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二十五軍開國上將,第四十軍首任軍長晚年,他成為副國級官員

2021-01-12 小蕾要加油哦

歷史還不是一門科學,僅僅靠偽造和刪節才會被弄得像門科學似的。——羅素(英)

文章分類|歷史奇聞

文章字數|1031字,閱讀約3分鐘

參加長徵的紅軍隊伍,既有三大軍團,也有紅二十五軍。這支隊伍雖然最弱,卻是長徵中唯一兵力不斷增加的隊伍。可見,紅25軍的實力非同一般。僅開國將軍就走出兩位。一個是被稱為四野第一虎將的劉震將軍,另一個就是今天提到的韓先楚將軍。

1913年,韓先楚出生於湖北黃安。黃麻起義爆發時,他只有14歲。但是,起義對他的影響很大。他不僅參加了農民協會,三年後還參加了遊擊隊。

紅四方面軍主力撤退後,留在鄂豫皖的紅二十五軍由軍長吳煥先率領。雖然粉碎了敵人的幾次「圍剿」,但部隊受到嚴重破壞。為了壯大實力,又增加了不少地方武裝。就是在這個時候,韓先楚所在的遊擊隊加入了紅25軍,韓先楚成為224團副連長。

長徵中,二二四團是紅二十五軍的第一梯隊。一路披荊斬棘,為25軍主力開闢了前進的道路。特別是在獨樹鎮戰鬥中,正是由於224團的殊死鬥爭,才取得了最後的勝利。決定紅二十五軍長徵生死存亡的獨樹鎮戰役,在紅軍歷史上寫下了輝煌篇章。

在這場戰鬥中,剛當上連長的韓先楚指揮得當。白刃戰時,他拿起大刀與敵人搏鬥。敵人一個接一個地倒下了。但他越戰越勇,鼓舞了周圍戰士的鬥志。戰後一戰成名的韓先楚受到副軍長徐海東的青睞。後來紅二十五軍在陝北與紅軍會師後,韓先楚升任紅軍團長。

紅軍整編八路軍後,徐海東不會丟下這位敬愛的將軍,讓他擔任688團副團長。雖然徐旅長因傷逐漸離開戰場,到後方休養,但韓先楚越戰越勇,屢立戰功。抗戰勝利後,他已是東北民主聯軍第4縱隊副司令員,一年後調任第3縱隊司令員。

1948年,第3縱隊改編為第40軍,韓先楚將軍出任第40軍首任軍長。但需要說明的是,他是兼職師長,因為他還擔任過第四野戰軍第十二兵團副軍長,是副團級。

想想看,韓先楚在紅軍時期是紅78師師長,現在也是副團級了。後來他還擔任志願軍十九團團長。而且,他還是志願軍的副司令員。論資歷和貢獻,他一定可以成為令人敬佩的開國將軍。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韓先楚將軍把後半生都獻給了軍隊的發展事業。僅在福州軍區工作19年,任軍區司令員13年。後來調蘭州軍區,任大軍區司令員7年。

上世紀80年代,年過七旬的韓老離開了伴隨他一生幾十年的部隊生活,1983年當選為副主席。他當上了副國級官員,取得了人生最大的成就。然而,令人心痛的是,為民族,為國家操勞一生的韓老,三年後因病去世,享年73歲。

這裡是《小蕾要加油哦》,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

路是腳踏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的。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

相關焦點

  • 劉志丹犧牲後,此人接任紅28軍軍長,後成為開國上將,官至副國級
    說起劉志丹,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可是我軍著名的軍事家,西北紅軍和西北根據地的主要創建人之一。劉志丹出生於1903年,是土生土長的陝北人, 他青年時期就投身革命,曾在黃埔軍校學習。九一八事變後,劉志丹在家鄉成立了反帝同盟軍,後改為陝甘紅軍遊擊支隊,他歷任支隊副總指揮、總指揮等職務。
  • 程子華到紅二十五軍本來要當參謀長,最終,他為何當了軍長
    紅二十五軍是一支發源於鄂豫皖根據地的傳奇部隊。說起這支部隊的軍長,很多人都知道那是徐海東,後來的開國第二大將。可是在紅二十五軍踏上長徵之路的時候,軍長換人了。這是怎麼回事呢?當時的鄂豫皖根據地非常艱難,主力紅四方面軍已經到四川去了,剩下的紅二十五軍艱難苦戰,未來該何去何從?
  • 紅二十五軍的一位年輕秘書,後成開國中將,成就很大
    紅二十五軍出將才。徐海東,韓先楚,劉震,王誠漢,等等,能列出一長串的光輝名字。今天來介紹一位,紅二十五軍軍部的一位年輕秘書,後來也成為開國將軍,而且成就很大。他就是張池明。張池明是我們河南新縣人,許世友的小老鄉啊。因為家境貧寒,張池明很小就走上革命道路,而且是和父親一起。
  • 長徵中的精銳之師:紅二十五軍的發展歷史及主要將領
    新中國成立後,一共有97位被授予將軍軍銜的開國將領出身於紅二十五軍,真可謂是將星雲集。歷任洪湖紅六軍軍長、鄂豫皖紅四軍軍長、紅二十五軍軍長,1933年在四川通江洪口場被張國燾秘密殺害,年僅36歲)政委:王平章(湖北省漢川縣人,曾任紅二十五軍政委、紅二十八軍政委,1933年3月28日在銀沙畈戰鬥中壯烈犧牲,時年32歲)紅73師師長:劉英(山東濰坊人,紅軍名將,曾入蘇聯基輔紅軍軍官學校、維斯特拉高級軍官學校學習。
  • 紅25軍只有三千人,卻出了97位開國將軍,軍長因何未授銜
    在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徵史中,除了三大主力外,其實還有一支部隊是單獨進行長徵的,可以稱得上當時紅軍的第四主力了,那就是紅25軍。紅25軍的長徵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讚歌,他們轉戰近萬裡,抗擊了國軍30多個團的兵力,途中還建立了鄂豫陝革命根據地,最終成為長徵中第一支抵達陝北的隊伍。
  • 紅二十五軍的小將,後來當了大軍區副司令員,活了101歲
    紅二十五軍出將才,比如大將徐海東,開國上將韓先楚和劉震,都是威震革命史的名將。還有很多其他將領,比如周世忠,後來當了武漢軍區司令員,成就比較大。比如開國中將張天雲,後來當了福州軍區副司令員。還有兩位後來成了上將,一位是王誠漢,另一位是劉華清。
  • 第一野戰軍各軍有多少人,軍長是什麼軍銜?哪個軍的實力最強大?
    第一軍的軍長是賀炳炎,湖北松滋人。賀炳炎,戎馬一生,名震華夏,但是職務升遷比較慢,在開國上將中,只有他是準兵團級。第一軍成立時,共有2.2萬多人,是第一野戰軍人數最多的軍之一。 第二軍,由原來的第二縱隊改編而成,這是原來359旅發展而成的老部隊,再往前說,那是蕭克王震帶出來的紅六軍團。論起源早,第二軍完全可以和第一軍相媲美。
  • 劉志丹犧牲後,紅28軍軍長由誰接任?軍長後官至副國級!
    1935年底,陝北紅軍經過統一改編建立了紅28軍,軍長為劉志丹,當時中央紅軍剛剛到達延安,為了能突破敵人的圍剿,幫助陝北根據地打破封鎖。中央派出了兩支部隊分東路和西路出擊。軍長犧牲後,可以說士氣降到了最低點,這個時候如果沒有一個好的領導者,紅28軍可能會全軍覆沒。在如此困難的情況下,紅28軍的政委宋任窮接替劉志丹,成了軍長。宋任窮,湖南瀏陽人,1926年參加革命的時候才只有17歲,他在三灣改編後跟著毛主席上了井岡山。在紅軍中當過軍團政委、師政委,長徵中擔任中央縱隊幹部團政委。
  • 紅二十五軍:長徵路上寫傳奇
    他們是4支長徵隊伍中率先到達陝北的先鋒;他們是長徵中平均年齡最年輕的「娃娃軍」;他們是長徵中唯一一支增員的紅軍;在南徵北戰中,他們中走出了徐海東、劉震、韓先楚等97位開國將軍,有「一軍百將」「百名將軍之軍」之稱…… 紅安縣七裡坪鎮許葛樓村,掩映在蒼翠的群山之中的閆氏祠堂古樸依然。紅安縣檔案館館長辛向陽介紹,參加長徵的紅二十五軍便在此重組。
  • 授銜時,四野有七位軍長授上將,為什麼三野的軍長大多都是中將
    五五授銜時,第四野戰軍的18位軍長中,共有7人被授予了上將軍銜,他們分別是:鄧華、韓先楚、洪學智、李天佑、劉震、黃司令、陳明仁。 相比之下,在三野的16位首任軍長中,共產生了十位中將、三位少將,而何基灃、吳化文、張克俠三人則未被授予軍銜。
  • 他是41軍首任軍長,人稱司令員專業戶,為何缺席了韓戰?
    他當過縱隊司令,兵團司令,大軍區司令員,還當過炮兵司令員、鐵道兵司令員,被人稱為司令專業戶。這個人是誰呢?他就是塔山名將,解放軍第41軍的首任軍長吳克華。作為東野名將,吳克華參加了大大小小很多次戰役,可是到了抗美援朝時,東野的洪學智、韓先楚都去了朝鮮,吳克華為什麼卻缺席了呢?
  • 紅7軍首任軍長後被授予大將,那麼第二任軍長是誰呢?結局如何?
    紅7軍是一支來自百色起義的部隊,隊伍成員主要來自廣西警備第四大隊、教導總隊和右江農軍。紅7軍成立於1929年12月11日,首任軍長是大家眾所周知的開國大將張雲逸。張雲逸是位老革命,年輕時就加入了同盟會,參加了黃花崗起義、辛亥革命和北伐戰爭。
  • 首任軍長又是什麼軍銜
    在解放戰爭時期,第38軍歸第四野戰軍所管轄,然而,在部隊沒有改編之前,第38軍的前身是東北野戰軍第一縱隊,司令員是東北第一名將李天佑。在李將軍的指揮下,第一縱隊轉戰東北各大戰場,成為東北野戰軍最能打硬仗,惡仗的一支王牌縱隊。血戰四平,解放錦州,瀋陽等重大戰役都有第一縱隊的參與。
  • 長徵中的紅二十五軍:幾乎沒有18歲以上戰士,走出了97位開國將軍
    他們是4支長徵隊伍中率先到達陝北的先鋒;他們是長徵中平均年齡最年輕的「娃娃軍」;他們是長徵中唯一一支增員的紅軍;在南徵北戰中,他們中走出了徐海東、劉震、韓先楚等97位開國將軍,有「一軍百將」「百名將軍之軍」之稱……紅安縣七裡坪鎮許葛樓村,掩映在蒼翠的群山之中的閆氏祠堂古樸依然。紅安縣檔案館館長辛向陽介紹,參加長徵的紅二十五軍便在此重組。
  • 鏖戰獨樹鎮——紅二十五軍生死攸關的一戰
    原標題:紅二十五軍生死攸關的一戰 南陽市方城縣獨樹鎮東北6.5公裡處,有一道自伏牛山東麓向南延伸的土崗,許(昌)南(陽)公路自崗中央橫穿而過,將其攔腰截為兩段。崗東緊鄰硯河,地勢陡峭,並伴有多條自然形成的深溝;崗西連著一片平原,坡度平緩,自上而下自然傾斜。這個山崗便是七裡崗,1934年,著名的紅二十五軍獨樹鎮戰鬥就發生在這裡。
  • 這位中將威望很高,救過開國少將的命,部下官至副國級仍喊他首長
    這位中將威望很高,救過開國少將的命,部下官至副國級仍喊他首長在55年授銜的175名開國中將中,詹才芳將軍的名氣並不大,但是他資歷很深,威望也高。他1924年參加革命,紅軍時期曾擔任紅九軍政委、三十一軍政委,抗戰時期任冀熱遼軍區副司令員,解放戰爭時期任冀東軍區司令員、四十六軍軍長,三個革命時期中,他一直都是軍職幹部,這在開國將帥中,是非常少見的。
  • 解放軍的王牌第38軍,改編為集團軍之前,歷任軍長都有誰呢?
    解放戰爭中,李天佑又是東北野戰軍第一縱隊的司令員,後來一縱改編為第38軍,李天佑擔任首任軍長,在1955年李天佑被授予上將軍銜。梁興初接任李天佑擔任軍長的是梁興初,也正是在梁興初擔任軍長的時候,第38軍打出了「萬歲軍」威名。
  • 三野27軍的一匹黑馬,軍長中將師長少將,他是副連級卻封上將!
    建國後授銜的時候,軍長被授予了中將軍銜,旗下師長也被授予了少將軍銜,讓人想不到的是,下面的連副卻被授予了上將軍銜。聶鳳智軍長聶鳳智,許世友的心腹愛將,27軍是第一個突破長江防線的部隊,軍長聶鳳智在建國後曾經擔任華東軍區空軍司令員、福州軍區副司令員兼軍區司令員、南京軍區司令員等職,他被授的軍銜是中將軍銜
  • 梁興初調任38軍軍長後,是誰接替他任47軍軍長的?後授了啥軍銜?
    大家都知道,梁興初是被譽為「萬歲軍」的38軍軍長,開國中將,但他在任38軍軍長之前是第47軍軍長。1949年5月,梁興初調任第38軍軍長,那麼是誰接替他擔任第47軍軍長的?後來授了啥軍銜?接替梁興初擔任第47軍軍長的,是原38軍的副軍長:曹裡懷。曹裡懷是湖南資興人,1909年出生。他雖出身農家,但他的父母一想要讓他讀書,高小畢業就送他縣城裡上中學。在中學讀書期間,他接受到了進步新思想的薰陶,於是經常參加進步組織活動。
  • 他52歲任副國級,42歲晉升開國上將,曾任軍委副秘書長,享年76歲
    曾任第三野戰軍第十兵團政委,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第一書記,廣東省委第一書記,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中央軍委常委、副秘書長,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等職的韋國清,42歲晉升開國上將,52歲任副國級,享年7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