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進東北,山東軍區派出四大軍分區,軍區司令員是誰

2020-12-25 騰訊網

日本投降後,國民黨在美國的援助下,向東北大量運兵,企圖消滅中國共產黨在東北的抗日武裝力量。中國共產黨為粉碎國民黨反動派的陰謀,制定了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戰略方針,於9月19日決定再從關內各解放區抽調一批部隊和幹部進入東北,會同東北部隊執行發展東北的戰略任務。

八路軍山東軍區四大軍分區挺進東北,魯中軍區獨立第3旅、山東軍區濱海支隊、山東軍區田松支隊,共6萬餘人,於1945年9到11月下旬,分3批開赴東北。

今天,筆者就來聊聊山東軍區挺進東北。

魯中軍區(王建安上將)

1942年8月由山東縱隊機關一部組建,王建安任司令員,轄三個軍分區。1943年3月,115師與山東軍區合併成立新的山東軍區後,魯中軍區未變。為執行大反攻任務,根據中共山東分局和山東軍區指示,將軍區部隊編為第三、第四師以及警備第一、第二、第三旅、第四旅)。第三師師長王建安兼,不久,第三師和警備第三旅開赴東北,成為東北野戰軍第三縱隊的主體部分。

進軍東北後,王建安起任華東野戰軍第8縱隊司令員,率部參加萊蕪、孟良崮、沙土集等戰役後,隨華東野戰軍主力進軍豫皖蘇邊區。1948年任華東野戰軍東線兵團(亦稱山東兵團)副司令員,先後參與指揮豫東等戰役和濟南戰役。1949年2月任第7兵團司令員,4月率部參加渡江戰役。後授予上將將軍。

濱海軍區(陳士榘)

1943年4月,中共山東分局和山東軍區決定撤銷115師教導二旅、教導五旅和濱海軍分區番號,成立濱海軍區,司令員陳士榘。1945年8月16日,主力部隊編為山東軍區第一、第二師和警備第十、第十一旅,參加山東抗日大反攻。10月,第一、第二師進軍東北。1946年7月,濱海軍區撤銷。

1942年,陳士榘任濱海軍區司令員。抗日戰爭勝利後,陳士榘任新四軍兼山東軍區參謀長,後華東野戰軍參謀長。曾參與組織指揮宿北戰役,全殲蘇北之國民黨軍,保證了魯南戰役的勝利進行。隨後在孟良崮戰役中,協助陳毅、粟裕南引北調,一舉殲滅國民黨王牌軍整編第74師。後率華東野戰軍西線兵團轉戰魯西南,挺進中原。1949年,陳士榘任第三野戰軍第8兵團司令員,率部參加渡江戰役,後被授予上將軍銜。

膠東軍區(許世友)

1942年,山東縱隊第五支隊改編為膠東軍區,許世友任司令員,屬山東軍區建制。下轄第一軍分區兼東海獨立團;第二軍分區兼北海獨立團;第三軍分區兼西海獨立團;第四軍分區兼南海獨立團。1945年8月,為執行大反攻任務,將所屬部隊編為第五、第六師和警備第四、第五旅。10月初,第五、第六兩師開赴東北。

1942年10月,許世友任膠東軍區司令員,領導膠東軍民開展了艱苦卓絕的遊擊戰爭。抗戰勝利後,許世友率領膠東軍區主力部隊進軍東北,歷任華東野戰軍第九縱隊司令員,東線兵團(後稱山東兵團)司令員。參加了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膠東保衛戰等重大戰役,在孟良崮戰役中,殲滅了國民黨反動「五大主力」的王牌軍隊74師。建國後,任山東軍區司令員,被授予上將軍銜。

渤海軍區(楊國夫)

八路軍渤海軍區是1944年1月,由冀魯邊和清河軍區合併而成,楊國夫任司令員,下轄五和軍分區。為執行大反攻任務,部隊編為第七師和第六、第七旅。第七師師長楊國夫,政委周貫五。不久,第七師開赴東北。1953年12月,渤海軍區奉命撤銷其建制。

在抗日戰爭期間,楊國夫任渤海軍區司令員,是清河區、渤海區抗日根據地主要創建者之一。1945年10月初,楊國夫率渤海軍區七師挺進東北。任東北民主聯軍七師師長、第四野戰軍四十三軍副軍長等職,遼瀋戰役中,以1個多師的兵力,抗擊了國民黨4個軍的進攻,堅持半月有餘,為主力部隊爭取了寶貴時間。後又參加四平攻堅戰和四平保衛戰、「三下江南」戰役、遼瀋戰役、平津戰役。1949年6月,楊國夫調任江西軍區副司令員,授中將軍銜。

相關焦點

  • 抗戰時山東軍區下屬5個二級軍區,司令員都是誰?後授什麼軍銜?
    1942年8月由山東縱隊機關一部組建,王建安任司令員(兼),羅舜初(授開國中將,後為海軍副司令員)任政委,周赤萍任政治部主任,轄三個軍分區。1943年3月,一一五師與山東軍區合併成立新的山東軍區後,魯中軍區未變。
  • 抗日戰爭勝利後,魯中軍區有三個軍分區,司令員都是誰?
    魯中軍區成立於1942年8月,最初為三個軍分區,後發展為五個,到抗戰勝利後為適應戰爭形勢,魯中軍區由五個軍分區整編為三個,司令員分別為陳奇、封振武、孫繼先。魯中軍區第一(泰山)軍分區建制不變,司令員陳奇,政治委員林乎加。陳奇是河南羅山人,1930年加入紅軍,參加了長徵。
  • 抗戰勝利後,八路軍山東軍區六個主力師開赴東北,師長都是誰?
    而開赴東北地區人數最多的當屬八路軍山東軍區部隊,達到了六萬多人,其中就包括了第1師、第2師、第3師、第5師(一部分)、第6師、第7師等六個主力師。那麼,當時上述六個主力師的師長都是誰呢?他們後來有什麼樣的輝煌成就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 1945年,山東軍區抽調六個主力師進入東北,後來師長都是何軍銜?
    此後,鄒大鵬、呂其恩將這一消息帶回了山東軍區,山東軍區又上報了中央,中央下令山東軍區派遣主力部隊進入東北,由肖華統一指揮。此後,山東軍區派出第1師、第2師、第3師、第5師(主力)、第6師、第7師等6個師共6萬餘人的部隊,浩浩蕩蕩地開往東北。那麼,這6個師的師長是誰?後來他們都被授予了什麼軍銜?
  • 1945年八路軍山東軍區8個師的師長都是誰?分別被授予了什麼軍銜
    8月1日朱德總司令發布了對日軍大反攻的命令,中共中央山東分局和山東軍區將所屬部隊主力及基幹部隊編成野戰兵團,共8個師、12個警備旅、4個獨立旅和1個海軍支隊,共21萬餘人。那麼這八個師的師長都是誰呢?分別被授予了什麼軍銜呢?
  • 中國軍區劃分的變遷沿革
    而在軍隊方面,在老解放區,還是保留原有的大軍區。在新解放區,則根據進駐的野戰軍的情況,劃分軍區。同時,各個中央局與行政委員會和軍區的主要領導人大多採取交叉任職的方式,例如,東北的高崗,既是中央東北局第一書記,東北人民政府主席,同時還是東北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林彪則是中央中南局第一書記、中南軍政委員會主席和中南軍區司令員。
  • 抗戰時魯中軍區司令與屬下的團長,後來都是海軍副司令、授中將銜
    1942年,在羅榮桓的推薦下,八路軍山東縱隊參謀長羅舜初擔任魯中軍區司令員兼政委。1955年,授開國中將,後為海軍第二副司令員。1942年,被魯中人成為「吳瘸子」的魯中軍區老二團團長吳瑞林,同時擔任魯中軍區第一軍分區司令員。
  • 抗戰勝利後,膠東軍區下轄的兩個師開赴東北,當時由誰擔任師長
    1945年8月15日抗戰勝利之後,我軍在戰略部署上進行了大規模的調整,而東北地區的戰略地位成為了當時的重中之重,各解放區相繼派兵入駐東北,其中山東軍區便是其中之一。 山東軍區在派遣前往東北人數中是最多的一個解放區,總計有6萬多人,而今天我們要說的便是山東軍區下轄的膠東軍區。
  • 魯南軍區的政委授上將,副司令員授中將,司令員為何沒授軍銜?
    魯南軍區成立於抗日戰爭時期的1940年,隸屬於八路軍115師領導,一開始的軍區政委是王麓水。1942年後王政委調任山東縱隊一旅政委、山東軍區第八師師長兼政委,1945年12月13日在滕縣與國民黨軍隊作戰中犧牲,年僅32歲。
  • 紅二十五軍的小將,後來當了大軍區副司令員,活了101歲
    還有很多其他將領,比如周世忠,後來當了武漢軍區司令員,成就比較大。比如開國中將張天雲,後來當了福州軍區副司令員。還有兩位後來成了上將,一位是王誠漢,另一位是劉華清。其中王誠漢活了92歲,劉華清活了95歲。他們應該是當年紅二十五軍將領中比較高壽的。但是都不如這位高壽。他叫胡繼成,安徽金寨人,皮定均的老鄉啊。
  • 1945年,東北軍區司令員的人選有陳、徐、林,林彪憑什麼奪帥
    8月中旬,毛澤東和延安總部機關的領導召開軍事擴大會議,詳細針砭時弊,討論蘇聯數十萬紅軍兵進東北,輔助抗日作戰大捷的現狀。東北三省是南京政府在抗戰時期唯一沒有進行軍事滲透的區域,又有我東北抗聯大軍多年苦心經營,所以一旦我軍興兵北上拿下東北,背靠蘇聯老大哥,就能獲得更多軍事援助,為應對日本戰敗投降後,風起雲湧的國內局勢,壯大我東北根據地力量會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 八路軍冀中軍區警備旅政委和副旅長都是中將,旅長為何卻是大校
    這支新部隊由王長江任司令員,劉子奇任政委,張存實任副司令員。全軍下轄兩個總隊,分別由張子元和孫然任第一、第二總隊長,王先臣和鄧東哲任第一、二總隊政委。 同時,八路軍冀中軍區抽出了兩個步兵營和一個騎兵營,組建了冀中軍區北上挺進支隊。這支部隊的前身即為東北軍第691團一部,團長是呂正操。這個支隊由東北軍舊軍官趙東寰任支隊長,老紅軍譚斌任支隊政委。
  • 內蒙古軍區成立後他任第一任司令員,升格為大軍區後,他還是司令
    同月,東北民主聯軍總部決定,撤銷興安軍區,成立內蒙古人民自衛軍內蒙古軍區,歸東北民主聯軍建制,他就任第一任司令員,1955年4月,內蒙古軍區從華北軍區劃出,改為大軍區,直屬中央軍委領導。他還是司令員,他是誰?生平是怎麼樣的,下面咱們一起來回顧下。
  • 殺害魯中軍區司令員二漢奸下場,一戰場抓獲,一藏匿後妻懷孕露餡
    今天,給大家介紹二個殺害八路軍魯中軍區司令員劉海濤、軍區社會部長朱玉乾等8名高級幹部的漢奸石紹武、王立慶的可恥下場。劉海濤,原名劉保仁,1907年生於東阿縣劉集鎮張集村,他自幼家境貧寒,為生活所迫,只身前往東北做伐木工人,艱苦的生活,培養了他勇敢、富於反抗的精神,成為一名綠林好漢,「九·一八」事變之後,日寇侵佔我國東北三省,目睹日寇姦淫燒殺的野蠻行徑,劉海濤決定下山打鬼子,東北抗日聯合軍司令部,劉海濤任大隊長併入了黨,他作戰勇敢,身先士卒,率領一團活躍在延壽、方正一帶,為日偽軍以沉重打擊
  • 宋鄧支隊正規番號是什麼,宋、鄧分別是誰?
    鄧支隊番號為晉察冀軍區第六支隊,1938年初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政治委員鄧華率第一支隊三大隊(三團)組建晉察冀軍區第六支隊挺進平西地區(北平以西),開闢了平西抗日根據地,鄧華任第六支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因此又稱鄧華支隊、鄧支隊、平西支隊。
  • 1985年百大裁軍過後,歷任廣州軍區司令員都是誰?什麼軍銜?
    此次裁軍,除了精簡軍隊人員外,也將原有的十一大軍區裁撤整編為七大軍區,其中,廣州軍區的番號得以保留。  那麼,百萬大裁軍過後,歷任廣州軍區司令員都是誰?什麼軍銜?    張萬年、上將軍銜  張萬年出生於1928年,山東龍口人。
  • 黃克誠出任西滿軍區副司令,司令員是後來的上將,他讓賢沒被同意
    抗戰時,他從八路軍到了新四軍擔任了3師師長,在抗戰結束後,他越級電報延安,希望出兵東北,而且還有具體的報告,非常有價值。  呂正操是東北軍出身,張學良的副官,後擔任團長。抗戰初期,他率部成立了自治軍,後與冀中部隊合編,成立了冀中軍區司令員。  抗戰後期,調任到晉西北工作,擔任晉綏軍區司令員。  抗戰結束後,呂正操一到東北,他的職務就不低,擔任了東北民主聯軍副總司令員,而且排名在李運昌、肖勁光、周保中之前。
  • 八路軍最大的叛徒,曾任115師旅長兼軍區司令員,卻選擇做漢奸
    等到1941年2月,邢仁甫手下這支部隊還升格為八路軍115師教導第6旅,次月成立了冀魯邊軍區,他又被任命為司令員。八路軍時期的旅長兼軍區司令員,這個職務可不低,要是能活到1955年,上將是很有機會的。
  • 他姓王,是廣東「唯一」王姓開國將軍,曾任空軍某部副司令員!
    軍分區,大多設立設立空軍,軍分區的防空部隊由軍分區和空軍雙重指揮,廣東這位開國將軍,在空軍任職多年,曾任廣州軍區防空部司令員、瀋陽軍區空軍,武漢軍區空軍副司令員。他為我國空軍建設作出了不朽功勳,也是廣東唯一的王姓開國將軍。廣東是人口大省,不過在102位王姓開國將軍中,廣東有一位王姓開國將軍,他就是王作堯將軍。
  • 抗戰時晉察冀一分區司令員是上將、下屬中將,為何副司令員授大校
    為此,建國之後,晉察冀一分區走出了幾十位開國將軍,其中司令楊成武被授予上將軍銜,政委鄧華被授予上將軍銜,副政委李志民被授予上將軍銜,副政委羅元發被授予中將軍銜,團長陳正湘授予中將軍銜,參謀長徐德操被授予少將軍銜,團長邱蔚被授予少將軍銜……然而,令人疑惑不解的是,晉察冀第一軍分區的副司令員、排名在楊成武司令員之下的第二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