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最大的叛徒,曾任115師旅長兼軍區司令員,卻選擇做漢奸

2020-12-22 騰訊網

縱觀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史,其實是殊為不易的,因為國民黨當局的拼命絞殺,導致犧牲了無數英烈。還有些人面對困局而選擇投敵,極為可恥。今天就來說一說八路軍史上最大的叛徒——邢仁甫

邢仁甫

邢仁甫1910年出生於河北鹽山,7歲時喪母,早年曾在軍閥馬鴻逵部下當過兵,1929年時入黨,這個時候是革命形勢很艱難,他能在這時入黨,可見當初心裡也是有著理想的。

因為當時的表現比較出色,得到了上級的賞識,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津南、魯北各地的共產黨響應中央的號召組建抗日武裝,7月15日成立了「華北民眾抗日救國會和華北民眾抗日救國軍成立大會」

因為邢仁甫有軍事經驗,所以被推舉為救國會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此後率領著部隊開始徵戰發展,他的能力的確還算可以,多次率領部隊圍殲日寇,攻下縣城後還會開倉放糧,為共產黨軍隊贏得了很好的名聲,所以兵源不斷,在1938年4月底,部隊已經擴張了八倍。

等到1941年2月,邢仁甫手下這支部隊還升格為八路軍115師教導第6旅,次月成立了冀魯邊軍區,他又被任命為司令員。八路軍時期的旅長兼軍區司令員,這個職務可不低,要是能活到1955年,上將是很有機會的。

八路軍

可惜的是,在職務上升的同時,邢仁甫的生活也在飛速腐化,當時的他已經有妻子和三個女兒,但又看上了部隊宣傳隊的女隊員宋魁玲,不顧當時部隊的紀律和規定,堂而皇之將宋納為二房。

1942年日寇對冀魯邊區「掃蕩」,在這種艱苦時刻,邢仁甫不在部隊中指揮,反而為了供自己享樂,命令部隊在一個方圓不到二裡的荒島上修建房屋,做他的安樂巢。另外還挪用公款,讓士兵冒著生命危險為他去天津採購奢侈品。

生活上如此,思想上也嚴重退步,上級曾選派一些老紅軍和八路骨幹去部隊抓思想,邢仁甫卻將部隊看成是他的私人財產,公開抵制上級的命令,並讓親信製造一些流言去中傷上級派來的人。

1943年春,中共山東分局也察覺到了邢仁甫的劣跡,不過並沒有放棄他,只是下了道命令讓他去延安學習,冀魯邊軍區司令員由副司令員黃驊接任。沒想到卻釀成了一齣悲劇。

黃驊

邢仁甫認為,上級之所以會做這樣的決定,都是因為黃驊打了小報告,只要除掉黃驊再嫁禍給別人,那麼軍區就離不開他。於是先藉故拖延,然後再召集心腹找機會下手。

1943年6月30日,黃驊在新青縣大趙村主持召開冀魯邊軍區偵察會議,邢仁甫就讓幾名心腹利用這個時機前去刺殺,黃驊、陸成道等8名同志犧牲,還有4名同志身負重傷,冀魯邊軍區高層傷亡慘重,可嘆面對國民黨、日本人,損失都沒這麼大過。

此事也被稱為「大趙村慘案」,為了紀念黃驊,1945年8月新青縣改名為黃驊縣,名字沿用到了現在,如今是滄州下轄的縣級市。

得手之後,邢仁甫非常高興,這個時候他還沒有投敵的心思,只以為他一統軍政的機會到了,天天在他那島上飲酒作樂。

不過事情既然作了,還是會被人知曉,邢仁甫橫下心來想要自立一軍,可是畢竟是黨的部隊,根本就沒幾個人跟著他,除了幾個心腹他身邊很快就沒人了。

見到這種情況,邢仁甫帶著宋魁玲和幾名手下逃往洛陽,投靠了國民黨中原戰區司令蔣鼎文,被任命為「挺進第一縱隊司令」、「津浦北段策反專員」。

沒過多久,邢仁甫覺得既然都已經沒了良心,投誰不是投,投日本人還能混得好點,於是果斷的做了漢奸。

跟隨日寇後,為了博得歡心,他果斷的寫下了《效忠天皇》,馬屁拍得夠響,還撰寫了《剿共滅匪計劃》這種反動材料,日本人一高興就賞了他津南六縣「剿共」挺進總司令的職務,這時已是1944年。

所以他的好日子並沒有過多久,日本投降後,邢仁甫迅速化名為羅鎮投靠了國民黨軍統,因為手裡有兵,還被委任為國民黨天津軍統站一級少校組長、河北省第三專署專員兼保安司令等職。

這時候的邢仁甫已經雙手沾滿了中國人的鮮血,堪稱惡貫滿盈,之後的幾年他更是拼命殘殺共產黨員,因為他知道國民黨倒了,他自己也沒啥好結局,叛徒的心理都這樣。

公審叛徒

革命的大勢所趨不是哪一個人就能阻擋的,國民黨失了民心,空有幾百萬軍隊卻節節敗退。

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國民黨專員兼保安司令羅鎮,也就是邢仁甫被解放軍抓獲,沒要多久就弄清了他的身份,當時都很氣憤,覺得不能這麼便宜了他。

於是邢仁甫吃了一年多牢飯,1950年9月7日,在鹽山縣城東舉行了萬人公審,在眾人的唾罵聲中一枚子彈結束了這個大叛徒的性命。

其實邢仁甫思想能夠上進一點,建國後也能有不錯的職位,但是偏偏他要走上一條錯誤的道路,最終也為此付出了代價!

相關焦點

  • 抗日戰爭勝利後,魯中軍區有三個軍分區,司令員都是誰?
    八路軍由位於西北的工農紅軍紅一、紅二、紅四方面軍及西北紅軍等紅軍主力編成,轄115師、120師、129師及總部特務團等部隊,總兵力4.6萬多人。其中,115師由紅一方面軍及陝南紅七十四師等編成,「平型關大捷」後115師逐漸分兵,1938年至1939年初115師主力分批多次東進山東,與八路軍山東縱隊配合作戰,開闢、鞏固了山東抗日根據地。
  • 1945年八路軍山東軍區8個師的師長都是誰?分別被授予了什麼軍銜
    抗日戰爭時期先後擔任八路軍115師343旅685團營長、115師教導第五旅旅長、新四軍獨立旅旅長、濱海軍區第一軍分區司令員和山東軍區第一師師長等職,率部和日偽軍多次作戰,屢立戰功。韓戰爆發後率38軍入朝作戰,在第二次戰役中榮立大功,受到了志願軍總部的嘉獎,38軍也被稱為「萬歲軍」,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 魯南軍區的政委授上將,副司令員授中將,司令員為何沒授軍銜?
    魯南軍區成立於抗日戰爭時期的1940年,隸屬於八路軍115師領導,一開始的軍區政委是王麓水。1942年後王政委調任山東縱隊一旅政委、山東軍區第八師師長兼政委,1945年12月13日在滕縣與國民黨軍隊作戰中犧牲,年僅32歲。
  • 他是115師走出來的名將,原武警部隊司令員,曾任北京衛戍區參謀長
    他是115師走出來的名將,原武警部隊司令員,曾任北京衛戍區參謀長115師是我軍在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主力部隊。八路軍抗日第一仗「平型關大捷」,就是115師打出來的。115師營團級指揮員,在解放戰爭中大放異彩,建國後基本上都成為了中將、上將,比如打出「萬歲軍」38軍威名的梁興初中將就是當時115師685團的營長。原武警部隊司令員李剛,也曾在115師服役。
  • 八路軍冀中軍區警備旅政委和副旅長都是中將,旅長為何卻是大校
    這幾支部隊被合編為冀中民軍,由王長江任司令員,張存實任副司令員。1939年5月,冀中民軍和八路軍第120師特務團等部被合編為冀中民眾抗日自衛軍。1939年10月,冀中民眾抗日自衛軍和冀中軍區北上挺進支隊被合編為八路軍冀中軍區警備旅,由王長江任旅長。
  • 此人曾是旅長和司令員,前途光明的他為何最後被槍決了?
    此人曾是旅長和司令員,前途光明的他為何最後被槍決了? 文/無計讀史 邢仁甫原先是八路軍115師的旅長和軍區的司令員,原本前途光明的他卻突然投敵了。 在人們為邢仁甫的操作感覺奇怪和驚異的時候,人們就會開始探索他。
  • 抗戰勝利後,八路軍山東軍區六個主力師開赴東北,師長都是誰?
    而開赴東北地區人數最多的當屬八路軍山東軍區部隊,達到了六萬多人,其中就包括了第1師、第2師、第3師、第5師(一部分)、第6師、第7師等六個主力師。那麼,當時上述六個主力師的師長都是誰呢?他們後來有什麼樣的輝煌成就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 抗戰時山東軍區下屬5個二級軍區,司令員都是誰?後授什麼軍銜?
    抗戰時,由羅榮桓任軍區司令員兼政委(同時任115師代師長、政委,山東分局書記)的山東軍區下屬魯中、膠東、渤海、濱海、魯南5個大的二級軍區。面積最大、兵力最大的二級軍區,是魯中軍區,包括今天的淄博、泰安、濰坊大部、濟南大部、萊蕪、臨沂大部。
  • 挺進東北,山東軍區派出四大軍分區,軍區司令員是誰
    今天,筆者就來聊聊山東軍區挺進東北。 魯中軍區(王建安上將) 1942年8月由山東縱隊機關一部組建,王建安任司令員,轄三個軍分區。1943年3月,115師與山東軍區合併成立新的山東軍區後,魯中軍區未變。
  • 八路軍115師四個主力團團長是誰?建國後授予什麼軍銜?
    要坐等敵人三個師的接連進攻,結果,他因功勳榮立三等紅星勳章。長徵勝利後,任紅二師師長。抗日戰爭爆發後,他率685團參加平型關戰役。抗戰勝利後,歷任八路軍第二縱隊司令員,晉冀魯豫軍區司令員。抗戰勝利後,任華北軍區第二兵團司令員。參加指揮察綏戰役,平津戰役,太原戰役。新中國成立後,任志願軍第十九兵團司令員赴朝作戰,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686團,團長李天佑。
  • 殺害魯中軍區司令員二漢奸下場,一戰場抓獲,一藏匿後妻懷孕露餡
    然而,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中,同樣也出現了不少出賣自己的靈魂,殘害自己的同胞,背叛祖國的利益,幫著日本人侵略中國,做一些令人髮指的事情,這些助桀為虐的民族敗類——漢奸。可以這樣說,抗日戰爭勝利之後,這些罪行累累,惡貫滿盈,欠下無數血債的漢奸,都成了過街老鼠,沒有一個有好的下場,正應了中國的一句老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一到,無處潛逃。今天,給大家介紹二個殺害八路軍魯中軍區司令員劉海濤、軍區社會部長朱玉乾等8名高級幹部的漢奸石紹武、王立慶的可恥下場。
  • 八路軍115師343旅685團的編制沿革與變遷
    344旅旅長徐海東因病離職,685團團長楊得志升任344旅副旅長、代理旅長職務;685團由團參謀長彭明治任團長,吳文玉(吳法憲)任政委。梁興初營長升副團長,田維揚為參謀長,師政治部青年部長王鳳鳴調任685團政治處主任。9月,總部命令685團進軍山東,直接歸總部指揮。10月25日,西埠頭出發,向太行山八路軍總部行進。11月4日,到達北馬莊,歸總部指揮。
  • 《我的兄弟叫順溜》分區司令員陳大雷是多大官?新四軍準旅級幹部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八路軍的三個師長都是開國元帥軍銜,而新四軍的各師長(未授銜的不計)只授了開國大將的原因。粟裕、黃克誠、張雲逸等新四軍師長的軍銜,與八路軍最初的旅長陳賡、徐海東等持平。那麼既然《我的兄弟叫順溜》描述的是抗戰中後期的故事,那麼我們再來了解一下「軍區」的級別。
  • 八路軍129師,麾下四位團長,後來誰發展最好
    紅軍改編成八路軍後,下轄三個師,115師是由紅一方面軍改編而成的,129師紅四方面軍,120師是由紅二方面軍改編而成。當時一個師下轄兩個旅,一個旅下轄兩個團,一個團下轄三個營,再往下就是連,排,班,這就是當時八路軍的編制。
  • 王維舟:紅33軍軍長,八路軍旅長,為何未授銜
    抗戰期間,王維舟先後擔任過八路軍129師385旅副旅長、旅長兼政委,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抗戰勝利後,王維舟被組織上任命為四川省副書記,與老朋友吳玉章一起,在四川從事革命活動。王維舟當年縱橫川東,在四川有著極大的威望,老蔣對他的到來十分忌憚,對其進行了多般刁難迫害,最終王維舟在組織上的幫助下,安全返回延安,挫敗了老蔣的陰謀。
  • 八路軍一個警備旅,1955年授銜:政委和副旅長中將,旅長大校
    導讀:1938年4月,為了壯大八路軍抗日武裝力量,晉察冀軍區根據中央要求,成立了下屬的二級軍區——冀中軍區。 按照當時八路軍的編制,軍分區成立之後,都要配備一支警備旅,作為預備部隊,兼顧軍區保安團的職能。
  • 1野第1兵團有9個師,師長都是誰呢?後來都授了什麼軍銜?
    抗戰時期任八路軍第120師358旅716團團長、358旅副旅長、旅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2006年5月12日去世,享年93歲。續任第1師師長:羅坤山,湖北仙桃人,1917年生,1931年加入紅軍,曾任紅六軍團第四師十二團排長、代連長,師警衛連副連長,參加了長徵。
  • 紅軍時期,兩人同在一個師,後來師長成為上將,政委成為開國大將
    紅三軍團經歷了多次改編,曾在1933年的時候劃分了3個師,分別是第4師,第5師,第6師,組成了東方軍,進軍福建,而當時擔任第4師的師長和政委後來都是赫赫有名的將軍,在1955年大授銜時師長被授予了上將,而政委更厲害被授予了開國大將,那麼這兩位將軍都是誰呢?我們今天就來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