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經過與國民黨華北「剿總」傅作義將軍的多次會談,終於達成了北平和平解放的協定;隨著傅作義在協定上的籤字和所部25萬餘部隊開出北平城,接受解放軍改編,北平終於和平解放。
北平的和平解放在國民黨集團內部引起了很大的震動,同時也給我軍在解放其它國統區時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如:我軍在解放綏遠時就很好的借鑑了北平和平解放的經驗,為此毛主席還創造性的提出了「綏遠方式」。
北平和平解放的,傅作義將軍的老部下,時任國民黨綏遠省政府主席的董其武將軍立即表示了和平起義的意願;隨著中共華北局和傅作義的協助,至1949年9月19日,董其武將軍率領所部6萬餘官兵宣布脫離國民黨集團,和平起義,接受解放軍的改編,綏遠和平解放。
起義成功後,董其武將軍所部6萬餘人被改編為解放軍第23兵團,下轄第36、37軍和騎兵第4師;董其武任兵團司令員,36軍軍長是原國民黨第9兵團副司令兼第111軍中將軍長劉萬春,37軍軍長是原國民黨獨立第7師少將師長張世珍。
其中董其武將軍在1955年大授銜時被授予了上將軍銜,張世珍被授予了少將軍銜,而身為36軍軍長的劉萬春卻只能在監獄裡繼續「享受」他長達26年的牢獄之災;這是為何呢,他有何遭遇呢?
劉萬春,字壽山,1900年出生於河北交河,1923年自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後,在北洋軍中任職,官至中校副團長;1927年北伐戰爭中戰敗後,隨所部被編入國民革命軍第2集團軍第59軍,任上校團長;後歷任國民革命軍補充第1旅少將旅長、第73師少將參謀長、綏遠第2遊擊區少將司令、新編騎兵第3師少將師長、第35軍少將副軍長、綏遠全省保安司令部(兼司令傅作義)中將副司令、第9兵團副司令兼111軍軍長等職。
1949年9月19日在隨董其武參加綏遠起義。任解放軍第36軍軍長、綏遠省政府民族事務委員會委員。其實對綏遠和平起義,劉萬春並不是很甘心的,綏遠起義前會談時,他就曾拿槍威逼傅作義派去的商談代表安春山(原國民黨104軍軍長),讓他滾出綏遠;還一度私自截留中共華北局和董其武聯絡的信件,試圖阻止和平起義的順利進行。起義成功後,我黨出於統一大局的考慮,仍讓他出任了36軍軍長,希望他有所迴轉,但事實證明,這一切都是在做無用功。
1950年,韓戰爆發後,劉萬春派手下的輜重營營長李玉浩到香港聯絡國民黨當局、索要經費並接受蔣介石的任命,陰謀發動叛亂;之後串通潛伏在起義部隊的特務,散布「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反攻大陸」等一系列謠言,致使起義部隊在短短的3個月內就發生了56起叛變,參與人數達3200多人,原國民黨騎兵整編第12旅旅長、時任解放軍騎兵第4師師長的鄂友三,副師長張漢璉,下屬的第2團團長畢寶熙及國民黨原319師師長、時任解放軍第37軍111師師長的張樸都參與了叛亂。
同年11月,劉萬春、鄂友三、張樸等人被公安機關以涉嫌「反革命」的罪名逮捕;鄂友三、張樸被槍決,劉萬春被關押改造,先後輾轉於撫順戰犯管理所、北京秦城監獄,關押長達26年時間。
1976年8月,劉萬春獲釋;第二年即1977年11月當選北京市政協委員。
1993年1月,劉萬春在北京病逝,享年93歲。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