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市場格局:美國處於絕對領先地位,中國尚屬第三梯隊
全球慣性導航市場規模預計 2020 年將達到 88.7 億美元,2016-2020 年複合增長率為 13.81%。根據MarketsandMarkets 在 2016 年 1 月發布的預測報告,受益於飛機數量的增加、對導航精度的要求提高以及部件的微小型化和低成本等,2015-2020 年全球慣性導航市場將以複合年增長率(CAGR)13.81%的速度增長,由 2015年的 46.4 億美元增長到 2020 年的 88.7 億美元。
全球慣性技術開發分為四個層次,目前我國居第三層次,具備部分研發能力。根據美國國防部的統計數據,美國防部把從事慣性技術領域研究和開發的國家分為 4 個層次:屬於第一層次的有美國、英國和法國,完全具備自主研究和開發慣性技術能力;屬於第二層次的有俄羅斯、德國、以色列和日本,具備大部分自主研發能力;屬於第三層次的有中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瑞典、烏克蘭,具備部分研發能力;屬於第四層次的有韓國、印度、巴西、朝鮮、瑞士、義大利等,具備較為有限的慣性技術研發能力。
美國的霍尼韋爾、諾格和法國的賽峰為全球慣性技術領域頂尖公司。目前,美國主要的慣性導航技術公司包括:霍尼韋爾、諾格公司、大西洋慣性系統、亞諾德半導體(ADI)和吉爾福特等;法國主要的慣性導航技術公司包括賽峰、iXblue、泰雷茲集團等。其他國家主要的慣性技術公司包括:英國 BAE 系統公司;德國博世公司;俄羅斯物理光學、陀螺儀光學、拉明斯克儀表廠和 Optolink;日本航空電子工業、三菱精密;挪威 Sensonor 等。
二、雷射陀螺儀競爭格局
在雷射陀螺儀領域,僅美國、法國、俄羅斯、德國及中國等少數國家可以進行研製量產。目前,在雷射陀螺儀領域的相關企業有美國 Draper 實驗室、霍尼韋爾公司、諾格公司、吉爾福特公司等,法國薩基姆公司(賽峰集團子公司)、Sextant 公司等,日本的宇宙開發事業團、國家宇航實驗室、航空電子工業有限公司(JAE),俄羅斯的 Polyus 研究所、電子光學公司等。在專利申請及發文數量方面,美國、日本、德國、歐專局、法國等國家/機構的雷射陀螺儀領域研究發文數量佔總數量的近 75%。
霍尼韋爾是雷射陀螺儀領域研發領先企業。目前,霍尼韋爾公司主要雷射陀螺儀產品包括 GG1308、GG1320、GG1342、GG1389,其中,高精度以 GG1389 為代表,其零偏穩定性達到了 1.5×10-4o/h,是世界上精度最高的雷射陀螺儀。低精度以 GG1308、GG1320 為代表,GG1389 陀螺儀的該公司 GG1308 陀螺儀的零偏穩定性為 1~5o/h,是世界上體積最小的產品化雷射陀螺儀,採用該陀螺儀的慣導系統型號主要有 HGl500 IMU 和 HGl700 IMU(包含 3 個 GG1308 陀螺儀和 3 個 RBA-500 石英振梁加速度計)兩種,主要用於美軍 JDAM 聯合直接攻擊炸彈和制導多管火箭發射系統等裝備。
諾格收購利頓工業公司,成為雷射陀螺儀的主要生產者。利頓工業公司研製的雷射陀螺儀以正方形光路的機抖陀螺儀和異面腔四頻差動陀螺儀為主,其中機抖陀螺儀主要包括 LG2717(零偏穩定性優於 0.05 o /h)和LG8028(零偏穩定性優於 0.01o /h),分別應用於航空導航系統和中高精度導航系統。公司異面腔四頻差動雷射陀螺儀與同等尺寸的機抖陀螺儀相比,能以較小的尺寸獲得了優於 0.01o/h 的精度,大批量生產的 LN 100 系列、
LN 120G 和 LTN 101 慣導系統均採用了腔長為 18.4cm 的該陀螺儀。
法國賽峰 (薩基姆)公司是歐洲最大的雷射陀螺儀生產廠家。公司於 1977 年開始涉足雷射陀螺儀領域,其雷射陀螺儀產品主要以 GLC-8、GLC-l6 和 GLS-32 雷射陀螺儀為主。其中,GLS-32 機抖陀螺儀主要用於航空及潛艇的捷聯慣導系統,採用該陀螺儀的 SIGMA40 慣導系統的導航定位精度為 1.5 n mile/24h;GLC-l6 型陀螺儀(零偏穩定性 0.01 o /h)是一種方形光路的機抖陀螺儀,主要用於直升機、小型運載火箭等;GLC-8 型陀螺儀腔長僅為 8cm,零偏穩定性 0.1~10 o /h,主要用於射程 60~100km 的戰術飛彈。
三、光纖陀螺儀競爭格局
美國始終保持領先地位,日本在中低精度陀螺儀應用方面位居世界前列。目前,國外研製和生產光纖陀螺儀的相關單位有美國 Draper 實驗室、諾格公司、霍尼韋爾公司、KVH 公司等,法國薩基姆公司、iXblue 公司等,日本三菱精密有限公司,俄羅斯 Optolink 公司等等。1603780238719496.png
自 20 世紀 70 年代至今,光纖陀螺儀關鍵技術不斷取得重大突破,應用領域長袖拓展,目前光纖陀螺儀的精度最高可達 8×10-5o/h,在高端領域已經與雷射陀螺儀形成競爭的態勢。
霍尼韋爾是最早研製光纖陀螺儀的公司之一。公司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研發各類精度的光纖陀螺儀,其幹涉式光纖陀螺儀產品的零偏穩定性範圍為 10-4o/h~10-3o/h.2016 年,其用於太空應用的高性能太空光纖陀螺儀(HPSFOG),精度範圍達 2*10-4o/h~6*10-4o/h.除了幹涉式光纖陀螺儀,公司還進行了諧振式光纖陀螺儀的研究,樣品的零偏穩定性優於 0. 1o/h.
諾格光纖陀螺儀產品線極為豐富,在光纖陀螺儀領域佔據領先地位。公司自 1988 年開始研製基於光纖陀螺儀 IMU 系統,代表產品分為 uFORS 系列與 FOG-200 系列。前者具有精度低、小型化特徵;後者具有精度高的特點,多用於 IMU、AHRS 等軍用系統。截至 2016 年,公司已交付超過 30000 個基於光纖陀螺儀的慣性導航產品以及超過 10000 個光纖陀螺儀速率傳感器,奠定了公司在光纖陀螺儀領域的領先地位。
四、MEMS 陀螺儀競爭格局
美國 Draper 實驗室、霍尼韋爾公司所生產的 MEMS 陀螺儀的偏置穩定性、定位精度處於世界領先水平。目前,MEMS 陀螺儀相關研究單位有美國 Draper 實驗室、霍尼韋爾、大西洋慣性系統公司、InvenSense 公司、波音公司等,英國 BAE 系統公司,挪威 Sensonor 公司,日本東芝公司等。
MEMS 是當前慣性陀螺儀研究的焦點。自 20 世紀 80 年代發展至今,MEMS 陀螺儀關鍵技術研發突飛猛進,成為學術研究領域的焦點,在美國 DARPANGIMG 項目支持下,多環碟形陀螺儀最高精度達 0.003o/h.
德國博世公司 MEMS 陀螺儀專利申請最多。博世公司發布了 DRS-MM1、DRS-MM2 和 DRS-MM3 共 3 代 MEMS陀螺儀產品,其中 DRS-MM3 零偏穩定性達到 1.5o/h,主要面向汽車和消費電子應用。英國 BAE 公司 MEMS 諧振環陀螺儀最小體積僅有 16.387cm3,零偏穩定性優於 0.1o/h,IMU 可植入士兵戰靴,實現單兵全時導航。BAE諧振環陀螺儀有角速率和速率積分兩種模式,用於高速旋轉彈、中程飛彈和美國 155mm 制導神箭炮彈等武器系統。
日本矽傳感系統公司的 MEMS 諧振環陀螺儀是該領域內精度的最高水平,最新產品零偏穩定性優於 0.06o/h,角度隨機遊走優於 0.01o/h 1/2.
美國 Draper 實驗室是 MEMS 陀螺儀研究領域領導者。Draper 實驗室研製了雙框架結構、調頻音叉結構和振動輪結構 MEMS 陀螺儀,霍尼韋爾購買其調頻音叉結構 MEMS 陀螺儀專利,在此基礎之上研發出系列 MEMS 陀螺儀,零偏穩定性優於 10o/h,大量應用於 JDAM 制導炸彈等武器系統。針對單兵導航和慣性尋北需求,霍尼韋爾公司與 Draper 實驗室共同開展高性能矽 MEMS 陀螺儀研究。大西洋慣性系統公司研製振動環結構 MEMS 陀螺儀,其產品 CRS09 廣泛應用在 NLAW 反坦克武器、A-Darter 空空飛彈、MBDA 海狼艦船防禦飛彈等武器裝備中。
文章參考自中信建投證券。