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四方面軍三大師政委,當時只有一二十歲,後都當大軍區司令員

2021-01-11 文史茶館2018

在紅軍時期,師長和師政委是有一個明確的分工,師長負責軍事指揮,衝鋒在前,政委負責政治宣傳和動員。一般來說,師長是猛將,就像猛張飛,師政委則政治工作過硬,像一位謙謙君子。

可是在紅四方面軍中則不然。紅四方面軍的師政委,不但要負責政治工作,還要領兵打仗,師長和師政委往往都是猛將,師政委勇猛不在師長之下。紅四方面軍有三大師政委,個個都似猛張飛,建國之後成就都很大,都當了大軍區司令員。

先說第一位,陳錫聯

(陳錫聯在做動員)

陳錫聯,湖北紅安人,大別山子弟,14歲那年的一天夜裡,這個倔強的孩子偷偷離開了家門,參加革命。剛剛參加紅軍不久,陳錫聯就得了一個綽號,叫「小鋼炮」。為什麼呢?因為陳錫聯是一員猛將。

參加第一仗,陳錫聯難免有點畏懼,班長告訴他:

「不要怕,幹革命就不要怕死,跟著我往前衝。」

陳錫聯牢牢記住了班長的話,跟著班長往前衝,成功繳獲了一支小馬槍。後來,陳錫聯越戰越勇。

營長表揚他說:

「別看陳錫聯年紀小,個子不高,打起仗來不怕死,總是往前衝,簡直就是一門小鋼炮。」

小鋼炮是紅軍時期最厲害的武器,陳錫聯得了這樣一個綽號,充分說明他勇冠三軍。

(陳錫聯上將)

不過小鋼炮很快改任政治工作了,當過營指導員、團政委。在一次戰鬥中,身為團政委的陳錫聯操起機關槍衝鋒,突然被一顆流彈擊中,這是一次要命的貫通傷,陳錫聯卻不下火線,繼續指揮作戰。

好一個勇敢的團政委!1935年,陳錫聯升任紅十一師政委。當時他也只有20歲。兩大紅軍主力會師,張國燾還專門向周總理介紹了陳錫聯說:

「這是我們紅四方面軍最年輕的師政委,叫陳錫聯,外號小鋼炮。」

周總理直誇獎說:「你們紅四方面軍的幹部真年輕啊!」

周總理估計也不會想到,眼前這位年輕人,會在新中國成立後成為開國上將,當了新中國的首任炮兵司令員,以及瀋陽軍區和北京軍區司令員,還給自己當了副手,陳錫聯當過副總理。

再說第二位,鄭維山

(年輕時期的鄭維山)

鄭維山,河南新縣人,大別山子弟,13歲參加少年先鋒隊,15歲光榮入黨。小小的鄭維山就是頂呱呱的孩子王。也是在15歲那年,鄭維山帶著70多位赤衛隊員參加了紅軍。

三年後,鄭維山當上了團政委。他遇到了一位好首長,那就是總指揮徐向前。徐向前很喜歡這位年輕人,教育他說,在戰場上,無論遇到什麼情況,都要咬緊牙關,硬著頭皮打。誰能硬著頭皮打到最後,誰就能勝利。

鄭維山牢牢記住了徐向前的話,真的成為打硬仗的高手。1933年,鄭維山升任紅二十七師政委。當時他只有18歲,比陳錫聯當上師政委還要年輕2歲。紅四方面軍真是英雄輩出,強中更有強中手。

第二年,鄭維山還當過紅八十九師政委,不過他最著名的還是擔任紅八十八師政委。紅八十八師集中了紅四方面軍的精銳,下轄的三個團都有屬於自己的榮譽稱號,比如「夜老虎團」、「能守鋼軍團」、「能攻鋼軍團」。

(鄭維山中將)

把三個虎狼之團交給鄭維山統領,那是對鄭維山的充分信任。紅八十八師關鍵時刻是要打硬仗的。很多人不知道師長是誰,卻記住了師政委鄭維山。紅四方面軍有一場惡戰就是強渡嘉陵江,鄭維山率領八十八師擔任渡江先鋒,成功搶佔渡口,為主力部隊打通了一條道路。

然後,鄭維山猛攻劍門關,打敗了川軍名將鄧錫侯。兩大主力紅軍會師後,發起包座戰役,鄭維山統領的八十八師又唱了主角,軍政委李先念嘖嘖稱讚說:

「鄭維山,你們打得真狠啊!」

紅四方面軍這位年輕的師政委,要不是因為西路軍的失利,恐怕也是一位開國上將吧。儘管最後只授了開國中將,鄭維山卻在建國後當了北京軍區司令員和蘭州軍區司令員,成就很大。

最後一位,杜義德

(杜義德中將)

杜義德,湖北黃陂(現屬於武漢市)人,16歲參加赤衛軍。杜義德苦大仇深,參加革命後,他的父親被反動地主殘忍殺害。紅軍攻打新集,屢攻不下,勇敢的杜義德帶領全排戰士挖地道,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一直挖到新集城下,然後埋下一口裝滿炸藥的棺材,一舉炸開了城牆。

非常巧合的是,杜義德和鄭維山同歲,他們都出生在1915年,都是在1933年當上了紅四方面軍的團政委,同年又升任師政委。杜義德擔任的是紅八十九師政委。那一年,他們都只有18歲。

比陳錫聯還要年輕的紅軍師政委。因為得罪了張國燾,杜義德被撤職,徐向前把他留在自己身邊擔任參謀,後來改任紅四方面軍直屬縱隊司令員。杜義德和鄭維山一樣,也參加了西路軍。

西路軍組建騎兵師,杜義德擔任師長。西路軍兵敗祁連山,杜義德掩護王樹聲一路突圍,歷經磨難,各自回到延安。相對來說,杜義德的名氣可能不如陳錫聯和鄭維山,但是他有一位名滿天下的搭檔。

(晚年杜義德)

那就是王近山了。王近山擔任劉鄧大軍第六縱隊司令員的時候,杜義德是政委。其實在紅四方面軍中,杜義德的職位比王近山要高,他當師政委的時候,王近山才是團長呢。

王近山的名氣太大了,以至於杜義德藏在他的影子裡。只不過呀,建國後杜義德的成就超過了王近山,雖然他們都是開國中將,王近山只當過大軍區副司令員,而杜義德卻擔任過蘭州軍區司令員。

紅四方面軍猛將如雲,三大師政委陳錫聯、鄭維山、杜義德,當年都非常年輕,大家忘記了和他們搭檔的師長是誰,卻記住了他們的名字。經過一二十年的浴血苦戰,迎來了新中國的成立,他們或在北京軍區,或在蘭州軍區,或在瀋陽軍區,都是大軍區司令員。對於一名開國將軍來說,這個成就是相當了不起的。

文/餘競躍

相關焦點

  • 魯南軍區的政委授上將,副司令員授中將,司令員為何沒授軍銜?
    魯南軍區成立於抗日戰爭時期的1940年,隸屬於八路軍115師領導,一開始的軍區政委是王麓水。1942年後王政委調任山東縱隊一旅政委、山東軍區第八師師長兼政委,1945年12月13日在滕縣與國民黨軍隊作戰中犧牲,年僅32歲。
  • 1935年6月懋功會師,有4位將領調到紅四方面軍工作,他們都是誰?
    比如說在1935年6月18日,紅一方面軍到達了四川懋功地區,在這個地方與前來接應的紅四方面軍勝利會師,這次勝利會師就是著名的懋功會師。在懋功會師之後,紅一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在進行部隊整編的同時,也進行了深入的交流,當時紅一方面軍有4位將領被調到紅四方面軍工作。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當時調到紅四方面軍工作的4位將領都是誰?他們後來被授予了什麼軍銜?一、張宗遜。
  • 五五授銜時,都有哪些原紅四方面軍的將領授銜偏低了
    詹才芳是參加過黃麻起義的老革命,在紅四方面軍做過軍政委,曾經是許世友、洪學智、韓先楚等開國上將的上司。但由於解放戰爭時期的職務不算高,詹才芳最終只是中將軍銜,有點低了。程世才,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是紅四方面軍驍勇善戰的一員虎將,在開創鄂豫皖、川陝蘇區的過程中,程世才縱橫馳騁,戰功無數,做到了紅30軍軍長的位置。
  • 紅25軍的司號員,親手砍死紅軍叛變師長,50年後成大軍區司令員
    吳煥先,紅25軍的「軍魂」,當年紅四方面軍主力撤離鄂豫皖蘇區後,是他重建紅25軍,粉碎敵人一次又一次「圍剿」,長徵路上,在徐海東、程子華身負重傷的情況下,又是他主持全面工作,粉碎敵人兩次重兵「圍剿」,創建了鄂豫陝根據地,可惜這樣一位英才,卻在北上途中犧牲。
  • 十位大將中,哪兩個當過兵團政委?他們搭檔的兵團司令員是誰?
    但解放戰爭期間,我軍共組建了十六個兵團,其中第一野戰軍二個兵團,第二野戰軍三個兵團,第三野戰軍四個兵團,第四野戰軍四個兵團,以及華北軍區的三個兵團,都是從這一時期開始的。值得注意的是,這十六個兵團,是1949年初我軍統一改編後形成的兵團,事實上,在此之前,我軍還組建了一些兵團,承擔著獨特的作戰任務。例如第四野戰軍的前身東北野戰軍,曾經組成了第一、二兵團。
  • 長徵後,紅一軍團第4師三個團的團長都是誰?後誰的軍銜高?
    1936年10月,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勝利會師後,紅三軍團改編為紅一軍(團)第4師,直屬中央軍委指揮。第4師的師長是李天佑,政委是楊勇。第4師下轄3個團,分別是第10團、第11團和第12團。
  • 首任司令員都是誰?
    不少讀者都知道,我軍的第一支海軍成立於江蘇省泰州白馬廟,時間是在1949年4月23日,隸屬於華東軍區,所以名稱也叫「華東軍區海軍」,那時的海軍司令員是張愛萍上將,後來袁也烈少將也擔任過一段時間的司令員
  • 抗日戰爭勝利後,魯中軍區有三個軍分區,司令員都是誰?
    八路軍由位於西北的工農紅軍紅一、紅二、紅四方面軍及西北紅軍等紅軍主力編成,轄115師、120師、129師及總部特務團等部隊,總兵力4.6萬多人。其中,115師由紅一方面軍及陝南紅七十四師等編成,「平型關大捷」後115師逐漸分兵,1938年至1939年初115師主力分批多次東進山東,與八路軍山東縱隊配合作戰,開闢、鞏固了山東抗日根據地。
  • 抗戰時山東軍區下屬5個二級軍區,司令員都是誰?後授什麼軍銜?
    抗戰時,由羅榮桓任軍區司令員兼政委(同時任115師代師長、政委,山東分局書記)的山東軍區下屬魯中、膠東、渤海、濱海、魯南5個大的二級軍區。面積最大、兵力最大的二級軍區,是魯中軍區,包括今天的淄博、泰安、濰坊大部、濟南大部、萊蕪、臨沂大部。
  • 紅軍時期,兩人同在一個師,後來師長成為上將,政委成為開國大將
    在紅軍歷史上,我們都知道紅一軍團 ,紅二軍團,對於紅三軍團很少有人知道,可殊不知這支軍團在土地革命時期可是非常厲害的部隊,他是由紅軍第5、第8軍組成的,由彭德懷擔任總指揮,在長徵時期,紅三軍團主要負責右路前衛,後來在與紅四方面軍會師後,紅三軍團改編為紅3軍,劃入紅一方面軍。
  • 號稱十萬、實為八萬的紅四方面軍最後都去了哪
    紅四方面軍與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並稱為紅軍的三大主力,紅四方面軍以鄂豫皖蘇區部隊為主力,於1931年11月在湖北黃安七裡坪成立,徐向前為總指揮,起初下轄2個軍,兵力4.5萬人,因為作為勇敢,批揮得力,部隊發展很快,在紅軍時期殲敵88萬人,遠超其它兩個方面軍,為大三主力之最,這樣的戰果,也充分說明了徐向前的軍事才能。
  • 三大艦隊的首任司令員各是誰?
    這個大家都知道,那麼這三大艦隊是何時成立的,三個艦隊的首任艦隊司令員是誰?今天龍叔就和大家說說這些事。先說東海艦隊。不少讀者都知道,我軍的第一支海軍成立於江蘇省泰州白馬廟,時間是在1949年4月23日,隸屬於華東軍區,所以名稱也叫「華東軍區海軍」,那時的海軍司令員是張愛萍上將,後來袁也烈少將也擔任過一段時間的司令員。
  • 志願軍兩位空軍司令員,回國後擔任什麼職務?各自授何軍銜?
    特別是空軍,當時在蘇聯的秘密支持下,不僅擊落了多架美軍戰機,而且還掩護了我方後勤交通運輸線,功勞很大。志願軍空軍先後有兩位司令員,那麼他們都是誰?回國後軍銜和職務如何?我們接著往下看。
  • 長徵初期,紅1軍團3個師的師長政委都是誰?結局分別如何?
    其中,實力最強的無疑是紅1軍團,它是由井岡山時期的朱、毛紅軍為骨幹發展而來的,軍團領導班子非常強大:軍團長和政委分別為林帥和聶帥,參謀長是左權和朱瑞,前3人都來自黃埔軍校,朱瑞則是蘇聯的「海歸」。而當時紅1軍團下轄的3個師,即紅1師、紅2師和紅15師,每個師的師長和政委也都是非常優秀的名將。他們都是誰?結局分別如何?
  • 師長和師政委都授中將,全軍只有兩例,他們都是誰
    師長和師政委都授中將,在全軍只有兩例。一例在第一野戰軍,它是第一軍第一師,也就是天下第一師。師長叫黃新廷,師政委是餘秋裡。這個天下第一師的歷史非常輝煌,它是由八路軍358旅改編而成的,再往前說,那是賀老總帶出的紅二軍團。黃新廷和餘秋裡都是賀老總的愛將,他們是一對好搭檔。
  • 師政委是開國上將,下屬是少將,師長卻授大校,他為什麼高開低走
    這時,274團的另外二個營也相繼攻上青龍觀頂峰,在我三面夾擊之下,敵一個旅大部被殲,青龍觀險峰被我佔領,衝破了敵人自西向東長500多裡防線,為方面軍進一步分割包圍敵人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態勢。周時源突破青龍觀、徹底粉碎敵「六路圍攻」立了大功,榮獲紅四方面軍總部頒發的「夜襲常勝軍」獎旗一面,獎給二營指戰員每人軍服一套,鞋子一雙,周時源被提升為團長。
  • 抗戰時魯中軍區司令與屬下的團長,後來都是海軍副司令、授中將銜
    1942年,在羅榮桓的推薦下,八路軍山東縱隊參謀長羅舜初擔任魯中軍區司令員兼政委。1955年,授開國中將,後為海軍第二副司令員。1942年,被魯中人成為「吳瘸子」的魯中軍區老二團團長吳瑞林,同時擔任魯中軍區第一軍分區司令員。
  • 內蒙古軍區成立後他任第一任司令員,升格為大軍區後,他還是司令
    同月,東北民主聯軍總部決定,撤銷興安軍區,成立內蒙古人民自衛軍內蒙古軍區,歸東北民主聯軍建制,他就任第一任司令員,1955年4月,內蒙古軍區從華北軍區劃出,改為大軍區,直屬中央軍委領導。他還是司令員,他是誰?生平是怎麼樣的,下面咱們一起來回顧下。
  • 紅二十五軍的小將,後來當了大軍區副司令員,活了101歲
    紅二十五軍出將才,比如大將徐海東,開國上將韓先楚和劉震,都是威震革命史的名將。還有很多其他將領,比如周世忠,後來當了武漢軍區司令員,成就比較大。比如開國中將張天雲,後來當了福州軍區副司令員。還有兩位後來成了上將,一位是王誠漢,另一位是劉華清。
  • 抗戰勝利後,膠東軍區下轄的兩個師開赴東北,當時由誰擔任師長
    膠東軍區作為抗戰時期有名的軍區,司令員便是大名鼎鼎的許世友將軍,毛主席曾評論他:「許世友是員戰將,打紅了膠東半邊天,了不起,了不起!」可以說他為山東地區的抗戰勝利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後來在1955年大授銜中他被授予了開國上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