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野戰軍犧牲了一位縱隊司令員是誰,他阻擊張靈甫一個星期

2020-12-23 文史茶館2018

解放戰爭時期,犧牲的最高級別的將領是誰?應該是朱瑞,他是東北野戰軍的炮兵司令員,不幸犧牲在東北戰場。那麼,華東戰場犧牲的最高級別將領是誰?應該是謝祥軍。

謝祥軍可是華東戰場的第十縱隊司令員啊。有人要問了,第十縱隊司令員不是宋時輪嗎?後來的開國上將啊。非也。這兩個第十縱隊不是一回事。謝祥軍是華中野戰軍第十縱隊司令員,而宋時輪是華東野戰軍第十縱隊司令員。一字之差,大不相同。宋時輪後來成為開國上將,而謝祥軍卻犧牲在戰場上,成革命烈士。

華中野戰軍是粟裕領導的蘇中部隊,後來和陳老總的山東野戰軍合編,才形成了強大的華東野戰軍。還說謝祥軍,他究竟何許人也呢?謝祥軍是湖北大悟人,徐海東大將的小老鄉。

謝祥軍16歲參加紅軍,他加入的是紅四方面軍。因為作戰勇猛,謝祥軍從排長,一步一個腳印,最終當上了紅軍的師長,他參加過蘇區的反「圍剿」戰鬥,走過了兩萬五千裡長徵。

在艱苦的革命生涯中,謝祥軍差點失去了自己的一條腿。那是在一次戰鬥中,他的腿受傷,因為得不到及時治療,傷口感染了。醫生說,只能把腿鋸掉了。沒有腿,如何行軍打仗?謝祥軍堅決不同意。

在他的苦苦哀求下,醫生才同意實行保守治療,謝祥軍雖然吃了不少苦頭,卻保住了腿。傷好之後,重新披掛上陣。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謝祥軍不在八路軍序列,他南下加入新四軍,從事過一段軍事教育工作。

到解放戰爭時期,粟裕領導的華中野戰軍成立,謝祥軍擔任第十縱隊司令員。有人說了,我怎麼沒有聽過呢?粟裕麾下,有陶勇縱隊,有王必成縱隊,怎麼還有謝祥軍縱隊?

因為謝祥軍的第十縱隊組建比較晚,而且是由地方部隊改編而成的,武器裝備落後,戰鬥力也不及陶勇和王必成等主力縱隊。但是,謝祥軍卻用實際證明了第十縱隊是好樣的。

1946年10月,國軍悍將張靈甫率領第七十四師進攻漣水。守衛漣水的正是謝祥軍的第十縱隊,還有成鈞率領的一個旅。第七十四師那可是國軍王牌啊,張靈甫更是國民黨將領中一等一的高手。

以王牌部隊攻打非主力的第十縱隊,結果怎樣?有人說了肯定是張靈甫馬到成功了。非也。10月19日,張靈甫開始進攻,飛機加大跑,狂轟濫炸,猛攻猛打,用了三天時間,打到了漣水城下。

戰鬥仍然在繼續。到23日,張靈甫攻入城中,展開了激烈的巷戰。謝祥軍還在頑強阻擊。漣水被圍,粟裕知道以第十縱隊的戰鬥力根本抵擋不住張靈甫的進攻,所以火速派去了援軍。援軍和第七十四師交上火。

戰鬥持續到了11月1日,面臨我軍內外夾攻的張靈甫不得不被迫撤軍,漣水保衛戰勝利了。那麼,謝祥軍呢?他在10月25日這天不幸犧牲了。當時他正拿著望遠鏡觀察敵情,卻不幸被敵人的狙擊手擊中,倒在了血泊中,時年只有32歲。

謝祥軍雖然犧牲了,他卻以劣勢兵力阻擊了張靈甫大軍一個星期,為我援軍到來爭取了時間,為漣水保衛戰的最後勝利做出了不朽的貢獻。

相關焦點

  • 張靈甫進攻使我縱隊司令員犧牲,得意忘形合影,不久後葬身孟良崮
    張靈甫一開始把攻擊的重點擺在了漣水城南的廢黃河河套地區,51旅在全師炮火掩護下,強渡廢黃河,我15團英勇阻擊,付出了極大的犧牲,其中配屬前沿的一個排全部犧牲,但仍沒擋住敵人的進攻。漣水南門渡口失陷,11縱調13團和獨5團接替了15團的部分防禦陣地,雙方在漣水城外第一道大堤上展開了激戰。
  • 淮海戰役期間,華東野戰軍六大主力縱隊司令員都是誰?
    在1948年11月爆發的淮海戰役中,華東野戰軍的建制之下共有十六個縱隊,外加四個獨立旅,總兵力達到四十多萬人。如果按照華東野戰軍所屬各縱隊的戰鬥力高低排序的話,因第一縱隊、第三縱隊、第四縱隊、第六縱隊、第八縱隊和第十縱隊戰鬥力非常強,被看做是華東野戰軍的六大主力縱隊。那麼,華東野戰軍六大主力縱隊司令員都是誰呢?他們的成就如何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 塔山阻擊戰,除立下赫赫戰功的4縱,還有一個縱隊,司令員是誰?
    東北野戰軍第4縱隊在塔山阻擊戰中,由吳克華(後來被授予中將軍銜)率領,頑強拼搏,立下了赫赫戰功,第4縱隊第34團也被授予塔山英雄團旗。事實上,當時除了東北野戰軍第四縱隊外,還有一支參加塔山阻擊戰的縱隊,那就是東北野戰軍第十一縱隊。東北野戰軍第11縱隊成立時間不長,是1948年3月由冀熱遼軍區三個獨立師聯合組建的。
  • 孟良崮粟裕為何不放過張靈甫?整編74師狙擊手槍殺十縱司令員
    其實戰役之初華野的打擊目標是第7軍,而且作戰命令都已經下達了,但粟裕卻將打擊目標改為了張靈甫,因為他的愛將、十縱司令員謝祥軍,就是被整編第74師的狙擊手擊中而犧牲。1947年3月下旬,國民黨開始了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
  • 解放戰爭:毛爺爺手中王牌,四大野戰軍第一縱隊,司令員都是上將
    解放戰爭劇照那麼四大野戰軍第一縱隊司令員都有誰?他們有哪些光輝戰績?一、西北野戰軍第一縱隊司令員張宗遜西北野戰軍的原班人馬大多是賀龍元帥帶出來的軍隊,抗日戰爭時期是八路軍120師,紅軍時期的紅二方面軍。120師與115師、129師相比,有些相形見絀。1949年2月,西北野戰軍改為第一野戰軍。一野為解放大西北作出了巨大貢獻,司令員就是我軍功勳最卓著的彭老總。
  • 解放戰爭,五大野戰軍司令員,心中第一愛將都是誰
    在解放戰爭時期,我黨的部隊主要劃分成五個野戰軍,每一個野戰軍都有一位出色的軍事統帥統領,他們也是這個野戰軍的最高指揮官。按照數字先後順序,這五個野戰中分別為第一野戰軍,第二野戰軍,第三野戰軍,第四野戰軍與華北野戰軍。
  • 張靈甫的真正死因的真相:多年後終於被解開
    1.活捉張靈甫。關於張靈甫的下落,軍事檔案資料表明:時任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陳毅、副司令員粟裕、副政委譚震林、參謀長陳士榘曾兩次電報中央軍委和毛澤東主席。一是5月17日上報戰果時,說張靈甫自戕。二是5月30日的電報,稱「張靈甫於5月16日14時解決戰鬥時,被六縱特務團副團長何鳳山擊斃」。
  • 粟裕與張靈甫首次對決,部隊打紅了眼,74師俘虜幾乎被殺完了
    華中的經濟收入全部依靠幾條河流,如淮河、運河、鹽河等,還有其他的很多小河。華中的工業和商業全都在這裡。這樣一來,工業全部沒有了,華中我軍面臨更大的經濟困難。兩淮失守後,國民黨軍將我山東野戰軍、華中野戰軍主力壓縮在運河以東的沭陽、漣水、鹽城、東臺一個狹長地區。
  • 他是41軍首任軍長,人稱司令員專業戶,為何缺席了韓戰?
    他當過縱隊司令,兵團司令,大軍區司令員,還當過炮兵司令員、鐵道兵司令員,被人稱為司令專業戶。這個人是誰呢?他就是塔山名將,解放軍第41軍的首任軍長吳克華。作為東野名將,吳克華參加了大大小小很多次戰役,可是到了抗美援朝時,東野的洪學智、韓先楚都去了朝鮮,吳克華為什麼卻缺席了呢?
  • 遼瀋戰役後,縱隊司令員要求隨軍入關,總部說沒打算把你留下
    在解放戰爭時期的東北戰場,有一位名將職務變動比較大,他本來是第一縱隊司令員,後來改任第一縱隊政委。到1948年,他又改任第五縱隊司令員,您知道我說的是誰嗎?他就是萬毅中將。萬毅是東北人,參加八路軍之前,他當過張學良的副官、東北軍最年輕的團長。
  • 第三野戰軍八虎將,全是開國上將,有一位後來成為國防部長
    陳毅粟裕領導的第三野戰軍真是一個奇蹟,他們就在國民黨統治中心南京的眼皮子底下,居然步步發展壯大,成為一支威猛無敵的鐵血之師。解放戰爭時期,三野有八位戰將所向披靡,號稱三野「八駿驃騎」,也可以說是八虎將。他們是:葉飛、許世友、宋時輪、王建安、張愛萍、陳士榘、鍾期光和傅秋濤。
  • 首任司令員都是誰?
    這個大家都知道,那麼這三大艦隊是何時成立的,首任艦隊司令員是誰?你們知道嗎?今天龍叔就和大家說說這些事。 先說東海艦隊。 他先後在紅四方面軍任的最高職務是紅9軍教導師師長,到達陝西後參加西徵時被捕,後被我黨營救出獄,回到延安。抗戰時期調新四軍工作,先後任新四軍第1支隊副參謀長、第2支隊第4團團長、蘇皖支隊司令員、第1師3旅旅長、蘇浙軍區第3縱隊司令員兼政委。抗日戰爭勝利後,任華中野戰軍第8縱隊司令員兼政委、第1師副師長,華東野戰軍第4縱隊司令員,第三野戰軍第23軍軍長,華東軍區海軍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 抗戰勝利後,膠東軍區下轄的兩個師開赴東北,當時由誰擔任師長
    山東軍區在派遣前往東北人數中是最多的一個解放區,總計有6萬多人,而今天我們要說的便是山東軍區下轄的膠東軍區。 膠東軍區作為抗戰時期有名的軍區,司令員便是大名鼎鼎的許世友將軍,毛主席曾評論他:「許世友是員戰將,打紅了膠東半邊天,了不起,了不起!」
  • 三大艦隊的首任司令員各是誰?
    這個大家都知道,那麼這三大艦隊是何時成立的,三個艦隊的首任艦隊司令員是誰?今天龍叔就和大家說說這些事。先說東海艦隊。不少讀者都知道,我軍的第一支海軍成立於江蘇省泰州白馬廟,時間是在1949年4月23日,隸屬於華東軍區,所以名稱也叫「華東軍區海軍」,那時的海軍司令員是張愛萍上將,後來袁也烈少將也擔任過一段時間的司令員。
  • 四野4個兵團,第一副司令員都是上將,第二副司令員為何卻不同呢
    剛剛參加紅軍的韓先楚並不出名,然而他卻靠著自己的膽氣和智慧一步步成長起來,紅軍到達陝北後,他進入抗大學習,這次學習也為他成為一代名將奠定了一代基礎,抗戰勝利後,他前往東北,擔任東北野戰軍第四縱隊副司令員,接連指揮了幾場有名的戰鬥,後來將他派往第三縱隊擔任司令員,在他的率領下這個縱隊在東北戰場上打出了「旋風縱隊」的赫赫威名。
  • 粟裕說他,擅作主張導致三面受敵,反而成了堵住張靈甫的一支奇兵
    但當時華東野戰軍在山東的兵力,只有9個步兵縱隊和一個特種兵縱隊,約27萬餘人,國民黨部隊呢,有45萬人,明顯處劣勢。在打完泰安的第72師後,面對國民黨軍隊的步步緊逼,華野部隊,不得不調整部署,將主力後撤一步,尋找機會,再進攻。
  • 東北野戰軍這個縱隊的番號,其他野戰軍都沒有,具體原因少有人知
    東北野戰軍也就是四大野戰軍實力最強的一支,前身是抗戰勝利後出關的八路軍山東軍區、陝甘寧邊區、新四軍第三師等部隊組成。東北野戰軍有一個縱隊的番號,其他野戰軍都沒有,具體原因卻少有人知。
  • 此戰結束,敵軍一個旅不見蹤影,司令員心生一計,7千餘人被活捉
    1947年孟良崮戰役中,74師張靈甫被圍殲後,卻發現少了敵軍一個旅的人員,華野四處尋找,就是未見任何蹤影,粟老總正發愁,司令員陶勇心生一計,7千餘名敵軍被活捉。 1947年初,顧祝同指揮45萬敵軍,分三路向華東野戰軍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