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41軍首任軍長,人稱司令員專業戶,為何缺席了韓戰?

2020-12-20 靜止歷史

他當過縱隊司令,兵團司令,大軍區司令員,還當過炮兵司令員、鐵道兵司令員,被人稱為司令專業戶。這個人是誰呢?他就是塔山名將,解放軍第41軍的首任軍長吳克華。作為東野名將,吳克華參加了大大小小很多次戰役,可是到了抗美援朝時,東野的洪學智、韓先楚都去了朝鮮,吳克華為什麼卻缺席了呢?

吳克華,1913年出生在江西的一個小村子裡,1929年上了方志敏培訓農民起義人員軍事技能的信江軍事學校,在這裡,他被培養為紅色指揮員,畢業後,吳克華進入了方志敏等人率領的部隊,開始了他的軍事生涯。

抗戰時期,吳克華擔任過旅長、師長、司令員,在日本投降後,他去了東北,擔任東北人民自治軍第四縱隊司令員,四縱在吳克華的帶領下,打了不少的大仗,最有名就是遼瀋戰役中的塔山阻擊戰。

很多人都知道,遼瀋戰役中我軍的第一個目標就是錦州,蔣介石為了增援錦州,組織了西進兵團和東進兵團分兩路增援,為了能把錦西的敵軍擋住,四縱奉命在塔山阻擊敵軍。

1948年10月10日,塔山阻擊戰打響了,這是一場惡戰,有的陣地反覆易手數十次,戰鬥激烈程度超過很多人的想像。在六天六夜的戰鬥中,四縱犧牲了三千多人,殲敵六千餘人,成功地守住了塔山防線,讓東北野戰軍可以順利進攻錦州。吳克華也因此成了塔山名將,這也證明了他的臨戰指揮能力。

戰後,四縱奉命入關,期間部隊接受了改編,他被任命為了解放軍第41軍的首任軍長,北平和平解放後,第41軍接管了北平防務,因為嚴格遵守紀律,41軍贏得了北平老百姓的歡迎,得到了「仁義之師」的美名。

新中國成立後,吳克華移交了北京防務,率軍去了大西南。西南包括雲貴川等省市,曾經是國民黨經營多年的大後方,國民黨走了後,留下了很多潛伏的反動武裝,由此形成了多股的土匪勢力,抗美援朝爆發的時候,吳克華正在西南地區剿匪。

美軍攻打朝鮮的消息讓當地匪患發展得愈發猛烈和猖獗,吳克華天天忙著剿匪,可土匪就好像牛毛一樣,殺之不盡。因此,這位在塔山阻擊戰中創造了奇蹟的名將,只能遺憾的缺席了韓戰。

吳克華夫妻

1955年,吳克華被授予中將軍銜,後來相繼擔任了炮兵司令員、鐵道兵司令員、成都軍區司令員、烏魯木齊軍區司令員、廣州軍區司令員,他這五任司令員的經歷在開國將領中都是及其少見的。

相關焦點

  • 首任軍長又是什麼軍銜
    那麼,這三大王牌軍,在解放戰爭時期都出自哪個野戰軍,首任軍長又是什麼軍銜?而作為首任司令員李天佑將軍,自然也是這支王牌軍的首任軍長。在之後的抗美援朝戰爭時期,第三十八軍又由梁興初擔任軍長。這兩位都是開國將帥中難得的猛將。不過,雖說,兩位都是38軍軍長,但是首任軍長李天佑在1955年授予上將軍銜,而第二任軍長授予中將軍銜。
  • 1949年-1985年,第14軍的軍長都是誰,當時他們的的年齡是多大
    解放戰爭時期陳賡兵團更是東徵西討,立下赫赫戰功,1949年軍隊改編的時候,陳賡擔任二野第四兵團司令員,當時第四兵團一共下轄三個軍,分別是第十三、十四和第十五軍,每一個軍都是精銳之師,比如第15軍後來在朝鮮打了一個上甘嶺,第十三軍軍長是瘦子周希漢等等,今天我們來說說第十四軍。
  • 抗美援朝中第一批入朝的是這四個軍,軍長都是誰
    韓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朝鮮半島上南北雙方的內戰,但由於美國操控聯合國大會通過了組建所謂「聯合國軍」的議案,朝鮮內戰爆發不久駐韓美軍即參加了戰鬥並迅速增兵,朝鮮人民軍由前期的節節勝利迅速逆轉,到1950年10月美軍即已將戰線推進到中朝邊境附近。
  • 紅二十五軍開國上將,第四十軍首任軍長晚年,他成為副國級官員
    黃麻起義爆發時,他只有14歲。但是,起義對他的影響很大。他不僅參加了農民協會,三年後還參加了遊擊隊。紅四方面軍主力撤退後,留在鄂豫皖的紅二十五軍由軍長吳煥先率領。雖然粉碎了敵人的幾次「圍剿」,但部隊受到嚴重破壞。為了壯大實力,又增加了不少地方武裝。就是在這個時候,韓先楚所在的遊擊隊加入了紅25軍,韓先楚成為224團副連長。長徵中,二二四團是紅二十五軍的第一梯隊。
  • 上將李作成,對越自衛反擊戰打出來的名將,首任解放軍陸軍司令員
    提起發生在我國近代史上的戰爭,對越自衛反擊戰肯定是一個繞不過的話題。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不僅磨礪了我軍將士的意志,更為我軍提供了豐富的實戰經驗。與此同時,在這場戰爭中,我軍湧現出大批戰鬥英雄和優秀將領,上將李作成就是其中之一。
  • 抗美援朝時期,四野出動了8個軍,軍長分別是誰?他們後來成就如何
    ,進入朝鮮後,他又一次在德川戰鬥中證明了自己,率領38軍打出了「萬歲軍」的稱號,1955年他被授予了開國中將,後來他還擔任過成都軍區的司令員。 在朝鮮戰場上,溫玉成參加了第一次到第五次戰役,被人們稱之為「全程參戰的軍長」。而他率領下的40軍,更成為一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鐵打之師,1955年他被授予了開國中將,後來他還擔任過成都軍區第一副司令員。
  • 四野第41軍轄四個師,先後有6位師長,為何就他授了中將軍銜?
    第四野戰軍第41軍的前身是由天福山起義編成的山東抗日救國軍第三軍,先後編為山東人民抗日遊擊第5支隊、膠東軍區第5旅、山東軍區第5師,抗戰勝利後進軍東北,編為第4縱隊,1948年11月改稱為第41軍。第41軍是被稱為「軍紀最好的部隊」之一。
  • 抗美援朝初期,第九兵團三個軍緊急入朝,其中軍長分別是誰?
    朝鮮內戰爆發後對臺作戰後延,第九兵團劃歸人民志願軍序列,由江南到山東整訓,1950年11月由輯安、臨江緊急入朝作戰,參加了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擔任東線作戰任務(長津湖戰役)。第九兵團進入朝鮮後,為更好的迷惑敵人,於朝鮮戰場的冰天雪地中翻山越嶺、晝伏夜行,其開進和集結行動甚至沒有被美軍空中偵查所察覺,此舉被美國認為是「當代戰爭史上的奇蹟」。
  • 授銜時,四野有七位軍長授上將,為什麼三野的軍長大多都是中將
    我們先看看四野七位上將軍長的履歷吧。劉震、韓先楚都是出身於紅25軍的名將,當紅25軍開始長徵時,他倆只是連級幹部,到了抗戰前,全部升到了師級。隨後的革命事業中,他們的級別也是猶如芝麻開花一般,節節高升了。韓先楚做過八路軍旅長,東北民主聯軍縱隊副司令、司令、40軍軍長、兵團副司令員,劉震做過八路軍旅政治委員、東野縱隊司令、軍長、兵團副司令。
  • 首任司令員都是誰?
    東海艦隊成立後的首任司令員是陶勇。 他先後在紅四方面軍任的最高職務是紅9軍教導師師長,到達陝西後參加西徵時被捕,後被我黨營救出獄,回到延安。抗戰時期調新四軍工作,先後任新四軍第1支隊副參謀長、第2支隊第4團團長、蘇皖支隊司令員、第1師3旅旅長、蘇浙軍區第3縱隊司令員兼政委。抗日戰爭勝利後,任華中野戰軍第8縱隊司令員兼政委、第1師副師長,華東野戰軍第4縱隊司令員,第三野戰軍第23軍軍長,華東軍區海軍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 梁興初調任38軍軍長後,是誰接替他任47軍軍長的?後授了啥軍銜?
    大家都知道,梁興初是被譽為「萬歲軍」的38軍軍長,開國中將,但他在任38軍軍長之前是第47軍軍長。1949年5月,梁興初調任第38軍軍長,那麼是誰接替他擔任第47軍軍長的?後來授了啥軍銜?接替梁興初擔任第47軍軍長的,是原38軍的副軍長:曹裡懷。曹裡懷是湖南資興人,1909年出生。他雖出身農家,但他的父母一想要讓他讀書,高小畢業就送他縣城裡上中學。在中學讀書期間,他接受到了進步新思想的薰陶,於是經常參加進步組織活動。
  • 志願軍入朝先頭部隊有幾個軍?軍長都是誰?各軍第一仗打得怎麼樣
    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第一師師長,第10縱隊司令員,四野第38軍軍長。 42軍軍長吳瑞林,1915年出生於四川巴中。1950年35歲。
  • 三大艦隊的首任司令員各是誰?
    東海艦隊成立後的首任司令員是陶勇。陶勇是安徽霍邱人,1913年生,1929年參加紅四方面軍,原名叫張道庸,抗戰後調新四軍任職時改名叫陶勇。他先後在紅四方面軍任的最高職務是紅9軍教導師師長,到達陝西後參加西徵時被捕,後被我黨營救出獄,回到延安。
  • 解放軍的王牌第38軍,改編為集團軍之前,歷任軍長都有誰呢?
    有著「萬歲軍」之稱的部隊是原解放軍第38軍,這一支部隊是在抗美援朝中打出了軍威,當時38軍在第二次戰役中擔任穿插人物,它們成功拖住了美軍,給全局作出了巨大貢獻。時任志願軍司令員的彭老總,親自發電嘉獎,並在嘉獎電的最後親筆寫下「第38軍萬歲!」,從此「萬歲軍」名揚四海,《誰是最可愛的人》就是根據38軍下面一個團的事跡寫的。
  • 這個軍的政委和兩個副軍長,後來都是中將,為何軍長只是少將?
    這次改編最主要的內容就是撤銷原先的縱隊建制,改編為軍一級建制,當時東北野戰軍原有的12個縱隊陸續改編為了12個軍,番號從第38軍到第49軍。其中,第48軍是由東北野戰軍原第11縱隊改編而成的,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當時第48軍的四位負責人,一個政委和兩個副軍長後來被授予了中將軍銜,而軍長卻只被授予了少將軍銜,這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 王維舟:紅33軍軍長,八路軍旅長,為何未授銜
    在紅四方面軍的歷史中,曾經先後有十餘位將領擔任過軍長。在這些將領中,有開國元帥徐向前,開國大將王樹聲,開國上將許世友、王宏坤,開國中將程世才等人,也有革命先烈餘天雲、曠繼勳等人,亦有紅九軍軍長何畏這樣的離隊失蹤者。
  • 老軍長抱病出山,兵出險招,「為60軍的榮譽而戰!」
    這是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最大的一次失利。1952年9月,志願軍第60軍軍長韋傑奉命從朝鮮回國,進入南京軍事學院學習深造。消息傳到國內,第60軍前任軍長張祖諒大為震驚。張祖諒太了解180師了。這是他從太嶽軍區帶出來的老部隊,曾經有過太多驕人的戰績。1952年7月,急於了解詳情的張祖諒趕到了朝鮮。
  • 紅7軍首任軍長後被授予大將,那麼第二任軍長是誰呢?結局如何?
    紅7軍是一支來自百色起義的部隊,隊伍成員主要來自廣西警備第四大隊、教導總隊和右江農軍。紅7軍成立於1929年12月11日,首任軍長是大家眾所周知的開國大將張雲逸。張雲逸是位老革命,年輕時就加入了同盟會,參加了黃花崗起義、辛亥革命和北伐戰爭。
  • 大將必須在紅軍任過軍以上職務,陳賡沒當過軍長,為何能當大將?
    如果按照這種說法,了解歷史細心的朋友應該有所發現,陳賡在紅軍時期並沒有擔任過軍長,為何能夠成為開國大將呢?並且還排在第四位。其實這個問題很好回答,他雖然沒有幹過軍長,但是他幹過另外一個和軍長平級的職務——紅軍第一步兵學校校長。這樣一來,他完全是符合硬性規定了。
  • 蘭州軍區的首任司令員名不經傳,但是第二任與第三任,絕對大名鼎鼎
    ——雨果 蘭州軍區是在1955年成立的到2016年裁撤,前後共歷任13位軍區司令員。同時,蘭州軍區還是八十年代,七大軍區管轄地最大的一個軍區,當時,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五省都是歸蘭州軍區管轄。然而,作為如此大的軍區首任司令員是由張達志將軍擔任。可能大家對張達志將軍不太熟悉,但他也是一位優秀的革命家,並且是陝北根據地創始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