬多人,新四軍1萬餘人,再加上陝北留守的7000多人,總計5萬多人。

這就是抗戰初期的家底,隨著抗戰局勢的變化,八路軍和新四軍部隊,陸續開赴抗戰前線。消滅了大量的日偽軍部隊,建立了一系列的根據地。由於八路軍和新四軍部隊,軍紀嚴明,對百姓們秋毫未犯,得到了各地群眾們的擁戴和支持。各地的青壯年,踴躍參軍,保證了八路軍和新四軍的兵員。截止1945年7月,抗戰勝利之前。散布於各地的八路軍,總兵力達到了90餘萬人。散布於南方的新四軍,總兵力20多萬人。再加上其他幾支武裝力量,延安能夠調動的部隊,達到了120多萬人。

當時,蔣介石能夠控制的部隊,高達430多萬人。1946年,解放戰爭爆發以後,蔣介石對各個解放區,發動了全面進攻。隨著戰爭局勢的發展和作戰的需要,各地區的八路軍和新四軍部隊,都改稱為解放軍。與此同時,抽調機動作戰力量,組成大集群的野戰軍,便於和敵軍的各個兵團作戰。我們看一下幾個野戰軍的不同之處,東北野戰軍是抗戰勝利之後,從各個解放區抽調力量建立的。至於中原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則是抗戰時期,各地的八路軍和新四軍部隊,逐步壯大建立的。

換而言之,三大野戰軍都擁有比較大的根據地,不用擔心兵員的問題。尤其是東野,這方面的壓力最小。與之相比,西野就完全不同了。早在抗戰時期,蔣介石就集中了大量的兵力,對陝北根據地進行圍堵和封鎖。再加上甘肅、寧夏、山西等地軍閥的協助,在其他根據地面積迅速擴大的大環境下,陝北根據地的面積擴大並不算明顯。請注意,陝北地區的土地非常貧瘠,到處都是高原,人口比較少。由於缺水嚴重,糧食產量一直不高。因此,部隊在擴大的過程中,遭遇了內外雙方面的實際困難。

1947年春天,西北野戰軍建立的時候,下轄了2個縱隊和兩個獨立旅,總兵力不到3萬人。當時,一個縱隊的兵力,僅僅在1萬人左右。在晉綏地區的2個縱隊,劃入西北野戰軍指揮以後,西北野戰軍的兵力,才打到了4.5萬多人。下轄了4個縱隊和2個獨立旅,當時,一個縱隊的兵力還不到1萬人。但是,西北野戰軍和其他野戰軍一樣驍勇善戰,在西北地區,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例如宜川戰役等等。至於兵力上的差距,這是各個實際原因造成的。截至1947年冬天,西北野戰軍發展到了5個縱隊,總計7萬多兵力。

在此期間,收編了一些解放戰士和地方青壯年,一個縱隊的兵力,大約1萬多人。西北野戰軍在發展的過程中,始終面臨糧食和物資不足的問題,因為沒有可靠的大後方,更缺乏必要的補給能力。西北野戰軍進攻陝西重鎮榆林的過程中,當地百姓踴躍捐糧,但糧食勉強足夠大軍3天食用。如果3天之內,打不下榆林,部隊就必須撤退了。在攻克寶雞以後,西北野戰軍繳獲了數量非常巨大的物資和糧食。當時,全軍上下都非常興奮,動員各方面的人力物力、迅速搬運。

與之相比,東野和華野,基本上從來不用擔心上述問題。尤其是東野,堪稱財大氣粗、家底雄厚。時間進入1948年下半年以後,解放戰爭的進程明顯加快。東野和華野、中野,先後發起了遼瀋戰役和淮海戰役。當時,晉綏地區的部分部隊,劃入了西北野戰軍序列。西北野戰軍先後發動了隴東戰役等一系列戰役,根據地面積逐步擴大,自身的力量逐步增強。截至1949年1月,西北野戰軍的總兵力,發展到了15萬多人。下轄了7個縱隊2個騎兵師。按照兵力和編制計算,一個縱隊的兵力,應該不會超過2萬人。

早在1948年9月,東北野戰軍的總兵力,已經達到了102萬人馬。下轄了12個步兵縱隊和獨立的鐵道縱隊、炮兵縱隊。此外,還下轄了3個騎兵師、11個獨立師和1個坦克團。按照這個標準計算,東野的一個縱隊,擁有五六萬人,主力縱隊的兵力,可能達到了七八萬人。截至淮海戰役結束以後,華東野戰軍的總兵力,發展到了80餘萬人。下轄了15個步兵縱隊和獨立的特種兵縱隊。大部分縱隊的兵力,都在2萬到4萬之間。具體看各個縱隊的情況,有的縱隊2萬多人,有的縱隊3萬多人。其中,最強的縱隊兵力,超過了5萬人。

進入1949年春夏之交,由於西北野戰軍需要解放遼闊的西北地區,包括了陝西、青海、甘肅、寧夏、新疆等地區。依靠自身的兵力,明顯無法滿足作戰需要。在這樣的情況下,1949年4月,華北野戰部隊下轄的第18兵團、第19兵團,劃入了第一野戰軍編制(西北野戰軍已經改編為第一野戰軍)。這兩個兵團,總計下轄了6個軍。由於兄弟部隊的加入,第一野戰軍的總兵力,達到了34萬多人。此時,縱隊已經改編成為了軍,第一野戰軍下轄了4個兵團、13個軍。

由於各方面的原因限制,西北野戰軍的總兵力,始終是四大野戰軍中最少的。與實力雄厚的東北野戰軍相比,東野一個主力縱隊的兵力,甚至比西野一個兵團的兵力還多。但是,打一個比方來說,如果其他地區的野戰軍,在西北地區作戰,也會面臨同樣的問題。這些實際問題,根本無法改變。西北野戰軍不具備其他野戰軍那樣的優勢,因此,兵力少也是正常的。關於各個野戰軍的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後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相關焦點

  • 東野102萬人,14個縱隊,大舉南下,一個縱隊多少兵力?
    今天,我們聊聊東北野戰軍的兵力情況。截止1948年11月,東北野戰軍總兵力102萬人,下轄了14個縱隊。從兵力來說,東野一個縱隊,比中野、西野的一個兵團還多,堪稱是兵強馬壯。那麼,東野一個縱隊,到底有多少兵力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情況。首先,我們聊聊東北野戰軍和東北的歷史。
  • 華野的葉飛縱隊和東野的李天佑縱隊,都是第1縱隊,哪個更厲害?
    華野的葉飛縱隊和東野的李天佑縱隊,都是第1縱隊,哪個更厲害?李在紅軍時期、抗戰時期戰功遠在葉之上。但解放戰爭葉飛打得更精彩。但兩縱隊實力,我認為李天佑部強,該部是超級編制,最盛時6萬之眾,裝備解放軍王牌之王牌。鐵甲、汽械應有盡有。
  • 東江縱隊:孤懸敵後的華南抗日勁旅
    南粵大地,東江縱隊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逐步發展成為一支擁有1.1萬多兵力的抗日勁旅,被譽為「廣東人民解放的一面旗幟」。值此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之際,南方日報今起推出「南粵烽火·重走東縱抗戰路」系列報導,敬請垂注。深圳大鵬半島,東臨大亞灣。島上有處名為「大鵬所城」的軍事要塞,至今保存完好。這是明朝時朝廷為抵禦倭寇入侵所建。
  • 縱隊,總隊,支隊,大隊,中隊,小隊分別屬於什麼級別?
    熟悉軍事的朋友都知道「軍師旅團營連排班」是軍隊的正規編制,但是在很多影視劇中經常會出現縱隊,大隊等軍事編制,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抗戰時期正規軍的編制是固定的,比如一個師8000人,一個團2000人,正規軍的人數是一定的。
  • ​7月29日【有聽】《海底小縱隊》55 海底小縱隊與巨槍烏賊
    公司旗下作品,於2014年7月在央視少兒頻道首播。以巴克隊長為領導核心,小隊集結了醫生、生物學家、攝像師、機械工程師等7名夥伴。他們是一群活躍在海底的小小冒險家,有著各自的愛好與獨一無二的特長,在團隊核心巴克隊長的帶領下向著未知的海域不斷探索前進。精緻的畫面呈現與天馬星空的想像力,更增添了動畫的觀賞性與趣味性。
  • 國軍最「變態」的一個軍,兵力7萬多人,軍長是一野頭號勁敵,活了95歲
    國軍中的「軍」,一般都是下轄三個師,兵力在2萬到3萬人之間。然而有一個軍卻十分「變態」,竟然下轄了5個師,總兵力達到了驚人的7萬多人!堪稱國軍序列中最「變態」的一個軍,這個軍就是國民革命軍第36軍。36軍成立於1940年,當時只有兩個師的編制,分別是新編第34師和暫編第15師。
  • 西野冒險出擊,副司令趙壽山提醒,彭總否決,損兵1.5萬
    這是西北野戰軍轉入外線作戰後的第一仗,儘管按原計劃順利攻下了寶雞,繳獲了大批物資,但在隨後的撤離行動中遭到胡、馬兩路強敵的聯手打擊,  整個野戰軍一度險些被胡、馬二部圍殲,兵力損失高達  1.5  萬人,這對於家底本身就不厚實的西野來說實在是傷筋動骨,難怪彭德懷對這一仗刻骨銘心。
  • BBC動畫《海底小縱隊》——《海底小縱隊與吸血烏賊》
    親愛的小朋友們,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
  • 8月18日【有聽】《海底小縱隊》75 海底小縱隊與雞心螺
    ,是英國silvergate公司旗下作品,於2014年7月在央視少兒頻道首播。以巴克隊長為領導核心,小隊集結了醫生、生物學家、攝像師、機械工程師等7名夥伴。他們是一群活躍在海底的小小冒險家,有著各自的愛好與獨一無二的特長,在團隊核心巴克隊長的帶領下向著未知的海域不斷探索前進。精緻的畫面呈現與天馬星空的想像力,更增添了動畫的觀賞性與趣味性。
  • 8月14日【有聽】《海底小縱隊》71 海底小縱隊與吞噬鰻
    《海底小縱隊》(Octonauts)是BBC熱播海洋探險動畫片,是英國silvergate公司旗下作品,於2014年7月在央視少兒頻道首播
  • 8月6日【有聽】《海底小縱隊》63 海底小縱隊與弓頭鯨
    《海底小縱隊》(Octonauts)是BBC熱播海洋探險動畫片,是英國silvergate公司旗下作品,於2014年7月在央視少兒頻道首播
  • 8月8日【有聽】《海底小縱隊》65 海底小縱隊與隆頭鸚哥魚
    公司旗下作品,於2014年7月在央視少兒頻道首播。以巴克隊長為領導核心,小隊集結了醫生、生物學家、攝像師、機械工程師等7名夥伴。他們是一群活躍在海底的小小冒險家,有著各自的愛好與獨一無二的特長,在團隊核心巴克隊長的帶領下向著未知的海域不斷探索前進。精緻的畫面呈現與天馬星空的想像力,更增添了動畫的觀賞性與趣味性。
  • 紅五、八軍團以及軍委縱隊、中央縱隊整編的前後
    一、紅五、八軍團改編湘江戰役後,紅八軍團人數由10922人,減至1200人,紅二十一師基本全軍覆沒,紅二十三師也損失慘重;紅五軍團三十四師全部被阻隔在湘江以東,最後幾乎全師覆沒。鑑於此,軍委對紅八軍團和紅五軍團進行整編。
  • 瓊崖縱隊明知道46軍是自己人,為何還痛下死手?實乃迫不得已
    瓊崖縱隊可謂是我黨與日軍抗爭的中流砥柱,這支縱隊堅持抵抗日軍,與日軍作戰高達2200多次,一共殲滅了日軍超過5500人,在這些戰爭中,瓊崖縱隊自身也在不斷的壯大的擴充,截止到抗日戰爭結束的時候,瓊崖縱隊已經是一支有7000多人的隊伍了,盤踞在海南島一帶,已經佔領著了5分之3的海南島,並且隊伍還在持續擴張。
  • 抗戰山東有多牛?兩位元帥領導,8個師11個旅,兵力我軍第一
    徐帥接到命令後,帶上一個小分隊和從八路軍總部、抗大第一分校選調的幹部,1939年6月7日到山東。當時山東除了鬼子,國軍,還有多支我軍部隊: 一、由原地方起義武裝,張經武任縱隊指揮,黎玉任政治委員,轄八個支隊,活躍在魯中、魯南及膠東地區,兵力4萬餘人; 二、第一一五師第三四三旅,第一二九師津浦支隊為基礎,組成的八路軍東進抗日挺進縱隊。
  • 淮海戰役期間,華東野戰軍六大主力縱隊司令員都是誰?
    在1948年11月爆發的淮海戰役中,華東野戰軍的建制之下共有十六個縱隊,外加四個獨立旅,總兵力達到四十多萬人。如果按照華東野戰軍所屬各縱隊的戰鬥力高低排序的話,因第一縱隊、第三縱隊、第四縱隊、第六縱隊、第八縱隊和第十縱隊戰鬥力非常強,被看做是華東野戰軍的六大主力縱隊。那麼,華東野戰軍六大主力縱隊司令員都是誰呢?他們的成就如何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 BBC動畫《海底小縱隊》——《海底小縱隊與鯨鯊》
    親愛的小朋友們,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
  • 華中野戰軍犧牲了一位縱隊司令員是誰,他阻擊張靈甫一個星期
    這兩個第十縱隊不是一回事。謝祥軍是華中野戰軍第十縱隊司令員,而宋時輪是華東野戰軍第十縱隊司令員。一字之差,大不相同。宋時輪後來成為開國上將,而謝祥軍卻犧牲在戰場上,成革命烈士。華中野戰軍是粟裕領導的蘇中部隊,後來和陳老總的山東野戰軍合編,才形成了強大的華東野戰軍。還說謝祥軍,他究竟何許人也呢?謝祥軍是湖北大悟人,徐海東大將的小老鄉。
  • BBC動畫《海底小縱隊》——《海底小縱隊與靈巧的烏賊》
    BBC熱播海洋探險動畫《海底小縱隊》(Octonauts)於2014年7月正式登陸央視少兒頻道首播。
  • 解放戰爭正式爆發時,我軍127萬兵力是如何組成的主要分布在哪
    49年底西南各省解放後,我軍總兵力超過500萬人。但這樣龐大的作戰部隊也是經歷了一個艱難的發展過程的,並不是一開戰時就握有數百萬兵力,輕鬆吊打國民黨軍。事實上在1946年6月國民黨軍30萬精銳部隊圍剿我中原軍區,正式打響內戰時,我軍正規兵力滿打滿算只有127萬8千人,連敵人數量的三分之一都不到,很明顯處境不容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