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二十五軍的小將,後來當了大軍區副司令員,活了101歲

2021-01-12 文史茶館2018

紅二十五軍出將才,比如大將徐海東,開國上將韓先楚和劉震,都是威震革命史的名將。還有很多其他將領,比如周世忠,後來當了武漢軍區司令員,成就比較大。比如開國中將張天雲,後來當了福州軍區副司令員。

還有兩位後來成了上將,一位是王誠漢,另一位是劉華清。其中王誠漢活了92歲,劉華清活了95歲。他們應該是當年紅二十五軍將領中比較高壽的。但是都不如這位高壽。

他叫胡繼成,安徽金寨人,皮定均的老鄉啊。在名將輩出的紅二十五軍,胡繼成名氣不是很大,但應該是最高壽的一位吧。胡繼成出身貧寒,十歲喪父,為了生計,他不得不和母親一起去要飯。

金寨是紅色故裡,紅軍的發源地之一,當地革命風氣比較濃厚。胡繼成12歲就參加了暴動,他的大哥當了赤衛隊長。受大哥的影響,胡繼成當了兒童團的中隊長,為紅軍站崗放哨,傳遞情報。

1931年,16歲的胡繼成離開家鄉,正式參加了紅軍,他給王平章當過警衛員。王平章是誰?現在已經很少有人知道了,王平章當過紅二十五軍的政委,是紅二十五軍的重要創始人之一。可惜後來不幸犧牲了。

胡繼成在這支英雄的紅軍中迅速成長,當過班長、連長,參加了鄂豫皖蘇區的反「圍剿」戰鬥。胡繼成有一個理念,和鄧亞萍很像,那就是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面對敵人的進攻,他勇敢地衝上去,和敵人血拼。當然就難免在戰鬥中負傷了。

在一次戰鬥中,胡繼成的右肩被子彈打穿,血流了一身,他仍然不下火線,繼續戰鬥,直到把敵人打退。1934年,胡繼成在紅二十五軍一個團當作戰參謀,跟隨紅二十五軍參加長徵。

長徵到達陝北後,胡繼成升任師部參謀。抗日戰爭全面爆發,胡繼成在344旅當副營長,參加了著名的平型關大捷。皖南事變之後,胡繼成在黃克誠領導的新四軍第三師,擔任主力團長。

抗日戰爭勝利後,胡繼成跟隨黃克誠挺進東北,他在第二縱隊當副師長、師長。第二縱隊的司令員是誰呀?正是胡繼成的老首長劉震。胡繼成參加了東北戰場的決戰,後來到第四十二軍當師長、副軍長。

建國後,胡繼成馬不停蹄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從朝鮮回國後,胡繼成升任第四十二軍的軍長,1955年被授予開國少將軍銜。胡繼成的成就比較大,他當過成都軍區副司令員兼四川省軍區司令員。

2016年,胡繼成將軍病逝,他活了101歲。一生徵戰,百歲人瑞。胡繼成應該是紅二十五軍走出的開國將軍中,最高壽的一位了。

相關焦點

  • 紅二十五軍開國上將,第四十軍首任軍長晚年,他成為副國級官員
    ——羅素(英)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1031字,閱讀約3分鐘參加長徵的紅軍隊伍,既有三大軍團,也有紅二十五軍。這支隊伍雖然最弱,卻是長徵中唯一兵力不斷增加的隊伍。可見,紅25軍的實力非同一般。僅開國將軍就走出兩位。一個是被稱為四野第一虎將的劉震將軍,另一個就是今天提到的韓先楚將軍。1913年,韓先楚出生於湖北黃安。
  • 紅25軍在長徵開始前夕,三位負責人分別是誰?後來成就如何
    當時新紅25軍軍長由程子華擔任,他出生於山西省運城市,在21歲時考入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學習,在長徵前夕,他歷任團長,師長等職,1934年他前往鄂豫皖,任新紅25軍軍長,率部參加長徵,到達陝北後紅25軍與陝北紅軍合併為紅15軍團,他擔任軍團政委。抗日戰爭爆發後,他深入敵後到冀中軍區工作,任冀中軍區政委,他發動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堅持了平原遊擊戰爭。
  • 魯南軍區的政委授上將,副司令員授中將,司令員為何沒授軍銜?
    魯南軍區成立於抗日戰爭時期的1940年,隸屬於八路軍115師領導,一開始的軍區政委是王麓水。1942年後王政委調任山東縱隊一旅政委、山東軍區第八師師長兼政委,1945年12月13日在滕縣與國民黨軍隊作戰中犧牲,年僅32歲。
  • 陳毅和福州軍區全家福,韓先楚像老農,夫人也在,C位名氣不大
    有一年夏天,筆者去河南中原豫西抗日根據地紀念館參觀,紀念館的核心人物是皮定均將軍,因為抗日戰爭時期,皮定均曾經率部在這裡徵戰,痛快殺鬼子。
  • 原廣州軍區司令員徐粉林任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
    隨著本輪軍改的推進,相關人事調整信息日前陸續獲披露。4月27日,武警部隊政治部電視宣傳藝術中心官方微信公眾號「人民武警」發布消息:4月26日,武警黃金指揮部承辦的首屆地質工作軍民融合發展論壇在京隆重召開,論壇圍繞貫徹落實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建設以武警黃金部隊為主體的軍事地質新型作戰力量進行了深入研討。
  • 曾從盧氏突圍的詹大南將軍離世 紅二十五軍再無一位健在將軍
    同時表達了邀請詹大姐等將來有空了,來盧氏紅二十五軍戰鬥、突圍的地方,聽聽徐海東、吳煥先、程子華和劉華清、詹大南等將星的故事。當天23時17分,詹大姐回簡訊道:「謝謝!今後一定去盧氏走走,看看當年前輩們戰鬥過的地方,接受教育……」詹大南將軍的威名,是在2016年9月下旬,記者在北京舉行的一次紀念紅二十五軍長徵盧氏突圍採訪座談會上獲悉的。
  • 抗戰時晉察冀一分區司令員是上將、下屬中將,為何副司令員授大校
    1938年,這支隊伍已經發展到上千人,並且被八路軍晉察冀軍區收編,編入第5支隊,高鵬任支隊司令員。後任晉察冀軍區第1軍分區副司令員。高鵬在作報告晉察冀軍區第1軍分區楊成武司令員之下,二把手就是副司令員高鵬了,但他不管作戰,分管的是供給部和衛生部的工作,分管的這兩個部距軍分區司令部很遠,在易縣西邊靠近淶源縣境的的幹河淨
  • 海軍中將王永國,原廣州軍區副司令員,曾當選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
    原中國人民解放軍廣州軍區,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湖北省、廣東省、湖南省、海南省軍事事務的大軍區。1985年百萬大裁軍過後,廣州軍區下轄指揮兩個集團軍和南海艦隊。這兩個集團軍分別是41集團軍和42集團軍,且都是擁有優良傳統的英雄勁旅。
  • 四野4個兵團,第一副司令員都是上將,第二副司令員為何卻不同呢
    剛剛參加紅軍的韓先楚並不出名,然而他卻靠著自己的膽氣和智慧一步步成長起來,紅軍到達陝北後,他進入抗大學習,這次學習也為他成為一代名將奠定了一代基礎,抗戰勝利後,他前往東北,擔任東北野戰軍第四縱隊副司令員,接連指揮了幾場有名的戰鬥,後來將他派往第三縱隊擔任司令員,在他的率領下這個縱隊在東北戰場上打出了「旋風縱隊」的赫赫威名。
  • 黃克誠出任西滿軍區副司令,司令員是後來的上將,他讓賢沒被同意
    呂正操是東北軍出身,張學良的副官,後擔任團長。抗戰初期,他率部成立了自治軍,後與冀中部隊合編,成立了冀中軍區司令員。  抗戰後期,調任到晉西北工作,擔任晉綏軍區司令員。  抗戰結束後,呂正操一到東北,他的職務就不低,擔任了東北民主聯軍副總司令員,而且排名在李運昌、肖勁光、周保中之前。
  • 志願軍兩位空軍司令員,回國後擔任什麼職務?各自授何軍銜?
    劉震小時候家境貧寒,16歲就參加了紅軍,他從一名普通戰士做起,歷任紅軍連指導員、營政委、團政委和師政委,參加了紅二十五軍長徵、東徵戰役。 皖南事變後,他率部來到新四軍,後來歷任新四軍第四師第10旅旅長、新四軍第三師副師長。解放戰爭時期,劉震來到東北,先後擔任東北民主聯軍第二縱隊司令員、四野第39軍軍長,率部參加了三下江南戰役、平津戰役、衡寶戰役和廣西戰役等。 抗美援朝爆發後,劉震擔任志願軍空軍司令員,他兩次指揮空三師與先進的美軍戰鬥,戰績斐然。
  • 挺進東北,山東軍區派出四大軍分區,軍區司令員是誰
    1948年任華東野戰軍東線兵團(亦稱山東兵團)副司令員,先後參與指揮豫東等戰役和濟南戰役。1949年2月任第7兵團司令員,4月率部參加渡江戰役。後授予上將將軍。 濱海軍區(陳士榘) 1943年4月,中共山東分局和山東軍區決定撤銷115師教導二旅、教導五旅和濱海軍分區番號,成立濱海軍區,司令員陳士榘。
  • 湖北省是吳姓開國將軍最多的省份,最大的一位活到了91歲!
    解放後,吳先恩歷任志願軍後方勤務司令部第一副司令員、北京軍區後勤部部長、北京軍區顧問等職。1955年授中將軍銜,享年80歲。吳先恩是湖北唯一的吳姓開國中將,在36位吳姓開國將軍中,有5位中將,其中江西有三位,分別是吳法憲、吳克華和吳富善。』2、吳傑(1914年-1997年),原名伍書普,湖北省大悟縣人。1963年晉升為少將;享年83歲。
  • 他是山西長治唯一李姓開國將軍,享年103歲,曾任二炮副司令員!
    很多李姓人都有這樣的理解:李姓有110位開國將軍,上將6位、中將6位,1955年60位少將和後來晉升38位。他是山西長治唯一李姓開國將軍,享年103歲,曾任二炮副司令員!李懋之少將1907年出生於山西省長治市襄垣縣五陽村,1938年參加八路軍,也就是說參軍的時候就31歲,算是年齡比較大的戰士。不過李懋之成長快,一開始李懋之在山馮玉祥的西北軍,後來加入了山西新軍,可以說山西籍的開國將軍,都來自山西新軍,只不過山西新軍1936年建立的時候,李懋之已經在西北軍服役近10年。
  • 蘭州軍區的首任司令員名不經傳,但是第二任與第三任,絕對大名鼎鼎
    ——雨果 蘭州軍區是在1955年成立的到2016年裁撤,前後共歷任13位軍區司令員。同時,蘭州軍區還是八十年代,七大軍區管轄地最大的一個軍區,當時,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五省都是歸蘭州軍區管轄。然而,作為如此大的軍區首任司令員是由張達志將軍擔任。可能大家對張達志將軍不太熟悉,但他也是一位優秀的革命家,並且是陝北根據地創始人之一。
  • 他57歲任軍事科學院院長,空軍原副司令員,60歲升上將,今年70歲
    曾任南京軍區副司令員兼南京軍區空軍司令員,空軍副司令員,解放軍軍事科學院院長,第十七屆中央委員,第十二屆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職的劉成軍,60歲晉升空軍上將軍銜,今年70歲。1993年1月,他任空軍第8軍軍長。2003年起,他任南京軍區副司令員兼南京軍區空軍司令員,空軍副司令員。2004年7月,54歲的劉成軍晉升空軍中將軍銜。2007年,57歲的他任解放軍軍事科學院院長。2010年7月,60歲劉成軍晉升空軍上將軍銜。
  • 抗戰時魯中軍區司令與屬下的團長,後來都是海軍副司令、授中將銜
    1942年,在羅榮桓的推薦下,八路軍山東縱隊參謀長羅舜初擔任魯中軍區司令員兼政委。1955年,授開國中將,後為海軍第二副司令員。1942年,被魯中人成為「吳瘸子」的魯中軍區老二團團長吳瑞林,同時擔任魯中軍區第一軍分區司令員。
  • 本報訊 開國少將、原南京軍區副司令員詹大南將軍於2020年11月21日...
    本報訊 開國少將、原南京軍區副司令員詹大南將軍於2020年11月21日在江蘇南京逝世,享年105歲。    目前健在的開國將軍分別是:原瀋陽軍區副政委鄒衍、原北京軍區工程兵政委楊永松、原南京軍區工程兵主任黎光、江西省軍區原政委張力雄、烏魯木齊軍區原副司令員王扶之、原總參謀部炮兵部部長文擊、軍事醫學科學院原院長塗通今。
  • 抗日戰爭勝利後,魯中軍區有三個軍分區,司令員都是誰?
    1942年,八路軍山東縱隊改為山東軍區,1943年3月115師、山東軍區合併為新的山東軍區,到抗戰勝利後山東軍區有五個軍區(五大戰略區),其中魯中軍區就為其一。魯中軍區成立於1942年8月,最初為三個軍分區,後發展為五個,到抗戰勝利後為適應戰爭形勢,魯中軍區由五個軍分區整編為三個,司令員分別為陳奇、封振武、孫繼先。
  • 紅四方面軍三大師政委,當時只有一二十歲,後都當大軍區司令員
    紅四方面軍有三大師政委,個個都似猛張飛,建國之後成就都很大,都當了大軍區司令員。先說第一位,陳錫聯(陳錫聯在做動員)陳錫聯,湖北紅安人,大別山子弟,14歲那年的一天夜裡,這個倔強的孩子偷偷離開了家門,參加革命。剛剛參加紅軍不久,陳錫聯就得了一個綽號,叫「小鋼炮」。為什麼呢?因為陳錫聯是一員猛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