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當過縱隊司令,兵團司令,大軍區司令員,還當過炮兵司令員、鐵道兵司令員,被人稱為司令專業戶。這個人是誰呢?他就是塔山名將,解放軍第41軍的首任軍長吳克華。作為東野名將,吳克華參加了大大小小很多次戰役,可是到了抗美援朝時,東野的洪學智、韓先楚都去了朝鮮,吳克華為什麼卻缺席了呢?
吳克華,1913年出生在江西的一個小村子裡,1929年上了方志敏培訓農民起義人員軍事技能的信江軍事學校,在這裡,他被培養為紅色指揮員,畢業後,吳克華進入了方志敏等人率領的部隊,開始了他的軍事生涯。
抗戰時期,吳克華擔任過旅長、師長、司令員,在日本投降後,他去了東北,擔任東北人民自治軍第四縱隊司令員,四縱在吳克華的帶領下,打了不少的大仗,最有名就是遼瀋戰役中的塔山阻擊戰。
很多人都知道,遼瀋戰役中我軍的第一個目標就是錦州,蔣介石為了增援錦州,組織了西進兵團和東進兵團分兩路增援,為了能把錦西的敵軍擋住,四縱奉命在塔山阻擊敵軍。
1948年10月10日,塔山阻擊戰打響了,這是一場惡戰,有的陣地反覆易手數十次,戰鬥激烈程度超過很多人的想像。在六天六夜的戰鬥中,四縱犧牲了三千多人,殲敵六千餘人,成功地守住了塔山防線,讓東北野戰軍可以順利進攻錦州。吳克華也因此成了塔山名將,這也證明了他的臨戰指揮能力。
戰後,四縱奉命入關,期間部隊接受了改編,他被任命為了解放軍第41軍的首任軍長,北平和平解放後,第41軍接管了北平防務,因為嚴格遵守紀律,41軍贏得了北平老百姓的歡迎,得到了「仁義之師」的美名。
新中國成立後,吳克華移交了北京防務,率軍去了大西南。西南包括雲貴川等省市,曾經是國民黨經營多年的大後方,國民黨走了後,留下了很多潛伏的反動武裝,由此形成了多股的土匪勢力,抗美援朝爆發的時候,吳克華正在西南地區剿匪。
美軍攻打朝鮮的消息讓當地匪患發展得愈發猛烈和猖獗,吳克華天天忙著剿匪,可土匪就好像牛毛一樣,殺之不盡。因此,這位在塔山阻擊戰中創造了奇蹟的名將,只能遺憾的缺席了韓戰。
1955年,吳克華被授予中將軍銜,後來相繼擔任了炮兵司令員、鐵道兵司令員、成都軍區司令員、烏魯木齊軍區司令員、廣州軍區司令員,他這五任司令員的經歷在開國將領中都是及其少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