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985年,第14軍的軍長都是誰,當時他們的的年齡是多大

2020-12-19 天楓說

在我軍歷史有一位將軍大名鼎鼎,他就是陳賡大將,抗戰中他是第386旅的旅長,打的日寇聞風喪膽,甚至日軍的鐵甲車上面貼著:專打386旅的字樣,可見陳賡和他的386旅對日寇打擊之重。解放戰爭時期陳賡兵團更是東徵西討,立下赫赫戰功,1949年軍隊改編的時候,陳賡擔任二野第四兵團司令員,當時第四兵團一共下轄三個軍,分別是第十三、十四和第十五軍,每一個軍都是精銳之師,比如第15軍後來在朝鮮打了一個上甘嶺,第十三軍軍長是瘦子周希漢等等,今天我們來說說第十四軍。

1949年2月,原第4縱隊第11、第22旅和淮海戰役中起義的廖運周的第110師合編為解放軍第十四軍,第11、第22旅和第110師分別改編為第40、第41和第42師,從此成立到改編為第十四集團軍,第14軍都是一支英雄之時,14軍最後在西南,參加了一系列保家衛國的活動,被稱之為叢林猛虎,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14舉一舉攻佔了老山、者陰山,不愧是英雄部隊。第14軍先隸屬於昆明軍區,後來大軍區改制,昆明軍區取消,14軍隸屬於成都軍區,並在1985年改為第14集團軍。

那麼從第14軍成立,到改稱為集團軍之前,第14軍的軍長都是誰,他們擔任第14軍軍長的時候年紀是多大。

李成芳中將

1949年,第14軍成立後,由李成芳擔任第一任軍長,該軍成立後,由李成芳指揮挺進中南,曾經指揮6個師參加兩陽戰役,隨後又二度請纓率部4晝夜驅700裡遠襲欽州,立下大功,李成芳是14軍首任軍長,他是陳賡麾下的四猛一瘋五大將之一,李成芳將軍在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他出生於1914年,擔任第14軍軍長的時候35歲。

查玉升少將

1954年9月,李成芳將軍卸任第14軍軍長後,由查玉升擔任代軍長,查玉升將軍和李成芳將軍一樣同時是陳賡大將麾下的四猛一瘋五大將之一,他也是抗戰時期第386旅的一員戰將。曾經擔任第14軍的師長和副軍長,他出生於1914年,擔任第14軍代軍長的時候,年齡是40歲!

範朝利中將

1955年4月,範朝利將軍被任命為第14軍軍長,他紅四方面軍的老人了,全面抗戰爆發後,隸屬於陳錫聯的第385旅,參加了夜襲陽明堡等戰鬥,解放戰爭中他隨著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後來擔任二野第10副軍長,範朝利將軍出生於1914年,他擔任第14軍軍長的時候,年齡為41歲!

值得一提的是,範朝利將軍卸任軍後,又由查玉升擔任了第14軍長,

梁中玉少將

1965年3月由梁中玉將軍接替查玉升將軍擔任第14軍的軍長,梁中玉在抗戰時期參加山西決死縱隊,人稱是中野的後起之秀,他在淮海戰役中,阻擊黃維兵團時一戰成名,建國後曾進入蘇聯伏龍芝軍校學習,在1964年晉升為少將,他出生於1918年,擔任軍長的時候,年齡為47歲!

朱 英將軍

1970年4月朱英將軍擔任第14軍軍長,朱英也是一位老革命,在抗戰爆發的時候來到延安進入到抗大學習,後來在陳謝兵團任職,他不僅是軍官還是一位隨軍記者,記錄了大量的軍史,建國後他擔任師參謀長師長等職務,他出生於1922年,擔任軍長的時候,年齡為48歲!

黃德懋大校

1975年11月黃德懋接替朱英擔任第14軍軍長,黃德懋在山東參加的八路軍,解放戰爭中,他隨部去了東北,在東北民主聯軍任職,他參加了遼瀋和平津等戰鬥到了1968年他成為第40軍軍長,後擔任第14軍軍長,他出生於1919年,擔任第14軍軍長的時候,年齡為56歲!

張景華上校

1978年11月張景華將軍開始擔任第14軍軍長,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張景華指揮第14軍取得了輝煌的戰績,所以說張景華將軍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也是一戰成名,後來他擔任了昆明軍區參謀長。張景華出生於1923年,擔任第14軍軍長的時候,年齡為55歲。

劉子波軍長

1983年5月劉子波由軍參謀長升任軍長,在老山前線作戰,不久就調任昆明陸軍學校校長並且在這個位置上離休,他的資料我沒有找到,後續補充。

何其宗中將

1984年9月,何其宗接替劉子波擔任第14軍長,繼續在前線指揮戰鬥,不久何其宗就被任命為副總參謀長,此後他還擔任過南京軍區副司令員,並在1990年晉升為中將,何其宗出生於1943年,擔任第14軍軍長的時候,年齡為41歲!

蒙進喜中將

1985年3月,蒙進喜接替何其宗擔任第14軍軍長,他在1961年才開始參軍,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時候他擔任營長,率部榮立三等功,等到老山輪戰的時候他已經是軍參謀長,其後擔任第14軍軍長,蒙進喜出生於1944年,擔任第14軍長的時候,年齡為41歲!

這就是第14軍沒有改稱集團軍之前的軍長,他們當軍長時候最年輕的是第一任軍長李成芳,當時只有35歲,擔任軍長時候年級最大的是黃德懋大校,當時已56歲。14軍改稱第十四集團軍後依然是主力,現在依然在解放軍的序列中。

相關焦點

  • 第15軍從建立到改制,軍長都有誰,是何軍銜?誰任職最長?
    第15軍於1949年2月,由中野第九縱隊改編而成,到了1961年6月1日,第15軍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降兵第15軍,完成了改制,那麼在第15軍成立到改制這一段時間內的軍長都是誰呢,我們來看看。後來抗美援朝爆發,他率領第15軍赴朝作戰,舉世聞名的上甘嶺戰役就是秦基偉的15軍為主力打的,1955年秦基偉被授予中將軍銜,1988年被授予了上將,秦基偉將軍擔任第15軍軍長的時長為4年3個月!
  • 梁興初調任38軍軍長後,是誰接替他任47軍軍長的?後授了啥軍銜?
    大家都知道,梁興初是被譽為「萬歲軍」的38軍軍長,開國中將,但他在任38軍軍長之前是第47軍軍長。1949年5月,梁興初調任第38軍軍長,那麼是誰接替他擔任第47軍軍長的?後來授了啥軍銜?接替梁興初擔任第47軍軍長的,是原38軍的副軍長:曹裡懷。曹裡懷是湖南資興人,1909年出生。他雖出身農家,但他的父母一想要讓他讀書,高小畢業就送他縣城裡上中學。在中學讀書期間,他接受到了進步新思想的薰陶,於是經常參加進步組織活動。
  • 全軍唯一一例,這個軍的軍長和政委,1955年都沒參加授銜,為什麼
    在解放戰爭時期,我軍共計有五十多個軍級作戰單位,當時擔任軍長和政委的將領,後來絕大多數都參加了1955年授軍銜,要麼一個軍的軍長和政委都參加,要麼軍長或政委有一人參加。不過也有特殊情況存在,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軍,擔任軍長和政委的兩個人,後來都沒有參加1955年授軍銜,這也是全軍唯一一個特例。這是怎麼回事呢?這個軍的軍長和政委都是誰呢?他們為什麼沒有參加1955年授軍銜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第33軍是第三野戰軍戰鬥序列下的一個軍,它組建於1949年2月,是由原來的華東野戰軍渤海縱隊和在淮海戰役起義的國民黨軍隊合編而成的。
  • 三野第七兵團轄有4個軍,軍長政委都由誰擔任?後來結局如何?
    第三野戰軍第七兵團是由原山東兵團於1949年1月22日改稱的,轄4個軍,分別是第21軍、22軍、23軍和35軍。第七兵團的司令員、政委和參謀長在日前的文章已經對大家作過分享,接下來就和大家說說這4個軍的軍長、政委都由誰擔任?他們的結局如何?
  • 1935年紅一四方面軍會師後整編為9個軍,軍長都是誰?結局又怎麼樣?
    下轄9個軍,其中紅1方面軍1軍團改為1軍,軍長林彪,3軍團改為3軍,軍長彭德懷,5軍團改為5軍,軍長董振堂,9軍團改為32軍,軍長羅炳輝。原紅4方面軍番號不變,4軍軍長許世友,9軍軍長孫玉清,30軍代軍長程世才,31軍軍長餘天雲,33軍軍長羅南輝。 在這9位軍長裡面,最著名的要數彭德懷和林彪,他們都是公認的軍事家,在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
  • 志願軍入朝先頭部隊有幾個軍?軍長都是誰?各軍第一仗打得怎麼樣
    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的先頭部隊有幾個軍?軍長都是誰?各軍的戰鬥力怎麼樣?入朝後各自的「第一仗」打得怎麼樣?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這幾個志願軍軍。 這個4軍分別38軍、39軍、40軍和42軍。是四野的老部隊。他們各自的「戰鬥力」和「戰績」是這樣的: 38軍,前身是東北野戰軍第1縱隊。解放戰爭中,以「三下江南」、「四戰四平」名揚天下。後改為四野第38軍。
  • 1985年百萬大裁軍後,歷任解放軍20集團軍軍長的都是誰,什麼軍銜
    裁軍過後,濟南軍區第20軍番號被取消,並整編為第20集團軍。那麼,歷任20集團軍的軍長都是誰?什麼軍銜?梁光烈、上將軍銜梁光烈出生於1940年,四川三臺人。他畢業於河南大學黨政幹部班,曾長期在陸軍第一軍中服役,歷任第一軍第一師二團工兵連班長、副排長、特務連連長、司令部作訓股參謀等職。之後,他又進入解放軍信陽步兵學校學習。他也是我軍較早培養的軍事人才之一。1985年,20軍整編為第20集團軍後,梁光烈出任了第一任軍長,並在1987年進入國防大學進修系深造。
  • 解放軍的王牌第38軍,改編為集團軍之前,歷任軍長都有誰呢?
    有著「萬歲軍」之稱的部隊是原解放軍第38軍,這一支部隊是在抗美援朝中打出了軍威,當時38軍在第二次戰役中擔任穿插人物,它們成功拖住了美軍,給全局作出了巨大貢獻。時任志願軍司令員的彭老總,親自發電嘉獎,並在嘉獎電的最後親筆寫下「第38軍萬歲!」,從此「萬歲軍」名揚四海,《誰是最可愛的人》就是根據38軍下面一個團的事跡寫的。
  • 國軍中將劉萬春:49年綏遠起義後任36軍軍長,後因何被關押26年?
    起義成功後,董其武將軍所部6萬餘人被改編為解放軍第23兵團,下轄第36、37軍和騎兵第4師;董其武任兵團司令員,36軍軍長是原國民黨第9兵團副司令兼第111軍中將軍長劉萬春,37軍軍長是原國民黨獨立第7師少將師長張世珍。
  • 四野13兵團的第38軍,在成立之初,各師的師長都是誰?結局如何?
    第38軍的成名之戰是「四戰四平」;進攻天津戰鬥是它的第二場揚名之仗,他們率先突破天津城防,殲滅國民黨軍2.7萬,並活捉了天津警備司令陳長捷;第三場揚名之仗是在抗美援朝的第二次戰役,第38軍將士們共殲敵1.1萬餘人,繳獲坦克14輛,大炮200餘門,汽車300餘輛,此役一舉扭轉了整個朝鮮戰局,第38軍也從此揚名天下,被人稱為「萬歲軍」。
  • 抗美援朝初期,第九兵團三個軍緊急入朝,其中軍長分別是誰?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正式成立,勤勞的中國人民開始了建設新中國的徵程,但美國不甘心事變,於1950年6月朝鮮內戰爆發後不久介入戰爭,同時其飛機不斷入侵中國領空偵查並空襲了轟炸了我國安東(今丹東)等地。1950年10月,新中國組建中國人民志願軍並於當月19日晚跨過鴨綠江入朝參戰,在之後的第一次戰役中挫敗了所謂「聯合國軍」的進攻。
  • 抗美援朝時期,四野出動了8個軍,軍長分別是誰?他們後來成就如何
    1950年10月彭老總率領志願軍跨過鴨綠江赴朝作戰,當時的兵力大多都是從第四野戰軍抽調的精兵悍將,畢竟從戰略調配和地理位置來說,第四野戰軍都有著巨大的優勢,抗美援朝戰爭持續了兩年多,第四野戰軍先後出動了8個軍的兵力,那麼這8個軍分別由誰來率領呢?他們後來成就如何?我們今天就來看一看。
  • 抗美援朝中第一批入朝的是這四個軍,軍長都是誰
    38軍即著名的「萬歲軍」,為東北野戰軍第一縱隊改編而來,1950年由軍長梁興初率領進入朝鮮作戰。梁興初是江西吉安人,是解放軍著名「虎將」,其1930年參加紅軍,參加過長徵,抗日戰爭期間曾任八路軍115師教導第五旅旅長、新四軍獨立旅旅長等職,抗戰勝利後赴東北,曾任東北野戰軍十縱司令員、38軍軍長等職,指揮了著名的黑山阻擊戰。
  • 金門戰役,28軍副軍長負責前線指揮,那麼軍長政委哪裡去了?
    說起金門戰役,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當時解放軍渡過長江後,迅速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席捲江南地區,敵軍莫不望風而逃。不久,三野十兵團第28軍發起金門戰役,三個主力團共計9000餘人登島作戰。本以為能一舉拿下金門島,但因為事先準備不足,最終慘遭失敗,9000餘人深陷重圍,絕大部分都壯烈犧牲。
  • 解放軍王牌「旋風縱隊」,走出的5位王牌軍長都是誰?成就如何?
    說起」旋風縱隊「,大家的第一反應肯定是韓先楚上將,它的前身是東北野戰軍第3縱隊,司令就是韓先楚,3縱在東野中以神速奔襲出名,在著名的四保臨江戰役中,主要依靠的就是3縱,遼瀋戰役中,3縱殲敵3.9萬,俘虜國軍第9兵團司令廖耀湘,1949年全軍改編後,3縱改為了第四野戰軍40軍,其中走出5位王牌軍長,他們都是誰?韓先楚上將
  • 全軍唯一一例,這個軍的軍長和副軍長是少將,政委和副政委是中將
    1949年2月,在全軍統一整編之時,華北軍區第二兵團第八縱隊改編為了第19兵團第65軍。之後,第65軍跟隨第19兵團劃歸第一野戰軍序列,參加了隴東戰役、蘭州戰役等解放大西北系列重要戰役。新中國成立之後,第65軍又編入志願軍序列,參加了抗美援朝。
  • 1949年,最先佔領南京總統府的是哪支部隊,後來去哪了?
    1949年,最先佔領南京總統府的是哪支部隊,後來去哪了?1949年4月24日的凌晨,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總統府,當時沒有留下任何照片。最先佔領總統府的人民解放軍第35軍,這是支起義部隊改編而成的部隊,其軍長是吳化文。吳化文,1920年從軍,曾任馮玉祥部團長,韓復榘部手槍旅旅長,數次倒戈,投蔣投汪再投蔣。抗戰勝利後,吳部作為蔣的受降先遣部隊,駐紮在徐州一帶,吳化文後任96軍軍長駐紮在濟南。1948年,濟南被圍困時,吳化文率兩萬官兵宣布起義。
  • 紅7軍首任軍長後被授予大將,那麼第二任軍長是誰呢?結局如何?
    張雲逸於1926年加入我黨,後受組織派遣到廣西西寧,在桂軍中做兵運工作,任廣西軍官教導總隊副總隊長兼警備第4大隊大隊長,1929年12月11日參與領導了百色起義,任紅7軍首任軍長。1930年初,紅7軍總指揮李明瑞與張雲逸軍長率軍部及第19、第20師從河池出發,轉戰黔、桂、湘、粵、贛五省邊境,後於1931年4月到達湘贛蘇區永新,與紅一方面軍會師,所部編入第3軍團建制,張雲逸從軍長改任為參謀長。那麼,紅7軍軍長就由總指揮李明瑞來擔任了。
  • 全面抗戰第1至第50軍分別屬於哪些派系?參加過哪些大型會戰?結果...
    注:截止1945年1月,國軍轄130個軍,除了番號從第1到第100軍還有新編xx軍、暫編xx軍、騎兵xx軍等。由於各軍番號由來、參加的大型會戰、結局等都是去查的,比較耗時間,且篇幅較長,因此本篇僅寫第1至第50軍。
  • 劉志丹犧牲後,紅28軍軍長由誰接任?軍長後官至副國級!
    1935年底,陝北紅軍經過統一改編建立了紅28軍,軍長為劉志丹,當時中央紅軍剛剛到達延安,為了能突破敵人的圍剿,幫助陝北根據地打破封鎖。中央派出了兩支部隊分東路和西路出擊。在山西三交鎮的交戰中,紅28軍遭到了重大的損失,年僅33歲的劉志丹也在此戰中不幸犧牲。劉志丹犧牲後,紅28軍簡直處於崩潰的邊緣,當時的情況很危險,部隊從出發時的1200多人損失到只有700餘人,而且連續作戰一個多月時間又遇到了大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